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16695400000027

第27章 日常用药的细节(6)

从动脉理论讲,动脉壁的弹性对血压有缓冲作用,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维持血压相对稳定。一旦动脉壁弹性逐渐减弱,心脏的血液流经动脉时,血液流动就会受到外周阻力,使血液不能全部通过动脉流过,使部分血液暂时滞留于动脉中,而动脉管壁内弹性纤维不易拉长,管腔扩张较小,造成血液压迫动脉壁而使血压升高。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呈硬化趋势,弹性减弱。若是大动脉硬化,则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高;若是小动脉硬化,导致外周阻力加大,则舒张压和收缩压都高。

血压升高也和肾小球的过滤率有关。肾小球的基底膜厚度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厚,使肾小球过滤率上升,过滤率上升会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浓度增高,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压也升高。

此外,循环系统的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心输出量等因素均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要想不让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一定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预防。只要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瘦人患高血压更危险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高血压常常是胖人的专利,而瘦人却很难受到高血压的威胁。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使患有高血压而身体不肥胖的人,常常不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结果使病情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从医学上看,在同样患高血压的情况下,瘦人比胖人更容易出现冠心病和脑卒中。

患高血压的瘦人的平均年龄要比胖人大,所以,患有高血压的瘦人因其年龄出现的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心绞痛等也比胖人多。这些心脑血管疾病都是高血压患者忌讳的,因为它们会相互影响,加速病情的恶化。

另外,从治疗高血压角度上看,降压药物在胖人身上所起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在瘦人身上起的作用相对较差。如果照搬别人的经验,会延误病情。瘦人患病相比胖人要难治愈,因此,瘦人患上高血压比胖人更危险。

瘦人在患上高血压时,千万别轻视,应及时治疗。学会定期测量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降压药。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情绪,不要过分激动、紧张,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学会及时调整。

降压用药,时间“巧”安排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大多毫无时间规律可言,不能掌握良好的用药时间,降压药产生的效果会打折扣。因此掌握好用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十分重要。

不同的降压药物药效的产生时间不一样、吸收程度不一样、空腹还是饭后吃等都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每个病人的血压反应情况不一样,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如何安排好时间很重要。

高血压患者在安排用药时间时,要考虑几个因素。比如有的降压药物药效比较短,每天可以服用三四次,而有的降压药是长效药,不能服药太多,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达到降压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给药间隔要适当延长,以免药物消除慢,引起蓄积中毒。有的降压药物会受到食物的影响,最好空腹吃,当然,大多数降压药物不受食物的影响,在饭前饭后食用都可以。

另外,人的血压在一天中不断地上下波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一般,人一天中早晨和下午会出现血压高峰期,降血压的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处在高峰期的血压值,使其保持平稳,因此在服降压药时,最好选在早晨和下午。同时因为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不一定,一般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为0.5~1小时,最大作用时间1~2小时,所以服用降压药物,最好在早晨6点和午后2点。

发现高血压,服药需谨慎

发现血压升高时,要及时测量诊治。如果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应及时服用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而血压若在150/90毫米汞柱左右,且时高时低,可选择非药物治疗一个阶段,观察治疗效果。

一般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食用脂肪过多、热量高的食物,应多吃一些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及低脂奶制品等。而且降低盐的食用量,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约小汤匙半匙/天),尤其对盐敏感的病人效果更好。

身体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要控制体重,降低体重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二是积极锻炼身体,包括快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

高血压患者也应戒烟限酒,因为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大量饮酒,尤其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些病人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血压仍会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酒。

另外,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尤忌大发脾气,平稳的情绪有助于预防血压上升。

如果高血压患者经过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使血压稳定下降,可以继续维持。但如果血压还在升高,应立即服用降压药物。而一旦服用降压药,就必须坚持每天服药,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血压稳定或有所下降,可根据医嘱减少剂量,切不可私自停药。

高血压患者不能凭“感觉”服药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血压患者仅凭“感觉”服降压药,即感觉不好时服药或是加大剂量,没有什么感觉时就减少剂量甚至不服药。这种凭感觉服药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感觉不能反映其病情的轻重,而且还经常会因主观产生错误。比如,一个人血压升高会感觉头晕,而在血压过低时也会出现头晕的现象,所以不能单凭感觉判断病情。此外,高血压病有很大的隐匿性,一般人得了高血压没什么感觉,等真的有感觉了往往为时已晚。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还有其他疾病,会加重高血压并发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需要服用大量的降压药物。

况且,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并不是总相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能有的患者血压升高一些,就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而相反,有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已经适应了长期高血压,而没有太显著的症状发生。所以,凭感觉服降压药或增减降压药的剂量是不科学的。

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每天测量血压的习惯,根据每天测量的血压数据,决定是否服降压药或增减剂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危险症状的影响,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别凭感觉随意增减降压药的剂量,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老年人服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想尽快使血压降下来,服用大量的降压药,结果不但没起到降压的效果,还产生了很多严重的副作用。由于降压药物的种类不同,不同人服用后产生的药性也不同,如果毫无顾忌地增加药量会导致用药的不良反应增加。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会不断减弱,导致对药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相应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在服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所谓小剂量用药是每次用药量不能很多,一般按照药物说明书中成人剂量的1/3量或半量服用。在食用药物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能掰开或碾碎吃,有的药物表面有特殊的材料,往往不能掰开服用,因此在服药前可以先询问一下医生,或看药品说明书的用药指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小剂量用药的同时要注意血压的变化情况,养成每天测血压的习惯。要根据病人的反应和病情的改善情况调整剂量。千万不要只顾小剂量用药,而忽视对病情的治疗。

老年急性脑卒中不宜急于降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产生急性脑卒中,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大多数人认为应立即降血压,使血压恢复正常,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虽然高血压是引起急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但是急于降血压会使大脑内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加重病情。因为血压的升高是由于大脑中血液循环受阻,使脑内血压升高,为了满足大脑血液供应,体内的血压必须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