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16691600000003

第3章 起于化外之地——话说美国崛起(1)

美国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其先天的地理上的优势以及历史机遇,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历代政治精英决策与意志的结果,特别是它的决策层在南北战争时期及大萧条时期先后完成了两次国家内部的大调整,由此最终为美国登上“宇宙之巅”铺平了道路。

美国的崛起过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中美两国拥有相似的地缘环境,因此两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些相通之处。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并不等于是“现在”的美国,中国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美国身上找到可以对照的影子。

背叛不列颠——美国作配角的独立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政策严重损害了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

和在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不一样,美洲远离亚欧大陆,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夕,中美洲文明还处于城邦混战的阶段,也就相当于苏美尔文明或殷商早期的水平。南美洲稍微好一点,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刚刚形成了第一个松散的帝国——玛雅帝国,文明程度比牧野之战时的中国商朝或许强一点。北美干脆还处于原始部族社会,连轮子都还没被造出来。在殖民者的火枪和传染病的双重进攻下,当地人的数量很快减少到了欧洲人到来前的五分之一。后来的“美洲居民”,基本就是从欧洲过去的移民。北美地区的英国殖民地情况自然也不例外,对移民者来说,英国应该被称为“母国”而非外来殖民者。所以把北美独立战争看成是民族解放战争有点勉强,这更像是一场政治分离运动。

虽说是“自己人”,但“母国”在剥削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手软过。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航海和贸易条例》规定,殖民地的某些商品只能销往英国。这个“某些”包括什么呢?在独立战争前,只有一样东西不在这个“某些”范围之内——咸鱼,剩下的统统只能销售给英国一个国家。而对于从殖民地过来的棉花、烟草、皮毛之类的初级产品,英国又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标准以及分级制度。这和现在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设高门槛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对消费者有多强的责任心,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压价。好不容易把东西卖出去以后,事情还没完。在关税以外,你的商品还得再向英国派驻的殖民政府缴纳一遍“出口税”。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品大肆倾销到了殖民地,这其实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剪刀差”。而英国又不容许当地铸币,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北美殖民地的资本流失。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业品的垄断地位,英国政府还严格限制本国的技术人员(工匠)进入殖民地。同时通过立法,限制殖民地发展自己的工业——除了磨面、酿酒、制蜡,其他任何制造业都不许涉足。

1763年,英国最终赢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但政府之前筹措军费所发行的公债,还本付息需1.3亿英镑。战后法国被迫割让了加拿大,可接管新殖民地需要大量的政府人员和军队,这笔费用只能英国人自己出,这又需要一大笔钱。为了解决钱的问题,英国政府针对北美殖民地颁布了《糖税法》和《印花税法》,再之后又以更加严苛的《汤森法案》取代了《印花税法》,希望以此来增加税收,填补政府财政的漏洞。至此,原本严重的剥削最终超过了北美移民的忍受极限,于是便发生了诸如波士顿倾茶事件之类的抗英事件,反叛者们开始秘密囤积枪支、火药,而亲英势力也纷纷北上,去投靠加拿大的英军。到了1775年,以莱克星顿村英军和北美民兵发生交火为标志,北美殖民地对“母国”的反抗演化成了一场独立战争。

这后面的历史和我们在科教书上学到的历史可能有所出入。事实上北美大陆军在和英军的对抗中并没有占到很大的便宜,甚至在整个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并非是决定性的。原因很简单,北美地区十三个州人口共计不到三百万——这里面还包括近半数“吃里爬外”的亲英派,工业基础薄弱,财力匮乏,完全没有海上力量。而英国当时仅本土人口就六七百万,算上殖民地人口则超过三千万,国家财力雄厚,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对北美十三州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单靠一句“正义必胜”是抵消不了的。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独立战争爆发时,北美的居民事实上还不能被称之为是“美国人”——那个时候大伙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呢。这一点也不奇怪,自古以来,“国家”这个东西能够存在,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压力可以把泥土夯实,同样也可以聚人成国。一个自然灾害、一个外敌入侵,这两个外部压力迫使一个区域内的人必须要结合起来,并且要接受一定的等级分工,如此便出现了国家。一般而言,越是生存压力大的地方,越会强调国家意志,道理便在这里。而北美偏偏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都极少,当地土著被杀光之后,留出的生存空间足够当时的移民们折腾,这种少有外部压力的环境孕育出了后来美国人特有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但却难以产生很强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所以美国历来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凡大的集会大伙都要自发唱国歌。美国历史上有三次民族主义特别强势的时候:第二次独立战争英国人扩进后的一番烧杀劫掠,一把火烧了白宫、珍珠港事件,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都是老百姓明显感觉到外部压力的时候。

而就独立战争前夕而言,虽然英国政府的苛捐杂税让人感觉到肉疼,但这个压力怎么说也和外敌入侵、自然灾害不能相提并论,真正被侵犯到的其实是当地“不干涉别人也不被别人干涉”的个人主义。当然,也不是一点国家的概念也没用,原本北美殖民地是作为英国的一个外延存在的,所以要说国家认同感,移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英国,美国众多地名干脆就是在英国地名前面加了一个“新”字(new)而已——所以独立战争爆发时半数人会是“亲英派”。名不正,则言不顺,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士兵是靠高额军饷才募集来的,这和后来中国老百姓自发打日本鬼子完全是两个心态。1776年以后,受财力的限制,大陆兵力逐年递减,从最高峰的4万多人一直减少到最后的13000多人。这里多提一句,这种募兵制[1]一方面需要巨大的财力才能支撑,另一方面军队的士气和军纪往往都不会很好——所谓吃粮当兵,如果命没了自然就没得吃了;至于军纪,在这种金钱雇佣关系下同样难以保持,驻海外美军走哪都必须要治外法权,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少麻烦,如今日本韩国时不时爆出来的美军强奸案便是一个佐证。后来过了两百多年以后的2003年,由于电脑系统问题导致当时正在伊拉克作战的美机步三师防空营的工资没能即时到账及结果引起了战场上的美国大兵的骚动,无奈之下,军方高层只能临时开通一条卫星通信线路让前线士兵查银行转账记录,这才平息了骚动。

回到正题。由于战争爆发前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形式估计严重不足,战争初期完全是大陆军有心而英军无心。战争爆发时英国在北美十三个州总兵力不过6000多人,正是在这种局部劣势下,英军在邦克山战役中惨败收场。不过“美独势力”的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之后大陆军北上进攻加拿大的英军便被打了回来,1776年回过味的英国人开始向北美增兵,在纽约击溃了华盛顿率领的1.8万多大陆军,大陆军撤至特拉华河畔时,华盛顿带出来的士兵不过4000余人。

需要继续说明的是,大陆会议推选年轻的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其实和其个人威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华盛顿是独立派高层里唯一一个有军事素养的成员。而且这个位置在“系统内部”也不是很受欢迎——当时大伙都知道输的可能性比赢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旦事败,“总司令”必然是要上英国人的绞刑架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776年北美独立派在英军剿杀下即将支撑不足的时候,英国人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是:欧洲各国正在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英国正处于欧洲众矢之的的位置。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资金援助使得大陆军在当年从2.73万余人扩编到了4.6万多人,之后荷兰和俄国也加入到了援助美国的行列,荷兰向美国提供了700万英镑的金币,而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派遣俄国舰队为来往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中立国”商船护航。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都是要打击英国,扩大自己的地盘。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北美独立战争”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英国和法国。对法国而言,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其同时期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英法战争的一部分。法国仅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参战的陆军就超过1.65万人(1000名军官和1.5万名士兵)。法国皇家海军参战人数则达7.5万人(7.25万名水手和2500名军官),其中仅直接参加约克镇战役的法国海军官兵就超过了1.5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北美大陆军的总兵力。除此之外,在同一时期,法军和英军在西印度群岛也正打作一团,英军因此始终没法向北美增兵。到了1778年,西班牙海军也加入了北美战场,至此英军在北美已经完全处于劣势。

独立战争情形其实非常像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法国在其中扮演了中国加苏联的角色。当然,法国人的目的是为了和英国人争夺殖民地,至少不能让英国人得到它。独立战争的最后一个大战役,约克镇战役结束后,在受降书上签字的三个人里两个是法国人——法国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海军中将德格拉斯伯爵,剩下一位是华盛顿。而法国人把没有任何爵位的华盛顿拉进来,其实还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最后羞辱一把英国人。

最终以1783年美法英在法国巴黎签署的《巴黎条约》为标志,独立战争宣告结束。历时八年的战争,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国。它基本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成了美洲首个获得独立的国家。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美国当时还处于欧洲的阴影之下,时常会被英国和法国粗暴地“干涉内政”。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在美国的领土上仍旧占领着不少据点。此外,英国还在加拿大设立基地,训练和武装印第安人,不断对美国西部的白人定居点进行“恐怖袭击”——这和后来在苏阿战争中美国人训练本·拉登们袭击苏联人基本是一个套路。

英国自然是输家,不但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受北美战争的拖累,在西印度群岛以及斯里兰卡地区和法国人的战争中,英国人也吃了败仗。

而法国最终的结局也同样不妙。虽然使英国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但疲弱的法国已经无力吞下这个战利品,只能成全了美国。由于直接参与包括北美战争在内的一系列大战,并且给予美国大量的援助,原本在七年战争后已经一团糟的法国财政至此彻底宣告破产,并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革命的最初缘起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出一辙,由于天灾而导致法国出现大面积饥荒,而国王和贵族对饥民们不闻不问,于是老百姓揭竿而起,资本家们也就跟着趁势而起了。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资本家们推上了断头台,前文提到的罗尚博伯爵在雅阁宾派执政期间被丢进了监狱,所幸最后捡了条命,活到了拿破仑时期得以善终,而德格拉斯伯爵则丢了性命。持续的高强度革命也让法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先机,在后来与英国的竞争中,法国在经济上始终慢了半拍。

当然,之所以写这些并非是要在历史问题上去揭谁的短,事实上美国人自己并不避讳这段历史,独立战争中法国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个国家的自豪感说到底是来自于它的现状而非历史。

二元经济——为何无人能做美国的国王

关于华盛顿,在很多文章中都有类似这样的描述: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摇身一变为“华盛顿一世”,而是在连任了两届总统后,恬淡心安地回到弗吉尼亚的佛农山庄,在平静中走完一生……如此这般。

不过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古人的心思,笔者自然是没有办法去揣测的,但仅就当时的政治态势来看,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没法把自己变成“××一世”。美国自身并没有主导独立战争的胜负,因此没有哪一支政治力量通过战争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更遑论出现单个的强势政治人物。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政治群龙无首的背后,是美国经济存在明显的“二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