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5770000000035

第35章 朝廷上下(1)

朱元璋生气不生气很容易看出来,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平日里,他总是把腰带放在胸前,可是每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就把腰带按下去,满朝文武官员一看,就知道坏了,不知道今天谁要倒霉了。

上一讲我们说到朱元璋为了能够了解下情,不被蒙蔽,想了许多办法,任命御史去调查下情,向他报告;设立了通政司,让下面的大事可以不通过官员,直接经通政司传到他面前;这还不够,他还在皇宫门前放了一面大鼓,取名登闻鼓,谁要是有重大事情,就可以直接击打登闻鼓,向皇帝告御状。这一天,真的有个人前来击打了登闻鼓,可是这个人击鼓后,就在登闻鼓下上吊自尽了。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大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执法三司

这个前来击鼓的人是一个从地方上来京城的基层官员,是洞庭湖畔龙阳县的典史,名叫青文胜。

典史是县里面主管文件、出纳的级别最低的小官,连品级都没有,在当时就叫“不入流”。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跑到皇宫前击鼓然后自尽,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龙阳这个地方因为临近洞庭湖,经常遭遇水灾,老百姓交不起赋税,拖欠的赋税多达数十万石。地方官为了向上报税,对老百姓百般追索,甚至严刑追缴,很多人都被打死了。青文胜看到这种情况,慨然前往京城,上疏为民请命。他先是通过通政司之类机构送上奏疏,可是一连上了两次奏疏,都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半点消息。也的确如此,像他这样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上疏说的又是一个小地方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举动引起皇帝的注意,很难有什么结果。青文胜叹息说道:“何面目归见父老!”于是他决心舍生取义,用自己的性命唤起皇上的注意。这一天,他再次写好了一份奏疏,来到皇宫前,敲响了登闻鼓,然后就在登闻鼓下自尽了。

这一下子果然惊动了皇帝,得知这位小小的典史是为了县里百姓舍生取义,朱元璋也被感动了,他诏令免去龙阳地方租赋二万四千余石,并且定为限额,以后年年减免。青文胜用一死使龙阳当地老百姓从此受益,地方百姓为纪念青文胜建了祠堂。青文胜的妻子因贫不能回乡,地方上还专拨公田百亩,把她和一家人养了起来。

青文胜的官职太小,如果不用这种极端方式,他平时是不可能见到皇帝的。典史上面还有县里的主簿、县丞,还有知县,知县的上级是府一级的官员,府之上还有省一级的官员,再到朝廷的各个部门,像青文胜这样一个连芝麻官都算不上的典史,他的上疏怎么能得到皇帝的重视呢?如果没有登闻鼓,即使朱元璋做了这许多安排设置,基层的这些事情他还就真的无从知道。

在明代典章制度中,登闻鼓是司法部门管理的事情,列在刑部名下,起初由御史管理,后来改由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管理。六科是针对六部设置的机构,职责就是挑六部的毛病,把六部给皇帝的疏文,找出毛病来驳回去,当时就叫“封驳”。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都是在朝廷上专门找别人毛病,弹劾官场问题的官员。因为给事中是分六科管事的官员,御史是分十三道管事的官员,他们合在一起,就被称作“科道官”。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疏言事,所以也被人称作“言官”。

朱元璋这个人在官僚机构设置上,实在有一套办法,他让所有的官僚机构都盘根错节,互相牵制,最终达到整体平衡。比如执法这件大事,就有三个部门负责: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刑部是六部之一,主管刑狱,是国家最高的司法权力机构,正二品衙门。也就是说,刑部的长官刑部尚书是正二品的大员;都察院是与六部同级别的中央机构,也是正二品衙门,主管纠劾百官,但是也管审问刑狱;大理寺虽然比刑部、都察院低一级,是正三品衙门,但是大理寺主管审核平反刑狱,司法权力也非常大。遇到重大案件的时候,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要一起来审理,所以人们也叫他们为“三法司”。

“三法司”合掌全国的司法,听命于皇帝,成为朱元璋处理法律事务的中央办事机构。

朱元璋对官员们说:“三代而上,治本于心;三代而下,治由于法。本于心者,道德仁义,其用为无穷;由乎法者,权谋术数,其用盖有时而穷。”

(《明实录》附录《明太祖宝训》)

三代指的是尧舜禹,朱元璋的意思是说那时候的人懂得仁义道德,不需要用法律去管理约束,如今的人不懂仁义道德了,所以他要用法治管理。

不过朱元璋这个人,做事并不完全遵循法律约束,他有那么一点“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的劲头。他不仅把“三法司”用到极致,而且还有许多超出“三法司”之外的“法外之法”。

后世史家评论朱元璋的时候都说,他是要“以猛治国”,这也符合中国历史上“乱世之后用重典”的传统。他每天上朝问政,满朝文武官员都要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看看他今天生气不生气。朱元璋生气不生气很容易看出来,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平日里,他总是把腰带放在胸前,可是每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就把腰带按下去,满朝文武官员一看,坏了,不知道今天谁要倒霉了。所以史书中记述说:“太祖视朝,若举带当胸,则是日诛夷盖寡;若按而下之,则倾朝无人色矣。中涓以此察其喜怒云。”

(徐祯卿《翦胜野闻》)

朱元璋还有一个招数,他让御史、给事中这些言官可以在要对重要官员弹劾的时候穿红色的朝服。明朝官员上朝时候穿的衣服,都有规定,什么级别官员穿什么样的朝服,不同职务的官员也穿不同朝服。平时里御史、给事中都穿正常的朝服,如果今天看见哪个御史或者给事中穿着红袍来上朝了,那可就坏了,今天一定有谁要被弹劾了,也就是说大家会惴惴不安,不知道今天谁要倒霉了。

朱元璋时代,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早晨上朝去了,官员们自己提心吊胆,家里人也跟着提心吊胆,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回到家里。晚上回来了,一家都庆幸,又平平安安过了一天。明朝人笔记里面记的这些事,虽然有些过分,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朱元璋从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76年,就开始大改官制,从地方到中央,全都作了重大改变。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发生了胡惟庸案,这个大案一下子就搞了十年。胡惟庸的案子刚刚结束,又出了蓝玉案,蓝玉案之后,又杀了冯胜、傅友德,这也就差不多到了朱元璋的晚年了。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什么叫“家天下”,朱元璋这么干的目的当然是要建立一个朱家世世代代统治的国家,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跟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一样,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都是这么想的、这么干的。

但是朱元璋又与他们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不仅要建立一个朱家子孙世世代代统治的国家,而且还要竭尽全力把这个国家治理好,要做到长治久安。因此,他就必须在有生之年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典章制度,让子孙后代能够遵循行事,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定牢固的政权,把那些可能威胁到他后世安定的人除掉,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以杀人多而出名的皇帝,后人也称之为“以猛治国”。

可是以严猛治国,也不能成天搞运动不是?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就不是当年打天下的情况了。现在是坐天下,就得有一套坐天下的办法。朱元璋坐天下的一个根本原则,说到底,四个字:中央集权。

什么是中央集权呢?在皇权时代,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金字塔,下面基座部分是官民百姓,越往上越是高官贵族,最上面是皇帝,皇帝就是当时中央的最高权力代表,所以中央集权就是从地方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一身,中央集权就是强化皇权。

二、五府六部

当皇帝的都认为自己的权力越大越好,而且不能大权旁落。可是皇帝一个人,要看住国家这么大个摊子,必须要有很多人帮他管理,而帮他管理天下的这些人要是权力大了,就可能专权,皇帝就会大权旁落。这是历朝历代都解决不好的难题,也是朱元璋一心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不能旁落的就是军权。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为了把军队管起来,成立了一个管理军队的机构叫大都督府。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亲侄儿朱文正当大都督府的大都督。

这个朱文正不光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而且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功劳很大。当初跟陈友谅决战,要不是他率军死守南昌,拖住陈友谅,结果还真难料。当时朱元璋很高兴,问他要个什么官当,朱文正回答说:亲叔叔成大业,还怕没有富贵吗?先赏我这样的至亲,怎么能让众人心服?朱元璋一听,更高兴了。这孩子懂事呀。可是其实朱文正这番话是他违心说的。等到朱元璋真的先赏赐别人,他就不干了,闹起事来,结果被朱元璋罢了官,大都督也做不成了。

朱元璋不让亲侄儿做大都督了,可是这个大都督的位置交给外人他又不放心,于是就让亲外甥李文忠做。李文忠干了几年,到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就把大都督府废掉了,改设五军都督府。就是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成了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都督府一分为五,天下军卫也分成五部分,分别交给五个都督府管理,被分解了的都督府就没有原来那么大的权力了。而且这五个都督府只能管军卫,派领兵军官,却不能调动军队。军队调动还要听命于兵部。你看朱元璋安排得多么巧妙,最终一切权力都由他亲自掌握,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

当年丞相胡惟庸就是权力过大,让朱元璋感到有些大权旁落了,于是他干脆找个借口,把胡惟庸杀了,并且废除了丞相这个职位。

废掉丞相职位的好处是不会再有人分散皇帝的权力,朱元璋这个皇帝可以做得安稳了。可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差点把朱元璋累死。大家想想呀,丞相是干什么的?是管理天下政务的最高官员。这个官员没有了,可他管的事一件都没少,他管的事别人又都管不了,只好交给皇帝来亲自管理。

中书省下面原来管着六部,六部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六部是管什么的呢?大致说来吏部管官吏,户部管财政,礼部管内外礼仪祭祀活动,兵部管军队调动,刑部管司法,工部管工程,当然这只是大概分分,其实各部管的不止这些。就这六个部,就把天下的事情全都管了。

朱元璋把丞相和中书省废掉,直接管理六部,就是直接管理天下几乎所有的具体事务,同时他还管理国家决策的大事,可说是宏观、微观一个人全都管,那还不累得要死!

要说朱元璋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一位皇帝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不要帮手、自己管理国家的皇帝。其实他也不是不要帮手,只是他在位的时候,还没有想出找什么样的帮手合适。

杀胡惟庸废丞相后大约九个月,朱元璋设置了春、夏、秋、冬四辅官,选了些老实巴交的儒臣,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帮助朱元璋管理事务。可是这个办法没多久就废除了,一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二是起不到帮助管事的作用。两年以后,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模仿宋朝制度,设立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可是他又不敢给这些大学士很高的地位,官名听着挺好听,其实“大学士”只是五品官,在朝廷官员里面充其量算是中层。而且这些大学士也不处理下面的奏章,“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史·职官二》)。只是个顾问,用老百姓的话说,雇你就问你,不雇就不问,仍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不过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做了一件事,他开始让翰林院的官员和詹事府的官员协助处理日常工作了。翰林院大家都知道,那是国家笔杆子最集中的地方,詹事府也差不多,不过詹事府的主职是管理太子身边的文书奏章讲课之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