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1616100000043

第43章 上天福佑

【原典】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爻辞新解】《益卦》象征增益:利于前去行事,利于渡大河越巨流。

【原典】《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爻辞新解】《象辞》说:《益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巽(风)上,为狂风和惊雷互相激荡,相得益彰之表象,象征“增益”的意思;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君子应当看到良好的行为就马上向它看齐,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不断增强自身的美好品德。

【原典】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爻辞新解】初九,利于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如果能获得大吉大利,就不会遭到责难。

【原典】《象》曰:“元吉无咎”,不厚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如果能获得大吉大利,就不会遭到责难”,表明在大显身手干事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尽量不要过分铺张奢侈,不能好大喜功而使民众过分辛劳。只有这样才能获大吉而免遭责难。

【原典】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爻辞新解】六二,有人送来价值昂贵的大乌龟,没有办法辞让,遇到这种情况,在任何时候占卜其结果永远是吉祥如意的;君王如果在此时祭祀天神,祈求降福保佑,也会如愿以偿获得吉利。

【原典】《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有人送来(价值昂贵的大乌龟)”,这样的大好事并不是由于贪婪而主动索取的结果,完全是他人心甘情愿送上门来的意外收获。

【原典】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爻辞新解】六三,将所得到的好处用来帮助他人解除危难和灾祸,这样才不会引起麻烦;要满怀诚意地按照中庸之道行事,进见王公贵人时一定要手执象征虔诚守信的圭玉。

【原典】《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将得到的好处用来解救他人的危难之事,是保全自身的最好办法。因为身处显赫地位,得到许多好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只有把这些好处用来助人,才能得人心,免除灾祸,从而可以牢固地保持所得到的好处。

【原典】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爻辞新解】六四,采取温和宽厚的中庸态度行事,有事求告于王公的话,王公会很乐意的答应,此时最有利于借重王公的威望来决定迁徙国都这样的大事。

【原典】《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有事求告于王公的话,王公会很乐意地答应”,并不是由于别的原因,完全是甘愿自我减损而使天下大众受益的志向感动了王公贵人。

【原典】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爻辞新解】九五,满腹虔诚地怀着一颗使天下人受惠的仁慈之心,不用占卦问卜就知道是大吉大利:将心比心,天下人必然也都虔诚地怀着施惠于我、感我恩德的心愿。

【原典】《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满腹虔诚地怀着一颗使天下受惠的仁慈之心”,作为至高无上的君长,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也就用不着占卦问卜,吉祥如意将永运伴随着他;天下人都虔诚地感激我的大恩大德,这种万民归心的盛况,使我自行减损造福大众的心志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原典】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爻辞新解】上九,没有谁来让他受益,倒是有人来攻击他;内心拿定主意却不能持之以恒,必然会有凶险临头。

【原典】《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没有谁来让他受益”,是因为背离了益卦损己益人的宗旨,由损上益下变为损下益上,必然遭到世人的唾弃,他要求受益的呼声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之辞;“倒是有人来攻击他”,因为他凌驾于君王之上,位置不当,而且贪图受益,搞得天怒人怨,遭到外来的攻击也就毫不奇怪。

【读解】

为了与“损卦”对应,“益卦”进一步阐发益损相互转化的道理。从古代社会的政治角度看,统治者自损以补益在下的平民百姓,人民得到益处的同时,统治者自身也会得到益处。民贫,统治就会不稳定;民富,统治才能免除忧患。损上益下之道,从上方施利下方,其统治才能光明昌盛。民众得到施与增益之后,就能大大地发展进步。

任何人的行为都不可能一贯正确,君子观益之象,自觉地改过就是这个道理。

兴做大事不是居于下位者的本分,顺应势力的需要,超越职权的范围,奋勇精进,积极有为。大功告成时,因建立了非常之功,所以不会得到咎害。事在人为,得到增益之后,需要坚持正道,才会吉祥。

居于上位,却不能损上增下益,只一味地要求在下者损以奉上,贪得无厌,自然没有人前来增益,反而会引起人们的愤怒攻击,激化了有余和不足之间的矛盾,破坏平衡,从根本上说,违反了自然规律,是凶险的。

【事典】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魏征以水和舟比喻君王和臣民的关系正可说明此爻爻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是荀子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统治者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这时,李世民还不到20岁,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多次劝说父亲李渊造反夺天下。公元617年11月,李渊占领了长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李渊称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李世民在建国之前和建国初期,打了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信。太子建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决定拉拢弟弟元吉除掉李世民。

这场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日益激化。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派兵射死了建成和元吉,使自己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事过不久,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第二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较大的发展,形成了非常繁荣昌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李世民当政期间,实行了许多新的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纳谏”,鼓励大臣们向皇帝提出意见。这方面最出名的代表就是魏征。

有一天,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

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什么关系?”

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说:“一位君主怎么样叫明白,怎么样叫昏暗呢?”

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王要多多听取意见,才不会被个别小人欺骗。”

李世民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鼓励大臣们提出意见,批评皇帝的错误。李世民从各种意见中博采众议,制定国家政策,唐朝从此走向繁荣。

有一次,李世民的一名宠臣进献一只非常好玩的鹞(yào)鹰。这只鹰雄健英俊,惹人喜爱。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工作,让那只鹰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玩得十分开心。

魏征得知有人进献给皇帝一只庞鹰,急忙来到宫中。

门官进去告诉李世民:“魏征到了。”

李世民无处藏那只鹰,情急之下急忙将它塞进怀里。

其实这些举动都被魏征看见了,但魏征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和李世民谈论起国家大事来。

一边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魏征,一边是怀中藏鹰、心神不定的皇帝。

魏征的事情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李世民又不敢催促他离开,只好难受地听完魏征冗长的汇报。

终于等到魏征告辞走了,李世民拿出鹞鹰一看——死了!

李世民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可他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魏征的一片爱国、忠君的好心。从此,李世民再也不沉迷于玩乐享受,而是专心致志地治理国家。

几年后,魏征因病去世了。

李世民非常伤心。他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衣服穿得合不合体,只能照镜子观察。国君要想知道自己的错误,必须依靠忠臣,也就是说,国君应当以人为镜子,这样就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做人的品德。今天,我失去了魏征,就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世民常常用魏征的话来教育后代,告诉他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告诉他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感悟】

把一个政权看做“舟”,而百姓则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广泛地听取多方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巽宫 风雷益

风雷激荡益增添

积极前行好运生

冒险功成创大业

逢凶化吉不须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