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1620200000020

第20章 荒漠甘泉 (4)

温迪在路上骑马时,被一辆卡车撞成重伤。当琳达看着捐献书时,温迪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脑子里闪现:您想过吗?什么也看不见该是多么的痛苦。

温迪去世后三个星期,琳达接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州狮城眼库的信,信中写道:亲爱的里弗斯先生、里弗斯夫人:我们想让你们知道,眼角膜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现在两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又重见天日了,他们视觉的恢复象征着对你们女儿的最好纪念--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分享了她的美丽。

不管走到哪个州,琳达似乎都会看到,一个接受捐献的人对马有了新的爱好,并能够坐下来画马。琳达想我知道那个捐献的人是谁,那一定是金发碧眼一生都在绘画的可爱的姑娘。

善良是人生的雨露甘霖,善良是洞穿黑暗的阳光,是心与心的亲和与信赖,是爱与爱的共振与交融。善良让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溢满温馨。

爱的觉悟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伊萨可夫斯基

近来,班森在教12岁的女儿学用假蝇饵垂钓。这通常既有趣又安全,不过也有麻烦的时候,比如对付涨潮和急流,他教女儿时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早春时节,班森最中意的那片水塘便开始有蜉蝣出现。这种小昆虫身体略呈紫红,正如树木开始长出嫩叶前那种特有的赭色。为把这种颜色掺入人造蝇饵,他在用来充做蝇体的仿狐皮中加进一点紫毛。此外,又买了些澳大利亚袋貂皮,取一块放在锅里染色。

染的时候,班森站在锅的一边,女儿站在另一边。突然问他:“爱的滋味是怎么样的?”口气坦诚率真,宛若在问水里什么时候会有白色的蜉蝣。

父女俩透过锅里腾起的紫色雾气相互对视着。“有各种各样的爱。”班森回答。

“比如说?”

“嗯,你可能会热恋。”他说。女儿望着他,似乎在玩味这话的意思。“另外,”班森接着说,“还有别的爱。你可以爱朋友。你会同某人结婚,白头五十年,到那时候,你的感情会与求爱之初大不一样,它会变得更强烈。爱的种类多着呢!”

“哪种最好?”

班森看看锅里,沸滚中微微起伏的紫色表面结了一层蛛网似的泡沫。他用长叉把毛皮从锅底捞起。染液流下,滴回锅里,这声音似乎代表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女儿对未来期望的绝妙结合。“我喜欢那种历久不渝的爱。”他说,“不过,你喜欢哪种该由你自己决定。”

“我们春天去钓鱼,是吗?”

“当然,”班森说,“去的,一定去,宝贝儿。”

一场关于爱的讨论就这样微妙地同捕钓鳟鱼混为一体,给班森留下许多问号。他告诉女儿蜉蝣和五彩虹鳟的习性,但他真正想要向她传达的是什么呢?

一次,当班森想起常去垂钓的那个狭长池塘时,答案突然出现了。池塘边有棵苹果树,到蜉蝣开始出没的季节,树上的花朵便倒映在水面上。鱼儿浮上来找食,使池水泛起阵阵涟漪,有时则跃出水面溅起水花。他于是投下蝇饵,在那些有鱼浮上的地点垂钓。

在这个特别心爱的地方,班森度过了许多个愉快的下午。他仿佛存在于时光之外,但同时又会产生某种回忆,以及些许透人内心的亲切感。说他此刻心境悠然自得,倒不如说他身心舒畅,生气蓬勃,满怀兴奋。班森觉得,自己虽是孑然一人,却决不孤独。

班森想,他试图传达给女儿的正是这么一个时刻。但愿有朝一日,当女儿站在这同一池塘边抛下钓丝时,也会想起父女一起染毛皮、一起讨论爱情的夜晚。

父亲给了我们不尽的欢乐和幸福。从小到大,是父亲的爱让女儿的心里总有暖流淌过;是父亲的爱让女儿的天空总是灿烂无比;是父亲的爱,让女儿的世界总是鲜花一片。

意外的重逢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

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他们四岁的女儿雪莉到山里面去度几个星期的假。没想到,对面车道上有一辆大卡车迎头撞上他们家的小车子。

那对年轻的夫妇受了重伤,而雪莉全身有多处骨折。雪莉被送进儿童病房,而她的父母亲则送进了加护病房。雪莉不但承受了极大的痛苦,而且感到很害怕,因为她的父母没有在她身旁安慰她。

玛莎是负责照顾雪莉的护士,她是一个单身的中年妇女。她能够体会雪莉的恐惧,每次玛莎下班之后,她都没有回家,而是到雪莉的病房陪她。当然,雪莉也变得越来越喜欢她,什么事情都依赖她。玛莎常常送她饼干、故事书和玩具,唱歌或者念故事给她听。

当雪莉开始可以起来走动的时候,玛莎让她坐在轮椅上,每天推着她去看父母亲。在医院住了几个月之后,这一家人终于慢慢复原了。在她们离开医院的前夕,雪莉的父母亲向玛莎道谢,谢谢她这么热心地照顾雪莉,并且邀请她到他们家去玩。雪莉舍不得离开玛莎,她坚持要玛莎和她一起回家,跟他们住在一起,玛莎也不愿意和雪莉分开,可是她在医院的儿童病房里工作,根本不可能离开。

于是,当雪莉和这个充满爱心的护士互道再见的时候,她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接下来的几个月,这家人一直和玛莎保持联系,不过,因为她们住的相距很远,她们只能用电话联络。后来,当雪莉一家人搬到国外去之后,他们就和玛莎失去了联系。

三十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玛莎已经七十多岁了。那一年冬天,玛莎感染了严重的肺炎,她被送进一家离家不远的医院,住在老人病房里。当时有一个值班的护士注意到很少有人来探望玛莎,于是,她尽可能地给这位老太太特别的照顾,她发现,这位老太太是一位敏感而聪明的女人。

有一天晚上,当这个护士坐在玛莎床边陪她聊天的时候,她告诉玛莎是什么样的机缘让她成为一个护士,她说,当她四岁的时候,她们一家人发生车祸受了重伤,有一个很好的护士全心全意地照顾她,帮助她恢复了健康。当她渐渐长大以后,她决定自己有一天要当一个护士来帮助别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就像当年那个护士帮助她一样。

当她从国外的护士学校毕业之后,遇见了一个从美国来的年轻人。他们结了婚,并且搬回美国来。几个月前他们搬到这个城市,她的丈夫在这里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她自己也在这家医院当起护士来了。当护士开始说自己的故事时,玛莎的眼睛流下了泪水,因为她突然明白,眼前这位护士一定是当年的雪莉,当年她全心全意照顾的雪莉。

当护士说完了故事,玛莎温柔地对她说:“雪莉,我们终于又见面了,这一次轮到你照顾我了。”雪莉瞪大了眼睛看着玛莎,忽然认出眼前的老太太就是当年的玛莎。“真的是你吗?”她大叫出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你,我不断地祷告希望有一天能够再见到你。”

当玛莎复原之后,雪莉一句话也不说就把玛莎的行李都整理好,直接把她带回家。一直到今天,她还是和雪莉住在一起,而雪莉的丈夫和孩子们也都很热诚地欢迎她,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

快快乐乐地善待生活,善待别人,善待自己,面带微笑地用心过好每一天,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或者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善良,社会将充满温馨,人们将永沐在春天的光辉里。

敢于放弃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莎士比亚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来自两次成功的拼搏,一次在20岁,另一次在32岁。

摩洛在19岁时随家人一起搬到纽约。他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一周十四美元的差事。对当时的情景,摩洛是这样回忆的:“那时候我经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发疯似的,时间也过得特别快,六点下班以后,我还到哥伦比亚大学上夜校部上课,主修广告。有时候,由于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课后,我还会从学校赶回办公室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

摩洛非常喜欢需要创意的设计工作,而他也的确做得有声有色。

20岁时,摩洛放弃在广告公司内颇有发展的工作与旁人梦寐以求的职位而决心自己创业。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拼搏。他放弃收入稳定、前途似锦的工作,完全投身于未知的世界,从事创意的开发。结果,成绩令人满意。

他的创意主要是说服各大百货公司,通过CBS电视公司成为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共同赞助人。在当时,这种性质的工作对人们来说相当陌生,所以做起来困难重重。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成功。

摩洛十分卖力地在各地进行说服工作。结果他做得相当成功:一方面,他的创意大受欢迎,与许多家百货公司签成合约;另外,他向CBS电台提出的策划方案也顺利被接受。计划眼看着就要步入最后的成功阶段,但由于合约内某些细节未能达成而终告流产,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结束之后,一家公司马上来挖角,聘请他为纽约办事处新设销售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并支付给他三倍于以往的薪水。于是,摩洛又再度活跃,他的潜力得以继续发挥。此时他年方三十。

几年之后,摩洛再度回到广告业界工作,但这次不是从基层做起,而是直跃龙门--他担任了承包华纳影片公司业务的汤普生智囊公司的副总经理。

那个时代,电视尚未普及,与今日相比,仍处于摇篮期。但摩洛和爱德皆看好它的远景,认为电视必将快速发展,大有可为,故两人便专心致力于这种传播媒体的推广。由他们公司所提供的多样化综艺节目,为CBS公司带来空前的大成功。

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但这次冒险并不完全是孤注一掷,他是看准后才堆上自己的“赌注”。最初两年,他仅是纯义务性地在“街上干杯”的节目中帮忙,没想到竟使该节目大受欢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

从1948年开始到今天整整四十余年的时间,它的播映从未间断,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电视界内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除了节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为所有喜剧、戏剧、综艺节目的制作主任。

敢为人先,创造了多少成功者的神话。但这种神话在实现以前,却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也正是这种机遇和危机共存的特点,才使那些敢于冒险的人脱颖而出。

刻骨铭心

真正的爱情,令人时时想起死,使死变得容易和丝毫不害怕。

--司汤达

圣诞节就快到了。克尔斯和好友麦奇到位于南加州的一处峡谷,察看数月前因一场大火而被摧毁的植被是否已逐渐恢复。他们都是加州自然植物协会的成员,是名副其实的“植物迷”。他们总是流连于附近的峡谷、山丘,探索、拍摄他们发现的植物。

那天,麦奇离开后,克尔斯决定独自一人徒步上拉瓜纳峡谷进行探究。拉瓜纳峡谷是一处较偏远、尚未被大量开发的地方。他走进峡谷数英里,拍了些照片,正准备走回卡车时,不慎一脚踩进已被水渗透、松动的土壤,他朝陡陂往下滑了三十五英尺。一停止滑动时,他立刻感觉到左脚的强烈刺痛。原来,他的左脚与右脚已严重地扭曲在一起。

惊吓过度的克尔斯,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知道他的脚伤得太重已不可能再走动。随着夜幕逐渐低垂,再加上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必须赶紧回到步道上,否则在被人发现前,他可能已经归西了。于是他将左脚固定在右脚上,用双臂的力量一步步向步道爬去。

缓慢的前进速度,再加上无法承受的疼痛,克尔斯必须不时地停下来休息,并且呼喊求救,但只听见山谷里传来的回音。日落后的温度开始下降,克尔斯明白,如果停留太久将导致昏迷,失去意识。虽然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无论如何,他必须强迫自己拖着疼痛的身体继续往上爬。经过十二小时的爬行后,他终于爬上了步道。

最后一股力量及意志都已用尽,他无力再往前移动一英寸。虽然,这个时候喊救命似乎也没用,但他还是使尽仅存的气力,发出最后的求救呼喊。

果然,远处传来响应的声音,他惊喜不已。那不是山谷的回音,而是真正有人响应的声音。那个人就是他的儿子杰帕。杰帕和他的母亲,还有警察及医疗人员,当时正在峡谷里搜寻克尔斯的下落。

一直等不到克尔斯回家,克尔斯太太开始担心他的安危,于是打电话与麦奇联络。起初,麦奇试图自己上峡谷寻找克尔斯的踪迹,但一直没有任何进展。最后,他向警察请求支援。

克尔斯太太一直保持冷静,告诉自己要坚强。直到次日清晨,当杰帕说他听见克尔斯的呼喊时,克尔斯太太的眼泪已承受不住溃堤而出,她才感觉到压抑在心底的惧怕与担忧。历经两个小时后,克尔斯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终于离开了峡谷,救护车朝医院方向快速驶去。当克尔斯到达医院,看见满身是伤的克尔斯,想起他那时走在死亡边缘,眼泪不禁又滚滚而下。

坐在他的病床边,听他讲述这一段心惊胆颤的历程,克尔斯太太的眼睛无法离开他,深怕一眨眼,他就在她面前消失一般。

当克尔斯躺在深谷里时,他想到如果没有办法存活,他有多么舍不得离开妻子。于是,他用在身旁找到的岩石,刻下如果他无法获救时,他希望妻子知道她永远在他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