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1615300000017

第17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 (8)

增上缘——任何一个事物对于其它一切事物的影响和作用。分为两类,一是有力增上缘,即对其它事物的生长能起帮助作用的条件。如阳光、空气、雨水、肥料、人工、农具等,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增上缘;二是无力增上缘,即对其它事物的生长不起妨碍作用的条件。佛教认为宇宙间任何一事物无不具有增上缘的功能,只是不能影响自己,也就是不能作为自身的增上缘。再者,一切由因缘和合而生的有为法不能影响无为法,不能作为影响无为法的增上缘,因为佛教认为无为法是不被缘的。南怀瑾先生打了个比方,一个家庭中生了十个孩子,他们都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好像阳光、空气、水,对种子来说是增上缘。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增上缘。

所缘缘——诸心所攀缘的境界,即认识的对象。佛教认为,心是能缘,能缘的缘是缘虑、思虑的意思:外境是所缘。由有所缘,才引起能缘。能思虑的心必须仗托外境才能产生思虑,如观花爱其芳馨,赏月赞其皎洁,就是说,客观的事物具有能使心产生思虑的作用。外界客观事物对于主观心识,既能要求它生起缘虑的作用,又能限制它缘虑的范围。可见外界客观本身既是所缘,同时又是一种缘,即为所起的心作缘,故称为所缘缘。这是强调客观事物对主观认识的作用和影响。南怀瑾先生指出,现在的生命由于过去的种子生现行,前生所积累的习性、父母的遗传、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种种因素加起来,形成了主观的思想意识,再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与别的人和事物发生牵连,互相影响,这就是所缘缘。

等无间缘——也称次第缘。这种缘只在精神现象中存在,是指前念为后念生起,即认识活动形成的条件。当前念已灭时,能为后念的生起让位开路,使后念得以产生,所以前念是后念的缘。佛教认为主观思维的开展,前前后后的种类是相互关联着的,前行的思维大体规定了后起思维的种类,前后等同,称为“等”。如果前后思维中间没有其它障碍,那么,前者引导着后者就一贯而下不会中断,称为“无间”。如此前念心直接为后念心的生缘,称为“等无间缘”。又前念心导引后念心产生,所以又称“次第缘”。佛教强调主观思维的无间断地开展,会逐渐发生对客观的反作用。比如种子,加上增上缘,再加上所缘缘,继续发生成为来生的种子,就是等无间缘。

总而言之,这种种缘也是归纳性的说法,说明我们这个生命不只这一生,有前生;不只是这一世的前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前生;而今生同样有很多很多来生,数不完。这是从三世因果及六道轮回来讲因缘的四种关系。

缘生的实质就是关于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世界万物无一不由因缘和合而生,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所谓因是原因,是能生,所谓果是结果,是所生。“因”有时和“因缘”涵义相同。因和缘就相对差别而言,因约特性说,缘约力用说;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果就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

南怀瑾先生指出,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报应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做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做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有时候,做人也让我们颇费思量,一位哲人说过,做人的极致是平淡,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实属不易,因着人的欲望、道德、修养、自身素质不同,人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我们一生都要学做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遭殃。这是民间对佛教因果报应的一个常见理解和认识。实际上这也是这一观念所起到的一种劝恶为善的作用。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从现象界来讲,是逃不出因果律;而从形而上的本体上讲,是因果平等,寂然不动的。但不能说它无因无果,如同我们再三提出来的《易经》的道理一样,这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而因果是同时的。

三界六道,消业证果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无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安排。相反的,却是由自己业力作主而轮转,这就是六道轮回。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