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进退博弈
1583000000032

第32章 蛰伏中的理性较量 (2)

王莽篡汉后,试图按照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改变汉制,以为这样可使天下大治。他坐上皇位后,竟是那样的含辛茹苦,那样的殚精竭虑,那样的拼命奋斗。他俯视天下,心中涌起的是满腔慈爱。他要对得起可爱的子民,于是激情燃烧,日夜工作。他召来博学的大臣儒生,像一群考据学家,在语焉不详的经书中艰苦跋涉。于是一项项措施出台了。

他出台的措施不可谓不英明,请看:

一、恢复了上古的井田制,均分天下土地。

二、禁止奴隶买卖,让三十六十万奴隶获得了解放。

三、政府垄断经营盐、酒、冶铁和铸铁,防止富商操纵市场,勒索百姓。

四、从皇帝到百官,都实行浮动工资制。百姓丰衣足食,工资就高;百姓饿肚子,官员也要跟着饿。

五、改革了全国的官名。

六、严惩官史腐败,建立举报制度。

……

他兴致勃勃地策划着建造一座象牙之塔,他的思绪回到了书生时代,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从形式主义中获得巨大的快感,并体验着创世的无比光荣。“无限的权力足以把任何明智的人变成疯子。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顾虑,没有任何限制,多年来积蓄在胸中的种种梦想,汹涌而出。他把帝国变成一个巨大的实验场,来实验他的种种天才构想。”这确实是一套理想主义的施政纲领。然而,王莽的理想很快到了爪洼国去了。

这就是天真的王莽,就是书生做皇帝的悲惨下场。

中国的书生就是如此,中国的许多古书也教人如此。王莽是最典型的牺牲品。所以说,书生只能摇旗呐喊,不能亲为开国皇帝,只能为完善的道德做些潜移默化的工作,不能直接发号施令。这就是书生的品格,书生的本色,一旦没有了这个本色,丢掉了这一品格,他就不是书生,就变成了官僚或是政客。

王莽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改革构想过于超前。有人说王莽是最早的社会主义实践者,他的平均主义理想、计划经济思路,以及建立国家银行等颇为现代的行政措施确有几分社会主义色彩。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当时社会的种种迫切问题来说,无疑是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可惜,他没有现代技术手段做为支持。像贷款利息的计算以及货币改革的推广,涉及到复杂的成本会计,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当时的社会根本无法提供。在缺乏基本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改革,造成的唯一结果当然是混乱。做为一个不错的医生,他对西汉末年社会病情的诊断是基本正确的,但是他的手术方案却太大胆了。在没有麻醉药、没有止血钳的条件下,他就试图对病入膏肓的社会动大手术。

二是他过于迷信严刑竣法和道义,却忽视了自然形成的社会惯性和人的自私本性往往更有力量。王莽坚信好的出发点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基于人性善的信念,他对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也抱以过高的期望。他认为他们能够理解改革必然带来阵痛,能够支持他共度难关。然而问题是他的手术刀所带来的剧痛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诸多改革措施过急过速,平均土地,解放奴隶等出发点良好的改革措施,由于没有配套措施的跟进,结果却是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导致改革失去社会基础。比如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卖身为奴的唯一生路。

自恃正义在手,王莽无所畏惧。对于所有的反对声音,他的唯一对策就是镇压。王莽为了维护自己的诏令,命令“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夷,以御魑魅”。即谁反对,就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充军。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王莽“篡汉”一说在中国流传甚很广,几乎成为定论。班固在其所著《王莽传》中的最后评语说:“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才,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愿,以成篡盗之祸。” “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王莽是一个最大的政治野心家,也是西汉末封建贵族集团中一个较有见识的人物。在封建正统史学家的笔下,王莽一直被描写成为一个典型的伪君子、篡窃者而受到谴责和辱骂。实际上“王莽篡汉”这件事对评价王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莽改革,因为这件事关系到当时人民的生活。当西汉统治集团腐烂到发臭的时候,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的高度集中以及大批农民奴隶化,因而提出改制的问题,这不能不说王莽是一个独具卓见的人物。王莽改制的主观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农民的利益,而是企图牺牲个别大地主、大商人的眼前利益来重新稳定濒于崩溃的整个地主阶级统治,但在客观上是对农民有利的。正因如此,他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顽强反对而陷入全盘失败。至于王莽对他的每一项改革,都附会于圣经贤传上的说教,这不是复古,而是托古改制。

因为自汉武帝尊儒术、黜百家以后,儒家学说取得了最尊崇的地位,王莽抓住这面旗帜,就可以把他的反对派放在不合法的地位加以制服。 王莽生在西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时代,他凭借显贵的出身和皇太后的庇护,勾结部分大商人大地主结成豪强集团,用“巧言令色”的行径骗取了中小地主和部分人民的同情,获得了政权,建立了新朝。在新朝统治的十五年中,王莽推行了一连串的复古改制,在经济上,以《周礼》中所叙述的封建初期的井田制度来解决当时的土地问题,用不准买卖人口来解决奴婢问题,前者是复古,后者仅仅是形式上的规定,自然都行不通。以小易大,用轻换重的钱币改革,再配合五均赊贷,使人民不论在交易中还是在贷款中,都遭受深重的剥削。在政治上,王莽也一味地“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来实施地名、官名的更改,频繁琐碎,只能造成无聊的纷乱,毫无实际意义。很明显,王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一切改革措施,无不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除了成为全国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以外,别无可取之处。

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西汉的官僚贵族和地主豪强也纷纷打出反莽旗帜。地皇三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率大军讨伐赤眉军,在成昌被赤眉打败。次年,派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发州郡兵42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又遭到绿林军内外夹击,全军覆没。绿林军乘胜分两路进军,一路北上攻洛阳,一路西向攻长安。当绿林军进抵长安附近时,王莽驱使京城的囚徒出城抵挡。但囚徒军一过渭桥,便立即哗变,掘毁王莽祖坟,焚烧九庙、明堂、辟雍。长安城中的人民也群起暴动,配合变兵攻入皇宫。王莽逃至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遂告灭亡。

王莽的头颅被悬挂在城楼上,几个时辰之后,就被人们取了下来。人们把这个头颅当成了球,每个人都争着上前踢上一脚,不久就踢得稀烂。有人把王莽的舌头从口中剜出来,似乎只有这样的举动,才能解除人们内心的痛恨。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人是有史以来最坏的人,就是他,试图剥夺他们的土地,并把他们关进监狱。他们还告诉孩子,最大的罪恶是篡逆,而这个人就是最丑恶的篡逆者。他们搜肠刮肚,在公开场合,寻找出最恶毒的词语来咒骂这个人。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自己忘记,当初正是他们自己,把这个人送上了皇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篡逆的罪恶感中解脱出来。

王莽是一个企图以复古“改制”来解决当时严重社会危机的悲剧性人物。王莽代汉以后,为了从社会危机中找出一条出路,便进行改制。他企图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并禁止奴隶买卖,来制止日益剧烈的土地兼并,显然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王莽推行的“五均赊贷”和“六筦”法,这些制度基本上都是西汉所原有的。这些办法本来能起到一些抑制豪民富贾的作用,但是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情况下,平均物价的五均,垄断商业的六筦等都变成政府官吏收贱卖贵,从中取利的手段,而贫民根本得不到好处。王莽还屡改币制,而且品种复杂,换算比值极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更加深了人民对他的仇恨。

战术运用的目的是在争取主要的“策略性目标”,但是一旦一个人开始将战术目标变成最终目标的时候,他就看不到策略目标了,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协商中,双方都会运用进退原则,以进为退,以退为进,这些是战术,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一位将军很可能会佯装溃败,蛰伏于一个有利的地理位置,引诱敌人加以歼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总被别人看作是傻瓜,每当别人给他一枚一角的硬币和一枚五分的硬币时,他总是选择五分的硬币。有人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小男孩笑声回答说:“我要是拿了一角的硬币,下一次他们就不会拿钱给我选了。”

小男孩的做法从短期看是“不理性”的,但是从长期看是理性的,是目光长远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拿了一角的硬币,那么就没有下次的交锋,没有长久的利益了。

在博弈论里,假定人们是理性的,而理性的人在面对博弈的时候,会理性的分析,然后选择最优的策略,其实,这是一种近乎空想的假设,因为在现实中没有完全理性的人。有很多行为,看上去是十分理智的,十分符合理性博弈模型,但是放在现实中,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都是十分不理智的。

二、“立皇帝”刘瑾的底线

正德这个年号,几乎可以算是所有帝王年号中最讽刺的一个,因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德行,无论从那个方面看只怕都摊不上一个正字。刘瑾正是借助他才得以一飞冲天,其权势极盛的时候,大江南北都传着民谣,“京城两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结果却仍然不免中了反间计被皇帝下令活剐。死的那天,他身上的碎肉被京城百姓爆炒到一两银子一片。

明朝的宦官,扰乱国政,为害极大。但和汉、唐的区别是,他们再兴风作浪,很难反仆为主,控制皇帝。除了那个实在太昏庸的明熹宗外,几乎成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傀儡,其他皇帝,都能掌握主动权,再飞扬跋扈的太监,也只是皇帝放到天上的一只风筝,线还拽在皇帝的手中。

产生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明朝的皇权相比较前朝,实实在在得到了加强,无论太监怎样牛气冲天,在朝廷里总预备着由一些文臣组成的“反对党”,皇帝既然能用太监来牵制文臣,打压文臣的气势,同样能用文臣或其他太监来预防大权在握的太监的“越线”。

那么,太监揽权的底线在哪里?底线是忠于皇帝,无非分之想,做到这一点哪怕再气焰嚣张、臭名远扬、贪污腐化,皇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果可能危害到皇帝本身了,皇帝会毫不犹豫地收拾他。既然狐假虎威,狐狸必须只能是老虎的跟随,尊重老虎的权威,如果想操纵或代替老虎,老虎可能不用自己动手,只要一声长啸,丛林里其它动物,就会积极扑上去,收拾这条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