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活学妙用心理学
16696500000006

第6章 鲶鱼效应(1)

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于现有的生活。而鲶鱼是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渔夫为了保证在长途运输中沙丁鱼的成活率,便会在沙丁鱼群中放入鲶鱼,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存活。这就是“鲶鱼效应”的源头。

在管理中,“鲶鱼效应”的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或队伍的奥秘。

什么是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远比死沙丁鱼的价格要高。因此,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渔民们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无论怎么努力,绝大部分的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唯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

那条渔船的船长每次都获利颇丰,这种状况让其他渔民很不解。

尽管所有的渔民都对这个能使沙丁鱼不死的秘密极感兴趣,但可惜的是,那条船的船长一直严格保守这个秘密。没有一个渔民舍得撕下脸皮去向他请教,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有这样好的办法能保持鱼的成活率,也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被揭开。

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就变得十分紧张,它们开始加速游动,左冲右突,四处躲避。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一种负激励的机制。利用“鲶鱼效应”,不仅能够激活员工或队伍的竞争力,还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

在“鲶鱼效应”中,沙丁鱼缺乏忧患意识,懒惰而没有活力。就好比职场上的一些员工,一味地追求稳定的生活,然而现实的生存状况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的安宁。“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必须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一个人如果沉迷在舒适的环境里,很快就会丧失基本的生存技能以及对危险的警惕。这样的人不再拥有进取精神,等到失败来临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解救这种人,除了让他自己醒悟外,就是让比他更优秀的人,或者令他感到危险的人与他生活在一起,从而激发其斗志。

一个公司也是这样,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这时就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制造一些紧张气氛,让员工们有紧迫感,从而促使其加快步伐。

不少管理者都会采取“鲶鱼效应”来刺激团队,以提高团队的活力。对于“渔夫”来说,“鲶鱼效应”的意义在于其激励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一潭死水的状况。

有一个“草原狼”的例子,与“鲶鱼效应”类似,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在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实在没有办法,于是,他们求助于政府,政府就派了军队将牧场附近的狼群赶尽杀绝。随着狼越来越少,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

可是,若干年以后,牧民们遇到了新的麻烦。他们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同时,很多羊都变得体弱多病,于是,羊的数量开始锐减,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

开始牧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他们才明白,原来这是因为羊失去了天敌,导致羊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也退化了。

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果然,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

在这里,“狼”与“鲶鱼”都产生了同样的作用。很显然,这不是巧合,其道理是一样的:在安乐的环境中待得久了,就容易丧失斗志和能力,因此要学会不断地激励自己,不要贪图享乐。另外,要明白,天敌的存在往往成全了自己的生存,竞争对手的存在往往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人们追求稳定、安逸是天性使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然而生存的现实状况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人们不得不奋起,不断寻求新的出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个单位里,基本上都是主张用进废退、优胜劣汰的。因为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就会像沙丁鱼群一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活力消失,最终走向破产的边缘。而活力需要压力来激发,就像在沙丁鱼群中放入鲶鱼一样,只有给一个群体以一定的压力,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机制,才能唤起“沙丁鱼”的竞争求胜之心,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让整个团队焕发生机。

在沙丁鱼槽中放入一条鲶鱼

一个组织中,始终要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因为沙丁鱼有了鲶鱼这样的对手,才会长久地保持生命的活力。尽管鲶鱼到来的本意绝非帮助沙丁鱼,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帮助了沙丁鱼,保证了沙丁鱼的活力。

鲶鱼有自己的生存目的和生存方式,它生性好动。正是这种生性的好动和船舱中的环境,促使沙丁鱼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拼起命来,也正是这种拼命保证了沙丁鱼处在不断地运动中,最后才能够活着到达岸上。

也就是说,鲶鱼并不是沙丁鱼的朋友,沙丁鱼是把鲶鱼当成对手来看的,而正是它有了对手,它才存活下来。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种福分。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之感,它会激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里,生活着一只年轻的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只珍稀动物,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美洲虎生活的环境。

在那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美洲虎尽情享用。在那里,还有精心设计的豪华虎房。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美洲虎并不去捕捉那些预备好的食物。它看上去懒懒的,从来没人见它啸傲于丛林,甚至像模像样地吼上几嗓子。人们常看到它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儿,或耷拉着脑袋,吃了睡,睡了吃。

有人说,它大概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或许会好些。于是,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从国外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

然而,那只美洲虎并没有丝毫变化,还是一副懒懒的样子。

有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它不能只和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的动物在一起。如果放进去几只狼,或者两只豺狗,美洲虎的精神状态就会改变。”

管理员接受了动物行为学家的建议,不久便引进了几只美洲豹。

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愤怒地咆哮,就是在丛林边缘地带巡视游荡。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真正成为那片园地中的森林之王。

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能力。正因为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便不得不发愤图强,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