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注释研究
15615700000033

第33章 《古兰经》注释发展史(18)

《古兰经》阐述的“世人皆兄弟,本是同根生;兄弟如唇齿,唇亡齿也寒”[28](波斯诗人萨迪(1209-1291)诗)的教理义理,明示各民族各宗教各文明务必互相认识与了解其他文明与文化,以便相互之间认同与包容,学习与交流,借鉴与影响,友爱与共生,而不是排斥与敌视,称霸与摩擦,冲突与战争,因为“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除非文明之间断绝一切交往。文明之间的交往互相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伊斯兰文明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伊斯兰文明又对现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指的是一个新的文明的产生往往是根据当时的需求从过去的文明中汲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成分作为营养,进行消化,并把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成分排除在外”[29]。反之,如果没有各文明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没有密切的文化互动与互补,“没有佛的微笑,没有耶稣的仁爱,没有穆萨的怜悯,没有祆教的水和火,没有《古兰经》优美的语言和深奥的哲理,世界将会变成怎么样?如果没有万籁的音乐,没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理念,没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政治、科学和形而上学,没有法拉比、伊本·西那、伊本·鲁什迪的希腊-伊斯兰哲学的统一,没有苏赫拉瓦迪的光照,没有波斯苏菲世人的海浪,没有阿拉伯人诗歌的情感,没有日本人的诗歌,没有伊本·阿拉比和埃克哈特明亮的眼光、善良的心灵和美学的审美力,没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没有18世纪的辉煌,没有笛卡儿、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帕斯卡、叙伦·克尔凯郭尔、亨利·伯格森,没有巴赫、贝多芬优美的音乐,没有绘画、雕刻、戏剧和诗歌艺术,总之没有人类通过数世纪的努力留下的文化、思想、艺术瑰宝,人类的生活将是怎样的?”[30]是故,人类各文明之间互相认识、了解、沟通、互动、互补是人类发展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文明举措。

由上可以看出,在《古兰经》教理义理中,人类同生共存、互相辉映的基础是多民族与多宗教带来的文化多元性与文明多样性,这是真主赋予人类生存的常道,是不可变更的真主的迹象之一。否则,真主完全可以将人类创造为一个民族,“假若你的主意欲,他必使众人变成为-个民族。他们将继续分歧,但你的主所怜悯的人除外。他为这件事而创造他们。”(11:118-119)注释学界如此注释该节经文:“差异是人类的根本之一。一元只属于真主,多元则是所有生命界生存的常道与规律。”[31]同样,《古兰经》另一节经文,又对人类文化与文明因多民族多宗教而多元化进行了全面阐述:“我已为你们中每一个民族制定一种教律和法程。如果真主意欲,他必使你们变成一个民族。但他把你们分成许多民族,以便他考验你们能不能遵守他所赐予你们的教律和法程。故你们当争先为善。你们全体都要归于真主,他要把你们所争论的是非告诉你们。”(5:48)据此,《古兰经》中的文化多元精神与文明多样义理,毋庸置疑是《古兰经》奉献给人类社会的公共产品之一。

根据经文教导的人类因多民族多宗教致使多文化多文明的必然性,历代穆斯林尤其是非阿拉伯穆斯林,始终将其作为与其他文明与文化共存的根本宗旨,并将其作为基本文化理念予以实践性阐释。从麦地那公社的《麦地那宪章》精神至中世纪阿拔斯王朝的智慧宫,到遥远中国元朝于1289年建立的回回国子学,及至当今各国研究伊斯兰文化的专业学术机构,都以大规模的包括译注《古兰经》和圣训,以及译著学术成果在内的各种形式体现着这种文化多元精神。即使在当下伊斯兰文明屡遭西方霸权语境而处于弱势境遇下[32],《古兰经》依然启迪穆斯林学界务必秉承多元共存精神,通过阐经释义等方式积极推动对话与交流,“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秀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是故,政界如伊朗前总统哈塔米1997年提出的文明对话思想,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根据经文“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3)所倡导的“文明的中间主义观”,并与2004年6月初在伊斯兰堡主持召开的“文明的中间主义——挑战与回应”论坛,[33]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的文化理念观,学界如当代著名学者优素福·格尔达威(Yūsuf al-qarāwī)等倡导践行的伊斯兰中道观(Al-wasiyyah),都体现着《古兰经》教导的人类同源性、文化多元性、文明多样性的和合理念与和而不同精神。

《古兰经》译注学术活动增进伊斯兰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互动互补的典型个案,就是与同样具有中正和谐思想的中华文明的和合共生,并出现了伊斯兰教始传后阿拉伯穆斯林“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知”的伟大盛况。这一盛况具有不容忽视的四重意义,一是“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知”表明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源远流长。二是该表述看似指称中华文明,但实质上反映了世界穆斯林务必遵循人类同宗同源的大一统原则,自觉主动地与其他文明交流学习,和合共生。三是尽管中国是一个没有出现类似《圣经》与《古兰经》那样的经典启示和宗教使者,但却是一个有大智大知者领航发展的文明古国,因此阿拉伯穆斯林求学古老中国的智慧、文化与科技知识,从另一视角说明了穆斯林学习各种先进科技文化知识,而不仅局限宗教文化知识的学理理念。四是中国是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科技的文明古国,因此穆斯林勿以想象的心态前往,而应以求学的心态前往,从而根本上消除了类似西方世界那种对遥远天朝中国先想象后器物再制度而文化后的东方主义性质的想象思维与殖民意识。是故,自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出使中国长安以来,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民族的穆斯林沿着鲜有外交与文化摩擦的古丝绸与香料商业物流通道,怀着求知文化与交流文明的伟大理想再次来到华夏大地,揭开了千百年来世界两大文明体系在各个层面和谐交流的历史新帷幕。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4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协商议会的演讲中讲道,“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两个民族的先哲们,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和谐的思想。他们都主张,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张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思想光芒,为我们审视和处理国际关系提供着重要启迪。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都是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我们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就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友好交往,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中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也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34]此外,伊斯兰教两大圣地的守卫者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布杜拉,于2007年12月2日在利雅德接见出席第二界阿中文明对话论坛的代表时,亦讲道:“至于中国,她对我们大家而言,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中国从来并且总是与真理和正义站在一起,总是与巴勒斯坦事业和阿拉伯事业站在一起。”[35]中沙元首的这些话语,都对中阿文明的和谐交流作了精辟阐述。毋庸置疑,这既是两国元首对中阿文明有史以来和谐交流结晶的高度概括与历史定性,也昭示着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和合共生的光辉前景!

[1]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兰经注释原理》,贝鲁特纳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2]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兰经注释原理》,贝鲁特纳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465页。

[3]同上书,第465页。

[4]季羡林:《东方文化史》,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4-25页。

[5]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6]宛耀宾总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89页。

[7]马贤:《古兰经翻译概述》,载《中国穆斯林》1987年第1期。

[8]http://www.gulanjing.com/html/shxw/2008-9/20/10_50_15_368.html[2008-09-20].

[9]不等同于伊斯兰教什叶派中内学派所指的只有他们才知悉的《古兰经》终极内涵。

[10]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1]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12]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兰经注释原理》,贝鲁特纳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13]转引自马金鹏《古兰经译注》,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30页。

[14]《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5]http://www.janobiyat.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3456.

[16]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页。

[17]同上书,第462页。

[18]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兰经注释原理》,贝鲁特纳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19]王静斋:《古兰经译解》,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867页。

[20]《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8-490页。

[21]马金鹏:《古兰经译注》,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33-834页。

[22]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兰经注释原理》,贝鲁特纳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页。

[23]侯赛尼·卡希斐:《侯赛尼经注》,李元珍译,民间版本,2005年版,第9-10页。

[24]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25]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26]参见杨怀中《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6期。

[27]李兴华:《浅谈回族文化》,载《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

[28]转引自白志所《哈塔米的文明对话思想》,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

[29]同上。

[30]转引自白志所《哈塔米的文明对话思想》,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

[31]穆罕默德·诺曼·加里利:《伊斯兰教与穆斯林》,黎巴嫩埃及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32]参见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33]穆罕默德·诺曼·加里利:《伊斯兰教与穆斯林》,黎巴嫩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34]胡锦涛:《促进中东和谈建设和谐世界》,[EB/OL][2006-04-23]。

[35]转引自朱威烈《缅怀阿语教育先辈推进阿语学科建设》,载《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