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心与禅
1616500000034

第34章 情寄云天 (9)

附奉陈者,前承惠施《续藏经》,暂存上海立达学园。此次返杭之后,立达主任夏、丰二居士即来杭晤谈,谆谆恳请,以此《续藏经》永存立达学园;并谓已订制书架,注意保藏,且有同学多人发心阅览云云。音察其情意诚挚,不忍违拂,已允其请;并由彼致函与衢州汪居士,说明此意。请汪居士欢赞其事。照此情形,是经存置立达,似颇稳妥。既能注意保存,且有多人阅览,较诸转送衢州,似合宜也。仁者闻之,想定欢喜赞许。今后学园诸子披阅经文,获植善根,或开慧解,悉出仁者之赐。檀施功德,宁有涯涘。附陈梗概,并鸣谢忱。音不久拟赴庐山,约在秋后乃可返杭。以后惠函,乞寄杭州里西湖招贤寺存交音手收,至妥!敬颁檀那,功德无量!

演音疏

黄庆澜:上海人,我国现代著名佛教居士,着有《阿弥陀佛经白话解》等佛学论著,民国时期曾任瓯海、会稽道尹等职。

陈伯衡:近代著名书法家。

法雨老人:即我国近代高僧印光法师,专弘净土,并密护诸宗,因其长期居于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故被称为法雨老人。弘一大师曾于一九二四年夏专程赴普陀山拜见印光法师,共同研讨佛学经义数日。

檀那:布施之意。

致瑞今法师

一九三四年阴历七月十四日,厦门)

弘一提倡办小学之意,决非为养成法师之人材。例如天资聪颖、辩才无碍、文理精通、书法工秀等。如是等决非弘一所希望于小学学僧者(或谓小学办法:第一须求文理通顺,并注重读诵等。此仍是养成法师之意,与弘一之意不同)。

弘一提倡之本意,在令学者深信佛菩萨之灵感,深信善恶报应因果之理,深知如何出家及出家以后应做何事,以造成品行端方,知见纯正之学僧。至于文理等在其次也。儒家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亦此意也。谨书拙见,以备采择。

七月十四日晨 弘一

瑞今法师:福建晋江人,闽南佛学院毕业生,一九三四年,在弘一大师推荐下,担任闽南佛教养正院主任。抗战爆发后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大乘信愿寺住持,后任菲律宾佛教总会主席。

一九三四年,厦门)

瑞今法师道鉴:

书局所编之书,未能适于出家人用,宜更广采。如书局诸书,由教者自编讲义,于每次考期前十日编就,令学者预先轮流抄写。编辑之法,凡灭蝇蚊、游戏、花柳病等,皆可略去。但花柳病及手淫等害,宜讲解之,令知恐俱。略复,不宣。

演音启

致林赞华

一九三○年阴历四月一日,泉州)

赞华居士:

舟中晤谈,快慰无已,窃恨相见之晚也。不日将如皖中,附赍旧藏《四十二章三经解》一册、《华严三品》一册、《往生论注》二册,以结善缘。陈菁等三子,希为致念。江山复绝,岂复委宣。

昙昉疏

四月一日

林赞华:佛学居士,浙江温州人。曾在教育界任职,并系前中国佛学会成员。

一九三一年阴历正月十一日,温州)

赞华居士慧鉴:

前寄拙书一包,想已收到。前月曾由闽南佛学院苏居士寄赠与支那内学院《华严经疏沦纂要》一部,计四十八册。此书仅印二十五部,不敷分配。日本各大寺院图书馆索取者甚多。朽人现拟力为设法,总期使彼邦学者满其所愿。至吾国各处应分配者,或稍从缓,且俟将来续印时再寄赠可也。所寄赠与支那内学院之一部,想早由欧阳居士收到。拟请仁者向欧阳居士商酌,可否将此一部转施与日木,满其所愿。内学院专习相宗,对于《华严疏论纂要》之书似非重要,仅供高阁之陈列耳。倘荷慈愍,以此转施日本,则至用感谢矣!若蒙欧阳居士许可者,则乞仁者将此书取回,分为数包,用牛皮纸包好,付邮局挂号寄至上海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内山完造居士收。并乞惠复,寄宁波转百官横塘庙镇寿春堂药店转交法界寺弘一收。因朽人于三四日后即动身往法界寺也。种种费神,感谢无尽。不宣。

旧正月十一日 演音疏

闽南佛学院:一九二七年创建于厦门南普陀寺,太虚为院长,本院系太虚推行“佛教复兴运动”的一大努力。

苏居士:即苏慧纯。

支那内学院:位于南京,以研究法相宗为主,系我国近代著名佛学院之一,其主持者为佛学家欧阳竟无。

一九三一年阴历三月二十日,温州)

智明居士慧览:

惠书欣悉一一。尊社已建立成就,至用欢慰。附挂号寄上拙书佛号一页,供养社中,以志赞喜。又旧写《四十二章经》二种,合装一册,亦奉赠仁者,以志纪念。并奉上印本佛书数册,统乞收入。乞仁者检是中《五戒相经》一册转送与云雷居士。上海狄思威路口宝安路水兴里底一号李荣祥居士处,有石印拙书数种,赠送仁者。如愿得者,乞致函索请。近来极忙,与昔年居永嘉时大不同矣,一时未能返瓯也。略复不备。

三月二十日 演音启

附录语及跋文:

是故精勤持净戒,不着尘垢如莲华。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句。于时庚午十二月,赞华居士住新都,读诵般若。集书以奉。永定大华严寺智炬院沙门胜髻。

致李圆净

一九三二年阴历六月十九日,温州)

圆净居士慧览:

书悉。题名为《护生画集》,甚善!但其下宜增二小字,即“附文字”三字。其式如下:

护生画集 附文字

如是,则凡对照文字及尊着《护生痛言》,皆可包括在内。未识尊见如何?

此封而,请子恺画好,由朽人题此书名。至若题辞,乞湛翁为之,诗文皆可。但付印须在年内,湛翁能题就否,不可得而知也。

去年晤湛翁,彼甚赞叹仁者青年好学。故仁者若向彼请求,或可允诺。附写一笺,往访时可持此纸。

去年仁者之函,湛翁未复,并无他意。彼之性情如是,即于旧友亦然。决非疏远之意也。

所以不乞湛翁题封而集名者,因湛翁喜题深奥之名字,为常人所不解。于流布颇有妨碍。故改为山朽人书写也。

仁者往访湛翁,乞将画稿等带去,说明其格式。彼寓延定巷旧第六号门牌内。如唤人力车,乞云:城内弼教坊银锭巷。因延定二字,常人不知也。往访之时间,宜在上午七时至七时半之间,迟恐彼他出。

将来《护生痛言》排版之时,其字之大小,排列之格式,皆乞与子恺商酌。初校之时,亦令彼一阅其格式合否。

《嘉言录》中,有大号之黑点●,殊损美观。如必须用,可用再小一号者●,或用三角空形△,尤善。此书虽流通甚广,雅俗共赏,但实偏重于学者一流之机。因子恺之画,朽人与湛翁之字,皆非俗人所能赏识。故应于全体美观上,十分注意也。装订以洋装为宜。如《到光明之路》之式,最善。

尊撰《护生痛言》,闻已脱稿,至为欢慰。谨复,不具一一。

六月十九日 演音上

湛翁向不轻为人撰文写字,朽人数年前曾代人托彼撰写,至今未就。此书题词,如至九十月间仍未交来者,则改为由朽人撰写。但衰病不能构思,仅能勉题数语耳。

李圆净:又名李圆晋,广东人,虔信佛教,造诣颇高,著有《佛法导论》等佛学著作。常出资赞助兴办佛教文化,对我国佛教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与弘一大师、丰子恺合作出版《护身画集》,具体负责全书的选材、编辑工作。

一九三二年阴历八月初三,镇海)

圆净居士慧鉴:

兹有数事奉托,条记如下:

△1、由周居士送上网篮一只,上层有书三包(包皮写明交与仁者字样),乞检出,将此书暂存尊处。其余之物及网篮,皆交子恺收。

△2、《五戒相经》,不久印出再版之精装本二百册(连史纸印,磁青纸面子),及《有部毗柰耶》之精装本二百册。俟印就后,即由中华书局送至尊处。如收到后,乞检出各一百五十册,送到内山书店,托彼转赠日本诸处。其余各五十册,乞尊处代为收藏,俟朽人他日需用时领取。

△3、又《有部毗柰耶》之普通纸印本一千册(赛宋纸印),亦由中华书局同时送至尊处。如收到后,乞检出五十册,一并送与内山书店,托彼赠送。此外,又乞仁者斟酌,如有适宜之寺院及僧众等,亦可赠送(此书系比丘律,在家人处可以不送),然亦无须多送。其余之书,乞暂存贮尊处,以待他日觅得适宜之处,再陆续赠送。现在各地僧学校,逐渐兴办。将来此书,应可有适宜赠送之处也。又老辈之中,如印光法师诸处,皆可不送。

△4、赠与内山书店书籍之事,乞无须与他人谈及(并乞转告子恺)。因现在常人,对于日本国人甚有恶感,尽力排斥。今闻此举,恐生讥评,故以不宣布为宜也。

△5、以上各书,皆可无须寄至朽人处。又《戒杀画集》出版之后,亦乞勿寄卜,俟明年至沪时,再披阅可也。

△六、《戒杀画集》出版之后,凡老辈旧派之人,皆可不送或少送为宜。因彼等未具新美术之知识,必嫌此画法不工,眉目未具,不成人形。又对于朽人之书法,亦斥其草率,不合殿试策之体格(此书赠与新学家,最为逗机。如青年学生,犹为合宜。至寻常之寺院,及守旧之僧俗,皆宜斟酌送之)。

△七、前存尊处之初版《五戒相经》(普通纸印),乞检出五十册,送至北京路通易信托公司内周守良居士收下,转交温州周孟由居士收。

△八、《调查录》,已朱标记号数处,交尤居士(其改正之词,另载说明书中)。乞仁者便中索阅。又说明书一纸,亦已交尤居士(按:此书等已寄去,乞索阅)。

△九、《寒山拾得诗》中,有戒杀诗数首。昔人著作中,似未编入。今或可选出,录入《护生画集》中。乞酌之(此诗金陵有单行本,名曰《寒山诗》)。

△十、七月初二日信片,已收到。又承寄《地藏菩萨录》一包,亦收到。敬谢!

以上奉托诸事,种种费神,感谢无尽。

八月初三日 演音上

三(与致丰子恺信合)

一九三二年阴历八月二十一日,温州)

圆净子恺二居士仝览:

惠书及另寄之画稿、宣纸等,皆收到。

披阅画集,至为欢喜赞叹。但稍有美中不足之处。率以拙意,条述如下,乞仁等逐条详细阅之,至祷!

△案此画集为通俗之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之情调,令阅者生起凄凉悲悯之感想,乃可不失艺术之价值。若纸上充满残酷之气,而标题更用“开棺”、“悬梁”、“示众”等粗暴之文字,则令阅者起厌恶不快之感,似有未可。更就感动人心而论,则优美之作品,似较残酷之作品感人较深。因残酷之作品,仅能令人受一时猛烈之刺激。若优美之作品,则能耐人寻味,如食橄榄然(此且就曾受新教育者言之。若常人,或专喜残酷之作品。但非是编所被之机,故今不论)。

△依以上所述之意见,朽人将此画集重为编订,共存二十二张(尚须添画两张,共计二十四张。添画之事,下条详说)。残酷之作品,虽亦选入三四幅,然为数不多,杂入中间,亦无大碍。就全体观之,似较旧编者稍近优美。至排列之次序,李居士旧订者固善。今朽人所排列者,稍有不同。然亦煞费苦心。尽三日之力,排列乃定。于种种方面,皆欲照顾周到。但因画稿不多,难于选定。故排列次序,犹不无遗憾耳。

△此画稿尚须添画二张。

其一,题曰“忏悔”。画一半身之人(或正面,或偏面,乞详酌之),合掌恭敬,作忏悔状。其衣服宜简略二三笔画之,不必表明其为僧为俗。

其一,题曰“平和之歌”。较以前之画幅,加倍大(即以两页合并为一幅,如下记之图形)。其虚线者,即是画幅之范围。其上方及两旁,画舞台帷幕之形。其中间,画许多之人物,皆作携手跳舞、唱歌、欢笑之形状。凡此画集中,所有之男女人类及禽兽虫鱼等,皆须照其本来之像貌,一一以略笔画出(其禽兽之已死者,亦令其复活。花已折残者,仍令其生长地上,复其美丽之姿。但所有人物之相貌衣饰,皆须与以前所画者毕肖。俾令阅者可以一一回想指出,增加欢喜之兴趣)。朽人所以欲增加此二幅者,因此书名曰《护生画集》,而集中所收者,大多数为杀生伤生之画,皆属反而之作品,颇有未安。今依朽人排定之次序。其第一页《夫妇》,为正面之作品,以下十九张(惟《农夫与乳母》一幅,不在此类)皆是反面之作品。悉为杀生伤生之画。由微而至显,复由显而至微。以后之三张,即是《平等》及新增加之《忏悔》、《平和之歌》,乃是由反面而归于正面之作品。以《平和之歌》一张作为结束,可谓圆满护生之愿矣。

△集中所配之对照文字,固多吻合,但亦有勉强者,则减损绘画之兴味不少。今择其最适宜者用之。此外由朽人为作白话诗,补足之。但此种白话诗,多非出家人之口气,故托名某某道人所撰。并乞仁等于他人之处,亦勿发表此事(勿谓此诗为余所作)。昔蕅益大师着《辟邪集》,曾别署缁俗之名,杂入集中。今援此例而为之。

△《夫妇》所配之诗,虽甚合宜,但朽人之意,以为开卷第一幅,须用优美柔和之诗。至残杀等文义,应悉避去。故此诗拟由朽人另作。

△画题有须改写者,记之如下。乞子恺为之改写。

《溺》改为《沉溺》(第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