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15975500000033

第33章 爱的教养:没有善和爱,就谈不上有教养(3)

3.不纵容不溺爱,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孝敬家中的老人

楚楚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娇娇女,同样也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一家人都围着这个小公主忙碌。

有一次,楚楚想玩骑马的游戏,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她就要年老的爷爷趴在地上当自己的“马”,自己却在上面得意扬扬“驾驾”地叫着。爷爷说自己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但是楚楚却不依不饶,不让爷爷休息。

对于楚楚的做法,很多人或许会说是孩子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这样了。然而,在这一点上,很多父母却忽视了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人们常说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而一个坏的习惯则足以毁掉一个人。所以,父母一定不可以忽视孩子的这些行为,而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尊老爱幼。

其实,只要父母能在生活的点滴中教育孩子,对他进行爱心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怀揣一颗温热的爱心,将它传播到自己的周围。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将成为善良懂事的“爱的天使”。

■感恩,让内心丰盈纯美

林小燕是个非常任性的小孩子,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顺利地得到。曾经有一次为了得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熊玩具,她居然在商场里面大喊大叫,出于无奈,妈妈只好给她买了。

林小燕的妈妈是一个设计师,有的时候为了完成一个策划要到深夜才可以休息。有一次,公司给林小燕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有一个紧急的项目需要她完成,于是她就想让女儿体会一下自己的劳累,就对正在看电视的林小燕说:“宝贝,妈妈今天还有工作要做,你坐在一边看妈妈工作好吗?”

林小燕从来没有看过妈妈工作,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见妈妈忙了很久才做完,然后发给对方,对方有不满意的地方,妈妈还需要慢慢修改,直到很晚的时候,妈妈才忙完了。在这期间,林小燕的妈妈没有喝一口水,手也一直在键盘上没有休息过。

看着妈妈劳累的身影,刚刚6岁的林小燕似乎长大了很多,悄悄地端来一杯热水:“妈妈,您辛苦了,先喝点水吧。”说罢就拿起妈妈的手为妈妈“松筋骨”。

从那以后,林小燕再也没有任性过,也不再乱发脾气,成了一个乖乖女。

秋日飘落的树叶腐烂自己以滋养树根,这是一种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不断漂浮,展现出更加美妙的画面,这也是一种感恩;猎狗为了主人的安全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更是一种感恩。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被世人不断地传承,使之得以延续。在学校期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经典的语句将感恩诠释得惟妙惟肖,这也说明感恩就是真善美的真实写照。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拥有了感恩,他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气质和魅力;拥有了感恩,他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了无比灿烂的光环。他也就可以开拓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打造属于自己的“爱的天国”。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不失为一种处世哲学。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感恩情怀对某些人来说,已经变成一种陌生的感觉了。大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不经意间,我们的孩子已经逐渐丧失了感恩的心态,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了,这一点值得做父母的深思。

殊不知,有爱的孩子才会快乐,其内心才会丰盈纯美。所以,不管客观环境如何,也不管曾经的教育正确与否,那么从现在开始,父母就要学会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1.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懂得感恩的榜样

我们不止一次提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生活当中,做父母的,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首先要懂得,并且切实地来孝顺自己的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孩子,帮助别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热爱劳动。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一点点地长成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2.培养孩子“柔软”的心,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只有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情感,他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此,父母们可以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比如,当发现孩子因为闹情绪而乱踢他的毛绒玩具时,你可以对他说:“你踢玩具,它会感到疼痛的,不要踢它了,好吗?如果你让它感觉你是个爱欺负人的孩子,那它就会不喜欢你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他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3.给孩子制造“回报”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父母习惯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当他们想帮助父母做事情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说:“你去休息吧,如果真没事做,那就去看看书。”殊不知,父母的这一做法,已经无形之间扼杀了孩子的感恩之心。要知道,孩子只有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所以父母应该学会接纳孩子的付出和体贴。

金金的父母很会教育自己的女儿,在金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女儿整理自己的房间,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爸爸会让金金帮忙倒茶,客人走后,金金还要帮忙打扫屋子。

就这样,金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等她渐渐长大后,她也开始关心爸爸妈妈了,每次父母下班回来后,都有热腾腾的饭正等待着他们。金金常说:“爸爸妈妈为了我这么劳累,我应该为他们分担才对啊。”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殊不知,让孩子从小学着做家务,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4.借用对比,让孩子关心不幸的人

在优越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吃不饱穿不暖。父母可在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时,通过巧妙的方式告诉他:“有些地方的一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们现在连饭都吃不上,玩具也没有。”这会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只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同时,父母还要时常整理一些孩子的衣物、玩具、书本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会从这些对比中,体会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会因此而产生感恩情愫。

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很难有美好的未来。当你的孩子学会了感恩,他就懂得了生活,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别人为自己付出的情感,也就能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开启自己独立人生的大门。

■付出爱,让世界充满爱

节假日里,皮皮的爸爸妈妈经常带她去公园和动物园。在第一次去公园的时候,皮皮看到绿油油的草地来了精神,就从妈妈手里挣脱,跑到草地上打起滚来。

妈妈赶紧喊她过来,并对她说:“宝贝,小草还很小,它们是有生命的,你想啊,如果有人踩到你,或者趴到你的身上你会疼吧,而且还会长不高呢,小草也是这样。”

皮皮听了认真地点点头,并表示再也不去踩踏小草了。

还有一次,皮皮看到路边开的玉兰花很漂亮,就央求爸爸给摘下一朵,爸爸说:“皮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花漂亮,并摘下一朵的话,那么树上的花是不是很快就被摘没了呢?那样的话,树木还漂亮吗?我们也就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吧?”

听了爸爸的话,皮皮点点头,扬起头闻了闻花香,满足地笑着离开了。

皮皮3岁那年,爸爸妈妈带她去动物园,当皮皮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香蕉砸小猴子,还被逗得咯咯直笑,皮皮也拿出香蕉要砸,妈妈告诉她:“这样是不对的,你想想,如果妈妈给你买了好吃的,然后扔到你的头上,你会不伤心吗?小猴子现在其实很伤心的。”

皮皮嘴角一撇,差点哭了出来,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会拿香蕉砸猴子了,我会轻轻扔给它们的。”

电视里,报纸上,我们常听“让世界充满爱”这句话。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

或许三言两语难以说清,但我们却不难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爱,也正是这种爱,让我们人类得以幸福和谐、繁荣兴盛。

因为有爱,当一个人遭遇困境的时候,会收到来自各方的援助;因为有爱,当一个地区遭遇地震,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心。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是怎样一个无望的状态?

应该说,爱别人是对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质要求。任何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人,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而爱则构建了人们交往的纽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可以说,“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调和剂,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必将得到加倍的爱的回报;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必将幸福满溢。

当然,爱的含义是博大而宽泛的,对家人的关心是爱,对亲戚朋友的帮助是爱,对弱者的同情和援助是爱,对丑恶的鄙视和抵制是爱,对美好未来的创造和追求也是爱……

我们的世界需要每个人都有一颗爱人之心,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讲,只有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培养和教育,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的、懂得付出爱和享受爱的人。

1.让孩子学会自爱

有的人认为爱是无私的,这种无私就是不管自己如何都要去爱别人。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人应该先爱自己,再爱别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又拿什么去爱别人呢?

要知道,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只有自爱之心一点点发展,才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只有具备这些“心”,人的自我道德形象才会逐步建立和完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由此说来,人若没有自爱心,生命便缺乏根基。

2.让孩子学会爱他人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把爱奉献给别人,那么这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只有做到爱自己,也爱他人,爱他人如爱自己,才算真正有了爱人的德行,正如古人所言,“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3.鼓励孩子爱他人的行为

温暖的语言能让人感受到贴心和快乐,但是我们所提倡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应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对他人的爱的行为时,父母要及时鼓励,以促进孩子更加以此为荣,便于将来更好地奉献爱心于他人。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养,那么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真正的仁爱之心是不期望回报的,而是基于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

事实上,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很多真心实意的付出,换回的并不是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恰恰相反,我们给予别人得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因此说来,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奉献,是使其成为一个思想境界更加丰富、高尚的人所必需的。既然如此,父母们就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乐于为他人付出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