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15623800000053

第53章 对策研究:大众影像的培育和发展(16)

圣丹斯独立电影节的创办者罗伯特·雷德福认为,圣丹斯电影节可以看作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观赏和交流电影的舞台,一个是提供交易机会的市场。通过参加国际电影电视节,影视作品除了能得以与更多的观众见面外,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发行商进行接洽,从而为影片寻找到更大的市场,保证影片的资金回收。可以说,从剧本的写作,到影片的拍摄,直至最后的发行、宣传,电影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决定一部影片的整个流程。通过国际电影电视节,可望赢得合作伙伴(发行商),进入区域艺术电影市场,获得资金资助,寻找到投资商。此外,电影电视节也可极大推动民众对影像生产的参与热情。创建于1998年的英国独立电影奖,其设置的初衷之一,就是将影像制作"向更广泛的公众推广"。圣丹斯电影节则"尊重并提倡个人视角的叙事方式"并"始终为个人视角和自由表达服务"。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从1989年设立以来,不仅使当地居民增加了对纪录片这种较冷僻的影像类型的关注,而且在当地还"产生了研究纪录电影特性、定期放映纪录影片的民间团体,而且这些民间团体如今已成为电影节运营方面的主力军"。

据《世界电影电视节手册》的索引,目前世界上78个国家和地区电影节总共大约是432个。我国包括港台地区在内有16种以上的电影节,数量位居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位居第5。但不管是国内的金鸡、百花奖的评选还是四川、上海电视节,参与者基本上是官方与商业影像,并没有为大众影像或民间影像留下空间。在国内来看,从2000年首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录像短片竞赛单元影像展开始,形形色色的影像展陆续登场:有以市场主导的商业推广(如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华北5城市52所高校共同发起的"索尼华北高校数码影像大奖赛"、英特尔数字创意大赛等),有市场与媒体的协作(如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主办,新浪网、22FILM.com、PCHome、三杯水DV文化网、DV时代、城市画报等多家媒体协办的"索尼Handycam杯全国青年DV大奖赛"),有多媒体的联办(如由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新浪网和《大众摄影》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在线暑期影像大赛"),有政府及媒介的合作(如"我爱宁波"数码影像作品大赛、成都"新农村、新风貌"市民DV大赛),有电视台栏目自办(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视DV》影像大赛),还有多种多样的校园影像大赛等,展映渐趋专门化(如新浪网宽频频道"自然之友"DV影像大赛、博武网(21bowu.com)中国功夫网络影像大赛),奖项设置也日趋完善,不少清新隽永的作品和优秀创作人才从中崭露头角。但目前国内影像节对于寻求资金支持的民间影像生产者来说作用不大,由于其主要针对国内爱好者,主要功能仍然是以展示推广及信息汇聚为主,节目交易和融资功能则尚未得到开发,其奖励也仅具有象征性,但是其文化上的推广作用不可小视。

在近年来名目繁多的影像展中,民间非政府组织始终是其中活跃的中坚力量,并以其包容性、开放性、非营利性,在大众影像的展映、推广和普及上,较之政府、主流媒体和商业性大赛更有实质性意义。尤其是2003年开始的两年一届的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逐渐显露出非政府组织在大众影像推广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主体性。诚如主办者郭净所言,"博物馆作为公益型的社会文化教育中心,有责任也有必要充当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对话的中介"。主办者云南省博物馆尝试通过影像展,探索非政府组织转变机制的途径。通过整合博物馆、大学、民间艺术社区、文化网站(西部科技频道、电影夜航船等)、电视台和纪录影像作者的资源,通过共同参与,进而构造一个培养能力、刺激思考、促进视觉产品传播的渠道和展台,为国内影像展的推广拓展了一个良性空间。

(3)影像传播

影像生产只是大众影像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提供作品传播和发行的渠道,最终走向市场、走向受众才是实现影像再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可靠保障,也是影像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即便在标榜"自由"、"民主"的西方国家,民间影像在大众传媒中的生存空间也一直受到传播限制。当初标举个人表现、强调社会联系的英国自由电影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独立于整个系统之外的方式制作影片的倾向是巨大的,但也是不能得到无限期的支持的,这并不仅仅是筹集资金的问题,每部电影制成之后,都会有一场战斗,为争取放映我们的作品的权力而进行的战斗"。在市场逻辑无孔不入的时代,当代西方大众传媒与政治和经济的结盟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电视网与政府及企业间已经形成某种合作关系,为获得播出许可和广告支撑,"压力迫使电视网(尤其是商业电视网)不欢迎那些非"主流"纪录片,黄金时段对这些影片更是壁垒森严。"因此,大量的民间影像有必要寻找新的传播通道。

每一种新的媒介,每一种新的影像生产方式,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寻新的生存土壤。民间影像常常在经济和政治力量的空隙中穿行,在权力网络的边缘地带滋生。上个世纪30年代,约翰·格里尔逊就曾预言,与那种最大限度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影片的发行渠道不同,纪录片需要建立和发展独特的发行网,它的发行范围应该以电影协会、俱乐部、图书馆、学校、博物馆和政治团体为基础。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主流媒体之外,作为对商业发行和政治权力的反抗,一个主要由非政府组织运作的非主流的民间影像发行和播放渠道(即"另类传播渠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

上个世纪60年代,是欧美的游击战电影时代,许多抗议性影片通过学校、电影同业会、市民团体和公共电视传播,最后对主流媒体的"黄金时间"产生了影响。70年代以后随着磁带视频录像机(VCR)的普及,录像传播成为一个更便捷的渠道。如英国的民间独立媒体机构"潜流"(Undercurrents),从1984年成立起就制作非主流录像新闻节目,报道被主流媒体所忽视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并提供与主流媒体不同的报道视角。其素材由家庭录像机行动网(Camcorder Action Network)等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成员提供,这些节目大都由家庭录像器材录制。为保证"潜流"作品视角的独立性和内容的非妥协性,运动参与者自己在潜流制片公司这样的非营利组织中进行剪辑,并通过非主流网络进行发行(主要通过订阅和专业书店出售)。据统计,《潜流》用社区集体放映的方式可以吸引4万受众。这种发行网络使录像带制作人员不必为了迎合主流发行公司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作品。

在许多集会场合,录像成为引起发言与激发讨论的重要手段。如潘姆拉·耶茨和皮特·基诺联合制作的《接管》(Takeover,1991),记录了1990年美国八座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占领HUD接管的空置房的全过程,共有40多位民间录像制作者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始末。在进入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之前,《接管》这部片子曾经被无家可归者团体广为传看,并引发热烈的讨论,对录像参与社会运动的可能性进行了非同寻常的探索。在法国,图书馆系统也有自己的录像资料馆和录像发行网络。全国300-350家图书馆的资料馆购买录像的复制权,提供给公众观看或免费出租,此外还有企业和协会的(收费)图书馆,以及国家教育部门(中学、大学)等其它机构提供录像放映服务。在日本,越战期间许多反政府的社会纪录和抗议性影片,如小川绅介的《三里冢》等16毫米影片在影院和电视中很少能够看到,但通过俱乐部、工会及其它团体的放映,使相当数量的观众有了观看的机会。在印度,政府严格控制进入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但是一种名为《新闻频道》(Newstrack,1989)的杂志式录像片得以成功制作和发行,每月发行一期,风格类似于《新闻60分》的调查性报道,影响范围相当广。在拉美地区,对那些拍摄游击战纪录片的影视工作者来说,录像也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产品避开了电视台、电视网和有线电视系统的审查。

但是,散兵游勇式的另类传播方式对于大众影像的推动和影响毕竟有限。约翰·基恩认为,"重新定义公共服务模式需要发展具有多样性的非政府传播媒介,这种媒介既永远发挥使政治权力焦虑不安的作用(因此有助于减少政治审查),而且为生活在多元的公民社会中的公民充当主要的传播工具。"在非政府组织运动的蓬勃兴起中,非政府传播媒介系统的发展主要呈现为两大体制,一个是公共电视(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另一个是公众使用频道(Public Access Channel)。

公共电视体制本身属于第三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相对于商业电视和国营广播电视而存在。公共广播电视在美国称为Public TV或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其特点在于为公众服务,独立于商业或国家利益。公营广播的理念就是要兼顾社群需要,不偏不倚地为市民提供资讯,促进社区接触与参与,推动公众就其居住的社会,表达意见、观点和价值观。西方国家的公共电视重在普及化、多元化、独立自主,一方面要反映本土文化和文化身份,另一方面要兼顾多元文化和少数族群,使公众能够获得有关公共问题的全面信息和反馈。如2004年开播的"生活中的地球"电视频道(Living Earth Television),其主旨就在于"展现我们世界全方位多元化的声音",让观众"探索、分享和欢庆世界各地的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听到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个人故事","帮助社区探求保护并发展他们环境健康的新途径"。其播放的节目由世界各国独立制片人和电视台及非营利团体提供,"讲述的是那些在环境和条件迥异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个人故事"。该频道为那些以前没有机会的节目提供国际播放舞台。"那些由各个组织团体制作的介绍他们自己成功计划的节目,其播放过的范围仅局限于他们地方有线电视台的公众电视频道,或用来填补所租赁的专题广告片的时段,观众的收视率都很低"。这类非赢利性的公益频道的推出,对于全球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表达创造了独特的方式。

但是相对而言,近年逐渐勃兴的公众使用频道(Public Access Channel)正成为非政府组织推动大众影像生产和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平台。

公众使用频道(Public Access Channel)是由民间非政府组织运作,以服务社区为主的非商业广播服务,部分国家或地区称之为Open channels、Community channels或Citizen"s channels,公众使用频道作为市民或非营利团体自由发表意见的"海德公园"(soap-box ),强调以民主为本的公众平等参与,其功能就是要体现言论自由、包容不同声音、增加社会凝聚力,进而分享社会经验与资源、推动社会运动,以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