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注释研究
15615700000112

第112章 《古兰经》注释在中国(4)

(七)引《圣经》解经文

马坚在译注《古兰经》中关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文时,常常援引《圣经》中的原文说明经文要旨所在,并着重强调了《古兰经》的本义要旨,以及伊斯兰教的根本主张。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来讲,既有宗教比较的性质,也有引述“以色列传闻”注释经文并具有甄别孰对孰错的作用。例如经文“他抽出他的手来,那只手在观众的眼前忽然显出白光”(7:108)。马坚在注释这节经文时,既援引《圣经》原文,也阐明了伊斯兰教的主张:“这是母撒的两件奇迹,奇迹是反常的,是很难以常理说明的。当日埃及地方魔术盛行,故母撒的奇迹,在埃及人看来,简直就是两件魔术,所以他们称他为‘高明的术士’,并且建议召集全国的术士对付他。结果一般术士都承认母撒所表演的并不是魔术,因而信仰了他的使命,圣经上叙述母撒表演奇迹的时候,只提及一件奇迹说:‘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法老若对你们说,你们行件奇事吧,你就吩咐亚伦说,把杖丢在法老面前,使杖变作蛇。摩西、亚伦进去见法老,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亚伦把杖丢在法老和臣仆面前,杖就变作蛇。’(出埃及记7:8-11)这个记载是不正确的,因为母撒本来有两件奇迹,圣经上说‘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手里是什么?他说是杖。耶和华说,丢在地上。他一丢下去,就变作蛇。摩西便跑开。耶和华对摩西说,伸出手来拿住他的尾巴,他必在你的手中仍然变为杖……耶和华又对他说,把手放在怀里。他就把手放在怀里。及至抽出来,不料,手长了大麻疯,有雪那样白。耶和华说,再把手放在怀里。他就再把手放在怀里。及至从怀里抽出来,不料,手已经复原,与周身的肉一样。’(出埃及记4:2-7)他还奉到命令,叫他在第一件奇迹不奏效的时候表演第二件奇迹。圣经说:‘又说,倘若他们不听你的话,也不信头一个神迹,他们必信第二个神迹。’(出埃及记4:8)摩西当然要把两件法宝都拿出来证明他的使命,这是毫无疑问的。”[24]

根据以上几个主要特点,不难看出马坚的深厚学术功底和学识素养。他对伊斯兰教义学、教法学、古兰学、注释学等伊斯兰传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充分体现和发挥在《古兰经》注释中。林松教授在研究马坚的《古兰经》注释后总结到,马坚的“注释类型与实例当然远不止此。还有不少详尽具体的释文,如记述历史事件、反抗压迫之战争,以及对教义、律例细则的说明等。所举者皆属独具特色的释例。正因为带注本特色显著,深入浅出,引证丰富,通俗易懂,所以受到广大教亲欢迎,同时,人们也为通译本未能继续完成全经注释工作而惋惜、遗憾”[25]。

三林松的《古兰经韵译》

林松(1930-),经名叶哈雅·萨纳拜尔(Yayāanawbar),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回族穆斯林,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穆斯林学者。林松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林兴华和叔叔林兴智均系20世纪30年代初期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生。林松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读于沙甸养正学校,后曾受教于中国著名穆斯林学者马坚,中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1909-2000)和著名阿訇哈德成(1888-1943)。林松50年代初到北京工作,197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白寿彝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通史》的编写,1979年任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并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身哈吉世家的林松,受环境与家庭熏陶和影响,对伊斯兰学术文化抱有浓厚兴趣。因此,他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与相关专业教学的同时,亦致力于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的研究。尤应指出的是,对于当代中国穆斯林而言,林松在翻译、译注和研究《古兰经》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的主要成果有《古兰经文选》、《古兰经韵译》、《汉译古兰经史话》、《古兰经知识宝典》、《古兰经在中国》、《古兰经故事》(合著)、《朝觐漫记》、《斗篷之歌》、《麦达艺海》、《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孟子译注》等。此外,他还发表了20篇关于郑和研究的论文,为有关书籍和专著撰写了80余篇序和跋,发表了约200篇散论、杂文和诗词。

林松的《古兰经韵译》,1988年由中央民族学(现中央民族大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系阿汉对照本,上下两册,共计1162页,1641千字。《古兰经韵译》的卷首附有《例言》10则,《关于各章目录的说明》。卷末附有《有关诵读的几种符号说明》,《阿拉伯文的祈求词和译文》,《〈古兰经韵译〉各卷章节一览表》,《六十年来汉译〈古兰经〉版本简介》,《古兰经韵译〉后记》,以及白寿彝教授的题词,回族学者、郑和研究专家李士厚的题诗。

林松在《后记》中,就其韵译《古兰经》做了说明。他讲道:“对韵译的摸索,绝不是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事实上国外早有先例可循。我的主观动机不过是想把它富于韵味感的特征,借用我国音韵丰富的汉语尽力转达。在尝试过程中,常感到作茧自缚之苦,亦有词难近意之憾,更有因韵损意之忧,但又有甘愿磨炼之乐。因而常处于犹豫矛盾状态,试译工作时勤时懒,亦曾几度中辍。历经甘苦,克服惰性,勉力振作,终于把初稿完成。修润复查时,仍感到有不少长期搁置的歧疑难关,不易突破。虽曾查证寻据,求教师友,参照他译或注疏而酌情抉择,还是感到远远没有表达原文美妙的色泽光辉。”[26]

《古兰经韵译》附有注释,通观该部译注中的注释,其特点大体如下:

(一)题解点要

林松在每章章末,以“题解”形式,“说明章名之由来、出处,或其他版本对该章之别称,有时简析章名之含义。题解或详或略,视需要而定。”[27]例如,第2章(黄牛章)的题解是:“这是《古兰经》中最长的一章,前后跨越三卷,篇幅约占全经总量的十三分之一。有关伊斯兰教的许多典章、制度、律例,包括宗教礼仪与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已全面涉及。本章中第67-71节讲述了有关黄牛的故事情节,章名即源于此。”[28]

(二)章名备考

这种形式的注释,“附于目录之后。其内容有两项:a.对少量同章异名者,于目录及正文中采用通见章名,而在目录后附录少量存在异名者,分别意译与音译;b.对局部经文的颁示岁月不同而被交替分类者,分别加以说明。众所周知,《古兰经》各章按公布时间被分为两大类别,以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麦地那为界限,在此以前颁示的经文,列为‘麦加类’;在此以后者被列为‘麦地那类’。故每章后均附以所属类别,但其中有39个章(麦加类34章,麦地那类5章),在汇编时有少量经文因其内容或分韵而两类夹杂合编,此韵译本目录后均有概况说明,并在有关章节中以尾注列举被夹杂合编的经文。这样,可使各节经文所属类别(即颁示时间)一目了然。”[29]

(三)简明尾注

《古兰经韵译》中共有1904条尾注,是该部译注的注释重心所在。作者在卷首的《例言·五》中,就其注释意图做了说明。事实上,译者说明的注释意图,很大程度上即为其注释内容和特点所在——既有传闻注释也有见解注释;既解析经文词汇也注释经义经旨。具体是:简介社会背景及有关原则——注释经文的降示背景(传闻注释);提示可供参考之有关章节——以经文注释经文(传闻注释);补充译文措辞之不足与缺陷——译文和注文互补;说明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所指之对象——解析经文词汇辞藻;解释某些音译词汇或特殊句式之含义——注释经文词义句义;综述某些节次或段落之主旨——注释经文大义与节文间的关联性及其经旨;考证不同版本在卷次划分、章类说明方面之出入——解析关于《古兰经》章节编排和划分的各家之见;交代译者对少量特殊语句与词汇之个人见解——以见解注释经文。[30]

由上,读者通过作者的意图就不难窥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释文质量的要求。“从释文看,态度谨慎。如对某些章的章首出现的阿拉伯字母(凝缩短语),即含义隐晦玄妙之经文,虽择引了注疏家种种揣释,但仍逐一声明并非定论,仅供参考;又如对一些寓言故事或传奇性情节,只是客观地介绍了注家从纯宗教立场或理性分析角度进行的解释……以便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诠释家对《古兰经》研究的见解和成果。”[31]

四马金鹏的《古兰经译注》

马金鹏(1913-2002),经名伊斯梅尔(Ismā‘īl),山东济南回族穆斯林,当代中国穆斯林学者。马金鹏毕业于济南成达师范学校(1925-1932),1932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1936年回国后任教成达师范学校,1950年任上海福佑路清真寺教长。1953年起,马金鹏执教于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教研室,其主要学术成果有《伊本·白图泰游记》、《衮衣颂新译》、《穆圣传记》、《古兰经译注》等,参与编写了《阿汉词典》、《汉阿大词典》和《成语词典》。

马金鹏的《古兰经译注》,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系阿汉对照本,全一册,共计838页,828千字,卷末附有“译者的话”,以及其子女马博华和马博孝撰写的“后记”。《译者的话》,由7个部分组成:“个人经历”,讲述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生涯;“我学习《古兰经》”,讲述首次接触《古兰经》、启蒙老师、经堂教育的功过、学好阿拉伯的方法之一就是高声朗读和听念《古兰经》,以及学术和译注《古兰经》的准备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主要罗列了译者的学术成果;“按照《古兰经学》办事”,主要介绍了哲拉鲁丁·苏尤蒂的《古兰经学通论》、《古兰经》注释者应有的志向、著名圣门弟子注释家、《古兰经》的注释和翻译者应具备的15项基础知识;“选用《古兰经》注释中最好的注释范本”,介绍了译注者参考的权威注释文献;“其他工具书和参考书”,罗列了其他参考书目;“奉献于世的两项成果”,即《古兰经译注》和《译经偶拾》。此外,译注者就译注内容的来源作了说明。

通观《古兰经译注》中的11000余条注释,主要特点大体如下:

(一)参考权威文献

马金鹏引证和参考的如下文献资料,反映了其学术素养和注经态度,并由此及彼地定性了其注释的权威性。正如译注者自己所言,其译注工作是基于对阿拉伯语和汉语的掌握,在古兰学和注释学所要求的框架下完成:“之所以题名为《〈古兰经〉译注》,这不但是根据《古兰经学》办事,也是依据自己阿、汉语文水平,实事求是地去实践,绝不是择轻就易。”[32]

1.注释典籍,共7部,分别是泰伯里的《泰伯雷注释》;拜达维的《贝达威注释》;耐赛菲的《耐赛菲注释》;哲拉鲁丁·马哈里和哲拉鲁丁·苏尤蒂的《两哲俩伦丁注释》;法赫鲁丁·拉齐的《未见之钥》;穆罕默德·阿布杜·赖推夫的《简明注释》;阿里·萨布尼的《注释菁华》。

2.圣训典籍,共4部,分别是《布哈里圣训集》;《穆斯林圣训集》;《圣训珠玑》;《清廉人的花园》。

3.穆圣传记,共3部,分别是《努尔·耶给尼》;《伊本·习沙姆穆圣史》;《伊斯兰民族史讲座》(穆圣史部分)。

4.教法典籍,共3部,分别是《教法总汇》;《沙米教法》;《四家教法学派总汇》。

5.工具书籍,分4类。其一,阿拉伯语工具书,分别是《艾洛·穆尔哲姆·洛吾习图》,即《中型字典》,共两册;《艾洛·卡姆斯·穆赫图》,即《辞详》,两卷四册;《扪即得》,全一册。其二,阿拉伯语和汉语词典,分别是王静斋所编《中阿新字典》;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教研室所编《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北京大学阿拉伯语教研室所编《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其三,汉语词典,分别是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其四,百科全书等,分别是《阿拉伯语简易百科》(埃及开罗);《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米素巴哈·伊赫瓦尼》,即《古兰经》章节索引;马坚的《回历纲要》。

(二)题注各章属性

马金鹏在每章章首,注明了该章的属性,即麦加章或麦地那章。例如,他在注释第1章时,说明该章系“麦加降”。

(三)注释说明并举

马金鹏在对个别章进行注释的同时,还进一步以“说明”形式,就有关事项作了说明。注释与说明并举的情况,主要反映在第1章中。作者在注释完第1章后,进一步“说明”:“念完法谛哈后,应低声念阿米奈。由于‘阿米奈’不是《古兰经》文,故不写在经文内。该词的意思是‘哎主哇,求你允准吧!’”[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