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上流动性过剩和市场预期低迷并存,国内货币存量也较大,给“两个保持”带来很大压力。
——《求是》2012年第4期发表李克强副总理文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定力,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中国也沉着应对,不畏艰险,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重点是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国政府还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
——2013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流动性过剩是指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太多了。你可能觉得这个名词很陌生,但作为中国人,你对这个名词造成的直接后果一定不陌生——物价上涨。中国人对物价上涨的愤怒转化成了无数个网上的笑话、生活中的段子和大学里的论文。更可怕的是,流动性过剩的危害不只是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过程中形成的资产泡沫很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过冷,损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何面对流动性过剩,如何“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是李克强总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在被称为“李克强总理经济形势公开课”的《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2013年10月21日)中保持了极高的警惕: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性通货膨胀,不仅干扰、破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流动性过剩已到令人咋舌地步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在经济界常用的名词,但是经济界以外的人可能很少听到。所谓流动性,就是指货币,也就是钱,所谓过剩就是太多,所以用通俗的话来说,流动性过剩就是指钱太多。中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吗?
从种种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的确存在,从最常用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这一指标目前高达165%(按照2012年的数字,国内生产总值为47.2万亿元,2012年广义货币为90万亿元,这一指标更高达190%),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实为罕见。另外一个指标是中国广义货币存量与证券市场市值的比值,根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研究,这一比值高达5,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央行的资产也是判断一个国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从2011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超过美联储成为世界上资产最庞大的央行。2011年7月18日的《新世纪》杂志曾披露如下数据:
谁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如果回答是美联储,相信不会有太大争议。但是,如果问起谁是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答案就会比较出人意料,因为这不是美联储,而是中国人民银行。
是的,我们曾高度关注2010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憧憬2019年超越美国,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人民银行已成为全球最大央行的这一重要事件。
人民银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年到2010年间,人民银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
那么,为什么我国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理论界对此有很多种看法,比如认为是中国的货币化程度在加深,外国的流动性过剩影响了中国,等等,但归根到底,是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太宽松。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我国自1998年以来,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数次实质性的货币扩张政策。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骤然下滑,我国经济面临失速危险,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从1998年1月1日起取消了对四大专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并分别于3月和7月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为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于3月下调了法定准备金率。2008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再次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连续数次降低利率,之后商业银行贷款井喷式爆发。2013年1月29日,环球网报道的几组数据令人咋舌:
考察一国的印钞额,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根据统计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2008—2012年M2数据得出,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中,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其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达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至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
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止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
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钱太多是个问题吗?对于单个的个人或家庭来说,钱太多真不是个问题。除了个把愤世嫉俗的文人隐士,估计没几个人会觉得钱多了咬手,一个月的收入从5000元变成1万元总不是坏事,家里的存款从10万元变成了20万元简直应该庆祝一番了。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钱多是好是坏就需要仔细分析了。
在当前形势下,流动性过剩有百害无一利
设想一下,现在你的收入从5000元变成1万元,但是所有商品的价格也都变成了原来的两倍,苹果从5元涨到了10元,大米从3元涨到了6元,这时候你就不会太高兴了吧!这就是国家钱太多会发生的事情,一个国家货币数量增长,居民的收入会增长,但通货膨胀也会随之而至。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定的,由这个国家的自然条件、矿产资源、劳动力数量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等决定,与货币数量不相干。如果发行的货币过多,过多的货币追逐恒定的产品,那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国家每年只能生产出1亿斤粮食,当这个国家发行1亿元货币时,每斤粮食的价格是1元,当这个国家发行2亿元货币时,粮食也不大可能增产,每斤粮食的价格就是2元了。这就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事情。
30年前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的月收入普遍只有几十元钱,那时候的物价也很便宜,当时北京一斤猪肉不到5角钱;现在北京的月平均收入大约是三四千元钱,但现在的猪肉也涨到了差不多20元钱一斤。收入涨了100倍,猪肉价格也涨了几十倍,实际生活没有收入显示的那么美好。中国这几十年货币发行其实不算夸张,中国的经济也在进步,所以收入增长的速度还是远超过物价的。如果你看看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你就能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国家钱太多有多可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背负巨额战争赔款,以德国的经济实力这些赔款根本无法负担,恰好部分赔款是以德国马克计价的,于是德国开始开足马力印钞,由此带来20世纪最为疯狂的通货膨胀。
其实如果收入增长的速度和物价上涨的速度是一致的,那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当你的收入从2000元变成4000元,猪肉的价格从10元变成20元,好像你也不会太在意,虽然没有因为收入涨了一倍而开心,却也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担心。然而,当通货膨胀实际发生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会这么泰然处之,因为除了收入,人们还有储蓄。当国家多发行钞票时,人们的收入固然可能会跟着增长,但积蓄是绝对不会跟着增长的。人们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最后买不到什么东西了。而且,一个社会里,不是所有人的储蓄都是一样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收入微薄,仅够糊口,因此不会有太多储蓄;社会顶层人士的财富往往是以房产、厂矿、公司等形式保存的,也不会有太多储蓄;真正有储蓄而且以货币的形式保存储蓄的人是中产阶级。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在洗劫中产阶级的财富。甚至有人称,人类历史上的每次恶性通胀几乎都是场消灭中产阶级的战争。《华商》杂志2008年6月刊曾援引了当年德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