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5:再苦也要乐一乐
1620600000018

第18章 沉醉清风 (3)

但是,戴克斯特和他忠诚的合伙人波德埃,直到在一系列条件的促使下,于1965年11月1日联合建立了密歇根艾姆卫广告公司之后,他们才开始了事业上的突飞猛进;他们的发展和成就一直稳步向前,并且成果蔚为壮观,虽然这一切得之不易。

今天,他们事业的发展规模,使他们完全可以接受三星级发行商的头衔。雅各也曾有过希望破灭、梦想破碎的过去,但他们一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梦想成真。今天,雅各的公司已遍布全球,享誉全世界。他们的职员已达几万人。

但是,戴克斯特的成功,并不仅归功于他组建艾姆卫之后所做的事情,还要归功于他早年建立的基础。这些基础就是以诚实、个性、爱心、忠诚、团结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信仰构成的精神支柱。

在雅各的头脑里,他一直确信成功会向他招手,于是,他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他紧紧抓住,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戴克斯特知道他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因为他的梦想从诞生起,就一直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然后他培育它、浇灌它,使它渐渐长大、成熟。最后,它终于变得强壮有力,支撑戴克斯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成功的路途中,雅各的职员们为他们的事业付出了他们的所有,因此,他们也必然得到很多(经济保障,1100英尺、带有7个卧室的漂亮的住房,游泳池,大型汽车,汽车房,钻石戒指等等)。

波德埃这样来总结他们的梦想和成功:“如果你为自己要付出的和要做的设置了一个限度,那你就只能达到这个高度。”

戴克斯特正是由于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限度,而是毫无限制地投入、付出,所以他的成功便没有止境。

和自己的比赛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苏格拉底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参加过1996年的第一百届波士顿马拉松大赛,跑到第十英里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撑下去,这是他第10次参加马拉松,也是最困难的一次。

剩下最后一英里时,他碰上了一位老朋友希丹,他是《跑者世界》杂志的主编。这是他第100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大赛(这可是大事一桩),这是大会及他个人的第100次。

他脸部的表情极其痛苦,看起来状况不是很好,于是,哈维麦凯喊他:“怎么啦?你应该享清福了,何必强迫自己参赛呢?” 他说在第十英里时就跑不动了,对马拉松好手来说,第十英里根本还算不上什么呢。希丹在最后的15英里,可以说是鼓起勇气豁出去了。

现在离终点线还剩25码,哈维麦凯得慢下来取个好景,他的跑友温马可已经拿出相机,以便在哈维麦凯跑过终点线时帮他拍照。

希丹在那时已经领先哈维麦凯五到十名跑者,他回头揶揄地说:“哈维,爱拍照嘛!”希丹的运动精神一直挺到最后,事实上,除了好手以外,马拉松跑者不会真正彼此竞争的。

当你和38000人一起跑步时,就算你是8651名、18651名、或是28651名,又有什么差别?重点是:你必须要跑完全程。跑者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有些人半途而废是因为:

自认为无法成功;

老板期望太高;

公司要求太多;

家庭作业花时间太多;

家人太不体谅;

无法完成。

为什么要跑26英里又385码呢?又没人指定你做,干嘛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问题本身就提供了解答:因为只有你了解它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能强迫你去做。只要你做了,你就知道没什么事难得倒你的。不论是宣传、激情、荣耀、留名青史都不能推动你去走自己的路。

波士顿马拉松赛的断魂坡是在第18英里处,每个人一生中也有着许多断魂18英里。在人生的竞赛中,有的断魂坡出现得早,有的出现得晚。但是不管在哪儿出现,你必须克服它们。

生活中的马拉松不是和其他的38000名跑者竞赛,这是一场你和自己的竞赛。

乞丐的尊严

自尊的本能绝不亚于食欲的本能。

——汤普森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尊严,这是他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即使是乞丐也不例外。

吉姆曾经在流浪汉聚集的地下通道里遇到一个乞丐。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衣衫破旧,抱着一把褪了色的旧吉他,唱着悲伤的歌曲。这样的情景,在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可以见到。

“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却在这里乞求别人的施舍,他们为什么不觉得脸红?”想到这里,吉姆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吉姆可不想为这样的人付出什么。忧伤的歌曲依然在吉姆的耳边萦绕,但是吉姆没有心情停住。

“先生,请等一等。”当吉姆走上台阶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吉姆,吉姆知道是那个乞讨的人。

“别人不给钱就算了,还要追上来要钱!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给他钱的。”想到这里吉姆生气地对他说:“对不起,我没有钱给你,我现在很忙,请不要打搅我。”

“您误会了,我想问这是您的东西吗?”当吉姆看到他手里的钱包的时候,这才发现,那正是自己的钱包,里面有整整一万美金,这些钱要是丢了,吉姆的工作就完了。

刹那间,吉姆感到了羞愧,是自己误会了这个乞丐。他并不是向吉姆讨要什么,而是归还吉姆丢失的钱包。

吉姆非常激动地接过了钱包,为了表示谢意,他从钱包里拿了一张10美元的纸币,然后对乞丐说:“为了表示感谢,请接受我的一份心意!”

“先生,我是需要钱,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那个年轻的乞丐说道,“希望您今天有一个好心情,下次可要注意了。再见了,先生。”说完,又回到了原先的地方,继续弹那把旧吉他。

原本觉得并不怎样的吉他声突然变得如此的人性化,吉姆站在那里,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悦耳的吉他声在耳边萦绕。

这就是乞丐的尊严。

一碗汤和一盘面条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美丽的小姐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记取面包了。

她起身取回面包,又重返回餐桌。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着自己的那碗汤。

“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美丽的小姐气呼呼地想,“可是,也许他太穷了,太饿了。我还是一声不吭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人把汤全喝了。”

于是美丽的小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黑人同桌,面对面地坐下,拿起了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同喝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两个人互相看看,都默默无语。

这时,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大盘面条,放在她面前,面条上插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站起身,准备离去。“再见!”美丽的小姐友好地说。“再见!”黑人热情地回答。他显得特别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自认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位穷困而又美丽的小姐。黑人走后,美丽的小姐这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饭桌上,放着一碗无人喝的汤,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聪明反被聪明误

傻瓜旁边必有骗子。

——巴尔扎克

一个朋友给哈里介绍对象。他别出心裁,给了哈里一个电话号码,让哈里自己找她“联系”。哈里觉得这种约会方式实在荒唐,于是就给她挂了个电话(哈里对于荒唐事有一定程度的偏爱)。

她的声音很好听,于是哈里自然而然地想象她的相貌也不错,尽管这不怎么保险。她说她知道哈里的情况,并说她马上就动身到哈里这儿来。她的学校离哈里这儿挺远,至少要换3次车。哈里当然不忍让她受累,连忙劝她不要来,在学校等他过去。

她坚持说还是她来,哈里也说最好是他去——恰巧这时候电话断了。

再打,却打不通了。这一来哈里没了主意:“我们的分歧还未解决,究竟是我去,还是她来?”哈里犹豫了半天,认为第一次打交道,还是顺着她为好。

结果哈里空等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哈里又给她打了电话——

“我等了你好长时间。”她说。

哈里解释了一番,然后请她在电话还未断之前决定今天的见面地点。

“好像没有必要了。”她说。

“为什么?”

“我们俩都有点太精明了。”

她在电话里笑着说:“要是昨天下午我和你都扑了空该多好,你说呢?”

哈里说:“我觉得那样的场面的确很感人。”

她没再说什么,放下了电话。

这一天,他们果然都扑了空。

第三天她主动打来电话,大发了一通脾气,说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嫁给一个跟她一样傻的家伙。

大器之材

做事是否快捷,不在一时奋发,而在能否持久。

——培根

1965年,乔治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乔治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当侦探那样吗?”乔治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的时候,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乔治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乔治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乔治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要转校便担心地说:“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乔治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乔治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乔治,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乔治当时心里便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可乔治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神奇的“香蕉树”

玫瑰正因为有刺,才在阳光下尽情地开放。

——易卜生

1986年的夏天,亨利·李只身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硕士。虽然这令他非常高兴,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到了那边,也许他会孤单,也许会碰上很多麻烦事。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对数学多年的痴迷,亨利早已习惯了一个人在解题中感受生命里无上的快乐。

开学的第一天,亨利就遭遇到了一件相当尴尬的事情:被选为新生代表进行一个月后的全学院的演讲比赛。他看见了很多羡慕的眼神,是的,这是普林斯顿的传统,每一个新生将有机会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己所在的州或者所在的国家的荣誉。

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每班仅有一个名额,除了抽签,似乎没有别的更加公平的方式。而亨利,竟奇迹般地被上帝眷顾到了! 从小到大,亨利除了偶尔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拿着事先写好的稿子在主席台上读过之外,就没有更多的当众说话的经验。他真希望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可这似乎是不被允许的。

真是“祸不单行”。就是那天的午后,亨利正在午睡,“砰砰砰”地几声巨响,一个金发美女闯进了他的房间。亨利愣了三分半钟,最终的结论是:她敲错门了。

女孩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一副受过良好教育的样子,有礼貌地询问亨利·李是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