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并继续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一万件事,现在只能做九千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一千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九千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把挫折拿来当成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换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人可以退一步,想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遇到不幸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抱怨命运。只有直面困境并努力摆脱困境,才能练就钢铁般的意志和非凡才能。
做好分外之事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和能力的关系少,和热心的关系大。
--贝克登
一提起微软,人们脑海里出现最多的是那些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软件高手们。但实际上,在微软的创业初期,还有一个人让比尔·盖茨和整个微软都永远难以忘记。
她就是露宝,微软公司的一位秘书。
那时候的微软都是年轻人,做软件、搞开发都是能手,但内务却一团糟。微软的第一任秘书是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除了自己分内的事,对任何事情都是一副不闻不问的冷漠态度。这时露宝上任了,其时她42岁,是4个孩子的母亲,并一度没有工作,在家中做着家庭主妇,与她竞争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
但事实证明,露宝的确是最棒的。进公司不久,她就发现盖茨常在办公室睡觉,她心疼地劝解他。后来盖茨告诉了她软件工作者的特殊习惯,露宝尽自己所能地给予理解,从此每当她返回办公室,看见盖茨睡在地板上,她就像母亲呵护儿子一样,给他盖好衣服,悄悄掩上门。露宝还关心盖茨的起居饮食,这些都使盖茨感到了一种母性的关怀与温暖,减少了远离家庭而带来的种种不适。
露宝在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盖茨是谈判的高手,不过第一次会见客户时,也会使人产生怀疑。这时露宝总会事先告诉人家:“请您留意,他是一个年纪看上去十六七岁,长一头金发、戴眼镜的男孩子,如果见到的是这样的形象,准没错,自古英雄出少年嘛。”露宝的话成功化解了对方的疑虑。
盖茨经常到外地出差。为了使工作尽可能地满负荷,他经常是在最后时刻才驾车飞奔机场,然后将车放在停车场,让露宝去取回。而每次他都会因超车、闯红灯等收到不少法庭的传票。所以为了盖茨的安全,以后逢盖茨出差,露宝都会亲自督促。
露宝把微软公司看成一个大家庭,她一直自觉以一个成熟女性特有的缜密与周到,考虑着自己应该在“娃娃公司”负起的责任与义务。她真心关爱每一位员工,对工作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很自然,她成了微软的后勤总管,负责发放工资、记账、接订单、采购、打印文件等等,远远超出了一位总裁秘书的职能。盖茨和其他员工对露宝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当微软决定迁往西雅图而露宝因为家庭原因不能随迁时,盖茨对她依依不舍,留恋不已。盖茨和公司高层联名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对露宝的工作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临别时盖茨仍握住露宝的手动情地说:“微软留着空位置,随时欢迎你!”
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对一些小事不屑一顾,对一些环节不加以重视,总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做成大事离不开对细节的重视,重视细节其实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走长路的诀窍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美国著名作家萧因在25岁的时候,因为失业而挨饿。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在巴黎,在罗马,他都尝过贫穷和挨饿的滋味,但在纽约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失业使他更觉可悲。
萧因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因为他所能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他只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白天他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目的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躲避房东讨债。
一天,萧因在四十二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儿,立刻认出他是俄国的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萧因小时候常常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在观众的行列中间,等待好久之后,方能购得一张票,去欣赏这位先生的艺术。后来萧因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曾经去访问过他。萧因以为他当时他不会认识自己的,然而他很快就叫出了萧因的名字。
“很忙吗?”夏里宾问道。
萧因含糊地回答了他,夏里宾一眼就看出了萧因的境遇。
“我住的旅馆在第一百零三号街,百老汇那边,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
走过去?这时正是中午,萧因已经走了五个小时的马路了。“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六十个街口,路不近。”
“胡说,”他笑着说,“只有五个街口。”
“五个街口?”萧因觉得很诧异。
“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韩六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这有些答非所问,但萧因顺从地跟着他走。一下子就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到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现在,”夏里宾说,“只有十一个街口了。”萧因摇了摇头。
不多一会,走到卡纳奇大戏院。夏里宾说,他要看看那些购买戏票的观众究竟是什么样子,几分钟之后,他们继续前进。
“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咱们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五个街口了,动物园里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看看那只猩猩。”
又走了十二个街口,已经来到百老汇,他们在一家小吃店面前停了下来,橱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夏里宾遵医嘱不能吃咸菜,因此他只好隔窗望了望。
“这东西不坏呢,”他说,“它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萧因走了许多路,本该筋疲力尽的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忽断忽续地走着,走到夏里宾住的旅馆的时候,夏里宾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在那满意的午餐之后,夏里宾向他解释为什么要他走这许多路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位大音乐家庄严地说,“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五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异常。常常注意于未来二十四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儿。”
十九年过去了,夏里宾长辞人世。他们共同走过马路的那一天成为了萧因的纪念日。哪怕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仍然不忘夏里宾的教诲。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高远的目标,都是由许多细小的目标组合而成的。人生也是如此,那些把困难化解成若干小的问题,逐个破解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主宰生命
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
--罗伯特
赛蒙顿医生是一位专门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专科医生,有一次接手治疗一位61岁喉癌病人,当时这名病人因为病情的影响,体重大幅下降,瘦到只有44公斤,癌细胞的扩散使他无法进食。
赛蒙顿医生告诉这位患者,自己将会全力为他诊治,帮助他对抗恶疾。同时,每天将治疗进度详细地告诉他,并清楚讲述医疗小组治疗的情形,及他体内对治疗的反应,使病人对病情得以充分了解,并缓解不安的情绪努力,与医护人员合作。
结果治疗情形好得出奇。赛蒙顿医生认为这名患者实在是个理想的病人,因为他对医生的嘱咐完全配合,使得治疗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赛蒙顿医生教这名病人运用想象力,想象他体内的白血球大军如何与顽固的癌细胞对抗,并最后战胜癌细胞的情景。结果两个星期之后,医疗小组果然抑制了癌细胞的破坏性,成功地战胜了癌症。对这个杰出的治疗成果,就连赛蒙顿医生也感到十分惊讶。
其实赛蒙顿医生是因为运用了心理疗法来治疗这名癌症病人,才获得了如此成功的疗效。他对患者说:“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主宰权,即使是像癌症这么难缠的恶疾,也能在你的掌握中。”他继续说:“事实上,你可以运用这种心灵的力量,来决定你的生或死。甚至,如果你选择活下去,你还可以决定要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设定一个目标时,必须先在心里想象实现目标时的情境,描绘出一幅成功的景象,并随时将那幅景象摆在脑海中。如此,总有一天愿望就会变成现实。
净化你的心灵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春日里的某一天,班杰明在父母家附近散步,经过邻居马卡斯的院子,看见他正在清理地上的枯叶枯枝。马卡斯朝班杰明走过来似乎想跟他聊天,班杰明忐忑不安,因为二十年前他们已反目成仇,不相往来。
在班杰明的眼里,马卡斯以前很尖酸刻薄,不客气地说,是个卑鄙小人。让班杰明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他走过马卡斯的草地,马卡斯竟然拿起铁铲向他扔过来。第二天,班杰明用装满水的气球掷中了他。
马卡斯向警察摩洛克投诉,摩洛克贴出公告列举了班杰明的罪状,然后在找到了班杰明。他停了巡逻车,下车朝班杰明走过来,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口吻对他说:“掷得好。”原来,他也不喜欢那位邻居。
自此以后,班杰明再也没有跟马卡斯交谈。但是现在,他向班杰明走过来,并且把手伸出。他们谈起藏红花,以及其它报春植物。二十年前马卡斯动不动就发脾气,现在却温文有礼,简直是脱胎换骨。这让班杰明感到十分惊诧。
班杰明跟他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说,那邻居在他母亲去世之后发觉自己孤单寂寞,从此对人和蔼可亲。他醒悟到不应该向孩子扔铁铲,而应该邀请他们进屋去喝牛奶、吃饼干。如今他的院子也许有些地方稍微破败,却比从前可爱得多了。
人的性格在五岁就大致形成。某个人长大到五岁,你细察他的行为,往往能预知他长大后会成市井之徒,还是发明治癌新法的专家。所以,必须在孩子五岁前就纠正他的行为,否则你最好马上开始储钱作为保释金。
在《圣经》中,先知以赛亚曾讲述上帝怎样在荒漠中创造甘泉,加入种种前所未见的事物例如以爱心取代原有的憎恨。世上真有这种甘泉,有一年,开春藏红花开放之时,班杰明就踏进过一个甘泉。
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
一句话改变一生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这话是一个女人对她儿子说的,原因是小男孩从她身边走开了。
她说这话时声音很大,周围的陌生人都听得到。男孩挨了骂,一声不响回到那女人身旁,低着头。
也许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小事有时会长留心中。简单的一句骂人话脱口而出,言者或许以为无伤大雅,其实可能影响深远。“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诸如此类的话,可能影响听者的一生。
曾经有这么个故事:达柯夫小时候生性怯懦害羞,缺乏自信,没有什么朋友。1965年10月里有一天,他的中学英文老师露丝·布罗赫太太吩咐学生做一项作业。他们当时刚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小说,布罗赫太太叫学生每人为此小说续写一章。
达柯夫写好后就交卷。如今他已不记得当年他写的那一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记得布罗赫太太给他什么分数。他只记得--他会一辈子都记得--布罗赫太太批在作业上的评语:“写得很好。”
一句话。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一生。
“看到那四个字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他说,“看了她写的评语,我回家就写了个短篇故事。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写作,只是我从不相信自己做得来。”
那一学年余下的时间里,他写了许多短篇故事,总是一写好就带回学校去请布罗赫太太批阅。她鼓励他,鞭策他,坦率指出他的错误。“她正是我所需要的导师,”达柯夫说。
然后他当选为中学校报的编辑。他的信心逐渐加强,胸襟也一天天开阔,就此开始了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达柯夫深信,要不是布罗赫太太批了那四个字,这一切不可能发生。
校友会三十周年聚会时,达柯夫回到母校,并且去探望了布罗赫太太,这时她已退休。达柯夫跟她说了她那四个字对他的影响,然后告诉她,全仗她帮他培养出了做作家的信心,他后来也帮助一个年轻女子培养出了自信,成为了作家。他告诉布罗赫太太,那女子在他办公室里上班,同时上夜校修读中学程度文凭课程。她常向他请教意见并请他帮助。她尊敬他,因为他是作家,而这也是她找他帮助的原因。这女子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布罗赫太太听了他帮助那年轻女子的事之后很感动。“我想我们俩都明白她的影响是多么深远。”达柯夫说。
“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