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国人已经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害羞腼腆了。但拉沙尼尔·霍桑却是个例外,他十分羞怯、腼腆,甚至有些病态。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有陌生人走进他的房间,他就转过身去,以免让人认出他。为了不被认出,他要求制衣师傅给他做的衣服颜色要暗淡,式样也要简单,他为自己的笨拙行为感到十分遗憾。他说:“上帝会原谅一个人犯下的罪行,但不管在天堂还是地狱,笨手笨脚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原谅。”不过,当他的害羞消失之后,他就变得十分热诚、亲切。
刚才我们谈了很多羞怯、腼腆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换一个角度来看,羞怯腼腆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当然,比较羞怯的个人和民族,大都不善于社交活动,行为举止也不够优雅,感情一般不会外露。他们不喜欢社交活动,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见了陌生人,他们局促不安、手足无措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情感常常被沉默寡言所代替,别人很难知道他们的内心情感。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与人交往,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先前的德国人非常不善于交际,因而被喜欢社交活动、性格外向的人们称为“哑巴”。在当代,与那些机智敏捷、善于交际、热情大方的法国人和爱尔兰人相比,英国人的国民性格最适合这一名称。
但是,英国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对家庭充满强烈的爱,主要发源于英格兰的各个民族。成家之后,英国人会大大降低对社会的关心程度。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不惜远涉重洋,勇敢地向茫茫大草原或原始森林进发。只要拥有了家,他就不会害怕偏僻的荒野,只要有了家,有了妻儿,他就别无所求。所以,日耳曼民族的人们,包括那些发源于日耳曼血统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他们尽情地享受殖民者的快乐,直到今天,作为移民者或者殖民者,仍不断地在这个地球上尽情拓展疆域。
而作为殖民者的法国,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步,这恐怕是因为社交能力太过旺盛,时刻记得自己是法国人。曾有那么一段时期,他们的能力似乎可以征服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这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劳勇敢的法国人,沿着海岸不断向西扩展他们的殖民地,日益强大,但慢慢地,法国原来在北美占领的殖民地所剩无几了,只留下了阿卡迪亚这一小块地方。
法国人天性喜欢社会交际活动的特点,使他们没有时间像其他的日耳曼民族一样去扩大领地,更不可能牢固地占据这些地方。为了不让社会交际活动受到一点影响,那些法兰西血统的殖民者通常聚居在一个村庄里,不喜欢到偏僻边远的蛮荒之地。而英格兰和苏格兰血统的殖民者,会不断地努力向森林和荒凉地带渗透,他们最近的邻居间也会有好几英里的距离。
英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就截然不同了。那些居住在美国边远蛮荒地区的居民,已经习惯了偏僻、荒凉的生活,打心眼里喜欢这种生活。在美国西部各州,一旦有殖民者们到来,整个村子就会沸腾起来,显得“很拥挤”。 在大量殖民者到来之前,他们就会收拾好自己的家用物品,然后驾着四轮马车,和妻子儿女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向西进发,去遥远的地方重新开辟属于自己的家园。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德国人和美国人都具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耐力,他们的愿望就是建立自己的家园并维持家人的生活。不善于交际的天性极大地促进了种族的扩展,只要有土地,他们就会勤奋耕作、努力开垦。但法兰西血统的人们却只善于社会交际活动,注重自己的优雅举止,却不善于拓展自己的殖民地,所以,他们无法占领更多更广的土地。
英国人不好交际的民族特性还衍生出许多其他的优秀品质。因为腼腆害羞,他们养成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性格,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社会交往并不是他们的内在需求,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研究、创造和发明。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工。他们不害怕大海、大洋深处的孤独和寂寞,反而与它们结交朋友,成为本领超凡的渔夫、水手或新大陆发现者。所以,继早期的北方人探索北海之后,英国人发现了美洲,抵达了欧洲各个海港,直至地中海及世界各地,他们的航海技术一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在这个民族中,有伟大的殖民者、航海家和最优秀的机械工,但却没有出色的歌唱家、舞蹈家、演员、各式艺人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英国人并不十分讲究穿戴,没有优雅的行为,没有幽默风趣的言谈,更没有盖世的文学巨著。他们比较朴实,不够时尚,也不太注意风度和举止,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会转弯抹角,惺惺作态。
几年前,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公牛展览会,鲜明地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点。展览会闭幕之际,参赛人都牵着自己的公牛去领奖。一个西班牙人最先出场,他打扮得富丽堂皇,虽然领取的是最低档奖品,但却和领取最高奖品一样,神采飞扬。接着,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走向领奖台,他们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甚至公牛也披红挂彩,一步三摇。最后出场、领取最高奖的是一位没精打采、衣着随便的人,他的扣眼上没有别一枝花,脚上还打着英式农民的绑腿。观众们诧异道:“这是谁呀?”“怎么啦?他是一个英国人。” 有人告诉他。“英国人!一个伟大国家的代表!”观众们欢呼雀跃。英国人就是如此,他觉着是给那头公牛领奖的,因此没必要去显示自己。他来到领奖台,把奖品拿起来就走了。“就是扣眼里没有别花的英国人,领走了最高奖!”
人们都认为,英国人缺少艺术修养,行为举止不够优雅。因此,有人创办了一所学校,专门教导人们优雅的艺术,克服身上的缺点。因此现在有了传播美,有了教人怎样更完美的教师和传教士了。“真善美是密切相连的”,通过学习艺术,人们可以提高兴趣与爱好;通过注视思想美的物体,人们就可以抑制肉体欲望,变得更加纯洁;随之,人的品德趋于完美,灵魂更加高洁。
不过,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教育对于提高个人道德情操的作用。优雅的风度举止是感性的东西,是生活中的点缀和修饰,像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一样,都是快乐的源泉。一个人对于形式和颜色的爱好、对音乐的鉴赏力,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这一切的培养,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灵魂的纯洁、精神的高尚,同样,也无法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我们并不否认,好的艺术作品会提高人的兴趣与爱好,激发人们的情感,但身边的活生生的榜样肯定会比几英里之外的雕像或图画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心灵,毕竟是精神、灵魂和心灵,而不是兴趣爱好或艺术塑造了伟人。
艺术修养能够激发人们去追求生活的享受,但不能在根本上促进人类的进步。有时,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艺术修养在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的同时具有排斥性,例如会使男人变得女性化,这并不一定能强化一个人的人格。亨利·泰勒说:“艺术修养会使人们形成富于幻想的性格,会削弱人的勇气和力量,使人容易屈服。”艺术家的作品完全不同于思想家的作品,不管是绘画、音乐或文学,艺术家都是用心去雕塑或塑造自己的作品,按已有的意图或思想去创作它,使之逐渐成为完美而不朽的典型。
一个民族衰落的时期往往是艺术的繁荣期。此时,在财富的驱使之下,艺术成为奢侈的先行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精湛的艺术往往与堕落腐化密不可分。菲迪亚斯和伊克迪洛斯还没完成帕特农神庙时,雅典的荣耀就烟消云散了,菲迪亚斯在监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了纪念自己的辉煌胜利和雅典人的光荣失败,斯巴达人建起了一座雄伟的纪念碑。古罗马也是如此,它最堕落腐化的时期正是艺术的高峰期。尼禄既是罗马皇帝也是有名望的艺术家,他像罗马帝国最伟大的怪物,对艺术情有独钟,却又十分凶残。如果“美”与“善”是相连的话,罗马皇帝康茂德也应该是位善良的人,但据历史记载,他却是残暴至极。
当代利奥十世教皇在位时,是罗马艺术最辉煌的时期。据说,那时,不管是平民还是牧师,都肆意挥霍,荒淫无度,丝毫没有节制。这一时期是继亚历山大六世教皇以来,最为腐化堕落的时期。同一时期,在北欧一些国家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也是如此。他们的艺术达到了巅峰,随之就遭到了彻底毁灭。在西班牙的极端专制压迫之下,这些国家迅速衰弱下去。
如果艺术真的能振奋民族精神,使人道德高尚,积极向善,那么,巴黎人无疑应该算是最高尚、最友善、最聪明的人了。罗马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名城,但值得思考的是,古罗马的武夫们都成了品味古董和小小饰物的半通不通的艺术家,这个城市还有什么希望?据说,这座艺术名城已经腐烂不堪,摇摇欲坠了。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先生说:“高雅的艺术有时会与脏、臭不可思议地联系在一起。”他带领一些人到威尼斯搜寻艺术作品,每当他们在寻找时闻到恶臭时,他就说:“好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一件古董了。”
因此,优雅的举止和待人接物的礼貌,还有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艺术,都应该去培养。不过,这些培养不能以牺牲诚实、忠诚和真挚这些持久的、根本的品德作为代价。毕竟,真正的美在于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如果不能带来美好的生活,不能让习俗变得更加高尚,那么这种美就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仅仅只关注口头上或礼节上的礼貌,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文明!那些看起来十分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行为,很有可能只是一些表面功夫,没有一点实用价值,也就是几个标准动作而已。
艺术本身并不是一种有害处的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但如果失去了这个作用,它就可能沦为纯粹感官上的享受,会削弱人的意志,消耗人的精力,甚至让人道德败坏,而决不会让人更强壮,也更谈不上使人的精神升华了。真正的勇气胜过任何外在的优雅,纯洁高尚的心灵强于外在的风度。正直崇高的心灵和精神,让人的言谈举止也变得坦率真诚,这当然比所有精湛的艺术或标准的举止更有魅力。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艺术教育,但要知道,有些东西比艺术、快乐、财富、权势、知识更为可贵、更加崇高、更有价值,更值得追求,这就是优秀、伟大、纯洁的人格。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优秀的人格,那么,无论他的举止多么优雅、动作多么标准、艺术多么精湛,他的灵魂仍然是丑陋的,他的精神也不可能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