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29

第29章 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10)

民间关于喜鹊的传说还有很多,且多以赞颂喜鹊报喜为题。由此可见,喜鹊作为中国的喜鸟其群众基础之雄厚。“喜鹊到,喜事到”、“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等说法都是人们喜爱喜鹊的证据。

触霉头是什么意思

“触霉头”还叫“触楣头”,是一句源自上海和江苏的方言,在民间流传很广。顾名思义,触霉头是指在生活中遭遇不幸,遇到不顺利的事,意思接近“倒霉”。在苏州地区还流行“霉头触到印度国”、“霉头触得勿大勿小”、“新剃头、打三记,勿打三记触霉头”等俗语,将倒霉的程度夸大。

有人认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一九九二年的《上海指南》中的“沪苏方言纪要”解释道:“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后来在上海又有“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的说法,最终被讹写谣传为今天的“触霉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触霉头”应该源自“触楣头”。“楣”同“门楣”中的“楣”,指的是门框上的横木。古代若是被侮辱了门楣,就代表家里遇到了很不幸的事,就说“触了楣头”。从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笑话,即可窥见人们对门楣的重视。

古代苏州的一个秀才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农夫回家后把对联贴到了门楣上。农夫的邻居张三认得几个字,却不懂断句,将对联读成了“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农夫一听,气冲冲地去找秀才理论。秀才听了农夫的控诉,哈哈一笑,然后自己读了一遍对联:“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听到秀才如此念这副对联,农夫才算高兴起来。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尚且有门楣的意识,由此可见古人对门楣门风的重视。

人们将大大小小不顺的事都叫“触霉头”,无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还是“触楣头”的演变,从中都可见,中华民族语言的深刻内涵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封建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讨口彩是什么意思

“讨口彩”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吉利话。人们乐于在吉利话中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用语言预示未来的幸福生活。正所谓“福从口入”,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一见面都会说上两句吉利的话,对将来给予美好的形容和预测。例如在新年的餐桌上,鱼代表“年年有余”,糕代表“步步登高”,吃的时候,人们都会说上两句吉利话表达在新年里的美好愿望。若是吃饭时不小心打碎了餐具,老人马上会加上一句“岁岁平安”,还有的人说“落地生花”,以求吉祥的征兆。中国人即使丢了东西也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生意人在饭前饭后都要说“恭喜发财”、“生意兴隆”之类祝福的话语。这些都是人们讨口彩的民间实例。

讨口彩展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表现尤为明显。久别重逢的朋友说起职业,会礼貌性地问:“在哪儿高就?”正月初一的早晨,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会说诸如“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等一些与开门有关的吉利话。

在南宋时期,朝中盛行谶语吉凶,宋高宗赵构也从建康避至浙江的东部,在行至萧山时,有人在道旁跪拜。赵构问是何人跪拜,下人回答说:“宗室赵不衰。”赵构一听这人的名字,高兴地说:“符兆是这样的,我可以不用担忧了。”由此可见,人们对语言的吉利与否看得多么重要。另外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民间有的家庭为了生儿子,会给先出生的女儿起名“招弟”、“等弟”、“引弟”等名。

除了日常用语,人们重视讨口彩,在民间的吉祥物中也有讨口彩的例子。人们常在玉器上刻制蝙蝠,就是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也有的将其刻制成葫芦状,因为“葫芦”的音似“福禄”,这些讨口彩的实例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民间人人都爱听吉利话,处处讨口彩,而且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无非是希望为生活增添喜庆,否极泰来。人们对生活的良好祝愿,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和美好追求,也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民俗风情,并以此培育着一代代拥有宽厚仁爱的胸怀和具有乐观向上精神的乡村儿女。“讨口彩”是儒家文化仁爱宽厚、自强不息的精神渗透于民间的体现,也是民间淳朴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向上的乐观心理的共同结晶。

古代有哪些不吉利的话

民间多忌讳不吉利的东西,包括不吉利的语言。不管真实与否,听到不吉利的话定会让人不快。古代人为了避免不吉利的话,会用其他的语言代替不祥的字眼,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是比喻的方法。例如人们会把战士受伤叫“挂彩”或“带花”。另一种是利用典故。在汉语中,人们把生命垂危叫做“弥留”,沿用的是《尚书·顾命》中,周成王在即将病逝之时,将治国大任托付给臣子的典故。有的叫“易篑”,沿用了《礼记·檀弓》中,曾子在临死前更换席子的故事。

二是用假托的词语代替。古代称帝王的死为“晏驾”,意思是说皇帝没有上朝,是因为他的车驾来迟了。同样,形容帝王去世的词语“驾崩”,意思是车架少了一个支柱。佛教的方丈去世叫“圆寂”,意思是说他们完全沉浸在念经中了。“归西”也是死亡的代名词,西方是日落之处,日落西山,鸟栖于巢,“西”取“栖息”的引申义,日落西山时,也是黑夜降临之时,西山被喻为阴间之所在。

三是用类似的名词代替。长沙方言中忌讳说“虎”字,所以人们将与“虎”同音的“府”、“腐”也用其他词代替。例如用“猫正街”,代替“府正街”,用“猫乳”代替“腐乳”。

四是直接改用反义词代替。戏院中用于逃生的紧急出口被称作“太平门”,就是利用了这种方式。

一般来讲,人们遇到不得不说的不吉利话,就会巧妙地用语言避讳,绕过不祥的字眼。国人的这种习俗使汉语文化更显丰富多彩了。

虽然话语的好坏并不一定能影响事情的发展,但是不说一些污言秽语的确能避免心理上的不良暗示和阴影。

古代有哪些犯忌讳的话

在生活中,关系到生死、礼教、吉凶、荣辱的言辞或者需要保密的事物,就会有相应的避讳,需要委婉含蓄地表达。所以,民间俗语中就产生了富有历史、阶级、地域、民族性的语言风俗特征。

封建社会中的百姓提心吊胆、谨慎老实地活着,就是怕说了犯忌讳的话,得罪朝廷,招致生活中的不幸。封建制度中,对称谓取名、诗词用语都有忌讳,历朝历代帝王的名号中的字或与之音似的字几乎都被划入忌讳的行列。所以,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的要忌讳的字。例如秦朝时,秦始皇为了让民间避讳名字嬴政的“正”字,将正月改称作“端月”。旧时位高权重的官员也有如此者,如州官田登就忌讳“灯”字,把“放灯”叫成“放火”,于是民间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

寻常百姓家,家族成员的名字和称谓也有相关的避讳。由于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因此司马迁在他写的《史记》中就十分避讳“谈”字,还将“赵谈”写为“赵同”、“李谈”写为“李同”。人们出于对长辈的尊重,称呼长辈时一般不能直呼姓名而要以称谓代替。夫妻之间的称呼也是如此,忌讳直呼其名。如一些民族中妻子把丈夫称作“当家的”、“掌柜的”;丈夫把妻子称作“内当家的”、“做饭的”;外人称作“某某他爹”、“某某他妈”等都是为了避免犯忌。

由于地域和民族之间存在着观念和文化的差异,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讳称和贬称。例如民间“北侉子”和“南蛮子”的叫法,就是人们对异域人的贬称。苗族人喜欢外人叫他们“亲家”,而忌讳外人叫他们“苗子”;畲族人可以接受外族人称他们为“畲族人”或是“畲民”,却认为“畲客儿”、“畲客婆”这些称呼极大地侮辱了他们。

除此之外,人们对死亡也有很多避讳。死亡是人们最恐惧的事情,所以“死”字是民间最避讳的词。古人常用“疾终”、“溘逝”、“物故”、“弃养”、“捐馆舍”、“弃堂帐”等词语代替死字,来表达士大夫的死。平民百姓则用“卒”、“没”、“下世”、“逝世”、“升天”、“不在了”、“丢了”、“走了”等表达人死的意思。关于丧礼,民间避讳“棺材”一说而用“寿材”代替。

还有一类词语是人们讳莫如深的,就是关于性的词语,人们甚至将一些能联想到性的词语都以儒雅之语代替,例如文言文中的“如厕”,生活中的“解手”、“大解”等。而妇女常用的“例假”一词的来历也颇为有趣。中国解放后,全国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月经期可请假,但工资要照发,如此,“例假”一词就应运而生了。

另外,民间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语言禁忌。例如对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人们一般会设法保护他的尊严,所以在表述其生理上的缺陷时,人们大多会委婉地表述。如表述一个人耳朵聋就要改说成“耳朵不好使”、“耳朵有点不便”、“耳背”或称作“重听”等。

一般来讲,人们忌讳的话都是一些不礼貌的、对人不尊重的亵渎语言。人们用语言表情达意,深切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效应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避讳的话,丰富了民俗语言,也形成一种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

民间避忌破财的词语有哪些

人们出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不仅对于死和疾病灾祸十分恐惧、忌讳,而且对于破财的词语也很忌讳。古时动荡不安的生活和直到如今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使很多生意人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财神的保护,他们是最忌讳遇到讲破财等词语的人,常要在言语上求个好兆头。

中国香港地区的人们就有忌讳破财的语言习惯。香港人过年时见面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而不说“新年快乐”,这是因为“快乐”与“快落”读音有些相似,听起来会让人不快。香港当地的酒家饭店的掌勺厨师最忌讳说“炒菜”、“炒饭”,因为“炒”字常让人联想起“炒鱿鱼”,因此香港餐厅的菜谱上多写的是“肉饭”、“叉烧饭”、“爆××”、“炸××”、“干煎××”等。香港人对长辈的称呼中忌讳说“伯父”、“伯母”,而说“伯伯”、“伯娘”。因为“伯父”、“伯母”和“百无”音似,这样称呼避讳“一无所有”的意思。

同样,河南地区的很多人忌讳在做饭时说“少”、“没”、“光”、“不够”等有破财之意的词语。过年时,放鞭炮不说“砰砰砰”,而要说“叭叭叭”,因为在当地的方言中,“砰”和“崩”是谐音,有崩破、事情变糟的意思,而“叭”与“发”谐音,取其发家发财的意思。若是要表达年糕已经没有的意思,不说“没了”而说“满了”。另外,河南人还忌讳数饺子,因为饺子越数越少,有破财的隐喻。确山在河南的驻马店地区,当地人理解“确”有坑骗、糟糕的意思,因此这里的生意人都避讳说确山,将其称作“顺山”,取生意顺利之意。

对于“财”字,江浙地区的人们也有忌讳,他们在过年的时候会在门首贴上“招财进宝”、“和气生财”这些吉利的字样。因为“财”的“贝”字偏旁与“背”是谐音,为了避讳其“背运”的意思,而常把“贝”字偏旁写成“见”字,赋予了处处见财的意思。

人们处处提防破财,产生了诸多避忌破财的词语,这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说法。人们深谙谋求生计的艰难,因而通过寄托神灵和语言吉象,求得对未来吉祥的征兆。这些禁忌在语言上所形成的变通,使人们巧妙地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生活的无限希望。

古人为何崇尚数字九与九的倍数

“九”与“久”同音,所以人们对“九”极其偏爱。在我国古代,人们崇尚数字九和九的倍数,有如“年年九,家家有”、“七不晴,八不阴,逢九放光明”、“人生高寿九十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多种说法。

古时人们用阴阳学说划分数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则为阳数中的极数。清代的《述学·释三九》中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所以,“九”有多的意思,又被引申为“高”、“深”等表达极和非常的含义,例如“九霄云外”、“九重”、“九州”、“九泉”等。

在传统文化中,“九”还象征天,如民间认为天分九层,有“九天”一说。而“九”的倍数也多被人们用为多的意思,如“十八般武艺”、“女大十八变”、“十八层地狱”、“三十六计”、“孔子贤者七十二”、“八十一难”、除夕钟声的“一百零八响”、“三百六十行”、历史中的“九千岁”、“十万八千里”等。另外,据说正月初九是天诞日。龙或蛇的图腾化文字也是“九”,所以,历代君王都用“九”来表达天赋神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九”与“久”同音,有长久的意思,预示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历代帝王都要穿“九”龙袍,建造“九”龙壁,还要被称为“九五至尊”。故宫里的三大殿的高度也都是“九”丈“九”尺;大小官员也共设“九”品等。

民间对“九”也是特别喜爱,还将“九”作为生活中的计量单位。例如“数九”、“九九歌”等,都是以九作为计量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