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16691600000015

第15章 经略中东

对于亚欧大陆而言,中东地区既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还是连接亚洲、欧洲及非洲的咽喉要地。这一地区能否形成完整独立的、不受制于他人的经济体,首先取决于中亚至西亚一线掌握在谁的手里。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得中东则得亚欧大陆,得亚欧大陆则得全球。

得中东者得天下

提到中东,多数人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样东西——石油。这是现代工业体系和军事体系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任何关于经济的乐观估计,都必然是建立在石油供应不出问题的假设之上的;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口腹之欲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地的自身肥力已经难以持续支撑人们对粮食种植的需求,化肥成了保证粮食产量的必需之物,而化肥的生产同样有赖于石化工业——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带队去东北荒原参加石油大会战时对工人说:只要找到石油,全国人民就不会再挨饿了。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然而和其他化石燃料相比,石油的生成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却异常的苛刻,因而它在这颗星球上的分布非常不均匀。连接亚非两块大陆的那片中间区域恰恰近乎完美地具备了生成石油的一切地质条件,不光储量丰富,而且开采成本极低。这里拥有全球原油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科威特的面积和北京市差不多,可它的石油探明储量和全中国相当。在俄罗斯冻土区域同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按照2005年的数据,生产成本每桶约为20美元,而同期中东沙漠地区只要5~7美元,近海地区也不过25~30美元。

中东地区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要知道,在人们尚不知石油为何物的古代,这里就早已成为一片繁华、富庶之地了。从地缘上说,中东是连接欧亚两大文明体系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在历史上,阿拉伯商人们把香料、昆仑奴贩运到中土,再将中国的丝绸、茶叶转手销售到欧洲去,由此赚取了大量的财富,顺便也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的典籍,为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种子。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最终吞并了整个中东地区,开始对过往的商旅征收超高额的过路费,丝绸之路由此被阻断,这才逼着欧洲人去海上另寻商路,结果弄出一个大航海时代。但西方世界对中东的念想却从未断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再次打通东西之间的陆路通道,英国和俄国开始插手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英国人许诺帮助阿拉伯人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最终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土耳其人的疆域退回到了原先起家的小亚细亚半岛。直至1919年,由穆斯塔法·凯末尔(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的民族抗战运动,击退外国势力,方才阻止了国家的进一步崩溃。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至此,中东地区沦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人则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在中东地区以合资、参股的形式依附于英国的石油公司,从而分得一杯羹。

战后,中东地区成为美国从英国手中接管的第一笔“财产”,而最初替美国人打开局面的却是苏联人:1945年,为了获得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以打通到达西欧的海上石油通道,苏联政府照会土耳其,要求废除1925年苏土两国的中立及互不侵犯条约,重新分割海峡的控制权;1946年,为了获得与阿塞拜疆接壤的伊朗北部地区的石油开采权,苏联拒绝按时从伊朗撤军。

这两件事情最早给了美国直接插手中东的机会。1945年,苏联政府向土耳其提出共管黑海海峡和割让卡尔斯-阿尔达罕地区的要求,遭到土耳其拒绝后,苏联在苏土边境集结兵力,土、苏关系开始趋于紧张,土耳其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而这为美国人创造了机会。很快,美国对苏联的这一举动便有了回应:1946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时宣称,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颠覆”的威胁,应向土耳其和希腊提供大规模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国力枯竭,原先控制中东的英国此时已经无力再继续援助和苏联对峙的希腊、土耳其两国。1947年的3月,美国开始向希、土两国提供援助,这也就等于从英国人手里“接手”了这一地区的控制权。1947年7月,美、土签订关于美国援助土耳其的协定,美国向土耳其提供1亿美元的援助,紧接着美国军事代表团抵达土耳其,改组并控制了土耳其军队,攫取了海、空军基地。这样,美国的势力渗透到土耳其,实现了把土耳其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的目标。

而在更早一些的1946年1月,因为和纳粹有勾结而本已被英、苏两国废黜的伊朗礼萨王室,在美国的支持下将苏联拒绝撤兵伊朗的问题提交到了联合国,最终迫使苏联无法染指伊朗北部的石油资源,巴列维国王借此重新上台。紧接着,礼萨·巴列维国王在1949年、1953年接连发动两场“保守主义政变”,逮捕了首相摩萨台,完全控制了伊朗的军政权力。这之后,包括美金和美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各式“美援”便随之滚滚而来,作为回报,原本被收归国有的石油公司又重新归还给了“外商”。

就地缘因素而言: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其欧洲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亚洲部分位于小亚细亚半岛,是欧洲进出亚洲的咽喉,而土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则扼着黑海和地中海通道的咽喉;伊朗高原,或者称波斯高原,则像一个楔子一样,夹在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站在高原上环视四周——西边以扎格洛斯山脉俯视富裕的两河平原,北边以里海和科佩特达格山脉俯视中亚草原,南边是阿拉伯海和波斯湾,东边则连接上兴都库什山脉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美国人把手伸到这两个地方,就可以随时掐断西欧与东方的联系,同时可以对苏联的西南方向形成严重威胁,即便是航程较短的战术飞机,从土耳其的机场起飞,理论上也可以轰炸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以及乌拉尔工业区。

到了1953年,美国又进一步提出了“杜勒斯计划”,即在中东组建“北层防御集团”,由与苏联为邻的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和接近苏联的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组成军事联盟;西方国家和“北层防御集团”诸国分别开展军事援助协定,通过这种双边军事协定,控制“北层防御集团”的武装力量;这之后,再由“北层防御集团”诸国与中东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军事协定,进一步形成中东军事集团——即1955年成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改为中央条约组织)作为中东的一个区域性军事集团,它将北约和东南亚条约组织这两个军事联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针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形大包围圈。

巴以棋局

美国在中东至此算是完成了“登陆”,后续的扩张随之展开。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决议:终止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对这一地区进行划分,分别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所谓的“终止英国托管”,其实就是终止英国对此处的控制。

最初,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有两种方案(当时阿拉伯联盟自己也搞过一套方案,但声音太小,没起到什么影响):英国主张,由回归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组建一个联邦制国——从历史角度说,犹太人原本就是长期和阿拉伯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也相安无事,所以这套方案是合理的。从英国人的角度说,这样最有利于中东的稳定,也就意味着能最大限度地保住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国的方案则是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建国,这在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一旦这么搞,因为土地分配问题中东必然会乱。然而最终通过的是美国的那套“不合理”的方案,原因无他,实力使然。

占巴勒斯坦地区总人口不到11%的犹太人最终却分得了这里59%的土地!这就注定了以色列自建国伊始,就肯定是美国先天而生的“盟友”。1948年5月14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愤怒的阿拉伯联盟军队便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刚刚建国,正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以军在阿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以军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本古立安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开战后的第三天,以色列的要求得到了满足,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支持了这一提案,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之所以如此,一来是苏联尚对与西方合作存有一丝希望,二来驱逐英国的势力,让中东乱起来同样也会给苏联带来插手这一地区的机会。不甘心失去中东的英国则极力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对于“百废待兴”的英国,获得美元才是最紧要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只能“服从大局”了。

阿拉伯国家被迫同意停火四周,这期间,以色列被美国重新武装了起来。最终,这四周时间使阿拉伯人转胜为败,战争以一种令美国人和以色列人都满意的方式结束了。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共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又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而巴勒斯坦国的建立永远停留在了纸面上,96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英国在战争中态度的前后不一,也使得它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影响力大为削弱。这以后,巴、以和平问题便被成功地制造了出来,冲突、和谈、再冲突、再和谈……在一届又一届美国政府的反复张弛之下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各种协议、路线图在不断翻新花样。

二次中东战争

1952年7月,以加麦尔·阿卜杜拉·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1953年6月,建立了共和国。从1953年3月起,埃及新政府和英国就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等问题开始进行谈判。1954年10月,双方签订协定,英国同意分批从苏伊士运河撤军,1956年6月之前英军全部撤离埃及。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1]

埃及的这一行为触动了西欧的“核心利益”,失去了苏伊士运河,西欧的海军就失去了从地中海到达东方最便捷的通道,这就意味着将无法在亚非等地形成有效控制。10月29日,英、法两国为了夺回运河,联合以色列军事入侵埃及,由此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同样给了苏联插手中东的机会:在1955~1956年间,苏联和埃及关系密切了起来,苏联政府开始向埃及提供军事援助。1956年8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强调“将在解决中东问题上起积极作用”。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随即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英法不立即撤军,苏联“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支援埃及。有意思的是,当时作为盟友的美国也对英法的军事行动提出抗议。显然,美国人也不欢迎英法两国继续呆在这里。在苏美两国的压力之下,最终在11月6日,入侵者不得不宣布停火。同年12月,英、法军队便早早撤出了埃及——以军撤出西奈是在次年的3月。这标志着英国人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中东。除此之外,第二次中东战争还让美国获得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结论:以军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占领苏伊士运河北岸的西奈半岛,进而控制这条世界运输动脉,这一点使得以色列在日后美国的中东战略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而这又使得以色列慢慢有了反过来影响美国高层决策的能力,这是后话。

前两场中东战争,战火烧在中东,而真正心痛的其实是英法。后来西欧乐于接纳“巴解”之类的阿拉伯组织,也正是缘于这个原因。

注释

[1].当时纳赛尔政府提出的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要求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埃及方面的要求只是介入运河管理,并允许埃及在靠近红海一侧的港口有驻军权力。在此之前,英埃之间旧有的条约规定除了英国以外的所有军舰,在这个港口停泊必须由英国人批准,这显然是极度不平等的。所以英国人在此事件中除了丢掉帝国主义的面子,实际损失不大。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埃及人收回的权力事实上是很有限的,但英法在战争中却失去了对中东的支配权,对它们来说,这场战争是极其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