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截拳道
16685800000004

第4章 截拳道理论(4)

另外,比对方更加机灵与敏捷,且能够欺骗诱敌,也是实战中最重要的获胜手段之一。欲将计就计,欺骗与进一步控制对手,还需要熟知各种战术与不同的技法,并且需要预先判知什么时候应该采用什么拳法,什么状况下要采用什么战略战术。经过思考与理解后,可拟定出一套最适合于本身的格斗模式。其次,对已定的战术体系要反复进行练习,且组合的方法不拘,尝试运用的情形也不尽相同,使它更加符合实战的需要。不过,适当而有效的打击动作务必发于瞬间,以求自然无阻。

搏斗即斗智

搏斗即斗智,因为最具效果的搏斗方法有两点:第一、是以不变应付万变;第二、是攻击前或攻击中的韵律变更。

1.以不变应万变的应用

“以不变应万变”的攻击技巧最具威力的地方,是在对方的一连串虚招佯攻之后,我方趁此虚隙突然强力进击,对方遭此突击必束手无策,而来不及防御。因为对方总是认为我方在攻击前可能有准备,也就是在发起攻击前至少会先做几个连续虚招后才正式打击,而我方则反其道而行之,给予巧妙的迎头痛击。

2.攻击前或攻击中的韵律变更

“韵律变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就是在发起攻击前或攻击中可出其不意地变换动作的韵律与节奏,用来破坏对方的防御体系,从而有效地突击对方。例如,可故意做出迟缓的假动作或缓慢地进行前进、后退,以松弛对方的警觉性,然后可突然出招做出致命的有效攻击,攻其以措手不及。此外,也可以先使用快速的虚招动作,然后再以较迟缓的动作进行攻击,以此来打乱对方的作战计划,最后可再用真实的攻击手段去突然重创对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攻击法将会因时机或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

截拳道的攻击技巧与反击

截拳道的攻击技巧

在截拳道中,发起进攻,应当按照自己的意志向在运动中或静止中的对手去突然发起攻击,力求攻敌以措手不及。一次完美的进攻,应是战略、速度、时机、欺敌和敏锐而准确判断的有机结合。一名优秀的拳手,要在日常训练中去力求掌握这些关键要素,而且进攻的方法也应视对手的防御形式而定,也就是进行攻击时,首先要估计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搏斗中,攻击大致可分为5种方法:

1.简单角度的攻击

这是从出人意料的角度去出招做精简、直接与强劲的攻击,有时可配合虚招以欺敌,或者以步法重新调整距离后再攻击,当然最重要的攻击因素是要突然。

2.封手攻击

即在防御的同时进行反击的方法,它体现的是截拳道中的“连消带打”这一要诀的运用。

3.渐进间接攻击

系利用虚招或假动作诱使对方露出破绽后再予以快速攻击的方法,用来提高攻击的效果。在实战中运用“渐进间接攻击”时,最初的动作应尽量小,后半段的动作则必须快速而有力。

4.联合攻击法(组合攻击)

这是配合一连串的打击技术的攻击手段,它是利用连环的拳打和脚踢的追击法,来诱使敌人露出更多的弱点,进而对其予以致命的重击。

5.诱敌攻击

是一种“设陷阱诱敌”的攻击方法,即故意暴露出自己的空门来诱使敌人进行攻击,然后再抓住有利的时机快速进行有效的反击。而且每当敌人受诱惑而前进一步时,就应立刻判知他下一步的攻击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能洞察到对手要干什么,那就等于你已经胜了一半。

另外,攻击的方法还取决于对方的防御手段。两位技术水准相近的搏击家进行搏斗时,最后的胜败往往取决于彼此的防御手段的优劣。而且为了使攻击动作能够奏效,务必事先准确地测知对方可能采取的防御方式。所以与敌人进行格斗时,甚至要观察到他个人的喜好或恶癖等细微之处,以便能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进行最有力的攻击。可是,也不能一味地去盲目进行连续攻击:当碰到擅于防守风格的对手时,则首先要诱使他失去身体重心,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去实施突然的连续攻击。但是必须把握好最恰当的攻击时间,方能减少对方进行反击的可能性,并节省时间,进而给予对方以更强有力的再攻击。

截拳道的反击

在搏斗中,反击是一种妙策,虽然练习时的难度较高,但一旦熟练后,运用时则相当安全。当然,对于对手来说,却具有极大的威胁力,因为他在逼近我方时极易遭到我方的突然打击。其次,如果跟一个和你的技艺差不多的对手交手时,可能会因为对手在发起攻击时处于暴露的状态,而使你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说反击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攻击。

在格斗中,对于对手的攻击务必予以反击,即使对方攻来的拳不重,仍然需要予以应对。如果是被对手的一记重拳吓唬住的话,那必定会失利并反而让对手占据优势。在这里,纵使反击的动作简单,但有毕竟胜于无,而且只要你的反击动作突然性较强的话,就肯定能产生效果。

一般而言,将对方的攻击动作消解之后应立即进行反击,如此能迫使对方处于被动的状态。等对方攻击动作结束的同时,应迅速地抢先攻击,则可于对方的意料之外得手。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对方出招的同时,就须迅速找准其空当,然后果断地出招去突然打击对方,这也就是李小龙所说的“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就先发制人”的技击原理。相对应的,也可以在消解对方的攻击后,并借此控制住对方的手臂,同时由另一手出招去重击对手,这在截拳道中叫“封手攻击法”。此外,碰到对手踏前攻击时,可不必迟疑,而是迅速以直线式的简捷攻击动作予以反击,给予对方以有效的迎头痛击,这在截拳道中叫“迎击”。

反击之后,要一直压制对手,不给他以喘息之机,直到将他击倒为止,而且在他寻机进行反扑时,我方还要特别警惕惯用两次攻击的对手,也就是那些善于运用假动作的对手,因为他的第一次攻击往往只是引诱的动作,而当你要反击时,他却发起了第二次攻击,而这第二次攻击才是他的真正攻击动作。正常的情形是,我方须设法阻击与破坏掉对方的第一个攻击动作,致使他后面的连续打击动作无法发挥出来。

任何有效的反击行动均需靠敏锐的反射神经去发挥作用,因为反击行动可以说是人体本能上的瞬间动作。在实战中,反击往往是在闪躲开对方的一击之后,并趁对方拳势落空以及身体失去平衡的瞬间果断地予以痛击。此外,反击时的瞬间反应动作,也和其他技巧一样,是要靠平时的不懈训练慢慢培养出来的。如果一个拳手平常训练有素的话,在真正搏击的时候,自然能够洞察对方的虚实,进而可决定施展合适的攻击技巧去坚决挫败对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反击动作即使再巧妙,也不如先发制人,也就是必须抢先进行攻击才能获得主动地位。反之,由于反击是防守的姿势,故通常会受到来自对方的攻击行动的支配和影响,这种情形就好像百米赛跑的起跑时,施发号令的权利是操于裁判之手的。另外,在某些时候,迫使对方穷于应付,使其无法恢复,这的确是很聪明的手段,但是你必须清楚,对手是否在利用假动作来引你上钩。

攻击与反击的动作无论有多么巧妙,倘不能以正确的时机与正确的速度发招,通常难免失败。

截拳道中的实战感觉培养

在截拳道中,每一个练习者都须体会在攻击时、连续攻击时、后撤或进行反击时,仍然能维持双脚间及双脚与身体间的适当姿势,也就是以稳固的身体状态去发起强有力的攻击,但同时需要注意在各种拳脚攻击时的姿势变化,也就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应变。例如,如果有必要的话,能在走路的速度下做所有的动作,并体会身体在平衡与不平衡时的感觉。向前、向后并向两侧移步,协调拳与脚的结合方式,而且出招要够劲、够快。攻击时最重要的是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快速的收招。

身体感觉往往意味着肉体与精神的一种“和谐”与“一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下面分别介绍技击中的身体与精神上的感觉。

攻击时的身体感觉

1.在攻击前、后与攻击时考虑平衡的感觉与情形。

2.攻击时及攻击前后,要考虑自身的防守是否严密。

3.学习和研究如何攻入对手的防守线,并贴进对手做动作的手与脚的内侧,即突入对方的“内线”去突然重创他。

4.培养意欲在攻击中准确的命中目标的“愿望”。

5.考虑精神的充沛与否。

6.以机警、小心留神来应付攻、守形势的突然变化。

7.随时严密地注意对方,留神看清对方的一举一动,并快速决定己方该采取何种策略。

8.多练习有效地攻击一个移动中的目标,并犹能保持放松的状态,去自如快捷地打击对方。

防御时身体上的感觉

1.仔细研究对方的动作与发招的方式,以及研究对方的动作习惯是否有任何征兆可寻,是否有漏洞可以利用。

2.练习预知对方的第二下、第三下的攻击动作和能力,由此可以知道对方的打法为何,并解决简单直接攻击所不能得手的问题。

3.获知对方防守力薄弱,无可自救时的情况为何。

4.将厉害相权衡,并乘势追击对方,不可迟疑。

5.诱使对方失去平衡,而自己犹能维持良好的控制。

6.向后撤步时犹能保持动作的效率,并实验进行不同移步时的情形。

一个高手常能在维持良好平衡的同时,可以做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拳或一脚的攻击。但须配合下述要领去快速出击:正确一致的发招时间;正确的距离感;正确地计算时机,把握时间流畅而快速地移动。

截拳道的灵魂

在武术的久远历史中,盲从与模仿,似为大多数习武人的通病,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的天性的关系,再者也与保守、传统的派别观念有关。因此,欲求一位有创新意识的、开明的老师是十分不易的。

每个属于某门某派的习武者总会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但由于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面对过实际的搏击,因此大多数人均与真正的功夫相去甚远,因为实际的搏击往往是简捷而直接的,而传统观念的拥护者们则是曲解了它,而不会直接去理解和探讨真正的核心问题。这些人往往妄凭花巧的招式与机械化的技巧去应对真正的搏击情况,其实是相对危险的。当你真正与人进行搏击时,搏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活的与瞬息万变的,而花招与空想的招势则既是无用的,同时还局限、僵化了原来是流动着的技巧。

一旦真的感情愤怒或恐惧发生时,搏击手能以传统的形式与技巧来表达吗?肯定是不能的,因为真正的搏击是极为残酷的,稍有不慎即会被重创倒地。倘若真想取胜,应以真正的人的自主人格来表达自己,千万不要如疯牛般去接受别人的逗引与控制。你要走向成功,就不要偏限于自己的派别模式中,因为那样会阻止与扼杀了你的创新意识与整体观念。

传统的武术家往往不去直接探讨问题的关键所在,反而去盲从所附会的形式,以及固定的招式上,并且是愈陷愈深,至不可自拔的地步。另外,一个人所受的教导既是偏颇与歪曲的,也是无法明确地辨别何者是正确的,对此他必须去接受心灵上的洗涤,去更新自己的旧有观念,直至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为止。

只有避免僵化的技巧与思维,方有自由可言。一个头脑明晰、反应敏锐的人,往往能够捕捉住最佳的时机,迟疑是习武者之天敌。如果以固定的模式去搏击,显然是有局限的,而此种行为是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如果不能以自由的心态来修习武术,必会带来更大的阻力与矛盾。像这种固定的形式,不但无法适应真实情况下的变化,而且也只能是在为自己制造槛笼罢了,而事实上真理则是在牢笼之外的。因为僵化的打斗模式与套路都只是无谓的重复,它只能使自己自以为是地避开面对真实敌人时的自我探讨。此种累积是对“自我”的封闭,以及对自己进步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