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1615300000010

第10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 (1)

◎四圣谛

世间一切皆苦。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等无不是苦。如何了苦?如何了脱?若不能了,怎么才得了?除非得道,灭了所有妄想烦恼,灭了所有业力作用,方能解脱一切苦,离苦得乐。但是,一切凡夫众生以苦为乐,积集一切苦,拼命去追逐痛苦之事,当成现实之乐,所以佛说众生颠倒。

——《定慧初修》

大千世界和滚滚红尘的本质是什么?生老病死、岁月蹉跎的人生,其价值和意义又何在?这是困扰古今中外哲人的一大课题。林立的学派,众多的慧士,对此问题争辩不已,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菩提树下成王觉,创教天竺的释迦牟尼在这一问题上,以其独特的见解而著称于世。他以悲天悯人的精神和普度众生的宏誓大愿,提出和阐扬“四谛”说,揭示人生苦海万状和脱苦的途径,奠定了“般若”学的根基。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即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与他同时的印度许多教派也都有最后解脱的理想。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世间苦,苦的原因,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即佛教的基础教义——“四谛”。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释迦悟道的核心。为什么叫“谛”呢?佛经上说,如来所说的理法,真实不虚,称为谛。谛是审察真实的意思。审察三界,的确充满了诸苦,有逼迫性,所以叫苦谛;审察苦从何处来?原是众生依业受报而来,有招感性,所以叫集谛;审察知苦断集的方法,是可修性,所以叫道谛;审察修道的结果为寂灭涅槃,是可证性,所以叫灭谛。凡夫迷惑这个谛理,不知生死的苦,因此而认苦作乐,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回不息,因此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修行。圣人了悟这个谛理,觉知三界生死是苦,苦的源头是集,同时知道有涅槃可证,有入涅槃的道可修,从此精进不已,达到断证的究竟。

南怀瑾先生指出,四谛是说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归纳其类,分为八苦;因为众生自寻烦恼,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这就叫集谛。集谛是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认为人所以有多种痛苦,都源于“欲望”;而欲灭去苦因、苦果,达到离苦得乐,这就叫做灭谛。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死亡不过是有情从一个轮回阶位到另一个轮回阶位的转变,而涅槃的根本特点,就是超越生死轮回。

涅槃,超越世间,也离不开世间,它是在否定世间一切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必须要以求道证果,升华人生而得以达到究竟的法门,这就叫做道谛。道谛指出达到“涅槃”境界的具体方法,即修道的八种方法,又称八正道,即“正见”(正确的信仰)、“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言论)、“正业”(正确的行动)、“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自我专心)。

四谛又可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过程;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后者侧重于创造出世间。

苦海茫茫,有求皆苦:苦谛

在释迦最初传道时,说出了苦集灭道,先说尽了人生的一切苦,就是“苦”谛。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

苦谛——世间之苦,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是佛陀对肉身凡体的首要价值判断,认为“一切皆苦”,无论生命、生存还是生活。因此,“苦”就是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所处变化无常的世界,是苦集之场,人在其中,不能自主,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南怀瑾先生认为,苦海茫茫,一切众生有求皆苦。不但世间法求不得苦,求出世间法而不能相应更苦。世出世间,一切皆苦。如何了脱这苦呢?苦由哪里来呢?——由“我”来。有我就有苦。“我”从哪里来?由身由心,由念头思想和四大和合而来,是名“色、受、想、行、识”五蕴。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什么是三苦?

其一是苦苦。佛教强调这世间所有的经验都是苦,如经上所说:有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可经验的苦,因为面对不可意的境界,所产生逼恼身心之苦,这称为苦苦。

其二是坏苦。我们现在所受一切环境、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如梦中之境,空中之花一样,幻化非真。纵然有些环境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悲生,又是痛苦。须知世界有成、住、坏、空,万物有生、住、易、灭,众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生灭败坏。这叫做坏苦。

其三是行苦。这是指无常的苦,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生灭,迁流变化,有智慧的人看到了真相,所感受到无常逼恼的苦。没有智慧的人有苦,因不了解苦谛而有执着;有智慧的人也有苦,但由于他们了解苦谛,就能不执着苦。“苦”是不断地受到无常的逼迫,所以无常就是苦。

要好好地思维“苦”,才能了解佛教真正的意思。如果能见到苦的真谛,就能见到集、灭、道的真谛。如果还没有实现见道,还没有实现解脱的所缘,就无法深入了解苦谛的真义;若能实现见道,看到解脱的境界,就能以无漏、清净的法眼来了解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八种苦。

什么是“生苦”?活着就是苦。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小时要读书,大了要工作,各种义务责任像担子一样压在肩上,难得清闲。

什么是“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人尤其有深刻的体会。

什么是“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

什么是“死苦”?这种苦只有死人知道,活人只知道怕死的苦。释迦牟尼有次问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个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颔首微笑。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

什么是“求不得苦”?想要的东西总是比能追求到的东西多,或者说,能追求到的东西总是比想要的东西少,心里难免常泛苦味。

什么是“爱别离苦”?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乏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即是此理。

什么是“怨憎会苦”?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谈了几年恋爱,原想亲亲爱爱、甜甜蜜蜜过一生,结果却发现“不打骂不成夫妻”。在公司里,总会遇到几个跟自己对不上眼的人,你讨厌我,我看不惯你。在商场、官场,学界、文艺界,总会遇到几个竞争对手,让自己寝食难安。这即是“怨憎会苦”。

什么是“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苦,即五取(烦恼)蕴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

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南怀瑾先生指出,以佛家的观点看,人生即是痛苦地活着。以消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大苦,连欢笑的时刻,也总隐伏着哀愁和痛苦。真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苦中即病中”,轻度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说即是短暂的快乐;偶然快乐,即又是一个痛苦的开始。总之,人生都不免有所求,但有求皆苦。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无量诸苦,皆是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爱取缠杂,烦恼根本:集谛

在如此苦的人生中,人总要抓牢东西,是谓“取”,甚至要抓住一个“道”,真是苦中之苦,这是“集谛”。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

“集”,招聚之意,旧译为习,有修习,熏习之意。“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业”有身、口、意三业,“烦恼”有贪、嗔、痴、慢、疑、见这六大烦恼,其中“见”又分为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十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烦恼而生迷惑,因惑而做不善之业,有惑与业,故有三界轮回的苦果。南怀瑾先生认为,集谛即是指普通人集中许多的苦,以为是乐。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而有我,以及有我就有我爱,而我爱就是自私的占有。爱是痛苦的根源,爱是烦恼的根本。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的核心是由“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再由“我见”的坚执,才会去造种种的业,而生出一切苦果。

释迦佛开悟后循序渐进地教导五比丘,由于比丘们之前已累积波罗蜜(出世善法),加上不断用功地观苦而实现清净法眼,在听闻《无我相经》后,达到阿罗汉果,完全离开心的苦。没有实现阿罗汉果的人,不能完全离开心的苦,所以,不管是菩萨或是尚未实现阿罗汉果的声闻,仍会有心的苦。为什么?因苦的因、苦的缘,即是第二圣谛——集,也就是爱。声闻或菩萨在实现见道后,还有微细的爱,如果有微细的爱,就会有“求取”,有求取便会产生苦。“爱”是“取”的因,有“取”就有五取蕴,五取蕴就是我们存在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五取蕴,就没有未来存在的条件。阿罗汉、佛虽然有“蕴”,但没有“取蕴”,由于他们没有爱,所以没有“取”——执着,因此只有现在的存在,不再有未来存在的因缘。虽然,我们有现在的存在,如果能不再执着,也能像佛、阿罗汉般不再有未来存在的因缘。

那么,究竟是哪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这因缘苦果呢?南怀瑾先生认为归纳起来有十种:

无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次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

无愧——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若无这种反省就是无愧。

嫉——喜欢吃醋,对他人的好处、学问、道德、成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专利,也不单是大人才有,男女老少都一样会有嫉妒心。这种业力的缠缚相当牢固,不易转化。

悭——就是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不肯惠施于他人。

悔——悔有什么不好?此处所指的悔不是忏悔的悔,而是指对自己有利却没有做到或得到,由此所生的悔恨之心。人一生总有各种各样后悔的事情,比如:我们随时都在后悔,悔什么呢?哎呀!当时有那个机会我买下来就好了,或者那个时候我整了他就好了,类似这样的悔特别多。

眠——就是睡觉,一睡觉,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业障。

昏沉——昏沉就是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到晚颠倒。

掉举——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停不下来。

嗔忿——心里闷闷的,想发脾气,看到谁都不对,看谁都讨厌,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对。

覆——做错了事,想办法掩饰,这种掩饰非常痛苦,经过了多少年,还要去掩盖它。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阴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盖住,所以叫覆。

这“十缠”即是人们的心理现象,都是业障。人类因种种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是由六根本烦恼而起。

贪——人类天生具备了自私、占有的欲望,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没有止境。

嗔——这是一种怨天尤人的心理,充满了忧怨、牢骚,所谓“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毫无理性可言。

痴——爱得发痴,想得发痴多情也是痴,人人都有痴心,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痴。这是一个痴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

南怀瑾先生认为贪嗔痴是大无明,是佛学上所讲的基本心理状态,危害了永恒的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