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15623300000031

第31章 央视少儿频道品牌化形成阶段(3)

另外,常规栏目大幅缩减后,部分栏目制片人转为“节目制片人”。一字之差体现了管理的灵动性,这也显示了央视少儿频道在管理上所具有的机巧和随性。

频道改版,做减法的好处是;可以实施频道差异化传播策略,塑造栏目特有品质,培养受众对品牌的忠诚度。从心智认知的角度来看,定位的专一性容易在被传播者的心智中建立定位所期望的认知,而定位方向众多的话,则根本无法建立应有的认知,因为混乱,相互之间是干扰的,那么定位也就不能叫定位了。因此,对相同、相似的资源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删减更替,实现差异化传播,是央视少儿频道品牌建设的首要策略。

再者,媒介要实施精品战略。这个“精”子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栏目要少而精,一味地求多求全,不讲特色、品位、品质,粗制滥造只能伤害品牌。二是即使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可,也需要及时对品牌进行精心维护,品牌才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大多数强势媒介品牌都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2)做加法:推出播出季栏目《快乐大巴》

《快乐大巴》是频道对“播出季”进行的本土化改造,是在六一特别编排“搜友大行动”一个月之后,频道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的品牌行动,是电视节目从“电视化”到“活动化”的典型代表,是少儿频道“互动”品牌最成功的案例。

已形成品牌的特别播出季《快乐大巴》被“加法”成每周5期、每期50分钟的季播节目带,着力打造季播品牌;黄金时段缩减自办栏目后,优秀国产动画片的播出比重将相应增加,比如将《动画乐翻天》、《动漫世界》等日播栏目延长播出时间,而频道优选出来的这16个栏目,全部改版。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画片是少儿节目的重中之重,可以说,谁占有动画资源谁就可以赢得受众,赢得市场。因此在这次改版中,又一次强调了动画栏目对少儿频道的重要性,而频道“变脸”最主要的内容是节目的“变脸”,节目的变脸被称为“改版”——改版表面上看是栏目“版式”和版面的变化,但其实质并不那么简单。

(3)做乘法:周播栏目活动化

电视栏目“活动化”是电视栏目生存方式的一种全新探索。“活动化”的节目相对于原来的节目更具开放性,它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同时又成为节目的主体,使节目内容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栏目活动化通过和广告商的资源整合,符合栏目形象定位的活动可以实现对节目的再传播,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从而有利于栏目品牌塑造。

这次改版的乘法是;精心打造大型家庭竞技类栏目《动感特区》,大型科普创新类栏目《异想天开》,大型儿童竞技类栏目《英雄出少年》,高质量、精心打造的特别节目,有助于形成观众对这个栏目的深刻认知,而以活动为依托的节目则是栏目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扩大自己影响力的特别策划,这将有助于吸引受众参与和关注节目,并且重复消费即形成对该栏目的习惯收视,最终栏目将完成构建自己的品牌形象。

另外从大型周播节目活动化开始,以快乐的理念为圆点,通过链式反应扩散其效能,这就形成了品牌栏目——精品节目——品牌节目群的产品序列,易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乘法的效果是:巩固少儿频道主要收视群体,并能够辐射周边收视群,产生的效果是1+1大于2的,可以说是以小博大,易增强频道的品牌竞争力。

(4)做除法:创建优秀儿童节目精品库

这次改版更值得期待之处是,它在“去新闻化”理念的“除法”基础上积极谋求的“乘法”效应——从过去着力打造栏目转变为倾力打造精品节目,充分利用少儿电视节目“重复性消费”的特质,通过反复播出和多次开发实现精品节目的倍增价值。

少儿节目的特点有别于新闻资讯类节目。新闻资讯类节目大多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征,而少儿节目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征,因为一代代的儿童成长发育是有规律性和传统性的,一代儿童长大了,离开了少儿频道,下一代又来了,真正的精品节目是具有较高的可重播性的。

“六一”晚会已经开办了23年了,但是以前做的都是综艺和专题晚会,是一次性消费,节目的使用率很低。从06年开始,突破了“六一”综艺晚会的形式,创新“六一”品牌,打造卡通情景音乐剧精品。比如2006年的《梦想乐园》,2007年的《爱的彩衣》,都是高质量的童话音乐剧,“走出去”还能巡演。这样的节目是一份永久留念的快乐礼物,回味终生,受益几代。

高质量的儿童节目,3——4年就可以重播一次,收视率往往不弱于从前,迪斯尼公司3——4年左右就要把经典卡通片在世界各地重放一轮。1999年中央电视台在假期每天18时重播《西游记》,收视率达到13%,老片子能受到学生如此欢迎,大大出乎编排人员的预料。这种3——4年一轮的规律,也适用于一些教育类的节目,如学外语节目。

原少儿频道总监余培侠说:对于少儿频道来说,品牌化建设不仅要有品牌栏目,更要有品牌节目。据我们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儿童频道,包括尼克罗迪恩、迪斯尼频道和BBC少儿频道,真正为大家所知的不是哪个栏目,而是一些精品节目。这就是少儿节目的特点和规律,少儿节目就要创品牌节目,这就是创建频道节目精品库的原因。美国的《芝麻街》,到现在依然久播不衰,就因为它是经典。在我们的构想当中,频道精品库里应当有一半以上是可以重播的经典节目,这样不断积累起来,不但可以降低频道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独家资源,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是打造世界一流少儿频道的基础。[《踏实做事务实创新》载自《节目第一线》2008年第3期]

那么,央视少儿频道干的第二件大事是:

2.坚定决心去“三化”

去“三化”是为强化其专业特质的实施策略,是品牌的精品战略,是媒介品牌维护的重要手段。

(1)去成人化,实行对象化编排

儿童节目的编排和成人节目编排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成长期。只有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兴趣,对节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象化的编排,才能真正抓住少年儿童的心。

央视少儿频道的总体编排原则分为:日常节目的“分众化”编排和特别节目的“主题化”编排两种。日常节目的“分众化”编排是指按照不同受众群对频道节目实行分众编排、分众制作、分众播出,即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编排节目,依据受众年龄制作节目,结合他们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播出节目。特别节目的“主题化”编排是少儿频道的重要特色和亮点,是少儿频道保持活力的有效手段。“主题化”编排是指利用节假日、主题日的收视特性和关注度特性,用形式鲜明、角度新颖的包装和主题节目贯穿整体、融思想性、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使内容更加贴近未成年人,更加符合他们的收视习惯与收视需求的节目编排形式。[许蓓蓓《浅析央视少儿频道的“主题化”编排》载自《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第11页]

在这次改版中,频道编排不仅坚持整体编排对象化,更加强节目内容的对象化,动画片整点播出,突出卡通形象,每个栏目都以全新的包装形式闪亮登场,让观众眼前一亮,各种包装元素也显示出专业性与规范性。

改版后第一周,频道收视份额达到2.13%,超过频道年度收视指标0.03个百分点,较改版前一周提升了0.14个百分点。频道单日的最高收视份额更是达到了2.55%,较改版请有明显提升。[《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第186页]

(2)去碎片化,推出特别播出季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被打成零星的小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美元——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碎片化”[喻国明:《“碎片化”语境下利用新兴媒体构筑强势传播力量》,载《现代水利周刊》2006年第3期]

人们的接受习惯已由过去的理性接受变成今天的感性接受,由过去对某一媒介的全程依赖,而到现在只对于某一媒介某一项功能的依赖。整个消费变成了一种对于媒介不同介质组合的消费。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碎片化”语境下的电视传播,单一频道所获得的受众关注越来越小,去碎片化就是要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使频道整体更连贯,更便于观众收视。

在开播之初,针对儿童注意力短的特征,频道特别设置了一些小板块栏目。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一些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有一些影响了频道整体编排的连贯性,阻碍了观众流的顺畅过渡,而且对于一个频道来说,这种小版块的栏目,扔到收视率的海洋里,连个响都听不到,可是全新推出的特别播出季《快乐大巴》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特别策划往往比日常节目更具轰动效应,容易形成频道成长链条上的兴奋点,时时牵动观众的目光。另外,举全频道之力打造的“特别播出季”,改变了以栏目为格局的分散宣传,形成了全频道贯通的整体宣传格局,有利于形成全频道的灵活机制。

(3)去“新闻化”,创建节目精品库

具有新闻性的节目具有实效性的特征,有实效性的节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具有重复消费的功能,比如地震时期的新闻节目,在地震之后再播出,就没有实际意义,而金融危机时的节目,当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也不需要再收看了,这些具有“新闻化”的节目,都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征。去“新闻化”;就是减少只具“一次性消费”的新闻资讯节目,多生产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精品节目。因此央视少儿频道针对儿童节目的去“新闻化”,制定了这样几个策略:

<;1>;从品牌栏目到品牌节目

在频道专业化的时代,栏目是争夺收视率的重要阵地。但是固定栏目因播出时间和固定长度和固定模式的相对稳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其它媒体的争相模仿和恶意竞争会使栏目的生命力很快消失殆尽。

儿童的收视需求,不像成人观众那样相对稳定,他们每个成长阶段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不断流失的老观众,和不断涌入的新观众,难以形成忠实观众群,也使少儿频道的栏目建设难以形成品牌。

但这并不意味着少儿频道不能形成品牌频道,节目是频道的根本元素,抛开固定时段、固定模式、固定时长,就节目本身而言,只要能抓住某一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生理、审美等方面的需求,那么这个节目就会在孩子心中形成品牌。

在国际少儿电视市场上,交易性强的品牌节目多,常规品牌栏目少,印证了少儿电视应主打品牌节目的观点。

<;2>;以优秀节目带动品牌节目群

少儿频道的节目生产是一种专业化的生产,面对有限的资源,存在两种不同的生产管理模式:一种是以各个栏目的个体经营拼接出企业的整体营销,这是归纳集合的模式。另一种是以少儿频道的整体风格形象作为识别符号,贯穿在不同的产品组合中,这是演绎发散的模式。

显然,演绎发散的模式对于央视少儿频道形象的整体塑造更有力。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具有良好的扩展和兼容性。

从频道的角度来看,精心打造的品牌节目、品牌活动、品牌栏目,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目标受众对频道的关注度,同时品牌节目所产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聚焦热点效应,为频道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因此,策划品牌节目、创立品牌节目、延伸品牌节目、开发品牌节目,是管理者应当承担的职责。

相信通过央视少儿频道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早日建立起中国少儿节目精品库,按照儿童流动性的成长规律,制作出系列的精品节目,提高节目的使用率。那么,央视少儿频道干的第三件大事是:

3.打造专业人才库

创建节目精品库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少儿电视人去完成。

少儿电视人除了要有“绿色心态”和电视专业基本功之外,还需要懂得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更需要深入学校、幼儿园亲身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做出具有专业性和可视性的节目。

央视少儿频道注重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举办了各种业务培训和国际交流。如:参加亚广联儿童节目交流会和培训班,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儿童节目观摩与研讨会;请尼克罗迪恩、迪斯尼、BBC少儿频道总监就少儿频道编排、运营模式等进行主题讲座。

今后五年内,频道争取建立起一支“333”少儿节目人才库,即:拥有300名既懂电视专业,又懂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复合型少儿编导人才;30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含人偶主持);30名懂少儿节目管理与经营的人才。[余培侠《让中国的“尼克”走向世界》载自《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