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5625200000056

第56章 附录(9)

在2009年的第1期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以“特别策划:中国电影现状研究”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分别从全球化、院线制、高票房电影、电影产业融资、贺岁电影等角度对电影产业化问题进行了论述。2009年第3期的《当代电影》杂志则以“贺岁档:中国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为题,通过对高军、赵军、王中军、陆遥和黄百鸣等电影人的采访,对贺岁档在中国电影市场从开创到成熟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贺岁档运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2009年,《当代电影》刊发的其他有关电影产业化的专题还有第1期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第4期的“机遇还是挑战: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第8期的“中国电影版权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第9期的“中影集团创作格局及产业发展”。

2010年以来,《当代电影》在电影产业化方面依然推出了更多的专题,足见我国电影学界对这一论题的关注。到笔者截稿为止,《当代电影》在2010年已发行的8期中分别在第2期以“电影企业上市与电影产业化”为题、第3期以“2009年度的中国电影”为题、第4期以“2009-2010电影贺岁档”为题、第5期以“影院建设的发展格局”为题、第6期以“中国动漫产业”为题、第7期以“3D电影与内容创意产业”为题推出了六个系列的文章。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论文之外,2006年以来还有一些以电影产业化及与之相关的论题为主题的论著出版发行。

例如: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自2007年开始编著发行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到目前为止该研究报告共推出了三部,分别是:《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和《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不仅对年度电影产业发展的脉络进行了客观翔实的勾画和描述,更前瞻性地分析了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态势和潜在问题,还以专题的形式对年度产业发展的热点和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最后以电影市场调查的方式对国内电影市场各档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描述。

此外,与其相类似的其他出版物还有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06年卷-2010年卷)、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等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这些按年度出版的发展报告都运用了数量统计、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而又客观翔实地反映了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深入探究了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力图揭示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策走向。

除了以上这些类似于年鉴性质的论著出版之外,还有一些个人学术论著出版问世。谭玲、殷俊编著的《动漫产业》一书在阐述动漫产业的概念、发展背景、发展模式以及国际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产业要素、产业环境、产业环节等方面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指出了路径。赵子忠、王伟合著的《中国影视投融资的产业透视》则从电视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基本问题、电视业投资热点、数字电视发展分析、新媒体发展分析、电影业投资方式及投资机会分析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国影视投融资的产业状况。高红岩所著的《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在论述中国电影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电影企业的产品类型化、市场院线化和结构网络化的发展战略,为产品、市场和结构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整合性框架。吴曼芳主编的《电影市场营销中的媒体策略研究》在对电影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营销观念的要求,并指出了电影营销过程中的策略、方法和手段。俞剑红的《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通过对早期中国电影企业的历史研究和国内外当代电影企业的比较研究,对电影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选择、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探究。余纪、孙善臣等合著的《区县电影市场田野调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西北地区区县电影的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历史改革记录和未来发展做了详细的说明。全书共分为来自基层的电影产业现状报告、区县电影公司现状调查、惠民工程情况调查报告、区县影院生存现状调查和江津电影公司的历史改革与现状等五个方面。

由以上两方面的论述看来,电影产业化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学研究中的热点。我国电影学者围绕这一论题不仅进行了微观层面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也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理论的建构和陈述,显示了我国电影学者对电影产业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变得更加全面、严谨、科学、专业的趋势,这一学术上的进展无疑也是近年来我国电影学稳步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4)国际学术交流稳步进展

2006年以来,我国电影界依然保持着开放的姿态,积极介入国际电影学术交流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大批的国外电影学论著被翻译和介绍到国内。这一时期的译著基本涵盖了从电影创作、电影史、电影产业到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等电影学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电影学界了解国外电影学研究进展、借鉴国外学术研究经验提供了途径。2006年以来,在翻译介绍国外著作方面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有关国外电影大师的评传性著作成为译介的热门。这批译著基本包括了从电影诞生到现当代、从欧美到亚洲的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电影大师。其中既有电影大师对创作理念的自我阐释,如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的《异端的影像》、罗曼·波兰斯基的《波兰斯基回忆录》等,也有来自他人对电影大师的研究和评介,如康拉德所著《奥逊·威尔斯》、凯文·杰克逊的《施拉德论施拉德》、唐纳德·里奇的《小津》、田中真澄的《小津安二郎周游》等。

其二,中国学者对海外电影的研究方面也涌现出了一些著作。李二仕的专著《英国电影十面体》对英国十位各有特色的著名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张会军、黄欣的《崛起的力量:韩国电影研究》通过对金基德的色情暴力、姜帝圭的商业电影、李沧东的影像历史、朴赞郁的铁血复仇等影像风格的读解,分析了韩国电影繁盛发展的规律和原因,以探求中国电影可以借鉴的因素。张爱华的《当代好莱坞:电影风格与全球化市场策略》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迅速全球化这一现象,探讨其电影风格与全球化市场战略的转变。除了这些海外电影研究的论著之外,还有一些学术论文可散见于2006年以来的《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如,《当代电影》在2008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批针对“安德烈·巴赞专题”进行论述的文章,对经典电影理论大师巴赞的理论以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其三,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的不断提升,有关中国电影的论题不断引起国外电影学者,如日本电影史家饭塚容,美籍华裔教授张英进、丘静美等的兴趣,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国外学者的积极加入不仅扩大了中国电影学的研究队伍,也增强了我国电影界与国外电影界的交流,为我国电影学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角度。

在这些学者中,美籍华裔教授张英进[91]无疑是个典型代表。自2006年以来,张英进共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16篇,除去其中3篇针对中国文学的论文外,其余13篇全部都是对中国电影进行的分析和论述。在这13篇文章中,有4篇以《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为名以对相关论著进行评介的方式,对2000年以来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进展状况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这无疑有助于促进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交流和互动。另外,自2006年以来,张英进教授还有4本中国电影学论著在国内出版发行。它们是《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以及《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其中,《影像中国》一书集中考察以影像来展示中国的中国电影的众多文本和批评层面,纵观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体制化的历史,提议以一种自省性对话式批评的范例来替代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并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政治语境中研究一系列影片类型:少数民族电影、战争电影、民俗电影、怀旧电影以及都市电影。张英进的论述会对中国电影学者选择怎样的理论范式,以怎样的理论态度来研究中国电影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2006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学取得的突破和进展仍属有限,但是我国电影界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要求,为电影学研究和电影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无疑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导和保障。

结语

从20世纪20年代萌芽至今,中国电影学在历经八十多个春秋之后,已经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了我国人文与艺术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学术栋梁之一。与当代科学演进的总趋势一致,电影学也在朝着综合研究的方向迈进,类似“电影民俗学”这样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式研究,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期许的是,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持续推进、电影产业的不断扩大,电影学必将拓展出更多、更广的科研领域和学术空间……

[1]本书与“电影学”概念的通常界定有所不同,比如本书认为“电影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就,也应当是构成电影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参见王志敏主编:《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匈〕巴拉兹著,何力译,邵牧君校:《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3]参见〔美〕斯丹姆著,刘宇清译:《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4]本部分主要参考书目有: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5]参见张伟、英仙、陈静:《中国现代电影出版物总目提要》,《上海电影史料》第1辑,上海电影局史志办公室1992年10月出版。

[6]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7]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8]洪深:《有声电影之前途》,原载《电影月报》1928年第8期,见《中国无声电影》,第797~798页。

[9]有关文章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0]尘无:《打倒一切迷药和毒药,电影应作大众的食粮》,《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l日。

[11]尘无:《清算刘呐鸥的理论》,《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8月21~24日。

[12]黄嘉漠:《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时代电影》第6期,1933年12月出版。

[13]刘呐鸥:《关于作者的态度》,《现代电影》第5期,1933年10月出版。

[14]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出版。

[15]黄嘉漠:《论有声电影》,原载《电影月报》1929年第10期,见《中国无声电影》,第804~807页。

[16]郑伯奇:《关于有声电影的意见》,原载《电影艺术》1932年第l卷,见《中国无声电影》,第808~809页。

[17]思白:《创造中的声片表现样式》,原载1934年8~9月《民报》“影谭”,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第111页。思白是陈鲤庭的笔名。

[18]聂耳:《电影的音乐配奏》,原载《电影画报》第1期,1933年7月1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第205页。

[19]平野:《评〈都市风光〉》,载《大晚报》1935年10月12日。

[20]鲁思:《影评忆旧》,原载《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第951页。

[21]刘呐鸥:《影片艺术论》,原载1932年7~10月《电影周报》,见《中国无声电影》,第489~497页。

[22]刘呐鸥:《影片艺术论》,原载1932年7~10月《电影周报》,见《中国无声电影》,第489~497页。

[23]刘呐鸥:《论取材——我需要纯粹电影作者》,《现代电影》第1卷第5期,第1、2页。

[24]郑君里:《再论演技》,原载《联华画报》1935年第5~6卷,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第199~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