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15974800000010

第10章 赏识:换一种方式爱孩子

赏识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因为继母的赏识。拿破仑·希尔从全家最坏的弦子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成功学大师:因为赏识,爱圈斯坦从连一个小板凳都做不好的笨学生变成了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为什么,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什么。积极正面的期待会使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从而充满自信生气蓬勃。相反,负面的、消极的评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与发展的机会。

“最坏的孩子?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

最坏的孩子VS最聪明的孩子

上帝是公平的,他送给了每个孩子同样的礼物——非常爱他们的爸爸妈妈。上帝又是不公平的,爸爸妈妈们让自己的孩子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小时候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诸如此类的坏事,人们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后来,父亲再婚。当继母站在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全家最坏的孩子。”父亲这样介绍道。而继母则把手放在希尔的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希尔,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继母把手放在他肩上的那一刻。

“马月现象”的启示

正面评价导致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好孩子”也会变成“笨孩子”、“坏孩子”。

几年前,北京出现的“马月现象,就深刻反映出家长这种错误做法所带来的恶果。马月很聪明,本来按正常发展会是个正常健康的孩子,可马月的妈妈却把自己的孩子评价为“智力超常”的孩子,并对马月进行了全方位的早期教育一一学算术、学钢琴、学唱歌等。为了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出人头地的天才,妈妈把马月送进了重点小学。可惜马月压力过大,导致了眼睛患上了疾病。为了治病,马月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在期中考试中有两门功课出现了不及格。

在我们的周围,除了像马月妈妈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的现象外,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评价过低,只要我们留心,不难在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发现某种错误。

在孩子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懒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

孩子活泼好动,又开始不耐烦:“真让我头疼,你要多调皮就多调皮,还整天搞恶作剧,你就不能安静点吗?”

本来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稍不如意就没完没了地唠叨:“天生不是成才的料。”

结果孩子失去了信心,愈发不如从前。而后,父母却像个得胜的预言家,口中振振有词:“我早就说过,你不行。”

正确而积极地评价孩子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而赏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面而且正确地评价孩子。积极而正确的评价首先要求父母“看得起”自己的孩子,只有对孩子、有着无私的爱,才能真正发现对孩子有益、有用的评价。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常常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行为则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否定的或是敷衍的,孩子的行为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训斥,他们便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畏缩胆小,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赖性强,缺乏自信。

既然正面而且正确地评价孩子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除了不能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之外还该注意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停下来,给自己设置一个场景:

假设你今天在公司做了一份很普通的策划书,却被同事大肆赞扬一番,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不会怀疑:“开玩笑吧?他要么根本不懂策划,要么在说谎。”

假设你今天做了一份自己非常满意的策划书,老板只是像往常一样说了一句:“做得不错。·”你会不会觉得有隔靴搔痒之感,觉得老板并不重视你的努力和进步?

其实孩子也一样,他们不仅需要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更需要的是真诚而且客观的评价。

当孩子让你评价他的画时,千万不要说句“很不错”了事,而是要告诉他:“我觉得你在用色方面很好”,或者“线条处理得很合理”。”鼓励,再鼓励”几乎成了名人父母的”葵花宝典”。

“别人行,你为什么就不行”

“别人行,你为什么就不行?”这是许多家长训孩子的口头禅。某女士一说起儿子的学习就特别激动:“我们做父母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只想孩子好好读书,可他就是不争气。我姐姐的孩子比他还小一岁,学习从来就没让父母操过心!我横看竖看,我们的孩子不比别人差啊,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

每个孩子都是“爱因斯坦”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有这样一个故事:爱因斯坦小时不擅长手工,在一次手工课上,老师检查大家的手工作品,发现小爱因斯坦的作品是个很难看的小板凳,于是拿起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看见过比这个更丑陋的小板凳?”全班哄堂大笑。笑声中有一个异样的声音:“有的!”众人将目光投向小爱因斯坦,只见他从抽屉中取出一个更丑的小板凳。然后,他再从抽屉拿出第三只小板凳——它比第二只板凳还要丑——说:“这是我做的第一只小板凳。”又指着之前取出的稍微好看的说:“这是我做的第二只小板凳。”最后,他举起刚才为大家所讥笑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的第三只小板凳。”听完这句话后,没有人再笑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爱因斯坦”,每一个人都有潜力,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不要总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比较。孩子之间是无法比较的,每个孩子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以前没有像他们一样的人,以后也不会有。因此,我们让孩子学着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板凳,就像当年的爱因斯坦一样,我们要让孩子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论好坏,你都要鼓励孩子在生命的交响L乐中演奏属于自己的乐章。这是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的重要通道,也是最大化孩子自信的源泉,更是实现孩子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不少父母老想给孩子树立榜样,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较,这是一种盲目的教育心态。父母的这种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自于大人的评价,而这种肯定式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亦是尤为重要的。父母总是强调孩子比别人差,会使孩子经常自我否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流的观念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

做父母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其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父母不必用嘴唠叨着子女“将来要成为一流的人才”,但在家庭气氛及父母的行为中一定要有那种意识存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培养出一流意识,并且会逐渐发展和增强相应的能力。

萧伯纳曾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这种期待心理,浅显的理解便是“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为什么,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评价经常会在言语及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显现出来。积极正面的期待会使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从而充满自信,生气蓬勃;相反,负面的、消极的评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与发展机会。

我们在日常生活应该多给孩子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是一句肯定的言语,还是在关键时刻的大力支持,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力量。经常这样去做,你会看到孩子越来越出色的表现。

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因此爱迪生的母亲采用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

爱迪生的幼年生活十分有趣。“小问号”爱迪生总是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五岁的时候还闹出了“孵小鸡”的笑话。爱迪生的好奇和好问让很多人认为他是个低能儿,只有母亲深信自己的儿子,毅然让儿子退了学,自己则做起了儿子的老师。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爱迪生的问题,还不断地鼓励赞扬爱迪生,终于成就了一位大发明家。

假如爱迪生的母亲放弃了对儿子的鼓励,很可能爱迪生就会走向另外一条人生之路。

在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常常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如果得到的心理暗示是积极的,他就会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更加自卑。有的家长经常骂自己的孩、子“笨蛋”、“狗屁不是”,那么当这个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句话,从而怀疑自己,甚至破罐子破摔了。如果孩子听到的是鼓励和表扬,他就会相信自己能行,就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胆小的儿子和不会鼓励的父母

“教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真笨!”

“过来,这是李阿姨,快向阿姨问好。”妈妈跟儿子说,儿子一直怯生生地扯着母亲的衣角,躲在母亲背后不肯出来。

“为什么这个问题别人都能回答出来,就你连话都不敢说,你说是怎么回事?!”爸爸质问的声音极大,儿子泪涌了出来。家长无奈。

孩子的胆小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有直接的关系呢?

一个经常受正面暗示和鼓励的孩子和一个总是活在父母批评和指责阴影下的孩子,谁更自信,能更大胆地自我表达?答案很明显。

三寸之舌,强子百万雄师

刘勰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有位政界要人曾说过,个性和口才的能力比起外语知识和哈佛大学的文凭更为重要。的确,口才很重要。孔子说过:“言不顺,则事不成。”说话,作为与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它。

沟通是与人交流互助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今后青少年的学习与工作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然而,什么是好口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是好口才吗?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然而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只有言之得体、内涵丰富、素养上佳,游说如苏秦、张仪之人,使闻者如沐春风,欣然接受;雄辩如诸葛亮之人,明辨事理,舌战群儒,所谓“出言须涉典章,谈说乃傍稽古”,一句话就扭转了乾坤,众人才会承认是好口才。

简单地说,成功的语言沟通应该是:让对方明白我们所说的话、认同我们的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从而得到自己所希望的对方在语言或行为上的反应。

俗话说,一分天才,九分努力。说话的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是在现实中锻炼出来的。

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

“乐乐在幼儿园不敢大声说话,回答问题也是这样。六一儿童节,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要表演节目,他却怎么也不愿意参加,说是怕羞,不好意思表演。回到家里说话也总是对着别人的耳朵说,说是怕别人听见,真是着急。”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愁容满面。

那么小的孩子竟然如此怕羞,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说,听起来觉得很奇怪。

可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张义需要鼓励,他实在是太胆小了。十四岁的大男孩说话就像女孩子一样细声细气,不仔细听都听不见。从来没见过他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有时我提问,他还没站起来脸就红了,说话语无伦次,有时干脆就不说了。听同学们反映,张义课间也不和别人交流,即使加入进去也几乎是个听众,更别说和别人辩论了,张义太沉默寡言了。”一位班主任对她的学生也是连连摇头。

孩子的这种不善于说话的情况,绝对不是“小问题”。要锻炼孩子的口才,就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话,不要讥笑或责怪孩子说错话,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打岔,孩子说的话,一定要让他独立的表达,不要代替他说话,家长要随时随地启发孩子说话的愿望。使他喜欢说,敢于说。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家长注意:

1.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应该警告孩子:“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而是鼓励他作为主人去招呼客人。

2.不要责怪孩子说错话。孩子小,直来直去,总有说错话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遭到大人的斥责及否定,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留下阴影,他就会慢慢变得不爱说话。

3.教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法。

4.巧妙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如果家长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就可能造成孩子成绩下降。因为家长冷漠的表现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冷遇,所以越来越不愿问问题,越来越不想说话,对很多事情也失去了兴趣,导致学习成绩日益下滑。

5.在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独立意识。孩子自信了,胆大也就大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就强,就会变得就乐于和更多的人交流。

要让妈妈身后的男孩勇敢地站出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请从鼓励孩子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