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15623300000009

第9章 央视少儿频道的专业化兴起(7)

附: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方案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注重思想性、对象性、时代性、可看性,特别要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普及教育,以及“四有”“五爱”教育。为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受众定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0——18岁的少年儿童总量达3亿6千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9.6%。按照国际专业化频道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少儿频道的受众目标拟定为0——18岁的少年儿童,具体细分为四个受众年龄段: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6——12岁的小学生;12——18岁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3、基本理念

少儿频道的核心理念是尊重、支持、引导、快乐。即尊重少年儿童权益;支持少年儿童发掘自身潜能;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最佳的人生开端,都有欢乐无限的生活空间。

少儿频道的总体基调:健康有趣益智教育。

少儿频道的主题词:引领成长塑造未来。

4、战略目标

少儿频道将以先进的理念、全新的形象、国际化的标准,创办成国内一流、世界前列。

二、节目架构

1、播出时间

少儿频道每天播出时间从早晨6:00至24:00,总时长为18小时。每天首播时间为6小时08分。

2、节目构成

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五类节目:

教育类:学前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家庭教育等;

益智游戏类:智力竞赛、素质比拼、生存挑战、快乐体验等;

科普类:自然现象、动物世界、科学探秘等;

综艺类:才艺表演、故事小品、儿童音乐电视、少儿歌舞等;动画片和儿童剧类:国产优秀动画片、世界经典动画片和人偶剧、木偶剧、校园幽默剧等。

从对象上,不同年龄段节目日首播量及所占比例:

0——6岁的学龄前节目:1小时44分,占28.3%;

6——12岁的小学生节目:2小时16分,占36.9%;

12——18岁的中学生节目:1小时30分,占24.5%;

家教节目:38分,占10.3%。

从动画片播出比例上,国产动画占整个动画日播出总量的70%。其中,国产动画片每天首播量为1小时11分,引进动画片30分钟,共计1小时41分。

3、主要栏目

少儿频道总共26个栏目,其中:整合现有13个少儿栏目。平均每天首播为2小时58分,占频道首播总量的48.4%;新创办13个栏目。平均每天首播为3小时10分,占频道首播总量的51.6%。

6岁以下的学龄前栏目

《七巧板》——以游戏的形式,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认知和启智教育。时长10分钟,每周5次。

《周末七巧板》——融歌舞、故事、动画、游戏于一体,充分发掘儿童的想像力。时长30分钟,每周1次。

《智慧树》——是一档新创的学前教育节目。是寓儿童早期教育(人格培养、智力开发)于娱乐之中的电视示范性幼儿园。主要服务于城市幼儿园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时长30分钟,每周5次。

6——12岁的小学生栏目

《大风车》——是创办了8年的少儿名牌栏目,它融动画、益智游戏、幽默剧以及各类儿童参与节目于一体,深受小朋友喜爱。时长40分钟,每周7次。

《东方儿童》——是一档互动式教育节目,是拓展学校教育、开阔学习视野、加强与孩子互动的素质教育平台。其中,每周一次专门开设面向农村儿童的美育课堂。节目轻松活泼,寓教于乐。时长30分钟,每周7次。

《芝麻开门》——儿童科普节目。通过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传递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望。时长10分钟,每周5次。

《音乐快递》——创作和播放优美的新儿歌,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时长日常版5分钟,周末版30分钟,每周7次。

《同一片蓝天》——是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节目通过增进我国儿童与世界儿童的交流,荟萃同一片蓝天下少年儿童成长的精彩片段。时长45分钟,每周1次。

《少年体校》——这是一档面向少年儿童的体育杂志性节目。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体育锻炼、体育竞技、体育精神等。培养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12——18岁的中学生栏目

《第二起跑线》——是全国较早开办的一档中学生综合性栏目。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三星智力快车》——以现场智力互动为主要内容,考察当代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是一档深受全国中学生喜爱的知识竞赛节目。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快乐体验》——通过让中学生以自己或他人的身份和视角进入设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其中,包括城乡儿童和东西部儿童环境互换的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发掘潜能。时长30分钟,每周5次。

《神奇之窗》——展现科学技术的辉煌与奇迹,领略人类智慧的光芒与造化,激发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时长30分钟,每周2次。

《影像地带》——通过对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的重新解读,让中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感受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异想天开》——是一个中学生创新平台。让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通过创新和发明的实践,拓展想像力,锻炼动手能力,并将有实用价值的创新发明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时长25分钟,每周7次。

《金苹果》——主要面向广大高中学生,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竞赛项目的精心设计,展示和检验当代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时长45分钟,每周1次。

《名师名校》——与名师对话,与名校相约。邀请国内外科技界、教育界知名人士、著名校长、教授等与当代中学生直接对话,为高中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和国际化的视野。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家教栏目

《公德行动》——弘扬先进文化,批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氛围,培养讲文明守道德的公民意识。时长25分钟,每周1次。

《成长在线》——为孩子提供成长咨询;为父母合格的家庭教育提供前瞻服务。是一档让孩子做好孩子、让父母教好孩子的栏目。时长30分钟,每周3次。

《动感特区》——是一档沟通两代人的“心智”对话节目,以游戏的方式为孩子与家长之间搭建一座“心桥”,从而达到代际沟通的目的。时长50分钟,每周1次。

动画片及剧类

动画片和人偶剧、木偶剧、幽默剧、少儿电视连续剧适合上述各年龄段受众收看。

少儿频道除《动画城》栏目外,每天还将增设三档动画栏目。

《动画城》——以播出中央电视台自己创作生产的动画片为主的栏目。时长30分钟,每周6次。

《中国动画》(精品版)——是推介和播放国产精品动画片的窗口,该栏目将着力打造国产动画的品牌形象。时长30分钟,每周7次。

《中国动画》——播放全国性的国产动画片,为更多的国产动画作品和生产机构提供传播的窗口。搭建国产动画的产业平台。时长15分钟,每周7次。

《动漫世界》——主要播放以“名著名篇”或“科普科幻”为内容的世界经典动画作品。时长30分钟,每周7次。

《儿童剧场》——通过播放当代优秀的儿童戏剧和儿童电影等,引导当代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时长100分钟,每周1次。

《童心回放》——通过播出爸爸妈妈小时候看过的、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经典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科教片、舞台剧等,唤起几代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时长100分钟,每周1次。

三、编排特点

少儿频道的编排,要坚持“三贴近”,贴近少年儿童。

1、按收视群细分播出时段,实行分众播出。

根据少年儿童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分成七个时段:

早间时段(6:00——8:00)

上午时段(8:00——12:00)

午间时段(12:00——14:00)

下午时段(14:00——17:00)

傍晚时段(17:00——19:00)

黄金时段(19:00——21:00)

晚间时段(21:00——24:00)。

不同时段的主要收视对象:

上、下午时段以学龄前儿童节目为主;

早间、午间、傍晚、黄金时段以小学生和中学生节目为主;

晚间时段以家教节目为主。

2、动画片整点播出,主打国产动画。以国产动画片为主,每天黄金时间首播两档国产动画片,加上现有《动画城》栏目,平均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1小时11分。并逢整点滚动播出,形成频道特色。

3、频道编排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

日常版以动画片和儿童剧的整点播出为横向编排,以七个时段收视群体为纵向编排,形成一定的收视规律。周末版加强互动性、服务性和娱乐性,增加首播量。

日常版(周一——周五)平均日首播5小时44分;

周末版(周六、日)平均日首播7小时08分。

4、寒假、暑假特别编排。

在每年寒暑假期间,频道节目将打破日常版编排格局,集中安排优秀国产动画片和影视剧、大型竞赛活动和系列片以及反映少年儿童假期生活的特别报道。

5、少儿频道包装体现少年儿童特点和时代特征。包装特色为频道形象卡通化,标识创意对象化,色彩基调个性化。由于少儿频道涵盖了不同受众年龄段,在采用相同视觉识别的前提下,不同年龄段的包装风格有所不同。

第五节受众研究与受众细分

频道咨询委员会、节目评估小组、频道活动基地、观察员制度、目标受众调查,这一套“策划论证、创作播出和信息反馈”系统的制定和实施,都让我们感到了央视少儿频道所具有的卓越的“洞察力”。对于一个专业频道来说,人们总是强调节目内容的重要,其实受众研究也同样重要。就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想象飞翔的时候,是洞察在把握着它的方向;同样没有受众研究来掌握分寸的节目,最后只能成为一种漫无目的的冥想。只有当想象与洞察完美地结合起来时,飞翔才会拥有自由,翱翔在月亮之上。

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看电视主要的目的是“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有67.55%的受调查者支持;其次的目的是“了解更多新鲜事儿和有意思的话题”,支持率为33.59%。总体而言,少年儿童群体的电视收视动机结构较为和谐,这具体表现为移情抚慰动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67.55%)、学习动机(了解更多新鲜事儿和有意思的话题,46.27%;得到更多知识和生活经验,25.36%)、娱乐动机(看有趣的情节和故事,31.83%;看自己喜欢的明星,33.59%)三足鼎立并都占六成以上的比重,此外,互动交流动机(跟朋友分享电视里的事儿16.67%;参与节目中的互动5.23%)恰与当前电视节目形态突出的互动潮流两相印证。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群体渴望通过电视收视行为达到排遣孤独与苦闷的预期(陪伴动机),这无疑给电视事业带来了沉重的使命感。[黄会林《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上)载自《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第22页]

记得二十年前我们打开电视的时候,也就七八个频道,所以那个时候叫八台时代,现在是八十台时代。经过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频道翻了将近十倍、二十倍、三十倍,所以说,过去是一个频道资源稀缺的的时代,而现在是一个频道资源过剩的时代,特别是有了数字电视以后,一下子有了几百个台,几千个台,观众很兴奋,因为更多选择意味着更多欢乐。那么作为电视人应该冷静的想一想,频道资源这块“蛋糕”是越来越大,但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抢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竞争中,分到每个频道的资源只会是越来越小,这是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记得我小时候,我爸爸把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在电视报上用红笔勾下来,然后到了时间等着去看,这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事,那么现在,电视报放在那儿,又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勾下来去看,可能除了奥运节目,奥运比赛之外,没有人再会那么做。

有学者幽默的说,今天电视遥控器已经成为电视最大的敌人,节目收视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以前电视频道转一圈也就十秒钟,现在转一圈要近十分钟,在频繁的转化中,观众就这样流失了!观众为什么要频繁的换频道?他们究竟基于怎样的心理因素呢?

观众的频道选择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事先阅读电视节目报有目的地进行搜索;二是在收视过程中无的放矢地频繁转换频道;三是在常用频道范围中跳跃切换,或是看完所有频道后再回到选定的频道。频繁切换频道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看的节目,这部分人约占37.9%,二是为了回避广告,约为17.89%;三是因为看到别的频道更好看,约占14.7%。[戴新华《观众频道选择行为初探》载自《电视研究》2002年11期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