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5630600000019

第19章 历史遗痕(3)

下岩寺的海拔高程全部在175米以下,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时就将全部被淹。由于没有进入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库调,下岩寺没有一分钱的移民补偿资金,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危险。2003年,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县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下岩寺所在地的几位村民出资将下岩寺原样复制到双江镇爱国村紫荆沟。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复制搬迁,2004年10月,已经粗具规模的下岩寺终于向游人开放,将千年古寺的风貌再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下岩寺虽然几经毁坏,但仍然是云阳县现存古代寺庙建筑中为数不多的珍品。它结构之巧妙、塑像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确实令人惊叹。它再次印证了云阳厚重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磐石城下新景观

在云阳新城磐石城下,有一处全新的人文景观,它将云阳县三峡工程淹没线下的11处文物集中在了磐石城古军寨下,共同构成了云阳移民新城的标志性景点。它就是11处地面文物。

云阳县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数千年的悠悠岁月,给云阳大地留下了无数珍贵文物古迹。到目前为止,云阳县已经查明的重要文物景点多达145处,佛、道教寺庙421处和数以百计的古代牌坊遗址,出土、收藏馆藏文物10余类1000余件。文物分布之广,反映历史年代之久远,规格之高,保存之完整,在三峡库区实属罕见。

因三峡工程的建设,云阳县有数百处文物景点被淹。在三建委的大力支持下,云阳县决定将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云安箭楼、维新学堂、云阳南城门、高阳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六缸石题刻、牛尾石岩画、龙脊石题刻等11处淹没文物集中搬迁到双江镇寨坝村。

2002年12月,云阳县文物工作者组织施工队伍,对莲花乡橘园村的六缸石题刻进行了切割搬迁,正式拉开了云阳县淹没文物抢救性保护的序幕。

县文管所11处地面文物管理处主任胡翔云告诉我们,把这些淹没文物的集中搬迁到磐石城下,一是有利于对古文物进行集中保护和管理,二是便于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与原有的龙脊岭文化长廊、磐石城、梨园等景点共同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区。

走进11处地面文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古老的城门,它由原来云阳老县城的南城门拆迁而来。据史料记载,南城门始建于明代,因为历经多次战乱,损毁较为严重,在清朝及民国时期先后多次进行了修补、改建。清朝末年,为方便守城将士驻守,在城门上建起了哨房。南城门现存建筑面积约5200平方米,是云阳县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古城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城门为条石叠砌,三进式,一、三两进均为拱顶形,二进为平顶形,木方铺顶。残存的这一段城墙也是用条石砌成,非常坚固。走进这原样搬迁而来的老城门,往往会唤起人们对老城生活的怀念,仿佛又回到了古老圆润的石板街,听到了那窄窄小巷里传来阵阵轻快的脚步声和幽长的吆喝声。

紧邻南城门,就是雄伟壮观的高阳节孝牌坊。高阳节孝牌坊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牌坊高15米,跨度13米,除部分石构件缺失外,整体保存较好。相传有一位黄姓姑娘17岁初嫁到夏家,27岁时其夫去世,留下一个7岁男孩。夏黄氏遵守妇道,侍候公婆,教养儿子。其子成人后,进京赶考,中进士,为表达对母亲的忠孝,故立牌坊,嘉庆皇帝御赐“节孝牌坊”。高阳节孝牌坊原位于云阳县高阳镇牌坊村内,为石质四柱五楼仿木结构,采用了圆雕、浮雕和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其上铭文秀美,纹饰清晰可辨。牌坊正面中央开间的上下花板上有“节孝”和“坤维正气”的刻字,中央横坊上正面刻有“处士夏承才之妻黄氏之坊”。背面刻有“表处士夏承才之妻黄氏之坊”。高阳夏黄氏节孝牌坊是典型的表彰建筑,宣扬了古代封建社会传统礼制与道德,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帝主宫原位于双江镇老街,海拔高程156米,始建于清光绪九年,现存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是云阳县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道教建筑,专门用来供奉有道教太清、玉清、上清、元始、太上、通天等道教始祖。经过多年的风雨变迁,原庙宇建筑已大部残毁,基本保持原貌的,仅有大殿一处。大殿为三开间,属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梁架上有四块精美的木雕,其上所绘各式人物、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在所见到的帝主宫,基本上都按原样搬迁而来,其梁架、栏柱等大部分均为原建。

文昌宫原位于云安镇云安中学内,始建于明代。原宫规模较小,仅为一厅三殿,后为世人相继改建和扩建,现存建筑面积约126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在古代,“文昌宫”三个字象征着读书人所崇拜、所向往、所追求的地方。文昌宫是由云安镇的盐商们共同出资兴建的,最初是供奉的文昌帝君。文曲星一直是中国神话中主宰文运、功名禄位的星宿,所以有了钱的人家还是希望通过读书来获取功名。文昌宫先后经历了庙宇、私塾、学堂、辅成中学、云安中学的变迁。在民国以前,文昌宫属于书院办学的性质,即以培养封建科举考试人才为目的,兼有借办学为当地育才、耀光乡里、长发其祥等目标。这里历代教风鼎盛,文采斐然,培养出了不少才子佳人、名人志士。以至“云阳文风昌盛”之说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流传了。文昌宫现存建筑为两个四合院,除大厅外,其他建筑为二层。拆迁前,文昌宫一直由云安中学使用,虽历经百年沧桑、风雨剥蚀,依然能看得出当年建造的考究精致。

东岳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原位于双江镇,由岱庙转变而来,也是一处道教寺庙,供奉道教中的神话人物东岳帝君。东岳庙殿宇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曾历经多次损毁重建,现存庙宇建筑面积413平方米。整个建筑为木结构,呈院落式布局。主殿居中,又称圣帝殿,是该庙的主体建筑,为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十九檩抬梁屋架;面阔3间宽15.35米;进深4间,长11.48米。两侧有配殿,前有山门。前殿面阔三间15.3米,进深三间9米,高7.42米。整座建筑工艺精巧,原有建筑基本保持完整,对研究我国的古代建筑和现代仿古建筑,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龙脊石是云阳县城前长江江心的一处长200余米,宽10多米的砂岩石梁。在三峡大坝修建前,每年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一般年份其中部潜于江面之下,形成东西两岛,水位十分低下时,两岛成一片。宛如一条白龙潜伏于长江,故名龙脊石,又称龙潜石。据《云阳县志》记载,这里自古为春游胜地,每年春上,在龙脊石上宴游赋诗,占卜丰岁,十分热闹。因此,龙脊石上古诗文题刻极为丰富,有自北宋元祐三年以来的各代石刻题记170余处,其中含53个枯水年份的68段水文石刻题记。龙脊石题刻大字如斗,小字如粟,篆、隶、楷、草,样样俱全,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11处地面文物占地面积24.15亩,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动工。现已完成了高阳节孝牌坊、文昌宫、东岳庙、云阳南城门、龙脊石题刻、帝主宫的复建工程及六缸石摩崖题刻、石碑亭和牛尾石岩画的切割搬迁,云安箭楼、维新学堂也在拆迁中。每逢节假日,前来观光旅游的人气十分火暴。

11处地面文物的成功搬迁,充分体现了云阳县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旅游发展战略的高瞻远瞩。随着“中国移民新城一日游”的启动,11处地面文物已成为云阳县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

文藻胜地

张飞庙是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它能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名胜古迹,不仅在于其建筑风格独特,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挥毫抒情,赋诗留联,张飞庙被人们称之为“文藻胜地”。

张飞庙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庙前岩石上由书法名家彭聚星所书“江上风清”四个斗大的题字雄劲秀逸,已经成为张飞庙的重要标志。

自汉唐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由三峡进出四川盆地,在张飞庙挥毫抒情,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现今庙内存有远自汉唐,近到明清的各代书画珍品、摩崖石刻190余幅,木刻书画217幅,使得张飞庙成为了一座书画艺术的宝库。现在庙内收藏的800多件碑刻、楹联、匾额、字画,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它们或纵横磅礴、苍劲挺拔,或温润隽秀、绵里藏针,让威严雄伟的庙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也正是这些碑刻字画,成就了张飞庙“文藻胜地”的美誉。

将张飞庙打造成为“文藻胜地”,有两个人的功绩不能不提,一个是清代住持僧瘦梅上人,另一个是清末曾在京城为官的云阳人彭聚星。是他们将“巴蜀胜景”变为了“文藻胜地”。

张飞庙历代的住持僧都喜欢请来此游览的书画名家留下墨宝,而瘦梅上人更为突出,凡遇到名家来参观张飞庙,必定要求挥毫泼墨,赋诗留联。彭聚星在任学部主事时,在北京收集了大量的名家字画拓本,告老还乡之后,他与瘦梅上人专程请来当时国内顶尖的金石篆刻名家姚仁寿与何今雨二人,耗时几年才将这些拓本一一篆刻完毕,张飞庙现存的800多幅木刻和石刻,大多数是当时所为。“卅里风,舟船助顺,直与造化争权,况淑气东来,定能焕刁斗文章,落花随水留樯燕。万人敌,召虎侔踪,自是忠忱扶汉,从惠陵西眺,得无念故宫禾黍,望帝有心托杜鹃。”

这是张飞庙大门前彭聚星所书的一副对联,也是渝东地区最长的一副楹联,共68字,其内容概括了张飞的生平以及张飞庙的传说。

徜徉在张飞庙的殿堂亭阁中,随处可见悬挂的木刻和镶嵌的石刻,以及大量的石碑,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郑板桥、刘墉等大书法家墨宝不胜枚举。

现存于结义楼天井的黄庭坚的《幽兰赋》,是张飞庙内最大的一通木刻,共六块十二通,为唐韩伯庸所书。《幽兰赋》通篇为大行书,书法开张雄茂,侧险取势,而中宫严谨,全篇气势雄伟,用笔腾跃跌宕,逸趣横生,具有雄浑奇逸、健壮纵恣的特点。

木刻颜真卿的《争座位帖》,遒劲舒和,丰腴开朗,富于动态,被书评家称为颜字的登峰造极之作,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双璧”之誉,其墨迹早已经失传,仅有刻本传世。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得豪放、潇洒,如他的诗文一样,行云流水,可行可止,抑扬顿挫,婀娜多姿。达到了笔墨生花、使人联想的艺术境地。

字画廊中部陈列着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作品。郑板桥画竹,遒劲有力,铁骨铮铮,有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心清水浊,山矮人高”等书法作品,把楷草隶篆集为一体,又用作画的方法写字,风格独特,自成一家。

还有苏东坡晚年所书的《楚颂》帖,米芾的诗帖《虹县旧题》,黄庭坚的《题元上人此君轩》,岳飞手书《耿弇传》、竹禅绘画《水月观音》以及清代刘墉、何绍基、张问陶等人的书画作品,都堪称艺术精品。

张飞庙不仅拥有大量令人叫绝的木刻书画作品,还拥有许多国内罕见的碑刻作品。现存于张飞庙邵社祠的《客座私祝》碑,为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所书,是目前海内外仅存的一块孤本,价值极其珍贵。

助风阁所存的《陈似云安桓侯祠碑记》,记述了陈似于宋宣和四年和七年两次在云阳拜谒张飞庙及修庙宇的情况。此碑虽残缺剥蚀,字迹难辨,但它是目前证实张飞庙至少在800多年前已经存在的唯一证据,对张飞庙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相传张飞不仅是虎将,还善书画。在张飞庙内的碑室里,还可见到传说是张飞立马勒铭的《八蒙摩崖》拓片复制石刻,铭文内容为:“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还有一块传说张飞显灵书写的石碑:“一把铁枪扶社稷,三尺铜剑振乾坤。先生不知余名姓,赤胆黑面老将军。扶汉张将军。”其书法豪情奔放、龙蛇飞动,与张飞性格很是吻合。

邓拓先生也曾写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的文章,比较完整地论述了张飞是否会书画的问题,正如邓拓先生所说,现在我们很难说清上述的书碑是否真是张飞所书。但不管怎样,后人读此碑文一定会激起对张飞的敬仰之情。张飞庙还有一处重要的水文石刻:“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的150.35米水位线。1870年的这场洪水将整个张飞庙几乎全部冲毁,现存的张飞庙,就是其后重建的,现在庙里还有记载重建过程和捐款人名单的石碑。在洪水题刻旁的岩壁上还刻着的两块长方形碑文,题为“在远不遗”和“泽惠流离”,记载了一段发生在60多年前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