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16694500000034

第34章 走出猜疑的迷阵 (2)

架设沟通的桥梁

一个人的房子被雨冲塌了,房子的主人很幸运没有受一点伤,但他的好运还不止如此,他在倒塌的房屋里竟然挖出了一罐金子,由此成为了村子里最有钱的人。

这个有钱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聪明,于是到村南的学校去问教书的老师,自己该怎么办。老师告诉他说:“你不是有钱了吗?你可以拿钱向有智慧的人请教啊。”

于是,这个人走了很远的山路,到城市里去寻找有智慧的人,他在一座教堂门口看到一位神父,就问神父说:“你是个有智慧的人吗?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神父笑眯眯地说:“我当然很有智慧。但是,我的智慧很昂贵,要一千个金币。”这个人说:“只要能买到你的智慧,我愿意出这笔钱。”

神父拉着他的耳朵,悄悄地说:“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处理,先向前走三步,再向后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个人听了有些不太相信,生怕神父是为了骗他的金币。神父仍然微笑着告诉他:“你可以先回去看看我的智慧值不值钱,如果觉得值钱的话,再给我把钱送过来。”

这个人半信半疑地回到了家。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在昏暗中,他发现妻子的旁边躺着另外一个人。他非常愤怒,拿起菜刀准备将那个人杀死。此时,他突然想起神父告诉他的智慧,于是他向前走了三步,又后退了三步。这时躺在妻子身边的那个人惊醒了,问他说:“儿子,你回来了,不睡觉干什么呢?”

这个人此时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心里暗惊:“幸亏买来了智慧,不然就酿成大错了。”

古人云:“既相知,不相疑。”意思就是,既然是自己了解的人,就不应该对其有疑心。遇事时是需要冷静的,没有深入地了解问题就贸然行事,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它是美好情感的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茫,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生活。”青少年朋友们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就会像培根先生所说的那样,失去至亲至信,让“亲者痛,仇者快”。出现问题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冷静是控制情绪的好方法。

有这样一则故事:罗斯和安娜是一对多年的邻居。在对方困难的时候,两人都会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安娜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做了一点小生意,罗斯闲暇的时候,经常到安娜的小店里帮忙打杂,两人的情谊也越来越深厚。后来,罗斯与丈夫离婚了,她听别人说安娜在背后讲自己的“坏话”,心里非常不舒服,有时看安娜和别人聊天,罗斯就会怀疑安娜是不是在说自己。

一天,罗斯找到安娜,催她还债,罗斯的语气很生硬,没有以往亲热,安娜解释自己现在没有那么多钱,能不能缓几天。罗斯觉得安娜是在故意拖延,就随手拿起一把锤子将安娜的右眼打伤了。

无端的猜疑不仅使罗斯亲手毁了两人多年的友谊,而且她也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管制几个月。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感情是很难得的,不要轻易毁掉这种美好。青少年在生活中应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架设好沟通的桥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相信别人等于相信自己

有位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说:“不相信别人,表面上好像是对别人的猜疑,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至少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己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在被骗的过程中遭受了很大的精神损失和情感挫折,慢慢地就不敢再相信任何人了。

一个充满了自信心的人,对别人也会更加信任,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猜疑心理。而那些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就会在人际交往中不自觉地抱有自我防卫心理,其实这就是一种作茧自缚。只有相信他人,才不会迷失自己,才能走出猜疑的迷阵,才能跨越生命中的坎坷。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艘货轮航行在大西洋上,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把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吹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声喊叫,可惜风声太大,船上没有一个人听到他的求救声,小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货轮越驶越远。求生的欲望促使他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游动,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并努力把头伸出水面看着远去的货轮,希望会有人注意到他的身影。

船越来越远,到了后来,几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精疲力尽,感觉自己实在游不动了,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得救。老船长慈祥的表情和友善的眼神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坚信船长知道自己掉进海里后,一定会回来救他。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奋力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个黑人孩子失踪了,很多船员在船上根本找不到他,于是船长断定孩子一定是掉进了海里,他下令全速返航,回去寻找。水手们劝他说:“别找了,这么长时间了,孩子就算没淹死,也让鲨鱼吃了。”但船长坚持回去寻找。

终于,在那个孩子即将沉落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孩子获救了。孩子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船长扶起孩子问:“可怜的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说:“我相信自己,但我更相信您,我知道您一定会来救我的!”

船长感动的紧紧地抱住了这个孩子,他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所做过的最伟大的一件事。

一个人不仅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别人。青少年朋友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给予同学和朋友起码的信任,就像故事里的黑人孩子,如果不相信老船长,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除了冷静思考,还要多给别人一些信任,多给这个世界一些信任。在信任与理解中,每个人都会获得快乐。有的时候,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

怎样拨开猜疑的迷雾

人们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人与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出现误解是难免的,但猜疑会让人寝食难安,还会破坏原本美好的情谊。所以一个人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消除猜疑的心理障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理智地克制冲动情绪。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的时候,不要急于对自己的怀疑下结论,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冷静地分析事物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采用正确得当的方法证实自己的疑惑。

其次,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一定要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就不会怀疑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在议论自己、为难自己了。

第三,学会自我安慰。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到别人的非议,与他人产生误会,这些都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俗话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可以糊涂些,不必太过斤斤计较,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当怀疑别人议论自己的时候,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在意别人的非议,这样不仅可以解脱自己,还能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产生的怀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第四,加强沟通,消除疑惑。

世界上不可能不存在误解,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解的能力与方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发生不幸。所以最好同所“怀疑”的对象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尽量弄清事实真相,如果是误会,便可以及时解除;如果看法不同的话,了解对方的想法,这对自己也很有帮助。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心理发展时期,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除了自己的努力,更要寻求他人的帮助,牢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古训,请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一起分析,消除猜疑。

最后,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坚持宽厚待人。

疑心重的人,大多都对别人有些苛求。其他人的处事方式怎么可能每次都符合你的心意呢?老师对你的言谈举止又怎么能始终充满热情呢?所以,对别人要求不要太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也是克服猜疑心的一个好方法。

心理测试:你的疑心有多重

请统计所选择A、B、C的数目,得到最多数目的一项就是最终的答案。

1 你觉得母亲节送花、送礼物:

A 商人的炒作,根本是骗钱的

B 虽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开心就好

C 很有意义,浪漫温馨,快乐无价

2 看到街上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四处观望,你觉得:

A 大概想偷东西,正寻找目标

B 可能正在躲避什么人,小心翼翼

C 可能是个神经病,举止怪异

3 路上发生了一个小车祸,有人被撞伤,你会怎么办:

A 真倒霉,遇到了这种事,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B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稍微站会就走了

C 看看他伤的怎么样,直到救护车来把人带走

4 有一天你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误解了,而且他很生气,你会:

A 不加任何解释,相信他总会明白的

B 再过几天,等他气消了,再慢慢跟他解释

C 当场解释清楚,不然心里很难受

5 你觉得你本身的学习态度跟下列哪一项最为相似:

A 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做

B 老师说得不一定对,我会以我的方法为主

C 老师爱说就让他说吧,我只要按自己的方法学习就行

6 研究报告指出,电脑辐射相当严重,你认为:

A 尽量少用,没准还能多活几年

B 电脑是生活必需品,用的时候离得远一点就是了

C 不在乎,该用就用

7 夏天很热,很多人喜欢到海边去游玩,你认为哪种理由最吸引你:

A 跟朋友一起去,很浪漫

B 一个人漫步沙滩,很舒服

C 听说有明星在海滩举办演唱会

测试分析

选A较多的人。你的行为还不能算是猜疑。善于观察生活,判断事情也会随着经验越来越准确。只是有时太依赖自己的直觉,忽略感情因素的影响。

选B较多的人。你不是个猜疑心重的人。但对感情问题可能有些执着,这样反而会闹出乱子。所以,遇到事情顺其自然最好。

选C较多的人。你的猜疑心比别人要重一些,也许是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了,很容易判断失准,甚至和人发生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