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远征军
15630200000020

第20章

“号外,号外,中国即将出兵缅甸!”第二天,重庆城大街小巷到处都响起了报童的叫喊声……局势的发展却再容不得有一丝的犹豫,中国不能坐等……史迪威没有想到,这项任务最后会落到了自己头上……11941年12月7日清晨,这天正是个星期日。初升的太阳,驱走了沉沉的夜幕,把一片金色的光芒洒向太平洋环抱之中的夏威夷群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86艘各类舰船,停泊在瓦湖岛的珍珠港里,船上的水兵们揉着惺忪的睡眼,刚刚从梦中醒来。昨天那个周末之夜,水兵们纷纷拥向火奴鲁鲁的酒吧、舞厅,从美酒和女郎中寻找欢乐,很晚才回到舰上。

7点40分,日军特遣舰队向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从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380多架飞机,将炸弹像雨点般地投向港湾里的舰船和陆地上的机场。30多艘日军潜艇悄悄潜入港内,用鱼雷向美舰发起攻击。

仿佛是世界末日突然降临,刹那间天昏地暗,海涛翻卷,枪炮轰鸣,高大的椰树与飘扬着星条旗的旗杆被拦腰辟断,来不及起飞的战机与水泥跑道在猛烈的轰炸下变成灼烫的碎片碎块四处飞溅,林立的大小军舰上黑烟滚滚……不到两个小时,珍珠港内一片火海,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两小时后,日本得意扬扬地发布大本营第二号新闻公告“帝国海军于今天凌晨对夏威夷方面的美军舰队和航空队断然进行了猛烈的大空袭”。

又过了短短的40分钟,日本公布天皇裕仁的对美宣战诏书。

这一重大事件对于在这场世界大战的舞台上担任主要角色的各个大国政府首脑之间引起的反应既强烈迅速,又是耐人寻味的。

德国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兴奋和意大利罗马的狂喜激荡着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英国伦敦在震惊失态之余迅速支援盟友,丘吉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莫斯科则无异于被注入了强心剂,斯大林大大减少了远东的兵力部署,全力投入莫斯科前线……中国,重庆。7日晚11时。黄山清幽静谧的“云岫楼”。

蒋介石接到留美学新闻的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吃惊不已,心如大潮汹涌。他激动地披上大氅,走到收音机前,将频道拧到了东京。里面传出了东京广播电台播音员反复播送的一条临时插播的新闻:“帝国陆海军于今天凌晨在西太平洋上,与美国进入了战争状态。”“快听听美国方面的消息!”宋美龄不知何时进来的。她边说边拧到了美国方面的频道上,对蒋介石说,“听听美国的消息,就可以证实日本的消息可靠不可靠了。”美国华盛顿广播电台正反复播放着一个男播音员充满愤怒的声音:“新闻公告,美联社华盛顿12月7日电,罗斯福总统发表声明说,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海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听完宋美龄的翻译,为大半个中国已经沦于敌手,中国军队也已陷入弹尽粮绝山穷水尽境地而焦虑万分苦苦支撑的中国最高统帅突然跌坐在沙发上,如释重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此时的宋美龄同样激动不已,眼角甚至渗出几星泪花。她也坐到了沙发上,久久地凝视着有些失态的丈夫。她当然清楚美国对日作战对蒋介石意味着什么,对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又意味着什么。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政府向美国多次求援,一直遭到美国政府的冷淡拒绝,这使蒋介石心中十分不快。最让人气恼的是美国政府还向日本出口钢铁、汽油、橡胶等军需物资。

珍珠港事件发生,日本公开向美国宣战,必然将美国推向中国一方,美国与中国也将成为一条战壕中的战友,中国不再孤军作战,这是令蒋介石高兴的一个方面。此外,美国、英国在经济、军事上均超过日本,有美英参与抗日行列,这样,中国战场成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由此可以从“租借法案”物资中,分配到更多的战略物资。如此,怎能不让蒋介石激动!

美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重庆街头,激起了不同的反应。军事委员会与国民政府各个机关的官员们很快意识到战局将会有大的改变,一直压抑的气氛也轻松起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毫无疑问已经将山姆大叔激怒,对日宣战几乎是必然的了,这样一来,日本的大部分兵力将被美国吸引过去,而美国也不得不支持中国-中国将不再孤立了。

然而,街头四处叫着“号外”的报童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更多的惶惶不安:小日本居然打美国了!小小的日本居然打到了美国人头上,还有哪个国家不敢打?强烈的威胁感让普通的民众胆寒,更加担心起抗日的战况来,紧张的空气在重庆城里四处弥漫。

次日天色微明,蒋介石与宋美龄双双伫立于耶稣像前虔诚祷告一番后,随即飞车下山,在上清寺德安里101号的“尧庐”官邸召集文臣武将举行国民党中央常委特别会议,研讨对策。

12月9日,中国政府以林森主席的名义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

紧接着,蒋介石采取了一连串积极的行动,促成中、美、英、苏各国对德、意、日的联合作战。重庆街头又立即喧嚷起来,市民们的恐慌立即被政府的坚定态度所驱散。报童在街上飞跑,叫卖号外,人们从屋子里潮水般地拥出来争相购买报纸。急于了解时局的市民拥挤在街道上,喧闹声音盖过了车辆的嘈杂声。一时间,各种议论漫天飞,悲观的、乐观的、冷静的、狂热的……战时首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中。

蒋介石积极致电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建议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主动协调各国作战。

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忙得焦头烂额,一塌糊涂,无法抽空来中国重庆开会,他分别回电给驻华大使高斯和中国的蒋介石,同意在重庆开会,并建议因为中国战场是东南亚主战场,请蒋介石主持召开这次联合军事会议,由高斯代表他参加会议。

苏联方面斯大林以对德战事紧迫为理由婉转表示拒绝出席会议。英国人老谋深算,不置可否。日本人绝没有耐心去等待对手的反应,对英国人暧昧的态度予以了非常干脆的回应。

在偷袭珍珠港当天,日本同时对关岛、威克岛、吉尔勃特群岛、香港和马来西亚发动了疯狂而凌厉的进攻,打得各地英美守军无法招架,溃的溃,降的降,一败涂地。12月10日关岛陷落,22日威克岛被占。25日香港英军投降,23日吕宋大部沦陷,美军退守巴丹半岛,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1个多小时前,日军统美支队已在马来西亚哥达巴鲁登陆成功,9日英国主力舰“威尔士亲王号”“却敌号”在关岛以东海面双双被日机炸沉,英军士气大挫,18日槟榔屿弃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行将不保。与此同时,日军第15军于8日入侵泰国,陈兵泰缅边境,大举空袭缅甸,积极准备入缅。

接着,日军于1942年初对缅甸、印尼、婆罗洲、新几内亚群岛展开第二波全面进攻。从西南太平洋、大洋洲直到中南半岛,都遭到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大地在燃烧,人民在悲号!

英国人大挫锐气的局势更让中国政府倒吸一口凉气:保持滇缅公路的畅通迫在眉睫-中国购置武器装备和取得国际社会军事、经济援助的三道桥梁是缅甸、远东和香港,但日军已经封锁了海上通道和大部分陆上交通,由于空运费用昂贵、运量小,中国大量物资补给就主要依赖缅甸这一条关系中国生死攸关的补给线了。

在仰光的车站港口,堆积着中国向西方国家购买的大量战争物资,一旦落入日军之手,将给中国抗战造成极为重大的恶果。

事实上,中国统帅部早在12月9日就向英方提出愿向英方派8万精兵入缅助战。

根据1940年春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同英国远东总司令空军上将罗伯特·布鲁克-波伯姆爵士和缅甸英军司令马克里德中将达成《中英共同保卫缅甸》的协议规定:一旦发生战事,中国将派军队进入缅甸,同英军一道保卫缅甸和滇缅公路安全。

中国军事委员会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了入缅作战的准备。在贵州的第5军、第6军已经调至云南昆明一带防务,还新组建了第66军,以备将来先行入缅,昆明也设立了以军令部次长林蔚将军挂帅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积极筹划入缅和负责协调中、英作战等事宜。

英国人却有自己的盘算和顾虑。面对中国提出的作战计划,大英帝国的回应却是-阻挠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局势的发展却再容不得有一丝的犹豫,中国不能坐等。

临近1942年新年了。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如蒋介石所愿,在重庆黄山“云岫楼”举行。美国代表勃兰特和马格鲁两位将军出席了会议,英国代表则是在英国殖民地印度担任全军总司令的韦维尔勋爵,此后不久,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头衔:英美荷澳远东战线最高司令官。

韦维尔上将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职业军人,他身材魁梧,性格倔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一只左眼,因此当他跟别人会面时,常常用剩下的那只右眼瞪着对方,使人感到他像一头随时都会发怒的独眼公牛。

韦维尔上将飞抵重庆白市驿机场时,带来二十几名衣饰鲜亮、趾高气扬的军事助手和参谋。这些狂傲的大不列颠军官从走下飞机的第一刻起,就以一种西方人的优越感俯视前来欢迎他们的中国主人,并且公开把中国的委员长称做“酋长”,那意思是中国人还都是原始的部落民。

在乘车去市内下榻宾馆的路上,展示在他们视野之中的中国战时首都也的确难以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印象。在韦维尔等人看来,所谓战时世界“四大名都”之一的重庆已经不能称为城市,而是一大片丑陋得难以名状的废墟。

不少大公司只剩下一个弹痕累累的门廊。一个国家的首都最起码的繁华与热闹景象在这里根本就难以见到。大街上到处都是难民、乞丐和伤兵。医院人满为患,饥饿笼罩城市。为了躲避日本人轰炸,几年来人们干脆把每一幢建筑物都抹上泥灰,把玻璃涂黑。入夜,全城几乎见不到灯火,连环绕城市半岛的长江和嘉陵江也死气沉沉,凝固在无底的黑暗中。

蒋介石的黄山官邸位于长江南岸,距市区二十几公里。这是一座向阳的官邸,视野开阔,草木葱茏,站在观景台上可以鸟瞰重庆市区和两条夹峙在山谷里的弯弯河流。抗战期间,委员长一般都在这里会见来访的外国军政要人。

蒋介石真诚地欢迎并宴请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他身着戎装,满脸微笑,亲自在别墅庭院的大门口欢迎贵宾到来。美丽优雅的宋美龄则亲自为丈夫充任翻译。

中国军队参谋总长何应钦、美国陆军航空司令勃里特同蒋介石、韦维尔一道开始了会议。

蒋介石显然对即将开始的双方会谈持乐观态度,素日严肃刻板的脸上一反常态的笑容可掬。

结果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会议一开始,三国的“同盟关系”就出现了裂缝。

注重实际利益的美国人基本上支持中国的意见,没有异议。但是英国人却心存芥蒂。高傲的英格兰绅士决不会愿意让其他人染指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英国人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那种宗藩关系-即使将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可是如果中国人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造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隐患吗?

因此,韦维尔蛮横地拒绝讨论一项全面的计划,只同意研究加强缅甸防御问题,而且不顾起码的外交礼仪,会议刚刚开始,便趾高气扬地当面对中国的最高统帅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要求中国将囤积在仰光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规定入缅中国军队必须由英国人指挥。主人被客人来了一个下马威,原本还算轻松的会议气氛一下显得十分尴尬。

蒋介石听得怒火中烧。中国全面抗战以来,英国人为了缓和与日本的矛盾,使日本人不损害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一次次助纣为虐,做出了许多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最可恨的是应日本人的要求封闭滇缅公路长达三个月,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就在不久以前,驻缅甸的英军还公然将在缅境内的一批美国援华军需物资占为己有,并擅自闯入中国运输管理局,强行取走卡车150辆。面对这样的盟友,如何让人不气愤?

蒋介石其实十分瞧不起这个日薄西山的老大帝国,军队纪律松弛,斗志涣散,战斗力相当差,早已被德国人打成了一只病猫,但在中国人面前,他们却依然处处显得强横霸道,目中无人。他们对中国轻侮已至极点,实际上根本不愿意将中国作为平等合作的盟友对待,这更让民族自尊心极强的蒋介石厌恶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