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到了南郑,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差不多每天都有人逃走,因为他们都想回老家,这可把汉王急坏了,连饭也吃不下。忽然有一天,有人来报告:“丞相逃走了。”汉王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急得团团转。直到第三天早晨,萧何回来了。汉王见到他非常激动,哭笑不得,又气又好笑,“你怎么也逃走呢?”汉王责备地说。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啊。”“你追谁呢?”“韩信”,萧何回答说。
韩信是淮阴人。他在项梁起兵后,路过淮阴时投奔了项梁,但在楚营里当了个水兵。项梁死了,又跟了项羽,因为他比一般兵士强,项羽就让他做了个小军官。韩信感到十分失望,因为他曾经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又在汉王刘邦到南郑后,投奔了汉王。可惜,汉王也只让他当了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法被抓了起来,将要砍头时,正好汉王的部下夏侯婴经过。韩信向他求救,高声呼喊说:“汉王为什么要斩壮士,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把他放了,因为夏侯婴看韩信是一条好汉,然后向汉王推荐,汉王只派韩信做了管粮食的官。后来,丞相萧何见到韩信,通过几次交谈,认为韩信很有才能,应该得到重用,所以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都没有听。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韩信悄悄地踏上了逃亡的小路,因为他知道汉王不肯重用自己。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的消息,非常着急,顾不得向刘邦报告,连夜率人追赶韩信。
刘邦听说是去追赶韩信,立刻拍桌子:“几十个大将都跑了,也没见你追,一个寸功未立的韩信逃亡,你却亲自追赶,显然是在骗我。”“那些逃走的将领容易得到,天下多的是,而像韩信这样的人,失去这一个,天下就没有第二个了。如果大王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能帮助你完成这个大业了。”萧何笑道。刘邦见萧何如此看重韩信,认为韩信一定有些过人之处,就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萧何不满意地说。刘邦本身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又非常信任萧何,当即决定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这是大王的英明”,萧何很高兴地说。刘邦准备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大王平日骄慢无礼,拜大将是件大事,不能当儿戏”,萧何又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韩信为大将,那就应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斋戒沐浴,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刘邦说:“好,我都依你。”
刘邦要择日拜大将,汉营里开始传出消息。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当他们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惊呆了。
韩信后来为刘邦夺取天下,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果然是不负萧何所望,与萧何、张良并称兴汉三杰。
识才需独具慧眼。良才在未出成果之前,和一般人无异,甚至会因为某些方面的弱项或独特的个性而遭人误解,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韩信起初投靠项羽,数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但是项羽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根本不予采纳。韩信看自己在楚营难有出头之日,就转而投靠汉王,但也只是得到一个小官,而且还因为犯法要被斩头。幸好夏侯婴路过,救他一命还向汉王推荐,然而还是才无正用,得到一个管粮食的官。最后还是萧何慧眼识英,月下相追,才使得韩信成为大将,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要得非常之人,就要做非常之事。萧何的真诚和努力,终于换来了韩信的“回心转意”,如此才能有大汉天下。
能具慧眼者,必有慧才。萧何不愧千古贤相,能够识才于草莽之中、追才不顾生命危险、荐才力排众议。试想,如果没有萧何月下的舍命苦追,怎么能够再得韩信?如果没有萧何追到韩信之后的苦心相劝,怎么能够感召韩信?如果没有韩信的回心转意,又怎会有汉王的天下?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可是,有时候并不是社会缺少人才,而是我们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我们总是急于寻找那些能马上用的人手,能够一进来就产生利益的人,而往往忽略了对他们潜力的发掘和培养。我们一边抱怨人才短缺,一边把人才扼杀在无休止的重复劳作中。就像封侯汉地的刘邦,他一边苦于没有可用之人,一边盲目地随意安置人手,导致人才的流失。韩信被追回来了,可是那些逃跑的人中,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个韩信呢?也许他因为无缘结识萧何而失去了施展抱负、征战沙场的机会,从此隐于乡间,默默老死。
有慧才,可以让你在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在更大的领域内施展抱负,就需要有慧眼,觅得慧才。当人才像“珍珠埋没尘土”时,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你是否是那个拥有一双慧眼的人呢?你是否能够为非常之人,竭尽全力做非常之事呢?
和敌人站在一起,把他变成朋友
没有朋友,你就会感到生的寂寞,没有敌人,就会感到死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接近朋友,更要接近敌人。有人总结曾国藩的治人之术,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对手变成朋友,联手打天下。击倒对手的是勇,把对手变成朋友、把对立的力量协调成一致才是无上的智慧。
20世纪初叶,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林间大约有四千只鹿出没,还有它们的天敌--狼。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保护森林里的鹿,希望它们繁殖得更多一些。于是,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消灭那里的狼。枪声在森林中回响。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群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捕,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的豹子等野兽也被猎杀了很多。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苟延残喘的病鹿。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是鹿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就是大自然自身的平衡。
罗斯福下决心要消灭狼保护鹿,其实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做法。狼被消灭了,鹿也会消亡。你的敌人有时候是你生命的动力。没有朋友的支持、帮助,会感到生的寂寞,没有敌人的较量、追赶,会感到死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接近朋友,更要接近敌人。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敌人所采取的态度。面对敌人,一定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似乎是共识。但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现代社会竞争的法则是双赢,而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更不是两败俱伤。首先,当你决定打败敌人的时候,敌人也想着打败你。他既然能成为你的敌人,就一定跟你实力相当,不好对付。退一步来说,就算你历尽艰辛终于将他打败,可是谁能保证某天他就不会东山再起?到时候你又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备战。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打败他,而是像比尔·盖茨那样,友好地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实现双赢。比尔·盖茨“接近敌人”的做法为他赢得的不仅是商机,更多的是人气,是那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信服他,表示愿意合作。
不仅商业上需要这样接近敌人的气度和智慧,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1957年,当时还默默无名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15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也弹得不好,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曲子,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约翰想,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邀他入团。就在这天,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音乐搭档诞生了,约翰和保罗携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后来风靡全球,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乐队。
有人总结曾国藩的治人之术,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对手变成朋友,联手打天下。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环境下,处处存在竞争,竞争促人进步,协作使社会发展。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都有相当实力,打倒一个对手,需要花费巨大的力量,况且“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击倒对手的是勇,把对手变成朋友、把对立的力量协调成一致的是智。有竞争,必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才能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
问世上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个“爱”字,成就了多少传奇,演绎了世间百态。有那么多的专门著述,有那么多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有那么多身边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不懂什么是爱?相见的心动、等待的焦灼、相悦的欢喜、疯狂的甜蜜以及失去的悔恨、痛苦、茫然,这一切都让人一旦深陷而不能自拔。我只能说:爱是个很玄乎的东西。但是,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爱情呢?全力以赴、至死不悔还是精打细算、步步为营。我说的当然是两种极端的态度,但是面对爱情,我们还是要想清楚了。
爱情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了占有和回报,而是心里那份强烈的感情需要表达。只要顺着心意,自然地抒发就好。不要太计较结果,不要太计算彼此谁付出更多一些,不要害怕你的付出会变成枷锁,自然而然地选择爱的方式。如此,就算是献出了一切,却依然富有。当然,并不是提倡你去飞蛾扑火,而是说只要怀着纯粹的爱的信念,那么被拒绝也好被利用也罢都不算是伤害。如果做不到,那就在爱的同时保护好自己,隔开适当的距离留下后路。也许,蝴蝶注定飞不过沧海,但是蝴蝶却可以在为爱飞翔的过程中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