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5624400000012

第12章 媒介消费者需求与动机(3)

而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在1913年提出的本能单里也有14种本能动机:逃跑、搏击、厌恶、父母慈爱、恳求、交配、好奇、屈服、自夸、好群、觅食、贪得、建造和笑。

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动机是由爱欲本能、破坏本能引起,动机的实现是本我(非理性的潜意识的我、根据快乐原则行动的我)、自我(根据现实原则行动的我)和超我(以符合社会要求的至上原则的我)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媒介消费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的本能动机联系在一起。寻找本我、实现自我、追逐超我的本能,几乎囊括了人们媒介消费的全部动机。

而在驱力论看来,人的动机原初,是由于需要状态下出现了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一种需要的能量——要满足的驱动力,直到人发动行动使自己满足并回到平衡状态。这一理论,是赫尔在1943年提出来的。他同时认为,习惯是第二驱力,人们习得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动机。

用驱力论解释媒介消费动机,可以说,媒介消费动机,正是人们的媒介消费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要满足的驱动力的结果。它是一种富于张力的状态、一种运动型的状态。比如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消费动机,就是一种无法满足的在幻想世界自由飞翔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形成强烈的消费动机,只有在欣赏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后才能有所减弱。

媒介消费习惯也是一种驱动力,它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消费动机。比如儿童习惯于观看动画片、妇女习惯于阅读时尚杂志等等。

马斯洛的需要论,揭示了动机源于需要这一本质。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从一体化、组织整体的角度构建动机理论。他提出了动机建立在人的五个需要层次上,每个层次是一个动机单位,而动机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逐步递进的过程。如我们在前一节媒介消费需要中介绍的,从生理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

从需要论出发,对媒介消费动机可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观察角度。实际上,人们的大部分媒介消费动机正是由于需要而产生。从最初的安全、健康、生存需要,到交往、认同、价值需要,再到审美、实现自我需要,每一个层次上的消费动机都与人们对媒介的需要相伴相生。

(二)媒介消费的外在型动机

媒介消费虽然有内在动机,但外在动机有时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有些时候,可能是外在动机决定了最终媒介消费动机的形成。

关于外在动机理论有诱因论、强化论和目标论,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在动机进行了独特的解析。

诱因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他认为动机是通过条件反射而逐步获得的。刺激会引起条件反应,情境会造成兴奋联结。

这一现象在媒介消费中,是大量存在的。人们常常会因为情境的刺激而条件反射性地消费媒介,比如通常候车室、候机厅是阅读报刊人群最多的地方。

在强化论看来,刺激的增加会强化动机,动机因强化而得到奖赏之后,更会引导动机。这一理论1931年由斯金纳提出。

通常,在媒介消费者集中消费某一媒介的时间或场所,人们会自然而然出现无形的媒介消费动机,媒介消费量会明显地增强。比如当多数人收看奥运会比赛实况的时候,会带动另一部分少数人的收视动机,并使全体人的收视动机强化,形成电视收视的高峰。

媒介生产者、营销者也在有意识地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强化、巩固这一动机。美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巨奖问答比赛节目、《生存者》等真人秀节目,都在力图引导人们的参与意识,强化媒介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这种动机的强化性,我们将在后面有专门论述。

目标论则认为,人的目标设置的高低,影响人的动机行为表现。选择难度越大,行为表现越好。这一理论1968年由洛克提出。

这一现象在文化程度越高的消费者身上十分明显,他们往往有着很高的消费目标,因而消费多种媒介的动机十分强烈。我们也发现,对人生目标定的越高的人,其媒介消费的目标越高,因为他要从媒介消费中获得许多东西,包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为自己准确定位的信息、以及情感、审美、娱乐的信息等等。媒介消费目标越高的人,其媒介消费动机自然越强。

(三)媒介消费的中介调节型动机

中介调节动机理论,旨在修正内在论与外在论,认为人们的媒介消费认知——这一内在与外在的结合物,在动机形成中具有中介调节作用,从而产生了媒介消费动机。

中介调节理论有动力论、认知一致论、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自我决定论、预言论和归因论7种理论。

动力论认为,行为动机决定于个人和环境组成的生活空间,即当时的场。个人作为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区间,其包含的紧张状态是一种动力,一种需要的动机。而环境结构呈现为区间,具有两方面的动力,既与人的活动相协调,又有阻止行动的障碍作用。该理论在1942年由勒温提出。

动力论说明了媒介消费者作为环境中的人物,"在场"往往会有多种媒介消费需求,会产生媒介消费动机。在一个区间内,动机会表现得非常强烈;在另一区间内,动机会减弱或者消失。由此看来,环境作为动力,它如同杠杆,以人的需求为支点,撬动了媒介消费动机。

认知一致论认为,人们的认知(思想或态度)不一致能产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并受到这一动机驱使去寻求认知的一致,这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这一理论由海德于1930年提出。

在媒介消费中,人们在涉及到认知、认同、交往、交流时,往往会有不一致的情况,这里为了寻求一致,人们总会产生了解他人观点特别是意见领袖观点的需求,这就有了媒介消费动机,有了消费新闻、论坛和谈话节目的动机。

成就动机论认为,人在社会化中总有一种成就的需要,这说产生了成就动机。这一理论1953年由麦克里兰提出。随后阿特金森则提出了成就动机的取向,即接近成功的可能性和逃避失败的可能性。

人们对成就的需要,正是引发当代的媒介消费动机的重要原因。追求成就,使人们不断地产生消费无尽媒介的动机,产生消费新的媒介的动机。如果没有成就的需要,很多人会立刻停下来,懒散起来,不再寻求人与媒介的交流和交易,不再寻求消费媒介。甚至对娱乐媒介的消费也是一种对"成就"的间歇性替代或者暂时性失忆。

在自我效能论看来,环境、人的内在因素和行为之间有着交互作用。人的动机受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的影响,人们根据环境信息线索基础上产生的预期来行动,更受自身结果的调控。那些造成无奖赏或惩罚性后果的反应被抛弃,带来奖赏结果的反应被保持下来。该理论1960年代班杜拉提出。

这一理论解释了媒介消费动机实践中的问题。人们在媒介消费中,总是根据消费的效能和后果来衡量下一步的消费走向。奖赏性的后果,造成了人们的消费动机的加强;惩罚性的后果,造成了人们消费动机的退缩。比如,对一部以拯救人们良知为内容的小说,阅读者得到的是人性的唤起,是一种奖赏性的后果,会引起人们多次阅读的动机,并推荐给自己的亲友;而一部以暴力血腥为主的电影,可能引起人们的恐惧,是一种惩罚性的后果,从而让人们丧失再次观看该电影的动机。

自我决定论则认为,自我在动机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人的选择能力,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并与社会环境灵活地适应。这是由德西和赖兰提出的。

这一理论强调了自我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在媒介选择中,往往是那些能够引起自己兴趣或有益自己能力发展的媒介,能够引发人们的消费动机。比如对娱乐有兴趣的人们,总是有消费娱乐媒介的动机;与自己有关的媒介,也总是能产生人们消费的动机。

预言论认为,人们总是有提高对自己、对环境和行为结果控制的动机,提高控制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动机。提高控制最有效的是人所具有的预言能力,它使人们预测到可以控制的东西并如何去控制。该理论由动机心理学家弗瑞德曼提出。

运用这一理论看媒介消费动机,我们看到为了控制自己、控制环境、控制行为结果,人们总是有从媒介消费中寻求预测、预言控制能力的动机。这导致了人们对这类媒介的消费动机。比如,人们对科学类媒介、管理类媒介、政治经济类媒介以及新闻的消费动机的出现。

而归因论认为,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人类动机的主要源泉。人是有理性的,具有强烈的理解环境和理解自身的需要,并依据各种信息和线索对所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推断,力求寻找出动因。归因,就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个体如何对原因作解释及其解释的含义是什么。归因影响到期望的改变和情感的反应,以促使后继行为,因此归因有了动机功能。韦纳自1960年代以来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