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远征军
15630200000098

第98章

迪克·杨和龙鸣剑率领的2中队同样进展顺利,无坚不摧的战防枪掀翻了一个个碉堡。火焰喷射器打竹木搭建的岗楼效果奇佳,一股火龙蹿上去,大火即起,烧得日军士兵不顾死活地从10米高处往下跳,“噗噗”砸到地上,10个有9个断了气。

盟军战俘和侨民们也都行动起来,他们像股股浊浪般涌出棚屋,向着四散奔逃的中国败类和日军警卫奔去。杀害齐学启将军的蔡宗夫、杜学统、章吉祥率先落入了邝顺和赵福源一帮战俘手中,十字镐、铁铲、木棒、石块全成了战俘们复仇的武器。长期积聚在胸中的深仇大恨让他们变得犹如疯狂的野兽,只有把这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家伙斩尽杀绝捣成肉酱才舒心解气。

如果不是高军武来得及时,所有的中国败类就全部死在战俘们的铁器棍棒之下了。

高军武喝道:“先留下他们,让他们抬伤病战俘。”程嘉陵和丹妮冲进侨民营区里,找到了丹妮的母亲和弟弟。程嘉陵激动地向着英国人和印度人狂喊:“大家不要乱跑,我们中国军队来救你们呐!快,快顺着大龙河往下游走!”侨民们举着棍棒锄头冲上前来,大声嚷嚷着要处死丹妮这个英奸、婊子。

程嘉陵抡起冲锋枪,“哒哒哒哒”当空射出一串子弹,大吼道:“混蛋!丹妮不是婊子,更不是英奸!你们知道今晚她杀死了多少日本人吗?连哲内也被她炸死了!她是你们英国人真正的大英雄!”不到1个钟头,130名日军和40多名中国败类被歼,2000多名战俘和侨民络绎不绝地出了战俘营,73名中国败类成了担架员。奇袭成功的特务大队也伤亡了57名战士,高军武担心日军赶到后会拿牺牲者报复,下令将他们的遗体堆积起来,用火焰喷射器火化,然后将骨灰就地掩埋。

而此时西北方向枪炮声犹如爆豆子一样,莱尔斯和古良率领的1中队,正和从瓦鲁班匆匆赶来增援的日军激战正酣。高军武立即命令龙鸣剑率2中队跑步赶去增援,要他们务必将追兵堵截两个小时后再行撤退。随后,他让盟军战俘们把日军的枪支弹药和食品尽可能地带上,庞大的队伍离开战俘营,顺着大龙河往下游快步疾走。

这时,程嘉陵看见邝顺和赵福源,还有他的缅甸朋友德钦登士大呼小叫着向他奔来。

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加之山路泥泞,战俘们行动极为缓慢,一公里路得花去三四个小时,人人都摔成了泥猴。伤病战俘,则由中国败类和特务大队的官兵们抬着扶着背着前进。

天亮不久,堵截日军的1、2中队,以及白益、徐小曼率领的山军已经赶上来与大队人马会合。

公路从瓦鲁班可以直抵巴卡,可巴卡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扎着日军平沼太三郎准将指挥的一个独立旅团。高军武不敢带着这样多战俘冒险,只得率大队人马沿着大龙河谷,绕过巴卡前往弄滚寨。

此段河谷地带较为平坦,高军武不准休息,队伍加快了行军速度。第二天天色将晚时,队伍发出了一团欢呼,让他们望眼欲穿的吴温貌和李英士率领的大队山军和驮队已经出眼在他们的视线里。

这是一支看上去比高军武的人马更为庞大奇特的队伍,200匹以上的驮马,大象也不少于100头,而且每头大象的背上都配有特制的驮架,一头大象可以驮4个伤病员。如此一来,不仅所有的伤病员全都解除了行军之苦,连许多老弱妇幼侨民也都坐到了大象和驮马背上。

高军武等中国军人和莱尔斯、迪克·杨等美军军官早已从白益和徐小曼口中知道了李寨主,对他久仰在心,如今见他亲率全寨人马前来接应,更是感激不尽。

考虑到巴卡的日军有可能赶来堵截,高军武命令1、2中队在前面开路,如果遭遇日军,则尽量将其引开。有了大象和驮马,中国败类失去了使用价值,末日也就到了。曾经饱受虐待的盟军战俘们对他们的报复一路上不断发生,或以刺刀戳,或以手榴弹砸脑袋,出发时73人,此时只剩下41名。高军武把处置中国败类的任务交给了程嘉陵。大队人马离开后,41名中国败类被留了下来,当他们被推到大龙河边,便知死期已到,顿时哭的哭,嚎的嚎,还有的跪地磕头。谁都知道,叛徒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可恨。程嘉陵不为所动,一声令下,几十支汤姆森对着中国败类一齐开火,河滩上顿时血飞肉溅,鬼哭狼嚎。

前面也突然响起了枪声,这让高军武十分紧张。幸亏他们遭遇的仅是巴卡日军派出的小股搜索部队,遭到火力威猛的中国军队迎头痛击后,只能纷纷败走。

事后中国军人才知道,由于拉罕和德钦觉欣指挥的“克钦军”的袭扰,弄得驻巴卡的日军独立旅团疲于奔命,四处扑火,无法集中兵力前来截击他们。

第二天一早,队伍离开河谷,钻进了莽荡群山之中,此处离弄滚寨只剩下了一日路程。

仿佛是为了庆贺他们胜利似的,肆虐了好几日的滂沱大雨终于停了,太阳爬上山巅,被狂雨洗刷后的黛色群峰青翠欲滴。一路上,李英士巨大的影响力随处可见。沿途村寨的山民,均将煮熟的鸡蛋、洋芋、加咖喱的肉菜汤摆放在路边,供队伍自取自食,这也是两年前他们给予日军的待遇。

3000多人突然涌入,弄滚寨的人口猛然增添了将近一倍,达到了六七千人,使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山寨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犹如正在赶摆的集镇。

弄滚寨人的热情和慷慨令所有战俘侨民感动万分,主人在寨子附近的平坝上搭建起一排排的大竹棚,供避难者栖身。教堂成了临时的医院,艾琪尔嬷嬷成了伤病战俘眼中救死扶伤的天使。

现在摆在高军武面前最严峻的问题是食物和药品,李英士即便倾囊相助,面对暴涨的人口,而且还得长住,解决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轻易地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队伍到达弄滚寨的第二天上午,6架美军运输机在12架战斗机的护航下轰响着飞抵弄滚寨上空。一袋袋的大米、面粉,罐头食品和药品,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装军靴从天而降,投进了这个巨大的盆地里。

自从反攻缅北作战展开以后,强大的美军第10航空队就频繁出动,很快掌握了缅北的制空权,栖身在弄滚寨的这支庞大的队伍,也就得到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4在中、英两支突击队分别插入敌后翻江倒海掏心挖肝前后,中国驻印军在正面战线上的猛烈进攻一刻也不曾停止。

至1944年1月下旬起,孙立人指挥新38师夺占日军各外围阵地后,随即向太白伽之前沿阵地攻击前进。日军急忙抽调达罗第55联队主力向太白伽方向增援,遂造成左翼空虚。廖耀湘的新22师第65团乘势迅速包围达罗之敌一个大队,经过激战将该部歼灭,于1月31日占领达罗。新38师亦于1月28日,向太白伽发起总攻。美军第10航空队出动了50余架飞机,轮番实施空中打击,日军第18师团主力不得不放弃阵地突围后撤。2月21日,新38师占领太白伽。

达罗和太白伽战斗的胜利,使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境内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开辟了向纵深地区进攻的道路;同时打乱了日军的部署,使敌人陷入节节防御的被动反应地位。

随着战斗的不断胜利,筑路大军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在此之前,美国工兵与印度民工筚路蓝缕,移山架桥,从人烟稀少的群山峻岭中抢修出一条平坦大道。而从现在起,日军修筑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他们减少了极大的工程量,在相当长的一段区域里,他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些粗糙的战区公路按照自己的设计连接起来,把它们加宽、碾平而已。

2月1日,史迪威从新德里回到新平洋,随即将指挥部迁至刚刚夺占的太白伽,准备下一步的作战行动。他把能征善战的美军“加拉哈德”突击队从英国人手里又重新要了回来。

这支突击队在美军中的正式番号是第5307暂编团,全团3个营,3000余人,由南太平洋战区和加勒比地区的美军中抽调人员组成,多数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这支部队入印之初,即开往占西“钦迪特”基地,接受温盖特的指导,接受他的新战术训练,向敌后进行远距离渗透和突击作战的能力大为提高。

能得到这支部队参加战斗,史迪威更增强了击败日军王牌师团的信心。他把多年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心腹幕僚梅里尔派去担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官。

1942年,梅里尔和史迪威一起走出了缅北的丛林,那时他还是一位少校,在幕僚中除了精通日语之外,也算不得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史迪威已经把他培养晋升为一名美军准将。

中国驻印军占领太白伽、达罗一线后,已深入缅甸境内约90公里,继续向纵深进攻,后勤补给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月5日,负责修建中印公路的皮克准将应召来到太白伽,史迪威命令他于3天之内,在太白伽修建一座可供运输机起降的临时机场,并在2月20日之前将中印公路从新平洋修到此地。

身材矮胖,早已谢顶的皮克将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工程专家,而且非常能干。他不辱使命,果然准时完成了这一异常艰巨的任务。

在整个反攻战役过程中,尽管地形极为复杂,交通相当不便,运输也非常困难,但驻印军的弹药、粮秣、油料和器材等军需物资一直非常充足,负伤官兵也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这对取得作战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郑洞国将军在打下密支那后呈报给军事委员会的报告中总结道:“我军任至何处,弹药不虞缺乏,即令深入敌后被敌包围,亦可利用空军投掷补充,亦不致发生弹尽粮绝之危险。物资充沛,运输快捷,后方之补给通畅圆滑,前方之战力自可发挥,此足证明补给运输实为战胜日军之最重要条件。”史迪威坐镇太白伽,审读着前线指挥员发来的大量战报和情报。日军第18师团自达罗、太白伽一线撤退后,改变防御部署,将第55、56联队成梯次配置,分别据守孟关和瓦鲁班地区,两地前后相距约12公里,企图以坚固的纵深防御,阻止驻印军的进攻。

2月20日前后,中国驻印军各部进至孟关外围阵地,新22师已全部投入战斗,美军上校罗思韦尔·布朗率领的中国驻印军坦克部队和美军的“加拉哈德”突击队已到达前线。

史迪威发出新的作战命令,以新38师为左路,新22师为右路,担任向孟关之敌的正面进攻,同时两师各抽出一部兵力攻击孟关反侧;以坦克部队穿越丛林,切断孟关与瓦鲁班之敌的联系;以“加拉哈德”部队沿北侧山地长途迂回,攻占瓦鲁班,完成对日军的包围。

2月24日,中美联合部队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迅速向孟关逼近。

3月1日,美军“加拉哈德”突击队在崇山密林中艰苦跋涉近百公里,抵达瓦鲁班东北地区,随即向日军发起攻击。日军发觉其后方被截断,除留少数部队在孟关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鲁班发起反击。“加拉哈德”突击队在已迂回至此的新38师赵狄113团的支援下,与日军展开激战。3月4日,新22师攻克孟关正面阵地,继续发展进攻,日军已被包围在瓦鲁班周围的狭小地段。3月9日,田中新一与他的幕僚利用工兵部队在丛林中临时开辟的两条秘密通道,侥幸逃出绝境。

孟关-瓦鲁班战斗,歼灭日军1500多人,给第18师团以重创,并肃清了胡康河谷之敌,为反攻缅北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3月6日,当中美联合部队已占领孟关并正在围攻瓦鲁班的时候,得知中国驻印军取得大胜的蒙巴顿从印度飞到太白伽,前来视察作战部队。

这时,史迪威率中国驻印军已连续作战70多天,深入缅甸境内达120多公里;可英帕尔方向的英军仍是一片沉寂。同盟国的新闻界对缅北反攻作了许多报道,毫无疑问,史迪威成了关注的焦点;而蒙巴顿麾下的整个东南亚战区,却没有一点能够引起新闻记者们注意的战事。

蒙巴顿是一个不甘被冷落的人,这次他俨然以战区最高统帅的身份,来体现一下他对缅北反攻的“领导关系”。

史迪威和蒙巴顿在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处世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蒙巴顿穿一身剪裁考究的棕黄色热带军服,戴着金光灿灿的大肩章,挂了三根绶带,胸前的勋章五颜六色,闪闪夺目。史迪威则身穿宽大的野战服,戴一顶普通士兵钢盔,没有佩带任何军衔和各种勋章、奖章,肩上挎了一支卡宾枪。蒙巴顿此次入缅,调来了16架战斗机护航。史迪威往返于中缅印之间,从来是单人单机。

看到蒙巴顿如此兴师动众,史迪威暗暗摇头,他对自己的幕僚们说:

“他这一趟消耗的燃料,足够我们打一个星期的仗。”尽管两个人战略观点不同,行为方式有明显差异,但史迪威为了争取能与蒙巴顿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还是遵照马歇尔的忠告,就先期派人去华盛顿一事,主动向蒙巴顿表示了歉意。

蒙巴顿也在致英军驻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代表迪尔将军的电报中称赞史迪威:“他确实是一个杰出的老战士。”史迪威送走蒙巴顿,随即于3月12日飞往利多,去看望第20野战总医院里的中国伤兵。经过前一段的作战,部队已付出较大伤亡。为了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史迪威组织了战场救护队、野战医院和后方总医院的三级救护体系,使伤员死亡率降到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