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15619300000009

第9章 每个孩子都身怀绝技(4)

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儿童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做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

3岁左右,儿童的生理自我基本成熟。在心理上开始出现羞耻心和嫉妒心等特点。

2.社会自我

从3岁到青春期最初,儿童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自我阶段。

3.心理自我

从十四五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儿童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儿童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儿童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儿童不再像以前那样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的个体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如何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应根据孩子的认识能力,以生动形象的、孩子能接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

从培养内容上看,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好听的名字、黑色的头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从培养自我意识的形式上看,可采用各种孩子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或者画自画像等;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孩子的各种“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为什么突然“忘恩负义”

宝宝现在4岁了,上幼儿园中班,上周带他去超市购物,恰巧遇到了宝宝一两岁时在家带过他一年多的韩阿姨。韩阿姨是个很称职很有爱心的保姆,她在我们家带宝宝期间把宝宝照顾得非常好,那时宝宝也很依恋她,记得有一回韩阿姨因为家中有事请了四五天假,宝宝特别不习惯,在家里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地闹腾到她回来。这次偶遇,韩阿姨非常高兴,看到宝宝也特别亲,可是宝宝的反应却很平淡,无论我怎么调动他,他好像和韩阿姨很陌生似的。这让我很尴尬。虽然韩阿姨似乎并不介意,一再向我表示孩子太小时不记事,可我仍觉得很对不住韩阿姨,自己费心血培育过的孩子这么“忘恩”怎么可能不令她心寒呢?宝宝是真的记不起那时的人和事了,还是感情冷淡呀?我有点纠结。

解读:即使在刚出生后的几周,儿童也会有一些基本形式的记忆。刚出世的婴儿能够辨识母亲的声音,并且很快就能够认得她的脸。回忆,这个比较复杂的记忆形式,也随之出现。因此,8~9个月大的儿童会因为看不到母亲而大哭,也能够去寻找不见了的东西。如果向他们示范一些动作,他们也有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模仿这些动作。这些都可以显示儿童在很早的时候具备储存信息的能力。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人们会对刚出生那两年的事情完全没有记忆,而且对以后两三年的事也淡忘。这个现象被称为婴儿期遗忘。这个问题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弗洛伊德解释说这是性压抑所造成的,其他人则认为是因为大脑机制尚未成熟所导致的。还有早期记忆碎片的特点,婴儿在自我概念上的缺乏,以及儿童无法以成人理解的方式将信息符号化等各种说法。然而,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肯定。

其中,儿童此阶段语言的缺位及自我意识尚未清晰应该是最可能的因素。

首先,语言的缺位。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在记忆的发展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当儿童尚未掌握语言这一形式时,虽然他的眼睛同样踏实地拍摄和记录下了自己的经历,但记录下的经历只能以单位格的方式一个画面一个面画地播放,像最初的幻灯片,而无法如播放电影一样以同步、匀速的进展连续放映。因而,儿童只能形成对片段的记忆却不能形成完整的、一致的对事件的记忆。只有当儿童能利用语言作用工具,使他们能够描述和思考已发生的事情,这个描述和思考的过程犹如一条线索,把片段按有意义的顺序组合起来,于是,每个没有建立链接的单位格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单元,当单元被当做有意义的整体来回放时,记忆便产生了。

这个过程十分贴近儿童画图中的一种拼图讲述,它把一个故事的情节用图画出来,然后各个图画并不是按故事展开时的顺序来排列,故而,在儿童无法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时,他根本不知道故事说的是什么,而当儿童根据每个独立画面的意思整理出前后顺序后,故事情节才得以显现,也才方便儿童记忆下来这个故事。而这个对画面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便需要使用语言。

所以,儿童并不是没有储存属于“婴儿期遗忘”期间的经历,而是这段经历像一粒粒散落的珍珠,只能够一颗颗地作为珍珠储存和提取,而无法作为整串珠子被一次性取出并作为项链予以佩戴。所以,对于记忆来说,语言引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一片片碎布缝制成一件成衣。可见,婴儿期遗忘是因为儿童缺乏或没有足够的技巧将经验转化为语言形式所造成的。

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为“婴儿期遗忘”的另一因素,这道理就如:你的确看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7件衣裳,但,你无法确定哪件是你的。那么,只有当它们以“蓝衣服”“黄衣服”的标签被提及时,你才能被动地知道是哪一件衣服。当搜索的指令改为“我的衣服”时,你偏偏因不知道哪件是你的而导致大脑无法指认。

所以,语言的缺位和自我意识的缺乏极可能共同导致了“婴儿期遗忘”。

问“我从哪里来”时,孩子在想什么?

有一则笑话:孩子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父亲心想,这怎么得了,这么小就有性问题,于是神色诡秘地回答他:“长大以后,你就知道了。”孩子听完之后,非常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要等长大以后,人家小华很早就知道他是从河南来的。”

这则笑话十分形象地说明父母对孩子心理状态的误读。

其实,如果孩子尚幼,即使很具体地问父母“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他也绝非是对生育过程感到好奇,而是由于自我意识日渐明确,孩子开始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产生兴趣,想知道“我是谁?”“我是怎么存在的?”而绝非是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

其实我们尽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本书名来标注孩子的意图:朝花夕拾。

能确定的是,大约在第三年左右,儿童会对他们的过去着迷,并以一种一致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过去,形成一种自传式的记忆系统。

基本上,自传式记忆是关于儿童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一种由过去发生的事件所组成的情境记忆。这些事件对儿童本身具有重要性,并且会成为个人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儿童在开始说话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他们有能力叙述过去的时候,但是他们刚开始叙述的,往往是那些刚结束不久的事件。然而在2~3岁左右,他们会明显地谈论很久前发生的事。这显示儿童开始发展一种明确的个人历史感。

21个月大的孩子对事情的各个方面已经有清楚的记忆,但是在清楚地表达时却很困难。然而,这与其说儿童词汇量不够,不如说他们在参与对话方面和提供连续的叙述时有困难,此刻向他们提供帮助的往往是承担养育责任的父母,采用的方法包括创造机会与儿童对话,给予儿童适当的提醒和重复他们的话,并且鼓励儿童说他们的经验,和父母分享记忆等。而分享记忆这部分对于儿童早期记忆的发展尤其重要。从与父母的对话中,儿童了解到过去是重要的,知道分享记忆需要一些叙述技巧,也了解当追求个人愿望时记忆是有用的。如前辈所言,儿童不只是学习去记忆什么或者如何记忆,也必须学习为什么去记忆,由于父母的帮助,儿童逐渐有能力以一种沟通的形式去组织和使用他们的记忆。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与儿童分享记忆里,不同类型的父母所采取的方法及回忆的侧重点都很不相同,于是,他们提供的帮助也不同,对孩子记忆的影响更不同。

以下两种类型最为常见。

热心型

这类父母常常讨论过去,并且当他们如此做时,常会对于明显的事件加入大量详细的描述。他们鼓励儿童给予相同详细的描述,问许多问题,以及大量谈论儿童的回答。

冷淡型

这类父母对过去没有兴趣,很少讨论他们与儿童之间经历的事件,并不鼓励以大量的对话来处理这些事件,对于儿童的记忆,他们很少关注。他们也倾向提出直截了当的问题,并要求简单正确的答案。

这两种不同类型父母的孩子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谈论过去,前者的孩子会用较复杂的方式来描述过去,以一种较一致和具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事件,并且倾向于使用过去的事件来引导目前的行为。因此,父母如何与儿童共同回忆过去,组织过去的谈话,如何协助儿童自己去谈论过去的事件,这些都对儿童回忆及思考每个记忆有重要影响。这就是自传式记忆发展的亲子互动模式。这个模式主张儿童的个人记忆依赖父母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记忆最初是通过与父母共同参与的描述所建立的,并且是由于成人支持儿童描述过去事件所产生的。因此,父母引导的关于过去的对话,会成为儿童个人记忆能力成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