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5770000000063

第63章 大脚皇后(1)

马皇后这个人,就像是一个家庭主妇,平日里朱元璋吃饭,都是马皇后亲自下厨房做,当了皇后,还依然如此。朱元璋离了她的照顾还不习惯。而且她不光管家里的事,天下的事她也要管。

上一讲我们说到朱元璋抓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生产和文明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家庭和睦。

朱元璋用了这样一个词,叫“正家道”。所谓“正家道”,其实就是让家庭生活有规矩有章法可依,而家庭生活中的规矩和章法又都需要一个保障条件:“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也就是说,要想做到家庭和睦,家庭生活有规矩有章法,最重要的是要搞好夫妻关系。因为夫妻是家庭组成的基础,这个基础有问题的话,一家子的日子就不可能过得好。这可是朱元璋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因为他的事业成功跟他的家庭生活规矩有序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主要原因就是他和马皇后之间夫妻关系极好。

一、妻以夫贵

说到朱元璋的家庭生活,我们就不能不说一说中国历史上这位了不起的女性——朱元璋的皇后马氏。

我们在前面讲到朱元璋刚刚参加红巾军的时候,当时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看中了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

那时候朱元璋等于是人家郭子兴家的上门女婿,是靠着郭子兴养女马氏的关系,才进一步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同时凭着自己的本事,才慢慢取得了在军中的地位,在郭子兴死后成为这支部队的领导,最终登上了皇帝宝座。等到朱元璋当上了皇帝,马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后。

马皇后是今天的安徽宿州人。宿州属于淮西地区,所以马氏跟朱元璋算是淮西老乡。要说马氏这个人早先的生活也挺坎坷。她的母亲早逝,父亲马公也算是个地方上的豪杰,可是也去世得比较早,可谓壮志未酬,结果在史书中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马公当年跟郭子兴志同道合,郭子兴起兵时,他就想回家乡招募军士起兵响应,却不幸病故。临终前马公把女儿托付给了老朋友郭子兴,就这样,马氏成了郭子兴的养女。

郭子兴是个粗人,马氏在他家里,虽然生活上得到了照顾,但是那时候一个女孩子,又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也实在不奢望以后能够嫁个什么好人家,有个什么好前景。

我们从一些记载中看到马氏名叫秀英,可是在正史中,却没有记载她到底叫什么,是出于对皇后乳名的避讳,还是因为她本就没有名字,就不得而知了。古时候的女孩子大都没有名字,有也只是乳名,由于正史中没有记载,所以有些史家不相信马皇后叫马秀英这个名字。

马氏这个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又早早去世,自己寄养在别人家里,因此比较懂事,很知道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就在这时候,朱元璋来到郭子兴部队投军,又因为有能力,得到郭子兴赏识,不但得到了提拔,而且娶了马氏为妻。

要说马氏这个人虽然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端庄大气。当然,我们今天看到她的画像,那肯定是美化过的,可是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长相其实更不敢恭维,他能娶到这样的媳妇,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朱元璋画像有好多幅,这些画像分为两类,一类叫“丑像”,一类叫“美像”。古人画像虽然比不上今天这么写实,可也还是照着真人画,相貌神情总应该相近的。我们看到的朱元璋画像,有的这样,有的那样,相差太远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的专家考证说,那类“丑像”是写实像,朱元璋长得就是那样,瓦刀一样太长脸,眉毛竖起来,下巴向前弯出,的确不好看,但是正符合了史书中记述的,他相貌与众不同。“美像”是他当皇帝以后,画师们画历代帝王像时画的,把朱元璋画成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虽然好看了,可是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了,也就不像朱元璋了。如果说马氏愿意嫁给朱元璋,那当然是养父之命,不得不从;另外也是朱元璋长得虽然不好看,却有那么一种英武之气。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那样的战乱年代,马氏嫁给朱元璋这样一个军伍中的人才,也算有了依靠。

因为成长在马公和郭子兴这样的草莽英雄家里,又长期在军队中生活,所以马氏就没有像当时别的家庭中的女孩子那样缠足。缠足就是裹小脚,女孩子一旦裹了小脚,行动就不方便了。当然马氏也可能曾经裹了脚,可是不像人家那样裹得认真,马氏的脚基本上是天足。这在当时可算是另类,所以她虽然没有名字,可是有个很有名的外号:马大脚。后来那些恨朱元璋的人,就给她画漫画加以丑化:画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西瓜,特别突出一双大脚,这就叫“怀西妇人好大脚”。“怀西”就是说“淮西”,马氏不是淮西人嘛。

可正是她的这双大脚,帮助朱元璋成就了一番帝王事业。明朝人写的野史里面还有记载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打了败仗,是马氏背着他冲出敌人包围,救了他的性命。要不是有一双大脚,能背着人跑吗?

别看马氏不是传统的那种大家闺秀,可是她读书识字,是有文化的。史书中说她:“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文化水平比朱元璋要高些。所以史书中还说:“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

(《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

由此看来,马氏还有点儿像朱元璋秘书的意思。其实马皇后也没正经读过书,这些文化知识,也都是她平日里一点点学到的。

朱元璋起家的时候,娶了马氏,说他是“夫以妻贵”一点儿也不错。不过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女人再能干,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马氏运气也还真是不错,她嫁的朱元璋虽然是个穷小子,却绝不是个简单角色,后来居然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这样一来,马氏也就成了开国皇后、一国之母了。

朱元璋后来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打下天下的,虽然当初是郭子兴赏识他,把养女嫁给他,可是他最终当上了皇帝,这个天下可不是郭子兴给他的,是他一刀一枪凭实力打下来的。

所以到了朱元璋当皇帝的这个时候,就不再是人们说的“夫以妻贵”了,而是“妻以夫贵”了。

不过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马皇后跟别人的妻子不同,马皇后是自己打天下的贤内助,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贤内助,不要说自己当初得不到那么快发展的机会,而且以后打天下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再说马皇后还救过他性命。这就是我们上一讲说到的:“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二、贤德内助

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同时册封马氏为皇后,大儿子朱标为太子。当时朱元璋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昔汉光武劳冯异曰:仓卒芜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君臣之间始终保全。朕念皇后起布衣,同甘苦,尝从朕在军,仓卒自忍饥饿,怀糗饵食,朕比之豆粥麦饭,其因尤甚。昔唐太宗长孙皇后,当隐太子构隙之际,内能尽孝,勤承诸妃,消释嫌猜。朕数为郭氏所疑,朕径情不恤将士,咸以服用为献。后先献郭氏,慰悦其意,及欲危朕,后辄为弥缝,卒免于患,殆又难于长孙皇后者。朕或因服御诘怒小过,辄为朕曰:主忘昔日之贫贱耶?朕复为之惕然。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岂忍忘之!

(朱元璋《明太祖宝训·正家道》)

朱元璋在这里先是讲了一个东汉光武帝的故事,说汉光武帝刘秀对功臣冯异说,当年打仗的时候,同甘共苦的事情,在芜蒌亭送的豆粥,滹沱河的麦饭,我都不会忘记,如今我们虽是君臣,但是君臣之间应该始终保全,不生变故。

朱元璋用这段话教育了群臣之后,就说到了马皇后。他又说了一个掌故,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很了不起。她好读书,尤其是历史书,因此能够以史为鉴,常与太宗论古今之道,对唐太宗治国多有规谏。劝唐太宗不亲外戚,听信魏徵的直言,被唐太宗倚为内助。

朱元璋知道这段历史,所以他说起马皇后来,就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能够处理各种关系,是自己的贤内助。

当年朱元璋在郭子兴部下的时候,郭子兴是个多疑的人,朱元璋干得太好了,他虽然对朱元璋赏识,离不开朱元璋,可是也对朱元璋有所猜疑。这时候,马氏就能够周旋其间,弥合两人的嫌隙。有一次郭子兴怀疑朱元璋,把他关了起来,不给饭吃。马氏悄悄烙了些炊饼,送给朱元璋吃。因为饼刚刚烙好,还很烫,马氏把饼藏在怀里,结果把自己胸部都烫伤了。

打天下的时候,马氏为了让朱元璋能够吃饱,自己总是存一些干粮和肉脯,无论是多么困难的时候,马皇后都宁可自己挨饿,而朱元璋从来不会吃不上饭。

朱元璋这个人对下级好,对上级不怎么会巴结,打了胜仗,得了战利品,都分给下属将士。这样一来,将士们高兴了,拥护他,愿意跟他出生入死,可是郭子兴却不高兴,因为朱元璋没有多余的战利品进献给他了。一次两次,解释解释也就过去了,可总是这样,郭子兴就觉得朱元璋不拿他这个元帅老丈人当回事,就对朱元璋猜忌不满了。为了解除郭子兴对朱元璋的疑忌,马氏就把自己存的东西拿出来献给郭子兴最宠爱的张氏,张氏高兴了,在郭子兴耳边说朱元璋的好话。马氏就这样帮朱元璋过了不少难关。这也说明马氏做事大度,有心胸,有谋略。

朱元璋打下太平(今天的池州)的时候,马氏还在和州(今天的安徽和县),亲自率领将士们的家属渡江前往太平;朱元璋占据应天以后,战事频频,马氏亲自为将士们做军衣军鞋;龙江之战,陈友谅大军压境的时候,马氏“尽发宫中金帛犒士”,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犒赏将士。她还劝朱元璋约束部下,“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很让朱元璋佩服。

马皇后这么有指挥协调能力真是很不简单,只可惜她是一位女性,在那个时代不能直接统领指挥军队,不然的话,她肯定也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官。所以朱元璋说,马皇后比起长孙皇后来又不知强过多少倍了。

马皇后从小父母早逝,一个亲人也没有,在郭子兴家做养女,虽然生活得还可以,对父母和亲人的思念却时常让她伤心。打下天下以后,马皇后的家人就成了开国的外戚,应该沾上马皇后的光了。可是当朱元璋要让人去访寻马皇后家的亲人的时候,马皇后却委婉拒绝了。她说:“爵禄私外家,非法。”

(《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

把爵位(权)俸禄(钱)赐给外戚,不合法度。她不去找什么亲人,是不想让沾亲带故的马家人无功受赏。朱元璋只好把马皇后的父亲追封为徐王,母亲郑氏追封为王夫人,为他们修了墓,建了庙,让马皇后对亲人的思念有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