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注释研究
15615700000098

第98章 著名注释家及其典籍(3)

六伊本·凯西尔的《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

伊本·凯西尔,全名艾布·菲达·伊玛敦·丁·伊斯迈尔·本·阿穆尔·本·凯西尔(Abu al-fidā’‘imād al-dīn’imā‘īl ben ‘amrūben kathīr,1302-1373),叙利亚人,注释学家、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伊本·凯西尔师从伊本·舍赫奈(Ibn al-shanah)、阿迈迪(Al-’āmadī)、伊本·阿萨克尔(Ibn ‘asākir)、伊本·泰米叶学习经训、教义、教法、历史。他的主要著作有《自始至终》(Al-bidāyah wa al-nihāyah,或译《始与末》)、《勤研创制》(Al-’ijtihād fi alab al-jihād)、《十大传述汇集》(Jāmi‘al-masānīd al-‘asharah)、《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Tafsir al-qur’ān al-‘aīm)等。

《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又译《伟大的古兰经注》),被认为是传闻注释领域中的权威著作,其地位仅次于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并且选材比《古兰经注释总汇》更为严慎。哲拉鲁丁·苏尤蒂在《古兰经学通论》中,对该书的评价是:“再没有人撰写过类似这样的经注了。”该书最初与拜鄂瓦的《启示华貌》合订出版,后独立出版,共4大册。近代以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多家出版社不仅数次印行了该书,而且还发行了6位学者对该书的择要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择要本是艾哈迈德·沙基尔(Amad shākir)教授的《伊本·凯西尔经注精华》(Al-taysīr khulāah tafsir ibn kathīr),贝鲁特知识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穆罕默德·纳西卜·鲁法尔(Muhammad nasīb al-rufā‘ī,伊历?-1413)教授的《伊本凯西尔经注择要》(Taysīr al-‘aliyy al-qadīr li ’ikhtiār tafsir ibn kathīr),利雅得知识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

伊本·凯西尔著作该经注的方法是,他首先根据伊本·泰米叶的《注释学原理》前言,撰写了一个长篇绪论,详细阐释了关于《古兰经》及其注释的方方面面,然后引证经训和前人传闻,注释了整部《古兰经》。

细究该部经注特点,主要是:先叙述经文后扼要注释;以经注经;以训注经;侧重传闻;否定“以色列传闻”;注释教法经文;引证传闻——作者如果在经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材料,就引证前人的传闻注释,如采用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三传弟子等学者的言论注释经文。此外,伊本·凯西尔引证的大部分传闻来自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伊本·阿廷耶的《天经注释编要》,以及前人的其他权威注释典籍。伊本·凯西尔先经后训再学者言论的注释特点,成为后期很多注释家遵循的基本方法。[18]

七赛阿利卜的《古兰经注释精华》

赛阿利卜,全名艾布·宰德·阿布杜·拉哈曼·本·穆罕默德·本·迈赫鲁夫·赛阿利卜(Abu zayd ‘abd al-ramān ben muhammad ben makhlūf al-tha‘ālibī,伊历?-876),阿尔及利亚人,马立克法学派注释学家、圣训学家、教法学家。赛阿利卜在多部著作中自述,他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埃及和突尼斯等地,师从多位名师求学习经。赛阿利卜的主要著作有《古兰经注释精华》(Al-jawāhir al-ussān fi tafsir al-qur’ān)、《古兰经生僻词汇精义》(Al-dhahab al-’ibrīz fi gharā’ib al-qur’ān al-‘aī)、《古兰经部分经文语法详解》(Tufat al-’ikhwān fi’i‘rāb ba‘’āyāt al-qur’ān)《教法典籍中的教律大全》(Jāmir al-’umahhāt fi ’akām al-‘ibādāt)等。

《古兰经注释精华》是赛阿利卜的代表作,该书在阿尔及利亚出版发行,共4册。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开宗明义,他根据泰伯里、伊本·凯西尔、伊本·阿廷耶等注释家的百部典籍,撰著了这部经注。他在引述前人注释时,一方面保留了原注释,另一方面增注了经文具有的许多裨益。由于他引证伊本·阿廷耶的注释最多,后人又将其经注视为是伊本·阿廷耶的《天经注释编要》的择要本。作者在该部经注的前言中,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他的传闻方法和传闻来源。

其一,如果在每句话的结尾处标有字母“Al-tā’”,就代表这不是引自伊本·阿廷耶的注释,而是引自其他人的注释,读者可以查找原作,明确其中的不解之处。如果标有字母“Al-‘ayn”,就代表这是引自伊本·阿廷耶的注释。如果标有字母“Al-ād”,就代表这是引自萨法吉西(Al-afāqi)的语法解释。如果标有字母“Al-mīm”,就代表这是引自艾布·哈雅尼的注释。至于“我说”,则代表自己的注释。

其二,他对引证的圣训出处作了说明。他指出,但凡关于“赞念词和祈祷词”的圣训,不是引自《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集》、《艾布·达乌德圣训集》与《提尔米兹圣训集》,就是引自穆哈伊丁·脑威(Mu’al-dīn al-nawawiyy,1233-1277)的《脑威圣训四十段》(Al-’arba‘ūn al-nawawiyyah)与伊本·伊玛目·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Ibn al-’imām muhammad ben muhammad)的《保护信士》(Silāal-mu’mnīn)。但凡关于“报喜、警告和末日”的圣训,绝大部分引自古尔泰卜的《劝诫》(Al-tazkirah)与阿布杜·罕戈(‘Abd al-aqq,伊历?-581)的《归宿》(Al-‘āqibah)。

其三,他根据伊本·阿廷耶的《天经注释编要》的前言,叙述了《古兰经》的优越、《古兰经》注释与《古兰经》语法的优越、注释学家的级别、学者们对先知穆罕默德言及的七家诵读的分歧、《古兰经》提到的外来词、《古兰经》名称解析、《古兰经》的章节等。

赛阿利卜在前言中,详细阐述了他所引传闻的细节后,开始逐章逐节地注释《古兰经》。作者在注释完整部《古兰经》后指出,他根据伊本·阿廷耶的经注完成了这部著作,但他在该部经注中,删除了伊本·阿廷耶经注中的重复部分和烦琐注释。此外,他还在经注的最后,附录了生词解析字典,以及圣训传述人的名字。

纵观该部经注,除简明扼要外,还具有几个主要特点:以字母表示所引传闻的出处;解析一些经文的不同诵读;根据前人注释解析经文语法;引证诗歌阐释一些经文的语法与词法;省略了传闻的详细传述系统;叙述一些“以色列传闻”,但既无评议,也没有甄别其正确与否。[19]

八哲拉鲁丁·苏尤蒂的《经训经注辑珍》

哲拉鲁丁·苏尤蒂,全名哈菲兹·哲拉鲁丁·艾布·法德里·阿布杜·拉哈曼·本·艾布·伯克尔·本·穆罕默德·苏尤蒂(Al-āfi jalāl al-dīn abu al-fal ‘abd al-ramān ben abu bakr ben Muhammad al-suyūī,1445-1505),埃及人,沙菲仪法学派注释学家、圣训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拉鲁丁·苏尤蒂5岁丧父,8岁通背《古兰经》,14岁开始负笈游学,先后到麦加、麦地那、约旦、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摩洛哥、印度等地访师求学,师从伊里门丁·拜勒盖尼(‘ilm al-dīn al-balqayn)、穆哈伊丁·卡费吉(Mu’al-dīn al-kāfījī,伊历?-879)、哲拉鲁丁·马哈里(Jalal al-Din al-Mahalli,?-1459或1460)等近51位著名学者研习经训、教法、历史、语言、文学等。1462年,撰著了处女作《阐释求护词与太斯米》(Shar al-’isti‘āzah wa al-basmalah),[20]时年17岁。哲拉鲁丁·苏尤蒂40岁时,结束学术旅行,潜心修行,著书立说,至1505年去世时,著作已达500余部。[21]

哲拉鲁丁·苏尤蒂的《经训经注辑珍》(Al-durra al-manthūr fīal-tafsir al-ma’thūr)共6册。作者自我阐述了他著作该部经注的缘由和成书过程。他先在《古兰经学通论》中讲道:“我撰写了一部著作,书中传述了先知穆罕默德对《古兰经》的所有注释,里面有一万多段圣训。当这部著作完成时,共有4册,我将它命名为《古兰经释义》(Turjumān al-qur’ān)。”然后他又在《经训经注辑珍》的前言中进一步讲道:“我写完《古兰经释义》——传自先知穆罕默德的注释——后,发现该书中源自其他著作中的所有传闻,都不能让人一目了然地直接阅读圣训原文,而必须要阅读那些冗长的传述系统,于是我就省略了传述系统,直接援引了学界认可的典籍中的圣训原文,将它命名为《经训经注辑珍》。”从这两段话中不难看出,《经训经注辑珍》是《古兰经释义》的择要本。作者择要的方式是,省略每段圣训的传述系统,仅指出圣训的出处。

基于哲拉鲁丁·苏尤蒂的自述,《经训经注辑珍》的特点是,所有注释都传自前人的传闻,而没有任何个人评论。换言之,作者在引述传闻时,既不侧重某一传闻,也不指出传闻的正确和羸弱。通常,哲拉鲁丁·苏尤蒂引证的传闻主要来自六大部圣训集,以及泰伯里、伊本·艾布·哈提姆(Ibn abu ātim,伊历?-327)、阿布杜·本·哈米德(‘Abd ben mīd,伊历?-249)、伊本·艾布·敦亚(Ibn abu al-dunyā,?-894)等注释学家和圣训学家的典籍。

尤为指出的是,如果将《经训经注辑珍》和上述7部传闻注释典籍试做比较的话,不难发现,上述各部典籍都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个人见解,而这部经注则没有作者的任何见解。因此可以说,本节所列的传闻注释典籍中,《经训经注辑珍》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传闻注释”典籍。诚然,在《经训经注辑珍》中,尽管哲拉鲁丁·苏尤蒂以汇集和传述各种传闻见长,但由于他没有深入考究所引传闻的正确与否,尤其是前人注释典籍中的一些传闻,故该书中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情况,因此需要后学对该书做进一步的校勘,以区分良莠,去伪存真。[22]

[1]泰伯里:《历代民族与帝王史》,贝鲁特国际思想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金忠杰:《泰伯里及其历代民族与帝王史》,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1期。

[3]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221页。

[4]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3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2页。

[5]哲拉鲁丁·苏尤蒂:《古兰经学通论》,贝鲁特阿拉伯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2页。

[6]哈非兹·谢姆斯丁·达乌德:《古兰经注释家的级别》第1卷,贝鲁特学术图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7]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226页。

[8]同上书,第226页。

[9]哈吉·哈里发:《解惑》第1卷,埃及米苏尔出版社1857年版,第234页。

[10]伊本·赫里康:《名人传》第1卷,开罗阿米尔出版社1882年版,第37-38页。

[11]雅古特·海姆维:《文学家辞典》第5卷,尔萨·海勒比出版社1936年版,第37页。

[12]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