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5630900000044

第44章 针灸、推拿及其他疗法(3)

外关

肩髎翳风角孙丝竹空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肩峰后下方,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将耳郭前后对折,在耳尖指对的颞颥部眉梢的凹陷中热病、头痛、耳鸣、耳

聋、胁痛、上肢痿痹肩臂挛痛、上肢不遂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络穴、八脉交会穴

(通于阳维脉)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目外眦旁约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头痛、目疾

听会

阳白

风池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

陷处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耳聋、耳鸣、齿痛

头痛、目痛、面瘫

内、外风证:中风、头痛、眩晕、感冒、项强

肩井在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臂疼痛、活动不利

续表

经脉穴名定位主治功效附注

足少阳胆经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腰胯疼痛、下肢痿痹

合穴、胆下合穴、

筋会

髓会

风市

阳陵泉

悬钟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外踝高点上3寸,当腓骨前缘处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瘙痒黄疸、胁痛、膝肿痛、下

肢痿痹

颈项强痛、下肢痿痹

足厥阴肝经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中风、癫狂、头痛、眩输穴、原穴

蠡沟中都曲泉章门

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屈膝,膝关节内侧纹头上方凹陷中第11肋端缘晕、月经不调、痛经泌尿生殖系疾患腹痛、崩漏、恶露不尽、泌尿生殖系疾患脾系疾患

络穴郄穴合穴

脾之募穴、脏会

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肋痛痞块、胸肋满痛肝之募穴

脉腰俞正当骶管裂孔处月经不调、腰脊疼痛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生殖系疾患、腰腿疼痛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生殖系疾患、腰脊强痛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热病、疟疾、感冒、咳

风府

后发际直上1寸,两侧斜方肌之间喘、癫狂痫、项强

头痛、中风、癫狂痫

百会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处头痛、眩晕、中风、失

眠、健忘、脱肛、阴挺

人中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昏厥、中暑、癫狂痫

脉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泌尿、生殖系疾患膀胱募穴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泌尿生殖疾患、虚脱、小肠募穴,强壮穴

泄泻、脱肛

石门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泌尿、生殖系疾患三焦募穴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泌尿生殖系疾患、虚脱肓之原穴、强壮

穴,下腹部腧穴,孕妇慎用

阴交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腹痛、水肿、月经不调禁针,多用灸法

神阙肚脐正中虚脱、腹痛、腹胀胃之募穴、腑会

中脘前正中上,脐上4寸胃脘疾病、胃痛、腹胀心之募穴

巨阙前正中线上,脐上6寸心胸、心悸、痫证

承浆颏唇沟的中央面肿、齿痛、流涎

经脉穴名定位主治功效附注

经外奇穴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穴头痛、失眠、健忘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头痛、眩晕、鼻疾、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约后约1横指凹陷中头痛、目赤肿痛、

子宫腰眼夹脊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阴挺、月经不调、不孕月经不调上胸部穴位主治心肺

上肢疾病;下胸部穴

位主治胃肠疾病;腰

部穴位主治腰腹、下

肢疾病

四、针灸处方配穴原则

针灸处方,是针对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方法,加以配伍组合而成。针灸处方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处方是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节着重介绍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一)取穴原则

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证的特点、腧穴的特性,结合临床的具体实践,合理地选取适当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以循经取穴为主,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三种,在临床应用时可分可合。

1.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选病变局部和临近部位的腧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规律提出来的。如眼病取睛明,口取地仓、颊车,腰痛取肾俞、大肠俞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2.远部取穴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多采用循经取穴。是根据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能治疗经脉所过的头面、躯干、脏腑的病症这一规律提出来的。例如:心悸、胸闷属心的病症,可取内关;目赤肿痛取行间;头顶痛取太冲;胁肋不舒取阳陵泉等,都属本法范围。而《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应用。

3.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也称对证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用于病痛部位明显或局限者,而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如发热、失眠、多梦、盗汗、自汗、虚脱、昏迷等,这一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例如:高热者可选取大椎,失眠多梦者可选神门,盗汗者可选取阴郄,虚脱可选关元、气海,治昏迷可选取素髎、水沟等。有些腧穴对某一方面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中经常选用,如气病的胸闷、气促取膻中,血病的血虚、慢性出血取膈俞,筋病的筋骨酸痛取阳陵泉,这些也属随证取穴范畴。

以上三种取穴原则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应用。如治疗腰痛,可选取肾俞、大肠俞、腰眼、委中,其中取肾俞、大肠俞为近部取穴,取委中为远部取穴,取腰眼为随证取穴。

(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是在取穴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是取穴原则的具体应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并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主要有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要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

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取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胃脘疼痛可近取胃经腧穴梁门,远取本经的足三里;胃火循经上扰所致的牙痛,可在胃经上近选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2.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的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可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取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饮食积滞所致的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和脾经的公孙。特定穴中的原络配穴法,也是本法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与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胃病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脱肛上取百会,下取长强等。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本法的具体运用。

4.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内经》中称“偶刺”。本配穴法常用于脏腑疾病,如膀胱疾患前取中极,后配膀胱俞;胃脘痛前取中脘,后配胃俞等。俞募配穴法的配合应用,就是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5.左右配穴法是指将肢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以加强协同作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也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如左侧面瘫可取同侧的地仓、颊车和对侧的合谷。以上的取穴原则和几种配穴方法,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一个针灸处方常常是

几种取穴原则和多种配穴方法的综合应用。

五、针灸方法

(一)毫针刺法

1.针刺前准备

(1)毫针的选择:毫针的选择主要选毫针的规格,即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此外,还应注意针具的质量。

(2)消毒工作:针刺治病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消毒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和施术部位的消毒。

(3)体位的选择:选择体位是以医者能够正确取穴,便于操作,患者能够舒适持久为原则。并尽量选用一种体位使所取的穴位都能选刺,对年老体弱、初诊、精神紧张患者宜取卧位,嘱咐患者在留针过程中勿变动体位。

常用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2.毫针刺法

(1)进针法。针刺操作分刺手与押手。所谓“刺手”,就是持针之手。临床上多数医生以右手持针,故称右手为“刺手”。所谓“押手”,是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多以左手为“押手”。

毫针的进针方法主要分为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

①单手进针,即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是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拇指、食指向下用力,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达到所需深度。

②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配合将针刺入穴位皮内的方法。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4种。指切进针法,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夹持进针法,是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夹持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持针身中上段,将针置于针刺穴位的皮肤上方,左、右手配合,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法,采用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针刺的角度有直刺、斜刺和平刺。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左右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刺入,此法适用于关节处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的腧穴;平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腧穴等。针刺的深度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及腧穴的部位有关。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3)行针手法。行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促使产生针感、或调节针感的强弱等而施行的操作方法。行针的手法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

①提插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采用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刺向深层为插,由深层退到浅层为提。

②捻转法是指将针刺到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食、中三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注意在捻转时不能做单向捻转。

(4)得气。又称为“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当得气时,在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重等感觉,有时还可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这些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传导,同时,医者针下有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不得气时,患者无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亦感针下空虚无物。

得气与否及快慢,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一般地说,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迟缓,疗效较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也应注意,得气的强弱,也须因人、因病而异。

在临床上针刺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影响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变化,且与取穴准确与否和施术手法也有关系。如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

(5)毫针补泻手法。常用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三者均是在针下得气后施行补泻。①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法是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其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捻转泻法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其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②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法是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要求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提插泻法是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③平补平泻法是在针刺得气后,做均匀地提插、捻转,然后出针。

(6)留针。将针留置于穴内,称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感和继续施用手法。一般病证可留针10~20分钟,或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而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小儿一般不便留针,有些腧穴常用快速针刺法,亦不必留针。

(7)出针法。出针是指将针从体内退出。出针的方法,常采用双手配合。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刺部位,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当针下无阻力时顺势退出。

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应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及减轻疼痛。出针之后,应核对针数,防止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