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5630600000011

第11章 民风民俗(1)

清水土家风情

在云阳县南部群山绵延起伏的七曜山上,坐落着云阳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清水土家族乡,这里散居着3000多名土家族儿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土家人民,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土家文化。

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说古老是历史悠久;说年轻,是1957年1月3日才由国务院批准为单一民族。而云阳县的清水土家族乡则更为年轻,是一个2002年4月才成立的散居土家族乡。在人类生活中,除了吃、穿、娱乐之外,与人最密切的恐怕是住宅了。一个文明民族,总会把它的精神凝固在它的最坚固,也是最庞大的创造物建筑之上的。清水土家族最具特色的就是吊脚楼。

清水土家族乡境内众山连绵,气候多雾潮湿,能工巧手的土家人依山取势,利用当地松杉木质材料建起各式各样通风防潮的“吊脚楼”。吊脚楼通常悬于山崖半壁,地势前低后高,前面的木柱悬空吊在坡坎下,尾檐鱼尾上翘。古色古香的木楼,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浓郁的民族情调。

清水土家族吊脚楼既是从所依附的地理和气候中派生出来的,又是土家人民的文明创造。古时的土家人建吊脚楼,整座房屋不用一钉一铆,全用小木枋榫接。在修建时亦不用图纸,木匠师父将一整栋房屋的柱头,穿枋等木料的长短全部画在竹竿上,立房时按照符号横穿直套,纵横交错,精密配合。走廊檐角飞翘,挑枋上浮雕“丹凤朝阳”、“双龙戏珠”等图案;栏杆和窗棂上也雕刻有“万字格”、“寿字框”等装饰图案,造型美观,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每到秋收之后,枋上壁上悬挂着各种丰收的果实,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一串串火红的红辣椒,将木楼点缀成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土家族是一个极具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绝技,纳鞋垫就是清水土家姑娘的一项绝活。土家人的鞋垫工艺分为针纳和刺绣两种,从布料到花样,从配色到行针走线,样样都十分讲究。除了自然古朴、美观大方,更是耐用,往往一双漂亮结实的鞋垫就是评价一个女人能干与否的标准。手工鞋垫也是土家少女的传情之物。如果土家男儿看上哪家的姑娘,就会搭讪着探问可否送一双鞋垫,姑娘要是答应了,那么这桩亲事也就差不多成功一半。

喝着山泉、沐着山风,等到土家姑娘后生长大了,她们就以歌传情,以歌为媒。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而婚俗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习俗了,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以前,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哭嫁的内容是追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分离苦,托付兄嫂照顾好老双亲。虽则是哭,实则是唱,有起有伏,节奏多变。土家哭嫁最起彩的是“陪十姊妹”骂媒人。

土家人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哭嫁这种古老的习俗在清水土家人的婚嫁中已经不多见了。

土家族姑娘出嫁别具一格,新娘辞拜父母以后,须由哥哥或弟弟背上花架,抬到婆家出轿后,由新郎背进屋。清水土家婚俗中最具趣味的当属“抢床”,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谁先抢坐床上,谁将在今后生活中当家做主,充分体现了土家人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

根植于清水这块风水宝地的土家人民,从历史文化积淀中吸收养分,从青山绿水中获得灵气,形成了颇具地域性特色的民族歌舞。

山歌自古以来就是清水土家人民的风韵,人心的凝聚、精神的象征,爱的传递、情的缱绻、美的追求。清水土家山民常常是以歌代言,以歌达意。在山坡上、在幽谷里、密林中,以各种声部、各种音色、各种旋律唱出民歌。从民间艺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清水土家族民歌,雅俗并存,浓淡兼美,既基于传统的质朴,又高扬时代的风貌。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是土家族传统的祭祀舞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土家族纪念先祖,祈求后代兴旺发达、年丰人寿的一种舞蹈仪式。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拍,气势恢弘,场面十分壮观。

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舞蹈时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从一个漫长历史阶段中发展而来的,是土家族社会生产发展中的缩影和艺术的表现,更是土家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今天的清水土家族乡,摆手舞已经成为土家族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水土家族已经逐渐与汉族相融合。这些古老的民族风情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近年来,清水土家族乡对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整理,使得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竹琴声声

竹琴又称为道琴,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道具,以竹筒鼓、简板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因其伴奏乐器渔鼓筒所发生的声响拟音称为“兹乓乓”,是川渝地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竹琴原名“名琴”。清末民初即有现名。伴奏乐器极为简单,由一根长约二尺半至二尺八寸的竹筒和一对竹板组成,在竹筒一端蒙上猪小肠皮,称之为竹琴,两块长1.7米的竹片子称为简板。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

竹琴皮膜最好用母猪的小肠做,刮薄晾干,用时发湿,在竹琴口蒙紧为宜,因为它的韧性强,不易弹破。蒙皮时十分讲究,绷得太紧发出的声音无震荡,不悠扬;绷得太松又震荡不起来,又容易弹破,湿度要以气候的干湿来定。

“竹琴”被誉为“曲艺中一块玉璞”,它的风行可上溯至明末清初。竹琴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由于地方史志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因此谁也无法说出它产生的确切时间。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发明了竹琴,有一天,他走在一座古老的桥上,忽然听到桥下潺潺流水冲在一大竹筒中,发出美妙的声音,他便将竹筒拾起和着流水声轻轻地敲,旋律从指尖流出。于是,张果老就用修长的竹子做成了琴筒。经过代代流传,便成了今天的竹琴。

竹琴是一门由一个人自弹自唱自演且心口手兼顾的艺术,虽然这门艺术演唱类别有江湖、海湖之分,演唱曲牌也有多种流派,但其演唱形式却是一样的。唱腔主要有“扬琴腔”和“中和调”,分一字板、二流板和三板等,演唱中常以鼻音作闷腔式甩腔,别具特色。曲词由韵文、散文相兼组成。

传统的竹琴段子总是源自古典小说中的经典章节,传统曲目近300余支,以三国故事为多。通常情况下是一个人担任通剧角色,兼尽生、旦、净、末、丑、杂诸角;以唱为主,夹以道白,仅以渔鼓、简板拍打节奏,自始至终独擅全剧。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英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竹琴演唱者有职业艺人和业余“票友”两种,职业艺人主要以此为生,长年于茶社酒楼、街头村落作走江湖拜码头式的职业演唱。而业余的票友则多作“以琴会友”式演唱以图自娱自乐。演唱形式属于职业艺人的往往是独自一人自行击节的坐唱,而业余演唱的则三五人联袂坐唱不等。

作为一门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竹琴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因其曲调优美、演唱形式流动自由、方便灵活,极适宜民间红白喜事、开业庆典、村社集市或茶余饭后的赋闲演出而备受广大群众喜爱。

竹琴看似简单,其实中间大有学问。它要求艺人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竹琴打得好的,能让听众为曲目内容而悲、而喜、而激动。表现手法的复杂、对艺人素质的高要求和学琴的枯燥让很多人知难而退,于是竹琴渐渐成为了一门濒临失传的技艺。

已年逾花甲的戴学贤,就是云阳县为数不多的竹琴艺人之一。他自幼双目失明,十多岁时被招进县曲艺队专门学竹琴艺术,他学艺十分刻苦,悟性极高,对竹琴各种流派的唱法基本掌握后,就能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将竹琴与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的各种唱腔和对白融为一体,加上他在说白上的风趣幽默,弹功上又辅之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神妙配合,年纪轻轻的“戴瞎子,”常常赢得满堂彩,在渝东几个县已小有名气。20世纪60年代,云阳曲艺队被撤掉,戴学贤也一下成了游走四方的江湖民间艺人,随妻子迁到了盘石镇石狮村定居。虽然失去了表演的舞台,但他对竹琴艺术的热情丝毫未减,二三十年间一直苦心孤诣,磨砺不止,竟把数百个竹琴传统段子完全改造一新,并烂熟于心。他演唱时以墨镜遮目,虽不能以眉眼传情,却能以声夺人,将戏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状以及百般媚相、万种风情,径直驱入听众心底,成为渝东地区远近闻名的竹琴大师。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琴艺术逐渐被人所忽视,但戴学贤坚贞不渝地钟爱着他的竹琴艺术。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学校教孩子们一些竹琴知识,给他们弹上一段,有没有报酬都无所谓,只要能让孩子们记住竹琴,他就心满意足了。

让老人备感欣慰的是,近年来,竹琴这一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琴。老人的身体没有了以前的硬朗,可教起学琴的弟子来,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的那股认真劲和精气神儿,连年轻人都自叹弗如。他在坚守着属于他自己的那份痴迷,把对竹琴的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忆恋,都凝聚在了对竹琴的传承和发扬里。

流年似水,一代代竹琴艺人由喧闹的前台退隐到幕后。竹琴已经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热热闹闹地上演了许多年。几百年后,那坐在台下痴痴地听着竹琴的人是谁?唱竹琴、教竹琴的又会是谁呢?我们不会知道。但我们确知的是,无论盛衰,竹琴演绎的是生活,艺术传递的是真情。是生活,是真情,就永远不会被后人冷落和遗忘。

云阳龙舟

云阳是三峡库区有名的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划龙舟更是在云阳历久不衰,群众最热心参与的民间活动之一。它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还有着多彩的活动形式,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众,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尤为突出。

美丽的长江横穿云阳而过,不仅滋养了勤劳勇敢的云阳人民,宽阔的江面还为云阳开展龙舟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

云阳龙舟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是全县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每逢端午或者其他重大节日,云阳人民时常都要举行龙舟比赛。每当龙舟开赛,江面上锣鼓铿锵,热闹非凡,赛龙舟成为云阳人民的一大盛事。

云阳龙舟兴起于何年何月,至今没有详细的记载。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据现有资料考证,有的人认为云阳龙舟竞渡是由远古巴人独木渔舟演变发展而来的。而云阳县民间流传最多的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位对祖国忠心耿耿的大夫,因为刚直不阿,不肯与朝廷的昏君贪官同流合污,被放逐到汨罗江畔。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入楚国的都城郢,屈原悲痛欲绝,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灭亡,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当地的渔民闻讯急忙划船去救他,然而没有找到他的尸体。这种划船活动一直世代相沿,逐渐成为习俗。每年的端午节,人们就聚集在江边、湖畔,举行划船比赛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据有关史料记载,龙舟竞渡汉朝时期只是在湖南、湖北地区流行,后经唐宋两朝官府的提倡,才在全国范围内成了一个民间的节日活动,云阳龙舟竞渡活动也在此时盛行起来。

云阳龙舟赛历年都是在长江河道进行,竞渡地点选择河面宽、水深、流速缓、河堤宽的地段,既便于龙舟活动又便于观看。

云阳龙舟上除装有龙头、龙尾,画上龙鳞,插几面小红旗之外,没有别的装饰。龙舟以不同颜色的令旗作标志,桡手们穿戴特制的衣服、帽子和头巾,与龙舟浑然一体。每艘龙舟有一手执令旗者立于船头,领呼号子,竞赛终点以夺旗或抢鸭子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