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1618100000029

第29章 热忱创造奇迹 (1)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侮辱、诽谤、嘲讽、迫害、劳累、疾病或者衰弱的时候,热忱总是能够帮助我们绝处逢生、披荆斩棘,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各种生命的奇迹。

在巴黎的一座美术馆里,陈列着一尊美丽的塑像,雕塑者竟然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每天他都坚持在阁楼上从事雕刻工作。当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气温骤然下降到零度以下,如果雕塑中的水分因为气温的降低而结冰的话,整个塑像就会扭曲变形。为了保护心爱的艺术作品,雕刻家将自己仅有的衣服脱了下来,盖在雕塑上面。当人们第二天发现雕刻家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宝贵的艺术却被保留了下来。后来在人们的帮助下,他的作品成为美丽的大理石作品。

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我所钟爱的事业中去,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当我专心从事我的事业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周围的人和物的存在。”

一位著名的金融学家说过:“一个连做梦都想将银行经营好的人,如果做了银行总裁的话,那么那家银行在经营上将获得非常显著的成功。” 那些在旁人开来是索然无味、毫无生气的职业,一旦让充满热忱的人去从事的话,他便会赋予它崭新的意义。

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一个年轻人深爱着一个女孩的时候,他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敏锐,同时极具观察力。在对方身上,他会发现其他人看不到的优点;同样地,一个对工作投入了满腔热忱的人,也会变得特别敏锐,他能够发现工作中无穷的乐趣;即使工作再枯燥无味或者遇到各种险阻,他都能坚定不移、一往无前。

狄更斯说过,他在构思写作的内容时,几乎总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能占据他的思考空间,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作品上,直到将作品完成。狄更斯经常为了构思一点内容,而一个月足不出户。当他走出门的时候,就像大病初愈一样,面容憔悴。就是这种对写作的无限热忱,才使我们领略到了一个个艺术精品。许多人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它产生的能量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对于充满热忱的人来说,任何与其钟爱的事物有关系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

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男孩非常喜欢弹钢琴。一天,他询问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请问先生,如果我想自己谱曲的话,应该从哪里入手呢?”莫扎特回应道:“孩子,你应该再等一等。”孩子费解地问道:“但是您当初作曲的时候比我现在还小呢?”莫扎特回答说:“是的,没错,但是我从来都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当你达到一种境界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来。”

英国政治家格莱斯顿说过,将孩子潜藏在内心的热忱充分地激发出来,将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那些在世人眼里被称为机智敏锐、聪慧过人的孩子,还是那些反应迟钝、木讷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潜藏着能够使之成才的力量。他们身上的热忱一旦得到激发,甚至那些平日里非常愚笨的东西也会被这份热忱抛到九霄云外。

著名歌唱家盖斯特能够从一个无名之辈发展成家喻户晓的名人,主要归因于与她对歌唱事业投入了满腔的热忱。当她第一次在舞台上展露歌喉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可限量的潜能。但是她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放过任何可以提高自我的机会。当她仅登台一个星期,就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明星之后,她依然凭借对演艺事业孜孜不倦的渴求,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提高演唱水平方面,最终成为歌唱事业中最绚丽的瑰宝。

一切伟大的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艺术家潜思妙想,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沉浸于对艺术的美好追求和感悟的艺术家,始终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完善作品的机会与灵感,直到将灵感反应在画布或者大理石上为止。

曾经有一位评论家高度赞扬了著名女歌唱家玛丽布兰,因为她能够从低音D连续升三个八度音唱到高音D。对于她高超的歌唱技巧,评论家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玛丽布兰却说:“实际上,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才达到这个程度。我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练习发音。无论穿衣、梳头还是做其他事情,我都没有忘记练习发音。最后,就在我穿鞋的一刹那,我找到了感觉。”

布尔沃曾说过:“没有什么能够像热忱所爆发的力量那样,能够达到惊人的地步,它甚至无坚不摧,令万事万物心悦诚服于它。凡是想要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意识到热忱所产生的价值和能量,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或者一事无成。”

爱默生说过一句令人深省的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伟大而非凡的时刻,其实都是热忱所创造的奇迹”。穆罕默德就是深深地懂得热忱的价值的人。他在短暂的时间内,带领阿拉伯人白手起家,最终建立起比罗马帝国的疆域广阔得多的崭新帝国。虽然他的队伍没有精良装备,但是在他的军队中拥有崇高的信念和严格的军纪,士兵的英勇顽强丝毫不比敌军逊色;就连妇女都和男人一同英勇作战,最终使敌军全线溃败。就是凭借这种顽强的精神和不懈的追求,穆罕默德的大军征服了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西班牙。

通常在别人需要准备一年的情况下,拿破仑仅仅需要一周的时间就能够发动一场战役。这主要是因为拿破仑无以伦比的热忱在发挥巨大的作用。溃败的奥地利人目睹了拿破仑的风采后,在瞠目结舌之余也不得不深表佩服地说:“这位征服阿尔卑斯山的对手不是一般人,而是会飞的神奇之物。”在首次远征意大利的战役中,拿破仑只用十五天就取得了六次胜利,缴获了二十一面军旗,五十五门大炮,俘虏了一万五千人,还占领了皮德蒙特。

当拿破仑接连取得胜利之后,一位奥地利将领愤愤不平地说:“年轻的拿破仑完全不懂得兵法和作战技术,怎么能够取得那么多的胜利呢?”其实,就连拿破仑的士兵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充满无限热忱的拿破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的,他们甚至不知道热忱为何物。

著名的博伊德将军说过:“纵观历史,我们将会发现,许多伟大的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是由于领导者和士兵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之中。通常,失败的一方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不能专心致志地战斗。”

英国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在身处险境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继续作战的念头。他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我今天不幸离开人世,那么我的心头依然刻着‘还我军舰!’四个字。”

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凭借无限的热忱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手持圣剑和圣旗,为法国军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他们坚强勇敢;就是这种无坚不摧的热忱,使法国军队披荆斩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人们如果能够将内心深处无限的潜能和热忱激发出来,那将会创造出何等伟大的奇迹啊!就像野马只有挣脱缰绳才能自由奔跑一样,人们只有在发现内心潜质的时候,才能获得创造奇迹的可能。狄斯累利认为,热忱是无可匹敌的能量、神圣的天赋,它能够使政治家获得征服世界的无限勇气。

在伦敦的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刻有一位著名建筑师名字的纪念碑,上面写着:“本教堂和本城的建造者,伟大的克利斯托夫·雷恩长眠于此。去世的时候,他已年逾九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没有为自己而活,却是为了公益事业而活着。”

纪念碑上提到的这个建筑天才,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却为整座城市建筑了五十五座教堂、三十五座大厅。他曾经为了修缮伦敦的圣彼得堡大教堂,专门到法国研究巴黎的建筑。站在神圣与庄严的卢浮宫前,他不禁感慨道:“如果我能够设计出这样庄严宏伟的建筑,即使让我献出一切,我也心甘情愿。”事实上,就是凭借这种对建筑艺术的无限热忱,他设计了汉普顿宫、肯星顿宫、德鲁里兰剧院、皇家交易所和大纪念碑等建筑,这些都展示了他无可匹敌的建筑才华。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将格林威治宫改造成为供海员休息的场所,还在牛津设计了许多教堂和学院。在伦敦遭遇火灾之后,他还为整座城市提供了新的规划方案。在他的一生中,最后的作品就是圣彼得堡大教堂,为此他呕心沥血长达三十五年。

热忱能够创造奇迹。缺乏热忱,军队不会取得胜利,艺术品不会流传下去;缺乏热忱,人们便不会创作出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诗歌,不会建造出宏伟的宫殿,更不能征服大自然,甚至不能做出令世界真正感动的事情。就是因为有了热忱,人类才从野蛮过度到文明;哥伦布才冲破险阻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才利用望远镜获得了科学奇迹;弥尔顿和莎士比亚才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人们才领域到了真正的自由。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贺拉斯·格里利说过,只有那些对本职工作充满兴趣,并投入满腔热忱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萨尔维尼曾经说过:“热忱是做好工作最有效的资本。因为通常只有你亲身感悟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让你感动、信服,即便你拥有很多不足之处,人们也会原谅你。关键就是要注意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即使天资聪慧,也将一事无成。我本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为了一个小细节,我都可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钻研”。

在美国人的天性中,似乎有一种坚忍不拔和勇敢追求的信念,那种充满热忱的执著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但是它不仅在那些赤道附近的国家看不到,而且在伦敦的交易大厅中也看不到,甚至在五十年前也是看不到的。曾经在美利坚和澳大利亚两个民族中才有的信念——必须倾注无限的热忱才能获得成功,现在在其他民族中也广泛地发现了;曾经只有在少数杰出人士身上才能看到的品质,现在成为了众多优秀民族的民族精神。

热忱就是将每一个高度自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内心所渴求的事业当中去。因为有了热忱,维克多·雨果在写《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外衣锁进了衣柜里,直到作品最终完成才拿出来。这是他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不受到任何干扰所采取的办法。

著名演员加里克深刻领悟到了热忱的真谛。曾经有一位牧师问他是凭借什么因素而能深深地吸引住那么多的观众的,加里克回答道:“当你口口声声宣扬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即使你说你是坚信不移的,但是你却使其他人产生一种你不太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感觉。而我和你不一样。很多东西即使是虚构出来的,但当我表述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好像是来自我灵魂深处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你我之间最根本的差距。”

在英国,有三个从业于几家著名刊物的记者。他们见多识广,并且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结交过很多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做游戏,将自己曾经见到的性格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写到纸片上,还要解释出写那个人的原因。三个人写完之后,第一个人解释道:“他为人乐观进取,热忱活泼,他总能鼓舞我们奋发图强。”第二个人说出了他的理由:“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竭尽所能、全力以赴。”第三个人的解释是:“他总是尽其所能做所有的事情。”最后,当他们互相查看卡片上的名字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出了同一个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位著名律师的名字。

我们经常会发现,伟大作品的创作者总是能够将其无以伦比的热忱融入到作品中去。当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领悟到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的时候,他们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作品对他们的鼓舞,甚至可能在刹那间使人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为贝多芬写传记的作者在其传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当我们伴随着柔和的月光,在波恩狭窄的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们经过了一个小屋。突然贝多芬让我们停下脚步,他说:‘嘘——,那是我的F大调奏鸣曲,弹得真好啊!’

当乐曲要结束的时候,音乐声突然停止了,反倒传来了哭泣的声音。有人说:‘我弹不下去了,多好的音乐呀!但是我总是觉得不能把它弹好。要是我能够到科隆去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该有多好啊!’这时,另一个人说:‘不要叹气了,我的妹妹,再沮丧也没有用啊,我们现在连交房租的钱都没有呢!’前面的那个人又说:‘没错。可是我的心里是多么渴望能够听到真正的音乐啊,可惜我只能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