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克服以守代勤
对待上级的文件、指示照传照抄,照存照旧。接到上级文件之后,不是结合实际作认真的研究,以形成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具体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付诸实施;而是满足于照本宣科地传达,然后依样画葫芦地制作,文件的内容只是稍稍改头换面而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旦遇到单位有了困难和问题,就向上级伸手要这要那,等待别人来“扶贫”。
凡此种种,都是不勤政的表现,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要做到勤政为民,就必须克服以上的种种表现。
第三节为政落脚点在优政
领导者不仅要做到勤政,更重要的还要做到优政,以自己良好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要做到优政,应当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提高领导素质
做到优政,必须提高领导者的素质。良好的素质是卓越才干的前提,也是优政的基本条件。因此,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中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学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提高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本领。
(二)拓宽视野,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领导者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使自己具有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领导者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学习培训,以及一系列问题的调查研究,增长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才干,养成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战略思考的能力。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领导者要做到既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自觉地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学以致用,按照本单位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运作措施。
二、坚持科学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会受到既存思想意识的局限和阻碍,创新需要克服阻力、解放思想。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能打破旧的思想定式,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才会有新创造的发生。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在创新中保持领导工作的活力。
(二)遵循客观规律
领导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中创新。“胸中无数点子多”,名目繁多的“政绩工程”之类的所谓“创新”,皆因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而使当事者出丑。只有在把握事物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基础之上形成的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才是符合实际的、管用的。
(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创新中,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同当前、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自己的贯彻意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单位的情况千差万别,对中央的精神、上级的指示,不能照抄照转,只有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贯彻落实措施和办法,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只等上级怎么说,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就怎么做,一点不结合自身的情况,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不能拍出与实际相符的板子,支出人民满意的盘子。
三、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
做到优政,就要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面临着新的复杂的环境,经济社会生活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对决策者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增加了科学决策的难度。与其他工作失误相比,错误的领导决策是一切失误中的最大失误,它所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是广泛的、长期的,往往还会产生连锁反应。要实现决策科学化,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决策前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复杂纷呈,层出不穷。领导者要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必须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材料。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先进办公手段的运用,为“领导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提供了便利。但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不管发达到什么程度,都否定不了也取代不了领导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人民群众进行直接的调查研究,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那种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凭老经验和想当然,搞关门主义的决策是从来不会成功的。因此,要保证决策不失误,不仅要强调必须搞调查研究,而且要搞事实求是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领导者头脑里不得有框框,戴有色眼镜。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甘当小学生,实际是什么,就应如实承认是什么,尽管实际与自已所想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也应尊重实际。只有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二)决策中充分讨论
充分讨论是正确决策的必要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凡属提到会议上的问题,都必须经过充分讨论,允许提出异议。如果在讨论中发现重大的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并不属于需要立即解决的紧急问题,就应该适当地延长讨论,并且进行个别商谈,以便求得大多数人的真正同意,而不应该仓促地进行表决,或者生硬地做出结论。因为通过充分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臆断和偏听偏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就不至于出现顾此失彼和得不偿失的现象。
(三)决策后跟踪调研
跟踪调研是正确决策的必要环节。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由此,对决策正确性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调研-决策-再调研的循环过程。即使所作决策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也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予以调整和完善。如果所作决策是错误的,则更应在运行中通过跟踪调研及时发现并提交领导班子研究后予以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