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老板玩心理战
1638100000031

第31章 心理战雷区 (4)

办公室是工作的场所,是严肃的地方,而不是彰显个性的休闲场所。在办公室里,穿着打扮的要点是合理、得体,而不是光彩艳丽、鹤立鸡群。有些职员不是不懂得修饰打扮自己,而是不懂得把自己打扮的像个职员。就像佳佳一样,每日上班之前对自己也都精心的打扮了一番,时髦鲜艳的衣装、彩妆靓丽的脸蛋……但这些在办公室里都显得另类、离群。人在职场,穿着打扮要整洁、自然、大方,而非追求华丽、浓妆艳抹。

在职场中,得体的穿着能给老板良好的形象,让老板对自己产生好感。反之,如果穿着不得体,即便是积极“精心打造”的形象,也会是老板产生不快的情绪。一个衣着不得体的人,如何给老板留下好的印象呢?如果想工作如意,首先一定要从穿着上做起,得体的穿着服饰,是职场成功的良好开端。

应战措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打扮和修饰,会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如果打扮不适度,也可能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我们在职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一身西装笔挺,却配上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的不分场合,均浓妆艳抹;还有的以不修边幅自诩。这些人也不是不注重形象,而是为自己设计的形象与工作的场合不搭调。穿着打扮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的形象适合所在的场景,给他人一种好感。如果打扮不当,只能适得其反,不但没变美,反而变丑了。更为严重的是,别人会误认为轻浮,或者没轻没重不知道分场合,只追求打扮而不积极进取,为人还不够成熟,这就使自己留给老板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职员们在工作时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打扮,在老板面前为自己加分。

对于形象的打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头发。当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时,往往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对方的头发。头发修饰如何,在多数员工的眼里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它对于员工的形象却很重要。员工的头发如果梳理得整齐、大方、潇洒,老板会认为此人精干,有修养,从而让老板喜欢,还可能使他老板联想到自己思维周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相反,员工的头发如果不加梳理,满头杂乱,形同“窝鸡”,老板则会认为此人不精干,缺乏修养。同样,也会使老板联想到此人思维也可能同其头发一样混乱。在工作上,就有可能得不到老板的信任,因为老板会认为此人缺乏周密的组织能力。如果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如外事活动、接待客人、开会发言等,更需要把头发梳理得整齐些。因为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员工的形象不但代表员工本人,而且代表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所以,员工的仪表形象会对老板对自己的看法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员工应把头发梳理的事重视起来,每天早晨对着镜子梳理一下。在参加一些重要活动时,事先也要注意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以一种精明的形象出现在老板的面前。

在个人形象方面,一个人如果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加之举止文雅,那么,人们对其会肃然起敬,认为这个人有学问、有修养,这个人就会给人们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相反,一个人如果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甚至脏兮兮的,那么,人们则会认为此人缺乏修养,不求进取。这种观点在职场也适用,整洁、朴素、大方、得体的衣着会提升员工自身在老板心目中的价值。

除了衣着以外,主要还有各种首饰的修饰。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能够把握适度,即“大众化”或比他人“略高一筹”即可。但也有不少员工对此不能正确处理,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员工不适度地佩戴一些稀奇古怪的饰品。有的男性职员,却戴着显眼的发卡,有的在耳朵上戴着耳环,或者在鼻子上打洞等等。而在这方面,女性员工更容易出问题。有的追求新潮的配饰,标新立异,奇奇怪怪;有的在衣服上挂得花里胡哨,搞得面目皆非;最普遍的是佩戴很大很大的或怪形状的耳环。这些会影响老板对职员看法的打扮,都不适合在职场出现。

员工的职责是为企业、为老板服务的,老板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较他人干练。但如果员工穿着不得体,衣服长期不洗,污垢满身,皱皱巴巴的,不仅会给老板一种不舒服感,甚至会使老板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如此不精干的部下能做干练的事吗?

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衣着和打扮,是其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人们对仪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发达的国家里,或在高层次的机关、公司里,工作人员和负责人都是衣冠楚楚的,“白领”、“蓝领”很难分清。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更应当注意衣着打扮。

记恨老板的批评

战事实例

小吴在公司的销售部一向表现不错,业绩稳保前三名。谁知公司改组,来了一个新老板。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小吴和同事们都遭了殃。这位新老板时常颁布一些新的规定,比如每日必须提前五分钟到单位报到,迟到者被罚奖金50元。小吴家住市郊,每天能准时到就谢天谢地了,提前五分钟的规定使他每日都受到惩罚,老板因此批评了他几次。他觉得很委屈,时间长了,便记恨起了这位老板。工作起来也没有了以前的激情,业绩也连连下滑。一日,小吴和同事在食堂吃午饭,小吴便讲起了这位老板,“这是什么鬼规定啊,国家劳动法根本就没有这一条,他以为自己是谁啊!”殊不知,这位被骂的老板就坐在小吴的后面桌。回到公司,小吴又悔又恨,工作就这么丢了实在是不值得。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小吴自动请辞离开了公司,其中的缘由不言而知。

战局分析

面对老板的批评,最不可采取的行为就是记恨。这种记恨在平时的工作中,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比如对老板不热情,对工作消极懈怠等等。更有甚者,会像小吴那样,私底下批评老板的规定,甚至将之公开化。这些都是由最初的记恨慢慢发展而来的,长时间压抑在心里得不到排解和抒发,导致心情烦闷、抑郁,行为上不自觉地就会表达思想上的抗拒。

在老板和员工之间,老板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员工要想保住饭碗,就要从心里对老板产生敬畏感,不可以记恨老板的批评。小吴的做法就很不妥当,他不应和同事抱怨老板的规定,对于老板的批评,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由记恨连带出了许多消极情绪。

应战措施

员工在与老板的接触中,不免要受到批评,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批评终究是为了工作,老板批评员工,多半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差错,如公文写作有纰漏、不严密,讲话有偏颇,办事不妥当等。很多时候老板对员工批评以后,就把这事忘了,因为老板都只是对事不对人。

在面对老板错批自己时,一些员工会搞得心中很不愉快,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记恨起老板,这种情绪和做法是错误的。记恨老板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消极因素,但对老板是毫无影响的。员工如果记恨老板,就会从工作的态度中流露出来,这样就给你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对不正确的批评可保持缄默和忍让,以便度过“山穷水尽”,到达“柳暗花明”。把记恨的情绪带到公司里里是十分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并且若被老板知道你对他的批评记恨,他会如何对待你?结果不言而知。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记恨老板的批评,对批评耿耿于怀。

如果老板的批评是正确的,员工在面对老板的批评时,也往往有两种态度,一是固执己见,坚持错误,甚至强词夺理,拒不服输;一种是闻过则喜,知错必改,不怕丢丑,幡然改之。我们当然应采取第二种态度,即知错就改。这样做,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吃一堑长一智嘛,在磨炼中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也有利于与老板处好关系,谦虚是处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利于老板对自己的信赖,因为知错即改的人能“听进话”去,与这样的人可以相处。相反,如果知错不改,怕丢面子,无理辩三分,这样,一方面会引起老板的反感,认为此人狂妄自大、虚荣心强;另一方面也会使老板产生不信任感,他们会认为知错还不改,以后有可能出更大的乱子,所以,难以委以重任。如果错了,老板批评时,自己还要与老板诡辩,那就会带来更不良的后果,老板不但不信任,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厌恶感。

面对老板的批评,采取接纳和反思的态度,不要去记恨老板的批评。聪明的员工会培养对老板的敬畏感,从平时的言谈和行为上,就让老板感受到你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他的推崇。面对错误,知错即改,老板会认为你修养高。相反,如果因为老板的批评,产生消极情绪,产生记恨心理,影响了工作,老板当然也能感受到。这时候,工作都不一定能正常进行了,更何谈晋升呢?

毁谤公司

战事实例

冯某是一家公司的营业员,由于性格开朗,经常和同时在一起吃饭喝酒,同事们性情又相近,所以都发展成了朋友。

冯某遭到了老板的批评,心中很是不满。吃饭的时候,冯某几杯酒下肚,开始发泄心中的不满,批评起老板和公司来,并且在饭馆里大声爆料自己公司的丑闻。同事们被冯某弄得很尴尬,只有纷纷劝解。冯某的这些朋友当中,有一人已经私下里被老板任命为企业的副主管,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向大家公布,所以大家也还都不知道这件事。

冯某在酒后毁谤公司这件事可就在这位刚提升的副主管心里扎下根了,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也得在老板面前表现表现。于是,这位刚提升的副主管就把冯某的事告诉给了公司的老板。

老板得知这件事后十分生气,指示刚升任的副主管处理这件事。副主管当然明白老板“处理”含义,借着改组企业的营业部为名,将冯某清除出了公司。

战局分析

在职场中,人们时常可以看见这样一种人,他们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对企业说三道四,去挑剔老板的管理方式,表面看来像个专家,实际上只是个“半瓶醋”。其实,人在职场,无论任何情况,绝不能毁谤自己的公司。若是像冯某这样,借着酒劲,在公共场合大抖自己公司的丑闻,这只可以逞一时之快,并不能改变现状,只能为其将来的前途种下祸根。

应战措施

企业管理是一门种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任何理论、任何法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性质、员工的素质、老板的性格、社会的环境等等,都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忽略了这些因素,盲目地用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去衡量别人的管理是否合乎现代标准,这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

有很多学商的青年人,一进入工商界之后,往往会感到自己老板的管理跟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相去甚远,因此他们难免对自己的老板产生怀疑。这种怀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是基于不平的心理、不服气的念头来看这一问题,你除了更加不服气外只能一无所获;如果你能深一层去体会,找出这些老板到底是在用怎样的理念在管理他们的企业,相信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过去的管理方式也好,现代的管理方式也罢,总之都是离不开人性的。而人性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和附着性,其变化的因素往往非常微妙、难以捉摸。若非人生阅历丰富、通达人情世故的人,是很难抓到要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