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5624400000014

第14章 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1)

即使是没有直接的外部刺激或社会互动,我们也能够通过思考、梦想和幻想的形式来创造新的内在经验。我们总是在内心与自己对话。

——[挪威]伯格塔·豪耶尔

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实际上是消费者如何看待媒介、如何选择媒介和如何消费媒介的问题。

在影响媒介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态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和消费动机相比,态度是一种显性的表明,有言语行为包括意见和评价的发表,它是行为的前准备状态,对消费行为有驱动作用,最终导致了消费者行为。而我们前述的动机,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活动。

随态度而来的,便是消费者是否实际购买或者消费的媒介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表现为各式各样的选择、消费以及多样化的消费模式、消费偏好等等。在消费之中,有时人们会发现,自己的有些媒介消费与初始的需求和动机是相悖的。

在这里,还要阐述媒介消费除一般的心理特性外,它有一些特殊的心理反应,如逆反心理等反应状态。

第一节媒介消费态度

态度,通常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观念所持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与人们不同的媒介消费决策、消费方式有密切关联。有一种观点认为,态度的主要成分包含为三部分,即认知成分、感情成分和行为成分。

媒介消费态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具体媒介认同、欣赏或拒绝、厌恶的倾向性反应。

媒介消费态度,可以从消费者的感受、认同、意见、评价和行为倾向中反映出来。

一、媒介消费态度的内在结构

根据心理学家霍夫兰和卢森堡的研究,态度的内在结构可以用动态图形来表示。(1)

刺激——→态度——→反应——→

外界刺激是可以态度是中介因素,反应是可以观察观察到的、测量有三个成分,即:量的从属变量到的独立变量,→情感→神经及内分泌腺

反应如他人、情境等情感的言语反应其它对象认知→认知反应及观点的言语反应

意向→外显行为包括行为的语言反应

借用这一态度三因素结构图,我们也从中看到与媒介消费态度的相似性。刺激引起媒介消费态度的变化,媒介消费态度的变化导致反应的发生。态度由情感、认知、意向3部分组成。应当说,这一结构是动态的,是刺激之后的变化性反应,是情感、认知、意向的实践性表达。

二、媒介消费态度的功能

媒介消费态度有什么功能呢?霍夫兰认为,受众对传者的态度如何,是影响所传递信息的接受范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总结出,态度主要有以下3种功能。

导向功能

在态度的指引下,媒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直接指向了这一媒介而不是那一媒介,态度拥有"指示灯"的功能。如著名影星朱利亚·罗伯茨的拥戴者总能在众多大片中选择他的"朱记"影片来。

认知功能

在态度支配下,媒介消费者可以广泛地了解媒介差异,评估对自身的消费价值,从而为消费决策奠定基础。态度,是人们认识某一媒介特征以及媒介内容范围等的反应。

自我表现功能

态度,总是体现着媒介消费者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性、价值观、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既是自我的体现也是自我意识的张扬,由态度可以确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的选择。同样一种媒介,有些人选择消费,有些人选择不消费,这中间就是人们的态度在起作用。

三、媒介消费态度的特性

那么媒介消费态度有什么特性呢?态度作为一种复杂的、复合型的心理活动,具有以下特性:

社会性

态度,通常是由后天习得的。媒介消费者是社会的一分子,他的消费态度来自于社会长时期的陶冶,是社会和时代的反映。当然这种社会性有时是直接的表现,有时是隐秘地显现,每个消费者身上的社会烙印并不相同。在娱乐媒介消费方面,这种影响主要在时代科技的前卫性,而与消费对象关系不大。

价值性

价值决定了消费态度是积极的,还是一般的,或者是消极的。媒介消费者对媒介的选择,总以是否有用、有价值为砝码。媒介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是以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感觉来衡量的。比如娱乐媒介的消费价值可能以可乐为准,而新闻媒介的消费价值可能以可用为准,这是不等同的。

差异性

媒介消费态度的差异不仅在每个消费者之间,也在个体自身。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也会不断地改变。这种态度的差异被作为消费者市场区隔和细分的依据。

稳定性

媒介消费者态度,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和阶段性,一旦形成不会立即改变。比如对某个名牌媒介、明星的偏爱至于崇拜,就是一种积极的消费态度。这种消费热情是消费态度的高指数,美国、欧共体就用消费者态度指数来估计态度倾向和消费热情。而如果有了消极的态度,也一时很难转变。

第二节媒介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测量

媒介消费者的态度,主要是从后天习得的。其主要影响的因素,可以说有需求欲望、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也有生活环境、群体态度的影响。

一、媒介消费态度改变的模式

霍夫兰和韦斯1955年提出了媒介消费态度转变的模式。他们认为,能够影响媒介消费态度转变的因素有4个,即宣传说服者变量、信息变量、渠道变量和接受者变量。这4个因素在相互之间也有影响。这实际上在说,媒介的几大要素都在影响态度的转变。(2)下面试用这一理论,对这4个变量加以媒介消费中的延用。

宣传说服者变量

媒介自身的可信度、有用性、吸引力,影响着人们态度的转变。媒介通过长年的积累,可以在消费者心里建立比较高的可信度、有用性和吸引力,从而稳固消费者态度。如果可信度、有用性、吸引力下降,消费者会从肯定态度立即转为否定态度。这种"由捧到弃"的态度转变,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媒介品牌稳固能力、持续创造能力打出的不及格分。

信息变量

媒介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信息新旧、优劣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今天的多频道电视、多版厚报,都有可能使消费者选择态度转变,从过去的"淡消费"到现在的"热消费"。

渠道变量

媒介有不同的勾通渠道方式。不同的渠道,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比如人际与大众传播方式交融的网络媒介,可以使某个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有一个大的转变。

信息接受者变量

也就是媒介消费者变量。消费者自身的文化素养、认知水平的提高,包括爱好的变化,都可以使媒介消费态度有较大转变,甚至反方向转变。一定程度上,原有态度与要接受态度的距离越大,转变的可能性越大。

有人认为,媒介消费态度改变,从消极到积极有4种水平,即:

消极偏见态度-中立态度-积极态度-积极态度强化。也有可能是一种反方向的改变。(3)

二、态度变量的测量

态度变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量?这也是很难测量的。心理学家对态度的倾向有一个测量研究。大致有3种测量法。

自我评定法

主要是依据总加量表、社会距离量表和语意测量等手法。美国心理学家利克特创立的总加量表,通过使用陈述性语句提出有关态度的题目,由被试者做肯定或否定两种陈述,对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有5-7级划分。然后按给定的量值打分。如极同意、同意、有些同意、中立、反对、极反对等等程度。

语意测量,则是通过对被试者在好与坏、可爱与可恨等成对成语之间的量度选择来观察态度,有5到7个量度。如好的、坏的、幼稚的、成熟的、积极的、消极的量度,从中测量有关态度对象的评价向量、潜能向量和活动向量。

投射法

投射法,是通过被试者对某个刺激物所产生的无意识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

有主题统觉测验,即主测向被测者出示一张图片,要求他编一则故事,被试者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意见、观点投射进去,表露自己的真实态度。

有造句练习法,即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个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被试者写完,从中了解其态度。

行为反应测量

行为反应,是观测人们对有关对象的实际行为,把行为反应作为态度测量的客观指标。

有空间距离测量,即通过被试者与媒介的距离、目光接触等来确定对媒介的态度。

有生理反应测量,通过被试者对某个媒介或服务的生理指标,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变化来推测人们的态度倾向。

第三节媒介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媒介消费者逆反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接受媒介强度刺激极限后,往往会逆刺激方向,做出相反的心理反应。

也就是说,外部的刺激量过大、周期太长或不当刺激,如果超过消费者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出现这种相反的心理体验。

事实上,媒介消费活动中,有时即使没有过量刺激,消费者也要从几种可能的角度来体验或思考,也就是进行反向思维。

媒介消费者逆反心理可以归纳以下几种。

感觉逆反

媒介消费者感官持续受到某一消费对象的刺激,会引起感受力下降,形成感觉迟滞。一段时间,国内电视剧里充斥皇帝和妃子,充斥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欢歌,钝化了消费者的感觉,于是就有了"你是疯儿我是傻"的消费者判断,有了"扫皇打妃"的逆反心理要求。

认知逆反

一个媒介如以教师爷的身分,教导消费者只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或者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持久刺激之后,消费者可能逆向思考问题。这在广告媒介的劝服宣传中时常出现,不当的刺激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情感逆反

情感逆反,通常在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娱乐节目中出现。比如过度的煽情、过量的渲染、过分的行为、过激的观点,都有可能激发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一般来说,逆反行为模式表现为:过量刺激-相反体验-否定评价-重新探索-更新决策-逆反消费行为的过程。

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影响到逆反心理程度的大小。一些消费者对媒介持有一种存疑的天性,因而其逆反心理是最强烈的,稍有刺激过量,即会有逆反反应。有一些消费者反应相对缓慢,但在持久刺激后,也会出现视听厌倦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布林的心理感应抗拒理论认为,人们都享有自由行动与思考的权利,大家都认为我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当个人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他就有了试图恢复自己自由逆反心理。如果媒介产品不能尊重消费者的消费自由,必然会有逆反心理的出现。

第四节媒介消费行为选择

媒介消费行为选择,是媒介消费行为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消费者究竟要消费什么媒介,或者消费媒介的什么内容?

大量的消费事实证明,人们的媒介消费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消费过程。即使看电视的儿童,也是一个电视意义的主动解释者和意义加工者。

传统经济学中有关于市场经济理性人的假设,我们在本书开始也对媒介消费者给予理性人的假设。但在媒介消费中,特别是21世纪的媒介消费中,人们往往呈现出情感人的特性,这使许多消费现象难以用经济学、社会学单纯地加以解释。

1997年,美国市场学会对消费者行为的界定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感情和认知、行为以及他们的生活进行交流的一种能动性的交互作用。"这一定义,实质上是说,消费者行为是一种流动性的互动。

新近崛起的整合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行为主要依赖于主观认知,即非事实认知,是消费者从自认为重要、真实的信息来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并不是理性思考后的认知。(4)由此可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动因是十分复杂而多变的。

参照彼得·斯坦纳的经济学模型理论,媒介选择与对于其它消费品的选择有一定地方的类似之处。选择性接触理论认为,选择与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卡茨等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则全面地提示了选择的首要性和多样性。1959年,卡茨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应当更多地关注人们如何使用媒介,少量关注媒介对人们干了什么。这种研究方法假定,甚至最具忍耐力的大众媒介内容,也不会影响到在其所处的社会和心理背景中没有‘使用’它的个体。这种‘使用’的研究方法假定,人们的价值观、兴趣、社会关系与社会角色等因素都是极有影响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地‘制造’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5)

在此我们假定,当前的媒介消费者,是处于一种主动、自由的宽选择状态,即有多种媒介和多种类型的节目,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媒介(如果媒介短缺,则只能是一种无选择)。

同时假定,依靠广告支持的媒介,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免费商品"(这一假定隐匿了观众时间的机会成本、商品中可能增加的那部分广告成本以及未来购买商品的成本),可以以自己的偏好选择媒介或节目。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及其媒介内容,可能与下面的5个因素有关联。

关己性选择

关己性,就是与"我"有关,只有关己才能引起重视,才能进行选择。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皮特和约翰·卡西奥波认为,"当问题与我们相关并且非常重要的时候,人们具有认真思考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全面地审视劝导的论点与论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