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15820600000016

第16章 当中式教育撞见西式教育(3)

在这个过程中你怎么想并不重要,而是不受累不受罪你肯定成功不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这些成功人士在分析自己成功的道理时,会感悟我这是苦读十年寒窗,最终修得正果。经过这些成功人士的分析,他们觉得小孩子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学苦练苦干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种思想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思想却掩盖了一个问题,就是多数教育者一厢情愿地用成人的观点方法去教育孩子。并且觉得严格要求是对孩子好,如果对孩子放松要求就是对不起孩子,对孩子不好了。而西方国家的观点为什么能够被孩子喜欢呢,实际上西方国家在孩子教育这方面,也有他们的历史演变过程。我记得看过这么一个案例,就是美国的一个州,有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严格,一旦不听话就呵斥打骂,以至于小孩子非常不幸福。后来这对父母的行为被邻居与校方知道了,对小女孩施行了法律援助,后来美国的法律才针对父母教育孩子时采用暴力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定。

当然了,美国历史比较短,敢于闯到美国生活的这些人也敢于打破常规,受到传统保守文化束缚的人就少一些,教育孩子的框框也比较少,于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就我们来看就更人文一些。

在教育方面,我认为以色列的理念方法更为科学。以色列教育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一个理念体系,我在研究中发现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以色列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他们的生存意识与发展意识特别强,他们说:孩子,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你最该带走的是什么?绝对不是金钱,而是知识,是书籍!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小方法让孩子们增强自己摄取知识的意识,而且他们还给孩子们一些经济支撑做一些尝试,这种尝试不是说给你买个礼物什么的,而是当你有个很好的想法时,家长乐于给予帮助,支持孩子去达成这个想法。这一点,以色列比美国,比其他西方国家做得还好。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让你在快乐的过程中成长,而这种成长是在一种明确目标意向下进行的。

总而言之,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西式教育,优势都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让孩子享受教育的过程,增强自我教育动力,这样的教育就是优质的。

在对待孩子留学问题上,很多家长盲目跟风,觉得自己亲朋家的孩子已经在外面留学了,我们也要去。其实孩子是否留学,一定要从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去考虑。我们学校这里就有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案例。有个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好,姐弟三个,两个大孩子已经在美国就读了,最小这个孩子在我校读四年级,家长的想法是孩子小学毕业后,把他送到国外学习。孩子的父亲是个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觉得中国的教育出现了某些问题,他想让孩子尽早地接触美国的教育,或许对孩子的未来有更好的影响。我们认为,如果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完全在美国参加工作、在美国发展的话,那么家长这个想法是对的,因为每个国家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孩子从中学开始进入美国的学校,可能会让他以后更快融入美国的社会,可能对他的发展更好一些。我们还有一个学生,在澳大利亚出生,具有澳大利亚国籍,但是她的父母坚持让这个孩子在中国上学,他们认为孩子未来发展会有个世界性的选择过程,现在很难说孩子以后就一定在澳大利亚发展或者是在美国发展,可能是在中国发展,也可能是日本发展,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他们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培养出的素养,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选择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在中国学习。我觉得这个孩子父母的想法有道理,每位家长对于孩子留学问题,一定要多元化的、长远的思考,不要单一地由眼前形势来决定。

心理解读:

教育也有社会性

心灵导师:金颖(知名心理专家、心理作家)

应试教育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应试教育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这个观点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看着那些背着大书包上学的小学生,那些半夜还在赶作业的孩子,那些因为考试失败而跳楼的孩子,没有人会不揪心不心疼。打开网上随便搜索“应试教育”,大部分都是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和投诉,说作业多、考试多、死记硬背、导致孩子们高分低能、过大精神压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受到限制。大家都纷纷谴责国家的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要求给孩子们减负和补充素质教育,但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现状却愈演愈烈。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有利有弊,关键就看是什么占据上风。当然,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的确有很多弊端,对孩子的心智发展限制非常大。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焦点决定结果。如果我们都继续群而攻之,都只看到应试教育的不好,我们的不接受就会创造更多的问题来。

冷静下来细细想想,中国式的教育导致的问题,难道全部都是制度和考试惹的祸?我们的家长们就没有一点点问题?我们集体形成的群体意识就没有一点点责任?

看着和《虎妈猫爸》中完全一样的越来越脆弱的孩子和越来越“疯癫”的家长,我在想,考试和机制其实从恢复了高考体制之后,并没有改变多少,是什么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呢?

回想自己,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长大的,现在早已中年的我们,老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大家都各有各的精彩与人生。我的小学和初中的两个班长,总是今天你考了第一,明天就是我考第一,就连班长的一正一副也是两人轮流争着来。如今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在非常大的银行做高管,养育了两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另外一个北大毕业后,在知名的IT公司做管理,也有一个已经读高中的女儿。但当年好几个特别调皮捣蛋,不肯认真学习的男同学,有不少自己开公司的,有成为公司高管的,有成为公务员的,人生也没有比班长们差多远。

再想想高中,那时真的是0.1分就会相差一个名次呢!我到现在还记得,学校十点统一宿舍关灯和教室锁门,争分夺秒抢学习时间的我们,常常是翻着校舍的大铁门回到宿舍,而后又继续点着蜡烛夜读。当时班长是一个永远保持第一名的女生,我们就在同一间宿舍里,常常看到她深夜在烛光前睡着过去,你和她说:红,吹了蜡烛睡了,要不你再睡过去当心倒了蜡烛点上蚊帐。她却又正正身体继续看书。看着她每天几乎只有3-4小时的睡眠,白天听课时却绝对神采奕奕,而等到一百米和三千米的长跑比赛时,第一名也永远是她的。当时,有如此疯狂学习的学霸在身边,而且还不止一个时,好像都没有什么人抱怨考试。每个人都只管低头读书,为高考不懈努力。这个班长后来进了清华,而后出国深造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最近同学微信才发现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事业也相当不错。再看看其他的同学们,和我的小学同学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都早摆脱了当年的排名,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