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1620000000037

第37章 人生的成功伴侣 (5)

当他在赞比亚河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时,利文斯通写信给罗德里克·莫哈维先生说:“爱妻离我而去,我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一时间无所适从。从前,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她都鼓励和支持着我去迎接挑战。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她时刻活在我的心中,给我力量,给我幸福。现在她一人先走了,令我痛不欲生。以后,我只能一个人深入密林,跋山涉水了,再也不会有她陪伴了,想到这些,我心都要碎了。”

“当初,我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3个月,但我们形影不离、朝夕相伴,多么令人难忘啊,之后竟一别4年!因为爱,我们相识相知,婚后,我们分开的时间远远多于在一起的时间,她就这么一个人孤独地守望着我。她是无人能比的好妻子,善良勇敢,令我感动。她是无人能比的好母亲,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她一人担起全部家务,辛苦之极,无法用言语表达。她对孩子一视同仁,不仅教育自己的儿女,还教育本地的幼儿。”

“我无法改变命运,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只能去承受……我必须振作起来,努力完成我的使命,但是,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人能像她那样抚慰我的心了,我只能独自一人在这黑暗中前行。”

在自传中,塞缪尔·罗米利先生深情地描述了自己的妻子,他坚信,是妻子让他拥有了一生的幸福和成功。他说:“在最后的15年,我对妻子充满了兴趣,把注意力转向了对她的研究。她心地善良,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感情丰富而细腻,关心体贴人;她胆识过人,外表柔弱,内心勇敢坚强。她美丽动人,热情如火。在她身上,高尚的品德、聪慧的头脑、过人的胆识和漂亮的外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是人间尤物啊!”

罗米利对妻子感情浓厚,刻骨铭心。因此,妻子的死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他从此精神恍惚,在妻子去世7天之后,罗米利先生也追随她而去了。

弗兰西斯·伯第特先生和罗米利是政治生活中的对手,但在家庭生活中,尤其在和妻子的关系上,两人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妻子死后,伯第特伤心欲绝,极度悲伤,不能自已。爱妻的尸体还没有移出房间时,他也紧跟其后,伏在她的身上死了,夫妻俩终于肩并肩睡在了同一墓穴中。

妻子去世后,托马斯·格雷汉姆十分痛苦,精神萎靡,无法振奋精神。为了排解对妻子的思念,43岁的他从军入伍,来到了胡德勋爵手下服役。在围困土伦的战役中,他勇猛顽强,置生死于不顾,在军中名声大噪。

在半岛战争(1808-1814年)期间,格雷汉姆战功显赫,军职也不断上升,最后做到了副统帅。后来,他在巴洛沙打了一个大胜仗,被人称为“巴洛沙英雄”。之后,他被赐予光荣而尊贵的贵族头衔,成为利那多奇勋爵。格雷汉姆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愈到晚年,他越思念妻子,他说是妻子帮助自己获得了这些荣誉。下院议员、英国戏剧家谢里登曾这样评价格雷汉姆:“他身上没有任何崇高的精神,只有对妻子的爱。”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庚斯博罗先生,有一幅十分有名的作品,画的就是新婚的格雷汉姆夫妇。这幅画驰名世界,价值连城。

每个丈夫都不会忘记妻子的善良、纯洁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很多妻子也无法忍受丈夫去世带来的巨大痛苦,纷纷追随丈夫而去。

丈夫逝世后,阿尔伯特·莫顿的妻子无比悲痛,难以排解,不久,因过度难过离开了人世,与丈夫一起长眠于地下。英国外交家、诗人沃顿知道此事后,非常感动,激动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句诗:“他已经先我而去了,我想努力活下来,但没有了他,我如何还能生活,让我也随他而去吧。”

这两句诗之所以经久不衰,广泛流传,就是因为这满载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忠诚与生死依恋。

当听到亲爱的丈夫奄奄一息的消失时,华盛顿的妻子痛苦地吸了最后一口气后说:“好了,一切都该结束了。我该跟他一起走了。”

夫妻间的真爱永不磨灭,即使岁月也带不走这份情意。妻子是丈夫最好的伙伴、朋友和安慰者,是丈夫最得力的助手。加利兹教授的女儿是意大利科学家,他的丈夫伽凡尼医生常为自己拥有一位好妻子而感到自豪。有一次,他妻子发现用刀去碰触放在带电的仪器附近的青蛙的腿时,青蛙的腿就会猛然抽搐一下,而且反复实验都是这个结果。伽凡尼对妻子的发现高度重视,最终发现了生物电现象,从此,伽凡尼的名字与这门新兴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是现代化学奠基人,他拥有一位才识过人的妻子,她不但支持丈夫事业上的追求,还帮丈夫做了许多具体的事情,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

巴克南博士的妻子也是一位真正的好帮手,她细心地帮助丈夫收集和整理化石,修复一些碎片化石,让它们恢复原貌。她还有很强的记录和素描能力,为丈夫提供了很多的例证和素描。

她的儿子福兰克·巴克南先生说:“为了巴克福博士的著述,母亲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字不差地记录下父亲口授的文字。夫妻俩就这样一个讲,一个写,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母亲给父亲提供了无穷的帮助,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母亲描摹能力很强,几笔就能把古化石的形态勾画出来,然后为素描配上准确、精练的文字说明,做成难得的考古‘书籍’,父亲的著作中保留了很多这种‘书籍’。母亲修复破碎的古化石也很有一套,这一点让父亲非常赞赏。现在,牛津博物馆中还有我母亲修复的一些化石。”

巴克南在父亲的一本著作的序言中说:“母亲不仅忠于父亲的事业,而且一直对子女进行严格教育。每天上午,她都辅导孩子们学习,多年如一日,毫不松懈。母亲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在之后的生活中,我们真正地体会到当初母亲对我们的严格教育是多么的正确,有一位这样的严师慈母真是我们的幸福。”

日内瓦的著名博物学家哈勃和妻子的爱情故事更让人感动和羡慕。17岁时,哈勃双目突然失明,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下决心掌握一门自然史。锐利的眼睛是博物学家或想从事博物学研究的学者必须具备的,但哈勃已经双目失明了,困难可想而知。于是,妻子的眼睛就成了他的眼睛。妻子全力支持他的研究工作,看到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忘却了失明的痛苦,她的心中感到莫大的欣慰。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通过妻子的眼睛,哈勃又看到了阳光灿烂的世界,看到了世上万物,慢慢地忘却了心中的痛苦。

有很多著名的博物学家都生活幸福,并且十分长寿,同样,哈勃也是如此,他的晚年非常幸福。哈勃曾说,恢复视力对他来说,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说:“不管人们怎样看待我,我都会爱自己。但我最爱的是我的妻子,在我的眼中,她永远那么年轻、漂亮、生机勃勃。”

哈勃《论蜜蜂》一书,有大量的通过观察得来的第一手材料,真实、客观,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中详细记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书仍然是该领域中的权威之作。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为作者那敏锐而独到的观察力所感慨,但可能谁也想不到,在这本书写成之前的25年,该书的作者就已经双目失明了。

同样,汉密尔顿和妻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也非常打动人心。晚年时,威廉·汉密尔顿先生在爱丁堡综合大学作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教授,因为过度操劳,56岁时,他就全身瘫痪了。妻子竭尽全力来支持丈夫的工作。 她成了丈夫的手、眼和心,成为丈夫事业的服务者和支持者。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她帮助丈夫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并替他抄写和校正讲稿,她把所有能做的工作全部都接了过来。她不仅用全力支持丈夫工作,而且还细心地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夜以继日,不离左右。假如没有这样忠诚的妻子,没有她精心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没有妻子的智慧和能力,那么教授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了。

教授先生做事不注重方法,条理性比较差,但他的妻子思维清晰,办事得体;教授办事认真专心,智商很高,却有些懒散,他的妻子有着旺盛的精力,不断鼓舞丈夫,给他前进的动力。夫妻两人在性格、精力、办事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真是天作之合。他们夫妻不但恩爱有加,而且还在逆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令人叹服。

维希先生在传记中记录了汉密尔顿的妻子对丈夫的忠诚。维希先生说:“她的许多手稿都富有哲理,见解独到,引证丰富。她对逻辑有精确的论述,结构非常完整。幸运的是,这些珍贵的手稿都完好地保存下来了,真算得上是世间精品。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对丈夫的忠诚。而且,她辛苦劳作,无怨无悔,热情地鼓励丈夫干自己的事业,帮助丈夫克服懒惰的毛病。在她乐观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支持下,丈夫勤奋地工作。第12年,教授瘫痪之后,感到精疲力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他坚持不懈。此时,两人都有些力不从心了,就开始整理以前的成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俩仍然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

德国历史学家尼布尔称妻子是“忠实的伙伴”。他的妻子温和善良,忠诚体贴。尼布尔说:“正因为有了她的爱,我才能从尘世的烦恼和苦闷中逃出来,回到我的事业上,当然,她对我的帮助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和妻子有相同的爱好,尼布尔喜欢和聪慧的贤妻探讨相关问题,尼布尔觉得,与妻子讨论之后,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讲起来也更加清楚。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穆勒在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妻子的巨大贡献。他的妻子细心体贴、满怀激情,才智过人,因此,她不但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丈夫,而且还推动了丈夫事业的进步。穆勒夫妇都是非常有激情的人,崇尚自由,长期以来,他一直专心致志地致力于这一玄妙的思想王国。而夫妻俩共同携手,更是成就了一曲精妙绝伦的爱情之歌,为后人提供了丰厚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在谈到自己的名著《论自由》时,穆勒说:“在她忠诚而热情的鼓舞下,我的灵感之火被点燃。她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甚至愿意牺牲生命去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事业。是她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奋斗。《论自由》和我的其他作品一样,都是我们夫妻心灵之火相互碰撞的产物。如果不是她的激情,也就不会有这像火一样的著作。她对于我的理解和赞赏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在此,我谨以《论自由》一书来表达我对爱妻的怀念!”

从古至今,男人们总是深深地怀念自己忠诚的妻子,他们的爱情和忠诚能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个人。英国散文作家和历史学家卡莱尔,他的妻子长眠于哈西顿的教堂的墓地里。在她的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话:“她的性格温和细腻,善良仁慈,和蔼可亲,她的洞察力极其敏锐。她的一生充满了烦恼和忧患,但她突出的优点让她拥有了甜蜜的幸福。自始至终,她忠诚于自己的丈夫,成为他最好的伴侣和助手。她的言谈举止,一直鼓励着丈夫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再也没有人能像她这样时时刻刻地激励丈夫勇敢前进了。”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也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几十年来,他与妻子恩爱如初,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她不但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丈夫,而且还努力地支持着他的事业进步。每当想到温柔、善良、体贴和富有牺牲精神的妻子,法拉第总是“感到心神愉快”,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

在日记中,法拉第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感激之情,他说:“因为有了她,我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有了她的支持,我才在事业上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共同度过了28年的风雨人生,法拉第由衷地写道:“是她,让我拥有了无穷的幸福和欢乐,我们恩爱如初,感情愈加深厚。”经历了46载春秋后,夫妻两人更是心心相印:“一根天上的金线,将你我两颗年轻而火热的心连在一起,紧紧地织成了一个结,从此以后,金线不断,心结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