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截拳道
16685800000010

第10章 截拳道基本技法(5)

初学者往往由于身体放不开,腿发出时有僵滞的感觉,正踢腿不是由屈到伸直线踹,而是形成了抬脚弧线上摆,以及踹出的同时收腹、屈髋、撅臀,上身与双腿不在同一垂直面上,造成身体重心向后倒下,正踢软弱无力的错误现象;这样对于其力度、速度、位置的准确性就根本谈不上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在学习时必须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由分解动作到组合动作,而且在没有掌握其动作要领前能以最精简、最不费力的方式完成动作,而仍能达至动作所要求的标准。然后才是劲力与速度的练习。首先以低正踢练起,反复达到精熟后再练中、高段正踢。

基本动作说明:

1.由警戒式的基本姿势开始;

2.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屈膝上提与胸、腹部贴紧,两拳置于防御位置,同时左脚前脚掌碾地外旋;

3.膝盖方向朝上,勾脚面,展髋,走直线蹬出右腿,用脚跟攻击对方;

4.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成警戒式。

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踢击发力时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攻击对方;踢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踢的路线水平往前。

侧踢

在截拳道中,侧踢的威力最大,是主要攻击腿法之一,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小腿、腹、胸、头部。它的特点是直线攻击,快速凌厉;可攻可守,变化多端;力道凶猛,杀伤力大,特别是前腿距离对手较近,起腿直接、隐蔽,使用率较高。在截拳道中,最有效的踢击是先于对手的侧踢,往往使对手采用阻挡措施也不能避免被踢中或受伤。这种攻击,可在中等距离上发起。若是从远的地方冲过去,可利用冲击的惯性增加攻击力量。

基本动作说明:

1.警戒式准备姿势站立;

2.将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以左脚前掌为轴脚跟内旋。直线提起右大腿于腹部处,弯曲小腿同时向左转髋,身体右侧侧对对方;

3.膝盖方向朝内,勾脚面,展髋,走直线平蹬右腿,用脚掌外侧攻击对方;

4.发力后从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再次回到警戒式。

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

后踢

后踢在截拳道搏斗中,跟直拳有一样的重要性,也是直线进攻型的技法,属于腿法中的“母腿”之一,而且攻击威力特别大,杀伤力强,往往使对手采用了阻挡措施也不能避免被踹中或踹伤。

后踢之法,凡是用脚底的正、侧面做后转身动作而攻击出的腿法,均可归属为后踢之列。后踢技法多样,可以向四面八方进攻,而且攻出时平衡稳固性好。攻击点以脚底和脚掌侧为主,脚在平时的行走中就锻炼得相当坚实有力,出击时没有害怕会碰上硬物而伤脚的顾虑,因而每次的出腿就会全力以赴,这就是攻击力大的原因之一。

基本动作说明:

1.由警戒式开始;

2.将重心移至右腿,以右腿尖为轴,右腿跟外旋,身体向左后方转动;

3.提起右大腿,使大小腿几乎折叠,脚尖勾起后左脚贴近右大腿,两手握拳置于胸前;

4.左脚向后平伸后蹬,左脚自右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

5.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警戒式。

动作要领:身体左后向转动时,同时要快速提起左膝。身体转到背朝对方时要制动,同时左脚后蹬,此时身体不要再有转动,膝盖此时的方向应与右腿膝盖方向一致。在提起左腿时,两大腿内侧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小,即右腿“擦”着左腿起腿。身体转动时,头部配合同向转动。为保持重心,躯干在向下弯曲的同时可稍挺胸。动作熟练时,转身与后蹬应是同时进行的。最后再练习后踢击头(高后踢)。右腿应积极配合髋部的转动,调整好身体重心。由于对方进攻常常是侧向,后踢的方向应在正前方稍偏向左侧。

截拳道摔跌技及关节技

截拳道摔跌技

截拳道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运动,是一种集踢、打、摔于一体的运动,摔跌技在截拳道中起的作用不能忽视。熟练地掌握摔跌技术,成功地运用摔跌技动作,是克敌取胜的有效手段,同时还给对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极大地消耗对手的体力。

摔跌,是中国武术4大技法中“踢、打、摔、拿”之一。在现代截拳道搏斗技术中,摔跌技类似于摔跤而又不等同于摔跤,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运用技巧使对方失去重心倒地而达其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较之摔跤更敏捷,具有更大的伤害力,实战性和适应性更强,轻则可以打翻对方,重则可使对方致残。

纵观目前的一些摔跤技术,多以力大胜力小,以拼蛮力为主。现代截拳道中的摔跌技,脱胎于西洋摔跤术、日本柔道、合气道等优秀的国内外武技,虽然传统武技的摔跌技仍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不能拘泥于其中的固定模式。比如,中国的摔跤流派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就分作三大流派:保定跤、北平跤和天津跤。这三大流派中最接近于武术技巧的就是保定跤。这种跤术轻视用蛮力,而重视技术,长于以小制大。所以,我们学摔时就最好参考保定跤,因为单凭蛮力取胜的技术不是截拳道的特色和现代实战技术的需要。

摔跌的目的就是在自身不倒的条件下摔倒对方。大家都知道,支撑着人体重心平衡最关键的是双脚的前掌部及脚趾,一旦能让前脚掌翻离地面和前脚掌受到控制不能移动,导致上体东倒西歪,重心超越于两脚掌所能支撑的范围时,人体就会摔倒于地。人体不论怎样摔倒,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脚底翻离地面,失去重心。

截拳道关节技

关节技的技术强调有效地利用杠杆原理,使用者可以使用很小的力气,将沉重的对手撬起,并产生巨大的力量。

李小龙具有大量的无限制格斗实战经验,他注意到大部分的传统武术都较侧重于自由移动(站立打斗)或缠抱技术(摔跌)。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许多传统术家都认为地面格斗技术不是很体面,因此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地面格斗。但是,当只擅长自由移动技术的选手遇到擅长地面技术的对手时,一旦格斗进入地面,前者就会发现自己严重的技术欠缺。

截拳道防御技术

防御,是相对进攻而言,防御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但不是单纯消极防御,更重要的是要为反击创造条件,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没有反击的防御是没有多大积极作用的。

防御是防身行为中应付对手进攻的一种兼守兼打的方法。从表面上看,防御好像是被动的,但实质上,防御一旦见效,对方会因进攻动作的失利而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对手进攻中的“露白”会给防卫中的有效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学习防御技能并能在实战中合理地使用防御技艺是争取战机主动权的有效方法之一。

防御,不是防而避之、躲而退之的消极防御,而是以守为攻,变守为攻、以防带攻的积极进攻技术。防是手段,攻是目的,这是防身自卫中一种基本而又难以掌握的功夫。

目前,大部分搏击教练训练学生时,首先都让他的学生们集中精力进行防御,这是因为良好的防御能力意味着良好的进攻能力,二者具有相同的意义。确实,无论你的腿法、拳法有多好,你的身体的一部分总是难免会疏于防范的,所以你必须能够阻挡住那些针对这些部位的攻击。你在开始搏斗之前,必须有一个好的防御姿势,这样就不会使你在进攻时门户大开。有些人对攻击的第一反应是快速地反击而不是进行防御,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保存实力才是搏斗的上策,没有防御就反击很可能反击失败。所以,搏斗术的经验告诉人们,强调首先防御,然后再根据对手的姿势选择相应的反击手段。

截拳道的防御技巧

搏击运动一直被人们称作是“勇敢者的运动”。但这完全不是一味地猛打猛冲,而忽略防御的技巧。完善的防御技术,是截拳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可以节省体力;二可以避免遭到对方的攻击或减弱对方的攻击;三可以调节自己的节奏;四是发挥诱攻战术威力的有效手段。

在截拳道中,反击也可谓之为进攻,只不过是防御的同时或在防御之后的进攻,防御与反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能够极其熟练地运用防御技巧作出迅猛的防御反击,许多情况下,反击时的杀伤力比主动进攻时效果更好,因为它可以使对方措手不及。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学会防御,只有善于防御,才有利于进攻,防御与进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