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16693500000019

第19章 秋季篇(1)

秋季久晴未雨,气候干燥,空气温度下降时,人多易生病。要根据气候特点,不断更换饮食方式,注重平补与润补相结合,宜食用兔肉、虾、豆腐、参类等食物,做好人体的“贮蓄”以迎接寒冷的冬季。

秋季食疗总纲

食疗总则

清淡饮食

依据初秋的气候特点,更换饮食方式,应以清淡质软、容易消化为主,注意少食用多脂、厚味及辛辣上火的食物。

初秋清淡饮食,因能够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强食欲。首先是多食用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其次是主食以稀为好,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再次是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最后是可以适时吃些醋,既可以生津开胃,又可以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传染病。

保持甘润

秋风送爽,炎暑消退,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人体也正处于收获时期。机体由活跃、外向、支付的阶段转变到沉静、内向、贮蓄的阶段。因为在夏季消耗多,吸收少,秋季应重视及时补充营养,保持甘润。

秋天气候渐渐转凉,阳气开始由升浮变为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所谓“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这时应注意补益甘味以益气。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入肺,燥气可损伤肺阴,使人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在秋补时应注意这些因素。在秋季进补中应坚持的辨证施补的原则是:“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等。要选择甘润养肺类补品。甘润滋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应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宜。应选具有甘润生津、养肺润燥作用的补品,如梨、柿子、甘蔗、百合、沙参、麦冬、荸荠、菠萝、香蕉、银耳、阿胶、萝卜等。

平补与润补相结合

从炎夏转入凉秋,人体常常感到比较舒服。由“苦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逐渐得到恢复,胃口和精神状态的好转使秋季成为一个最佳的进补季节。

秋季进补应注意平补,这是依据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而提出的一种进补原则。平补是指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还有,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容易被燥所伤,进补时还应注意润补,也就是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与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养阴润肺的目的。

首要养肺

我国中医认为,秋季养生,重点在肺。因为秋季转凉,气候干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机能由旺盛而转为低潮。人体若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体表肌肤和担负呼吸机能的肺脏稍不注意,便会发生感冒、咳嗽,对于那些患有哮喘病、支气管炎等病史的人,也常常在秋季复发或病情更加严重。

秋季养肺,在饮食调理上,要坚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法则。应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功效。

《黄帝内经》里说“早卧早起,与鸡起兴”。早卧可以避免风寒,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适当早起,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对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的作用。

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应注意保持体温恒定,就应多备几件秋装适时增减。衣服不可时多时少,也不可增衣过早,不利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

有许多人鼻腔黏膜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开始伤风、流涕,因此很有必要时常按摩鼻部。先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后,再在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日做1~2遍,可保养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另外,在秋季生活中,根据秋季气候的特点,除适当多食一些维生素类食物外,还可少量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调理保健,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远志、川贝、胖大海等,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宜选生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多吃生食有益于防治癌症。因为,生食能保存果蔬中的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大量营养成分,还有抗癌作用的吲哚化合物、胡萝卜素、挥发油和酶类等等。所以,生食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比如:在美国,有许多癌症患者,一日三餐就食生蔬瓜果或饮其果汁,主要是在秋季,坚持了数年,居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神奇般地治愈或延长了生命。根据研究,当人们吃进熟食后,体内白细胞快速增多,犹如受到病菌入侵一样处于“紧急备战”状态。多次之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便可能受到破坏,给疾病侵袭有机可乘。因此,营养学家们建议秋季宜多吃生食。

适宜食品

秋季宜食糙米

我国许多营养学家大力提倡:秋季健康饮食,宜多吃糙米。在美国糙米被称作为“褐色之米”,食用糙米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新潮流。有人对糙米与精米的营养进行过比较,证实糙米的成分优于精米。营养研究的结果表明,糙米的消化吸收率比精米高:脂肪的吸收率,精米饭为929%,糙米饭为629%。

从表面上看,好像精米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但脂肪含量精米只有05%,而糙米却有12%。若换算成实际的脂肪吸收率,精米为046%,糙米为078%,糙米比精米的吸收率高接近一倍。糙米另外一些营养成分的实际吸收率也比精米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秋季常常食用糙米,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大肠癌,防止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更具有解毒的功效,还能强肝健体,消除疲劳,提高记忆力,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而且,糙米还具有美容与健美的作用,可防治皮肤粗糙、青春痘、暗疮、黑斑、皱纹、肥胖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仲秋鸭子

“秋风起,鸭子肥”。在每年入秋后,正是人们吃鸭子的大好时节。依照旧的传统习惯,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食鸭子的人数猛增,说之为全国的“食鸭日”也不为过。

在我国南北方都能饲养鸭子。鸭子应以雄者为良,老者为佳。

鸭肉鲜嫩肥美,含有丰富营养。在每100克的鸭肉中,含有水分638克,蛋白质155克,脂肪198克,糖类025克,灰分065克,维生素A 52微克,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22毫克,尼克酸42毫克,钙6毫克,磷122毫克,铁22毫克,锌133毫克。

鸭肉是人们秋季最爱吃的肉类食品,并且还能制成多种风味独特的佳肴。家庭烹鸭,可烧可烤,可卤可酱,也可蒸炖,还可用于扒、煮、煨、焖、熏、炸等烹调作法。还可将鸭加工成条块,采用爆、炒等烹饪方法。以鸭入馔适应各种调味方法,甜香、咸鲜、麻辣、酸辣、红油、五香、陈皮、香糟、芥末、烟香、鱼香、咸甜、怪味等都可以。鸭子不但可以用作主料,而且也可以用作配料,制成冷菜、汤羹、炒菜、火锅、小吃、面点、粥饭等,还可用做馅料加工。

我国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清肺补血的效用,用于治疗痨热骨蒸、血晕头痛、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医典《雷公炮制药性解》强调:“黑嘴白鸭,为大补虚劳之圣物。”我国另外一些医书上说,老鸭和猪蹄煮食,能补气肥体;鸭肉和糯米煮粥吃,有养胃补血生津的效用。

在我国民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食法:

1鸭子1只,当归35克,加水适量,炖食。具有益气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治疗老年性贫血、大便秘结等病症有较好的作用。

2鸭子1只,黄精60克,加水适量,清炖,吃肉、喝汤,分3天6次吃完,每星期1只。对于治疗老年性肺结核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3鸭肉适量,同海带炖食。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患肿瘤的体质虚弱的病人,应采用冬虫夏草4~6枚,老雄鸭1只,去肝杂,把鸭头劈开,纳药于中。用线扎好,待蒸烂后食用。其药气能从头直贯鸭身。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凡病后虚损人,每服1鸭,可加人参30克。”

防秋燥饮食

待入秋后,雨水渐渐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到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由于天气干燥,草木渐枯。秋燥伤津,伤津而引起燥症。燥是秋季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在初秋,仍有夏的高温。再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刻感染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症状是皮肤干裂、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燥、小便赤黄、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略带血丝,严重的有发热至高热。秋燥所引发咳嗽时间较长,难以治愈,使人畏惧。所以,人们把秋季的温燥称为“秋老虎”。

因此,预防“秋老虎”伤人,在饮食方面应选择哪些食物呢?

第一,宜多饮水。每天至少饮水1000多毫升以上;多喝稀饭、淡茶、热菜汤、豆浆、果汁等。

第二,宜多吃水果。每天吃2~3个梨(雪梨或沙梨)、西瓜、香蕉、山竹等凉性水果。

第三,宜多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例如萝卜、茅根、西红柿、嫩豆腐、菱角、莲藕、蜂蜜和一些新鲜时令水果和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鸭肉、鳖肉、青鱼、鲳鱼、黄花鱼、鲍鱼、鳗鱼、银耳、百合等。

此外,在生活中,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秋季养阴食品

在“秋风起,三蛇肥”的季节里,人们认为这是补养身体的大好时机,纷纷使用“鸡蛇褒”、“狗肉煲”、“龙虎凤”等的补品。其实,这是一个进补的误区。

2000多年前,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便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养生之道,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指导。

因为,秋季天气干冷,人体内的水分相对减少,由于饮水不足,进食烘烤食物、火锅、饮酒祛寒等,均会使体内的“阴分”不足。如果不注意人体内“阴分”的调节和补养,便会引起心血管、肠胃炎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秋季宜注意“养阴”,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秋季养阴宜用以下食物:

第一,野菊花。野菊花加蜂蜜饮,是一种调节阴阳平衡的极品。具体做法:每天用野菊花5~10克,蜂蜜调配,根据个人喜好,开水泡服,味道变淡再加蜂蜜。

中医界资深医师认为,野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高血压以及疮疔等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益气、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冬防燥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秋季干燥火热。加上经常食用辛香炸炒食物,人会出现干咳、咽喉疼痛、唇干舌燥、皮肤作痒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既有清热作用又可滋阴润燥的食物调节。

秋季的时令花卉——野菊花,在秋天开花时,可以摘取晒干备用。野菊花易栽培,可用分枝、扦插等方法栽培。野菊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干野菊花用蜂蜜调配即可。

第二,梨。金秋时节,正是梨大量上市的季节。梨清甜爽口,深受人们喜爱。

中医认为,梨性味冷、甘、微酸,具有润肺止咳、消痰祛火等功效。秋天气候干燥,人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的症状。因此,秋天食梨最适宜,对人大有益处。

梨的吃法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药效。所以,民间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说法。生吃梨能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所出现的咽喉干、痛、痒、声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生梨也有益于高血压患者,经常食用可滋阴清热,使血压下降、头昏目眩减轻。生梨亦有保肝、助消化、促食欲之功用。将生梨去核,塞入贝母5克,冰糖10克,水适量,文火炖熟,服汤吃药,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极佳。把生梨加糖或蜂蜜熬成“秋梨膏”,可治疗咳嗽或肺热。如经常食用炖好的熟梨,还能增加口中的津液,维护保养嗓子。把黑豆装入梨肚内,用适量冰糖一起大火炖约1小时,即成黑豆酿梨,常食可治疗老年性气管炎。

秋季养肺果蔬

第一,梨。梨肉清润可口,具有清热消暑、润肺解毒、止咳化痰等功能。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咳嗽、麻疹、支气管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若与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具有补肾养肝、生津顺气、利小便等功效。生食可滋阴除烦;捣汁,加蜂蜜浓熬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效果极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作用。

第二,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补气生津,具有润心肺、疗肠痹、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一些大枣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第三,石榴。中医专家们认为,石榴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液、止烦渴的疗效,是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的最佳食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杀虫止痢,还可治疗小儿疳疾、久泻久痢等疾病。

第四,柑橘。中医专家们认为,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渴、润肺消痰等功效,常常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的口渴、伤酒烦渴等病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最好。

第五,甘蔗。中医认为,蔗汁性平、味甜,为解热、生津、解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中医时常把它用于清凉生津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