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16693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和整体。在中国最早的医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人体。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着严格的季节性。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正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和整体,所以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都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时序的变化时时在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转,所以,在进行合理食疗的时候一定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充分利用自然中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中的不利因素,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中国元代养生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这样论述道:“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夏气热,宜食菽(指绿豆)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秋气燥,宜食麻(指芝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从这段精辟的文字可以看出,忽思慧对于四季所宜食用的食物讲述得非常清楚,为二十四节气与食疗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节气与食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春季温和,五脏属肝,肝火旺盛,适宜长补,并且应补之食物当以甘平凉润者为主,如猪肝、牛肉等,以护肝提神;夏季炎热,五脏属脾,人体喜凉,当应清补、淡补,宜食绿豆粥、银花露等解暑益气类食物;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在此季节食疗家提倡平补,宜食用兔肉、虾、豆腐、参类等食物;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肾阳易为寒邪所侵,此季节中老年人最宜滋补,宜食用狗肉、羊肉、鸭鹅肉等食物。另外,二十四节气中还应注意经常食粥,粥品糯润滋养,可使之气血畅通,充满活力。与此同时,适当饮茶、药酒,对祛病强身也大有裨益。

由此可见,在二十四节气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针对不同的节气选用不同的食物来制作饮膳,就能起到利用有利的因素,实现“天人合一”,抵抗不利因素,“扶正祛邪”,从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书根据二十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顺应节气并科学地进行食疗方面的知识,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体例新颖,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文字简洁明快,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各阶层的读者阅读,尤其是中老年读者,是关注健康者的必读之书,也是家庭必备的食疗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