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15624900000037

第37章 备考电影影片分析(13)

22《暖》

导演:霍建起

剧情简介

夏末年初,林井河从北京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在桥头,他偶遇昔日的初恋情人——暖,这是个让他不敢再见又不曾忘怀的人。暖的平静刺痛了井河,他决定推迟回城的日期。

昨天并没有走远,那时的暖漂亮出众,能歌善舞,在村里人看来,暖迟早要离开农村。很多年轻人,当然也包括井河,都喜欢她,只有放鸭子的哑巴,总是和暖过不去。

省里的剧团乡下演出,暖爱上了团里的小武生,临走时,小武生答应有机会就接暖出去,可是除了暖之外,没有人相信小武生会回来接她。这一等就是两年,井河想方设法排解暖的苦闷,他反复说服暖专心读书,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他无法替代小武生暖心里的位置。

如果不是那次秋千上的意外,暖或许还有别的机会远走高飞,如果井何真像他上大学前所说的,毕了业一定要回来接暖,暖也许不会嫁给哑巴。

暖和哑巴结婚7年,女儿已经6岁了。井河走进他们的家,暖的平静,哑巴的生硬,小女孩的好奇,使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他知道,暖一定也像等小武生一样等过自己,也像相信小武生一样相信过自己的话,10年过去了,现实已无法改变,留给井河的只有深深的歉疚。

影片分析

1.关于理想与等待

影片在的女主人公暖是个为理想去等待的人,她把自己的理想寄予别人的肩上而变成了一个现实的被迫接受者。当暖与井河还是穷乡僻壤天真无邪的中学生时,他们是幸福的,关系是稳定的,秋千架见证了他们的心事和欢乐,而小武生的出现使她的理想得以转变,外来的刺激和诱惑打破了她内在的平衡。她的意欲和想望重新的定位,而她却没考虑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多少距离。一个承诺促使了一个无缘的等待,当等待落空,希望破灭,她才回眸现实,迎来了悲剧,这个悲剧可谓是她好高骛远之后的一种管教与惩罚。当她从云端被彻底的摔到地面,她便失去了骄傲的资本。她的梦想破灭,自信消失,而对井河的等待也似乎成了注定的空白。井河的录取通知书对暖看来就如同他们之间的分手信,尽管井河在临别之前给暖做了郑重的承诺,但是暖意识到井河是靠不住的。她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已经夭折,断翅的飞翔注定迎来的是没有结果的等待。作为一个遭受过命运沉重打击的传统农村女性,她没有力量和信心去争取爱情和幸福了,她的理想就此搁浅,她的等待也必定是一种消磨和幻觉,因为别人无法实现她自己的理想和等待,她的选择是一种清醒的认识和觉悟。暖这样的女子,是世间被观看和怀念的,她是追忆的风景,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暖的美丽,盛放在那对镜贴花黄的刹那,在那之前或自此之后都不曾存在。

当井河没有亲自回乡看她而是以书信来敷衍是时候,她再一次被抛入了绝望是深渊,他不想重复那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她知道这样的藕断丝连只会是拉长人的煎熬和痛苦。不管哑巴有没有撕掉第二封信,他们的分手都是必然,她知道井河不愿意主动提出分手,也就自己给了他一个台阶和借口,而当她抛弃一切幻想,真正站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时,她反而踏实。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像绳子之于铁环,经不起时间的摩擦。她等来的那双新皮鞋是一种安慰和圆谎,飘渺的爱情无法满足她对现实幸福的渴望。井河的回乡是一种心灵上的补偿,但是他想要弥补的东西却没法去弥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终究是一场虚空的期望,残酷的现实只能是把曾经的诺言化为等待的绝望。

2.关于男人的自私与无奈

影片中的井河体现出了一种自私与无奈,在爱情面前他生活的现实是苍白的。他少年时对爱情的自信,执着,与后来进城后的无奈,软弱,逃避形成了显明对比。尽管他嘴上不愿意承认放弃这段爱情,但她心里却很清楚,一个人有了资本之后就容易改变目标与追求,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人性共同的软弱。当他怀着怀念而又愧疚的心返乡重逢时,他却不了解暖的内心痛楚和忧伤。他的阔别和对初恋的遥望让他内心深处充满了太多的后悔与觉悟,他对暖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他无法弥补和挽回的,他试图去为暖挽回什么却意识到自己的麻木和无力,他内心的谴责和情感的愧疚使他迷失了自己的初衷。曾经的诺言成为他不敢承担的责任,背叛了自己努力营造的爱情而暖报偿了背叛的苦果。他的自私驱使他忘记了诺言而背叛了自己最初的情感,现实的扑朔迷离使他对最初的爱情变得麻木和无奈。因此在井河对暖单向的注目观察中,他变得沉静而且沉重,他内心的忏悔已经压倒了对暖的旧情,现实的苦涩在井河的心理荡漾着无法磨灭的愧疚。

在这样的尴尬的对峙中,他只有选择离去,实际上,自以为丰富的他在暖和哑巴面前真正感到了自己的贫穷,暖在现实的物质中是贫穷的,在内在的情感上是丰富的。她对小武生的等待也有情思做支撑,而井河对暖的背弃则仅仅是处于物质现实的考虑。因此井河的诺言变成谎言之后,他最初越是刻骨铭心的情感,在这里越成了搅乱他平静心湖的炸药,井河在暖面前变得手足无措,都是自私造就的无奈,都是现实压迫的理智,他在情感的无奈和失落是一生难以挽回,更是无法弥补的。直至片尾“现实的环境改变了我”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井河在变,是受环境的影响;暖在变,是承诺给了她欺骗;哑巴在变,是他目睹了这份无结果的诺言,这样带有凄美和忧伤的色调烘托了主人公深刻、痛苦、哀伤的忏悔。

3.关于哑巴的贫穷与虚心

影片中的哑巴是理想的坚守者,又是现实的成全者。哑巴的爱是苍白无力的,他失语的爱含而不露却永不消逝。物质和身体上的贫穷使哑巴的愿望更加坚定与执着,他怪异的情感表达给暖带来的是恐惧与厌烦。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他的梦想会成为现实,但他却从未放弃,他一直是默默地等待与盼望,他在月夜独自抚摸推送着暖经常荡的秋千架,自己用幻想来鼓励自己。在暖与别人经历悲欢离合时,他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安慰和支持,只要暖幸福和快乐,他可以为暖付出一切。他撕信是对井河的一种无言的愤怒和不理解,他捞起落水的皮鞋是不想让暖对爱情失去希望,哑巴是命运的眷顾者,他是现实中最可靠的男人。这一切都是小武生和井河做无法具备的,无论何时都有这么一个人至死不渝的爱着她,她相比之下又是无比的幸福。暖最终嫁给了哑巴,因为暖真正的拥有过,等待过,失去过,暖已经变得豁达,这是听天由命的态度,她平静的述说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暖已经学会了放弃和服输。

哑巴是暖经历了飞翔与彷徨,再到最后的绝望之后的落脚点,他虽有自己的私心和狭隘,但他的可贵之处是认识到了自己的贫穷却不嫉妒别人的丰富。哑巴用无声的关怀和爱守护着自己的初恋,他是幸运的,他永远不需要也不会做出承诺,他只是一惯的执行着自己的心里默默呐喊着的对暖儿的承诺,无时无刻不在兑现。没有做出承诺的人反而弥补着一群承诺者永远也没有机会弥补的错误。从井河的言谈举止中他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丰富,也觉得本来应该与井河生活在一起的暖会得到幸福。所以,他为自己撕了井河的信而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破坏了他们的幸福,他真诚的同意井河带暖和女儿离开,他愿意为暖的幸福牺牲自己,由此体现出他对暖爱情之深厚和炽烈。他的贫穷他能认识的到,所以他敢幻想和放弃,这就体现出他的富有,他的存心谦卑使他成为了富足,他命运的浮沉与情感的起伏是哲学意义上的对立。导演布置的画面既有逼仄感又有自由感,这种失控态度上的温馨和游离是男女主人公最恰当的情绪表达。

23《看上去很美》

导演:张元

剧情简介

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3岁男孩儿,一下子被当军人的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溶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陈南燕陈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

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孩子们为了得到成年人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认同,都努力遵守幼儿园的各种纪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小红花。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他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对于方枪枪来说,障碍越大,欲望则越强烈,他明里暗里都在使劲儿。但一个突发事件让方枪枪变了,变得内向了,也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和比他稍大一点儿的陈南燕一块儿玩,两人一块儿编故事,背着小朋友给他起外号、画像,一起篡改幼儿园的游戏和游戏规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夜晚他睡在了室外的一块石头旁边,任凭老师如何的呼唤他的名字。

影片分析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整部影片中,“小红花”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调侃意味,这种画面对比的异常强烈似乎暗示了两股力量之间的对峙。那种幼儿园里监狱似的管理方式是方枪枪讨厌和所要逃避的,他渴望自由的倔强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他注定拿不到小红花。小红花本身代表着先进、光荣,方枪枪曾经为此努力,当他发现不一定努力就能得到小红花后,他迷惑了,他的心智不会理解老师的做法,他只会是规则下的牺牲品。与其说小红花是乖孩子的奖赏,毋宁说它是妄图规避孩子自由心灵的“诱惑物”,它本身就带有反讽意味。方枪枪对“小红花”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就是他自己的认知过程,这个潜在的困惑剖析了统一规训的控制对人类自然天性的压抑,对个人独特个性的抹杀,同时也展现着在这种规训之下生活着的,不肯丢弃个人生命存在最有意义的部分的人那种孤独无奈的情绪。

小红花规则控制着孩子们的天性,却控制不了他们的成长,但是在这样的控制和管理之下成长起来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就成了本片没有说明却始终敲打着观众心灵的问题,那些被规训成一摸一样的、丧失了个性天性的个体,他们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统一的习惯,而真正代表着个体存在的人类自然的生命状态和个性特点,却都被损害磨灭了,这样的生命就显得没有意义了。然而正是这样一套钳制人性自然发展的规则却在片中的幼儿园中理所当然地上演着,虽然其规则内容都值得怀疑,但是其控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看上去很美”的事物覆盖在人性的规则之上,利用人内心最纯真自然的对美好对荣誉的追求加以控制。“小红花”的反面则是在集体生活中,被排挤和孤立的危险用接近恐吓的方式对人的灵魂进行着强制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