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15624900000017

第17章 考生影评作品及优秀范文(3)

首先,是无处不在的优雅的长镜头。在早年《风柜来的人》中,已经开始让镜头长久地注视着青涩忧伤的主角纽承泽。这样的长镜头已经成了侯孝贤的标志,与王家卫不同的是,侯孝贤的镜头中包含了更多的怜悯和温暖。三个不同的故事,情节都很简单,用文字表述也就是寥寥数笔。可他却用了两个小时的影像语言来讲。镜头执着地关照着生活的细节,把生活的原本节奏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好像我们也置身其中。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不是在单纯地讲故事,而是传达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真实存在……

影片的开头,镜头从屋顶的吊灯缓慢摇下,移过舒淇幸福的脸庞,移过张震专注的眼睛,移到桌球台,然后跟随桌球缓慢的滚动,回到张震身上,接着焦距变化,焦点再次来到舒淇的脸上。她的脸上泛着笑意,看着桌球,更多的时候看着张震。一丝情愫便在这沉默的摇动中,随着舒适的英文老歌轻轻的荡漾开来。

这个长达一分半钟的开场镜头决定了本片的整体基调。在《自由梦》中,艺伎与老爷谈天,长镜头中,艺伎缓缓说话,随着说话时的一些小动作,俩人寂静的眼神交汇。替老爷更衣时,慢慢的拿出衣服里的辫子,一颗颗的系好扣子。一切细腻舒展。

而在《青春梦》的结尾——也是影片的结尾,侯孝贤依然用了一个长镜头完成叙述。车和摩托走上了不同的车道,摩托离开视线,画面变为空镜头;过了一会,镜头内又出现了同路的摩托车,时常有其它车遮住摩托,于是摄影车加速,超过中间的一辆出租车,甚至略略的超过了摩托车,人物填满画框,镜头也由全景变为中景。但很快,摩托车又把镜头甩在了后面,越跑越远,人物越变越小,镜头嘎然而止。这个看似散漫的段落镜头,显示了导演及摄影随意抓取构图与获得美感的超强能力。

这样的长镜头叙述则显得悠扬、克制、含蓄和温和,它更需要的是我们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才能从平缓闲适的镜头中察觉到细节的美好,察觉到故事的线索,从而品出导演带给我们的隐含的意味。

整体的优美感令人难忘。俊美的人物、低沉的画面、精致的构图。侯孝贤的每一帧都都精良考究。在《恋爱梦》中,虚化的背景前面握住的两只手,虽然被人说成老土,却依然充满我们对少年爱情的回味和怀念;而在《自由梦》中,且不说构图和布光所渲染出来的柔美,光是镜头之间几个简单的画面——窗台边伫立的兰花,在毛笔架和书简中独自开放;木几上的茶壶,在门外阳光的晕染下安静的冒起白烟——就如同水粉画一般让人着迷;就连故事显得破碎凌乱的《青春梦》,其画面也依然唯美,黑暗中闭着眼歌唱的舒淇,昏黄灯光下相拥的女孩,以及在公路上飞驰的摩托。这些画面虽然叙述着不同的故事,它们却带着相同的特点:温暖、唯美、安静和舒缓。

柔光和散射光成了影片的主要光源,画面因此显得闲适柔和,这与影片的英文老歌、钢琴声和南管唱腔相得益彰。开始总是一个散漫的空镜头,然后人物进入画面,或者镜头缓缓移动,将焦点对准人物。这让镜头开阔而充满可能性。这也决定了故事的节奏缓慢平和,如同芭蕾一样优雅动人。

而在自然、随意的开放镜头中,导演多用小景深镜头进行聚焦和焦点的转移。叙述由此显得持续而从容。在悠扬的音乐和柔美的氛围中,我们看见白衬衫、短头发的张震四处打听着舒淇的消息,看见他们重逢后相视而笑、手足无措的样子;我们看见文人张震和歌女舒淇细细地说起许多事,看见满心家国的张震给舒淇读的那两句诗:破碎山河谁料得,艰难兄弟自相亲。舒淇却平静的问张震:“我想问你,可曾想过我的终生?”而后泪流满面的样子;我们看见两人迫不及待的亲吻,拥抱;看见张震用相机拍下在黑暗中兀自歌唱的舒淇,看见两人坐上摩托远去。故事一点一点展开,情绪一点一点蔓延,让我们似乎闻到那含蓄幽怨的清香。如同独自绽放的兰花,优雅而安静的盛开,这是一种纯净的美,那些香气沁人心脾,让我们平静的内心泛起几丝涟漪,如同一首小诗,不经意间却触动了遥远的记忆。

最美好的时光,最美好的记忆,必然以最好的方式去纪念和表现,侯孝贤他做到了。

7.捍卫尊严

——评《看车人的七月》中杜红军的人物形象

作者:黄齐伟

《看车人的七月》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生活片。影片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在下层的小市民的生活为背景。影片讲述的故事很繁杂,很琐碎但却很真实。杜红军是一个离了婚的中年男人,带着上中学的儿子和一个开花店的女人小宋生活在一起,本打算结婚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小宋的丈夫刘三从狱中出来了,撕掉了两人的离婚协议。刘三隔三叉五的打击报复杜红军,搬东西,砸车,打人,面对他的蛮横,凶残,杜红军一次次的忍气吞声,一次次地退让,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拿起砖头把刘三打进了医院,自己也进了大牢。杜红军是一个以看车为生,老实本分,胆怯懦弱但又渴望找回尊严的北京中年男人。

杜红军是一个老实本分,甚至胆怯懦弱的人。影片一开始以歌舞厅前闪耀的霓虹灯为背景,和前面的夜宵摊点形成强烈对比。杜红军和儿子在小摊上大口大口吃面条,还夹杂着叫卖声和汽车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很热闹但过于嘈杂,在强烈的对比中,人物立马就显得渺小,平凡甚至卑微。儿子不听话,杜红军被叫到办公室,主任说什么,他就点头哈腰,主任倒水时不小心扭了脖子,他竟然主动给主任捶脖子,揉肩,陪笑脸。即使孩子是对的,他也不敢维护孩子,怕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杜红军和小宋请了搬运工给家里抬家具,他招呼着,忙前忙后,好不热闹,配着欢快的音乐使气氛更加地轻松,愉快。可就在这时,刘三来了,所有人都停住了,音乐也停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他用挑衅的目光望着杜红军,一把抓住小宋的手,大闹一番,杜红军没有任何反应,神情紧张而又无措。之后的时间里,刘三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意找杜红军麻烦,无理取闹。他派人去杜红军那搬东西,还理所当然的说这是应该的,而杜红军表情很愤怒但没有任何反映。

这一切儿子看在眼里,他试图阻挡刘三却被杜红军拦住了,他又是默默地看着刘三拿着酒瓶离去的背影。这时,镜头特写了杜红军进入里屋的脚,缓慢而有沉重,一步一步的踏在木制地板上,发起“瘩,瘩”的声响,这脚步也许正代表他内心的沉重和无奈,儿子对爸爸的懦弱感到很气愤,而这时,杜红军便将所有的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大吼大骂,这时儿子的一句“有本事找刘三发火去”也替观众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也许就是这句话刺激了他,第二天他气势汹汹的去找刘三,要求他离婚,可刘三拿刀要跺他的手指头,结果他又被吓得回了花店,这一次他又退缩了。后来,刘三砸了他的车,成心害他,这次,他又来找了刘三,但最终也都是胆怯地被吓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由于身份卑微,处处想着忍气吞声,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胆怯懦弱的人。

杜红军是一个渴望找回尊严的人。尊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能被践踏的,即使是一个原本有些懦弱的人,在尊严一次次被践踏的时候每次他也渴望找回尊严。杜红军一次又一次的被刘三打击,陷害和挑衅。虽然他也试图反抗,但又无力对抗刘三,一次次地遭到羞辱。作为一个男人,他内心一定是愤怒的,一定是激动的。他是渴望宣泄,是渴望找回尊严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最终选择了爆发。这天,是儿子的生日,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一家蛋糕店,挑了一个蛋糕骑着车子准备回家给孩子庆贺庆贺,可在路上,刘三又把蛋糕撞到了地上,这一刻,杜红军望着被撞到在地上的蛋糕,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来到花店,通过一扇小门可以看见刘三正在看电视。从里面传来隐约的歌声,他拿起砖头,走想了屋内。这一刻,他是一头愤怒的狮子,失去了理智,扬起手一次又一次地重重的砸想刘三的头,五次,他砸了五次,这五次是对刘三前前后后对他无次的羞辱的发泄,当刘三流着鲜血躺下时,电视画面里出现了王菲,正在演唱歌曲《水调歌头》,更加烘托出此刻的宁静,这一刻也许他找回了尊严。但同时,也要为尊严付出代价,他进了监狱的大牢。

这部影片体现了导演对生活在社会地层人物的关注,杜红军的经历是一个悲剧,同时,也是一个深刻而沉痛的教训。生活在底层的人,身份卑微,在社会上很难受到尊重,也会处处碰壁,一方面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一方面又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往往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一但有人刺激,他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来宣泄,就有可能犯下错误,触犯法律。这给底层人物一启示在受到创伤和刺激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对待,要寻求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和困难。影片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社会应该多多关心生活在底层的人,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矛盾,要尊重他们,保护他们做人的尊严。

8.平凡,却不平庸

——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

作者:刘德华

影片以散文式的剧作结构来叙述故事,将父子二人在一路上的见闻进行了描绘,虽然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在平淡的故事中蕴藏着波动起伏的情感。电影一开始以着实压抑而沁人心弦的曲调将观众引入其所设置的“幻化世界”中。大山里传来笛声,优雅的旋律,明丽中包含淡淡的哀愁,你在这头,我在那头,阴郁中不失美轮美奂。而华丽的背景下导演却真实的叙述着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乡邮故事。儿子在父亲的陪同下一次邮路旅途走遍了潇湘边城。

怀着做国家干部的想头,儿子甘心的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父亲带着不放心的想法陪伴着儿子开始了一次心的历程。邮路是坎坷漫长的,一前一后的走着,两人没有语言沟通,父亲不懂得儿子,儿子不理解父亲。父母对于儿女的爱就像小河里的水,生生不息;儿女对父母的爱像秋天里的落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隔阂,只是因为年久失修,各自都有说不出的苦衷。伴着路途的行进,父子之间的坚冰也被这大山溶尽了。父爱如山,父亲对儿子的爱就在那里,闻风不动,任花自飘零水自流。父亲的腿疼以及一次滚下山坡慢慢被儿子所理解。父亲的艰辛与执着像这小河缓缓的流尽儿子的胸膛。儿子背父亲过河后背发现的伤疤,以及母亲的等待也让父亲父亲感到对母子爱的缺失和惭愧。

在父亲和儿子之间,父亲代表着山里,儿子代表着山外。在山里的三天跋涉中,父子俩经历了从理解到包容到接纳的过程。在三天的近似于仪式的跋涉后,父亲和儿子交换了位置,山里的人住在了山外,山外的人走向了山里。而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在跋涉的过程中,儿子已经完成了对父亲的回归。影片着力表现父子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冲突,遵循了隔阂,交流,融合这一亲情沟通的模式。乡邮员的邮路历程实质上是父子二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的交流,回忆,逐渐揭示了两代人隔阂产生的原因,并在路程中通过对父子的对话交流以及儿子通过众人对父亲做出理解逐渐化解隔阂。虽是邮政题材,然而比起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更让人记忆深刻的却是父子之间生疏而又紧密相连的相处模式,在父亲的几次回忆中父子之间总是有一种紧张感与生疏感这并不是没有感情,这样的感情以及后来的转变都很真实,邮路给了他们相互了解与消除隔阂的机会。父子情是贯穿电影的主线,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但是这一对对的矛盾冲突最终走向和解意味着子辈对父辈的解读和父辈对子辈的认可。

乡邮员这一人物象征了外界与山区的沟通桥梁。他成为了山里人与外界联系的希望与枢纽。其身份的特殊性在于沟通了先进文明与山里人的联系,因此他传递的不仅仅是信件,而是现代社会并没有完全抛弃和搁置落后山区的一种象征。无论是知识还是信息,带给偏远山区的都是一种希望。邮路本无意义,如果只为“活着”而走,它将被走的很孤独、很乏味,而主人公在邮路上洒下一路深情与挚爱,邮路就可以被走的很丰富、很多彩,甚而成为一条充满爱和希望、通向爱和希望的桥梁。同时,导演通过乡邮员默默无闻的付出歌颂现代社会建设中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身上纯朴执着的职业信念。影片最后父亲说:“我也是国家干部”,正是因为这样的想头儿子才做起了这份工作。其实不过是小人物的自我安慰。没人晓得,没人关心。父亲和儿子只是需要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借口,自我娱乐。一个人有了想头就有了干劲。父亲在邮路上走了二十多年,想着五婆,想着侗族姑娘,想着转娃,想着山里人,想着山外人。这样的小人物需要被认同需要被理解。自我安慰是他们的鼓励自己的必需品。

千转迂回的音乐,唯美诗意的画面,平常如水的故事,跌宕起伏的父子心理波动,在一条邮路上见证了导演对于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美的感召。美术专业出身的导演霍建起,在这部片子里倾尽笔墨,终其所有。许多事件堆砌起乡邮员的生活片段,并且以写意式的手法将的事件进行渲染,增添了其感性色彩,让观众多视角的对乡邮员进行认识,同时导演准确的运用镜头表现出故事原本蕴含的意境,大量色彩描写中远景的拍摄,将湖南西南部如诗如画地自然环境搬上银幕,既能够表现环境的自然优美,又能很好的渲染人物纯朴,平实的性格。无论是剧作结构,还是镜头语言,都使电影表露出如散文般优美的意境,流畅而隽秀,质朴而不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