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5614900000009

第9章 佛陀(6)

轮回转生说、业报说、四谛说、缘起说和五蕴说,这些构成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在修禅中想通了这些问题而觉悟成佛。他在《中尼迦耶》第26《圣求经》中总结道:“我自身受缚于生,知道受缚于生的祸患,而追求无生无上解脱涅槃,获得无生无上解脱涅槃。我自身受缚于老,知道受缚于老的祸患,而追求无老无上解脱涅槃,获得无老无上解脱涅槃。我自身受缚于病,知道受缚于病的祸患,而追求无病无上解脱涅槃,获得无病无上解脱涅槃。我自身受缚于死,知道受缚于死的祸患,而追求无死无上解脱涅槃,获得无死无上解脱涅槃。我自身受缚于忧愁,知道受缚于忧愁的祸患,而追求无忧愁无上解脱涅槃,获得无忧愁无上解脱涅槃。我的自身受缚于污秽,知道受缚于污秽的祸患,而追求无污秽无上的解脱涅槃,获得无污秽无上解脱涅槃。我产生知和见:我已解脱,不再变动,这是最后的生,不再会有(存在)。”[8]

《法句经》中的两首偈颂可以表达佛陀修禅得道后的喜悦心情:

轮回转生无数次,

始终寻求造屋者,

不见造屋者踪影,

翻来覆去是痛苦。(153)

现在找到造屋者,

你已不用再造屋,

所有椽子已破碎,

顶梁柱子也折断,

你的心已入无行,

一切贪欲已灭绝。(154)

在这两首偈颂中,“造屋者”是指生死轮回的原因,“无行”(Visakhāra)是指“涅槃”。它们说明佛陀创立的新宗教以摒弃欲望,摆脱人生痛苦,超越轮回转生,达到涅槃为宗旨。

《神通游戏》和《因缘记》对太子觉悟成佛时的情景,都作了神化描写。《神通游戏》写佛陀腾身七多罗树高的空中,念偈颂道:“生死道断,激情平息;烦恼枯竭,不再流淌;生死道断,痛苦终结。”众天神为佛陀撒下天国鲜花。一切世界大放光明,十方震动。《因缘记》写十千世界震动十二次。东方世界旗幡的光芒达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旗幡的光芒达到东方世界。南方和北方世界的情况也是如此。而地面旗幡的光芒上达梵天界。梵天界旗幡的光芒下达地面。所有的花树开花,所有的果树结果。树干树枝树藤上结满莲花,空中悬着莲花,地上迸出莲花,十千世界犹如转动的大花环。幽暗的地狱也变得明亮,苦涩的海水也变得甜蜜。河水停止不流。盲人复明,聋子复聪,跛子不瘸。佛陀在这样庄严吉祥的景观中,念了上引《法句经》中的那两首偈颂。

佛陀二十九岁出家。《经集》的《精进经》提到摩罗“亦步亦趋跟随世尊七年”。由此可以推算出佛陀在菩提树下修禅得道的年龄为三十五岁。

据巴利语律藏《大品》和《小尼迦耶》的《自说经》记载,佛陀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得道后,在原地停留了四个星期。第一星期,他在菩提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第一星期结束之夜,他重温缘起说:一切缘起,一切缘灭和一切缘起缘灭。第二个星期,他从菩提树移至阿伽波罗榕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有个绰号“哼哼”的婆罗门询问他“何为婆罗门?”佛陀将“婆罗门”解释为摒弃邪恶,不傲慢,不污染,控制自我,通晓知识,遵循梵行。第三个星期,他从阿伽波罗榕树移至目真邻陀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在那里,遇上暴雨,蛇王目真邻陀盘身保护佛陀,并以蛇冠充作雨伞,直至第七天天空放晴。然后,蛇王化作婆罗门青年,双手合十,向佛陀致敬。佛陀体会到对于心满意足的人,闻法的人,有见识的人,隐居僻处,善待众生,摒弃爱欲是快乐的;而克服我慢是最大的快乐。第四个星期,他从目真邻陀树移至罗阇耶多那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多波萨(Tapussa)和跋履迦(Bhalluka)两位商人路过这里,向佛陀供奉炒面粉和蜜。佛陀想到不能直接用手接食。顿时,四大天王送来四只石钵。佛陀用钵接食。这两位商人皈依佛陀和佛法,成为最早的两位优婆塞(居士)。

巴利语三藏中的这些记叙已含有神话成分。而在巴利语三藏之后的一些佛典中,将四个星期扩展为七个星期,并增添了另一些神话成分。例如,《因缘记》描写佛陀在第二个星期腾身空中,显示神通;在第五个星期,摩罗的三个女儿幻化各种年龄的女人诱惑佛陀,以失败告终。

注释

[1]《经集》第426-448。

[2]与汉译《中阿含经》第75《净不动道经》相应。

[3]《中尼迦耶》II.261、262。

[4]《杂尼迦耶》Ⅲ.189。

[5]《神通游戏》,第289页。

[6]《中尼迦耶》Ⅰ.247-249。

[7]《杂尼迦耶》Ⅱ.104、105。

[8]《中尼迦耶》Ⅰ.167。

六、初转法轮

在《中尼迦耶》第26《圣求经》和律藏《大品》中,佛陀自述得道后,他思忖道:“我获得的这种法,深刻,难以洞察,难以理解,平静,微妙,不可思议,精密,唯有智者能知。而这个世界,众生喜好欲乐,热衷欲乐,耽于欲乐,难以洞察这种缘起,难以理解平息一切行,放弃一切依,根除一切贪,离欲,灭寂,涅槃。如果我宣示这种法,别人不理解,我枉费精力,徒添麻烦。”随即,佛陀脱口而念偈颂道:

我之所得不容易,

何必费力去宣示;

众生执著贪和瞋,

难以理解这种法。

微妙精密逆潮流,

深入细致难洞察,

众生染欲陷黑暗,

不能理解这种法。

然而,梵天前来劝请佛陀宣说佛法。梵天提醒佛陀,众生处在生死烦恼中,应该为他们打开不死之门。在梵天的恳求下,佛陀怜悯众生,观察世间:“我用佛眼(觉醒之眼)观察世间,发现众生中,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性、恶性、易教、难教,有些人顾忌另一世界而害怕犯罪。这正如在青莲池、红莲池或白莲池中,有的青莲、红莲或白莲生于水中,长于水中,不出水面,滋生繁衍;有的青莲、红莲或白莲生于水中,长于水中,长到水面;有的青莲、红莲或白莲生于水中,长于水中,长出水面,不受水的污染。”于是,佛陀决定为那些听他说法者“打开不死之门”。

梵天劝请说法,形式上是神话。但佛陀相信五道(天、人、牲畜、饿鬼和地狱)轮回,相信天神的存在。在沉思入定中,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幻觉。而实际上,这是反映佛陀本人内心的思想冲突,他在自己说服自己为众生说法。

佛陀决定说法后,考虑“首先为谁说法?谁能迅速理解这种法?”他首先想到阿罗逻·迦罗摩:“阿罗逻·迦罗摩是智者,坚决,聪明,长期清净少垢。我首先为阿罗逻·迦罗摩说法,他能迅速理解这种法。”但天神前来告诉他,阿罗逻·迦罗摩已于七天前去世。佛陀又想到郁头迦·罗摩弗。天神又告诉他,郁头迦·罗摩弗已于昨夜去世。于是,佛陀想到:“过去我专心修行时,有五位比丘侍奉我。我可以先为这五位比丘说法。”他凭天眼通得知这五位比丘在波罗奈城仙人堕处(Isipatana)鹿野苑中。

佛陀在前往鹿野苑途中,遇见邪命外道(ājīvka,生命论者)优波迦(Upaka)。优波迦询问佛陀:“长者诸根清净,肤色光洁,你为何出家?老师是谁?师承什么法?”佛陀回答说:

战胜一切,通晓一切,

万事万物,不受污染;

摒弃一切,摆脱贪欲,

自知自觉,拜谁为师?

我无老师,无与伦比,

尘世天国,独一无二。

我是阿罗汉,我是无上师,

我是正等觉,清凉得涅槃。

为了转法轮,我去迦尸城,

黑暗世界中,捶响不死鼓。

优波迦说道:“照尊者所说,称得上是一切胜者。”佛陀回答说:

凡能达到漏尽,

与我同是胜者;

我已战胜恶法,

故而我是胜者。

优波迦说道:“但愿如此,尊者!”说完,摇头离去。显然,优波迦不相信佛陀的话。

佛陀继续前往鹿野苑。那五位比丘远远看见他走来,互相说道:“沙门乔答摩来了。他生活奢侈,放弃努力,回到奢侈生活。我们不必起立欢迎,也不要接过他的衣钵。我们只提供座位,他想坐就坐下。”而当佛陀走到面前,他们不由自主,接过他的衣钵,请他坐下,给他端来洗足水。他们依然称呼他名字或称呼他长者(āvusa,意谓长寿)。佛陀告诉他们说:“不要以名字或长者称呼如来。如来是阿罗汉,是正等觉。请听,我已得不死,我教诲和宣说这种法。你们奉行我的教诲,就能很快在现世凭自己的智慧证实和达到无上梵行,住于其中。这正是善男子离家成为出家人追求的目标。”

那五位比丘说道:“长者乔答摩,当时你以那种姿势和方法修炼苦行,也没有获得过人之处,获得圣知和圣见。后来,你生活奢侈,放弃努力,回到奢侈生活。怎么还可能获得过人之处,获得圣知和圣见?”佛陀回答他们说:“如来生活不奢侈,没有放弃努力,没有回到奢侈生活。如来是阿罗汉,是正等觉。”佛陀询问他们说:“我以前对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他们回答说:“没有,尊者。”

于是,佛陀为他们说法。在向其中两位比丘传授时,另外三位比丘游行乞食,供他们六人生活。在向这三位比丘传授时,另外两位比丘游行乞食,供他们六人生活。在佛陀的教诲下,这五位比丘知道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和污秽的祸患,而追求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忧愁和无污秽的无上解脱涅槃,并获得这种无上解脱涅槃。他们产生这样的知和见:“我们已经解脱,不再变动。这是最后的生,不会再有(存在)。”[1]

在《杂尼迦耶》第56《谛集》和律藏《大品》中,收有《转法轮经》(Dhammacakkapavattana)。这是佛陀在鹿野苑向这五位比丘初次说法的记录。佛陀讲述了四谛说,并将自己的修行方式称为“中道”(Majjhima、Patipada):

众比丘!出家人应该避免两种极端。哪两种极端?一种是耽于欲乐,低级,粗鄙,凡俗,不体面,无意义;另一种是热衷苦行,痛苦,不体面,无意义。众比丘!如来已经避开这两种极端,而通晓中道。中道产生见和知,导向平静、通慧、等觉和涅槃。众比丘!何谓中道?这就是八正道,诸如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众比丘!这是苦的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悲哀、痛苦、伤心和烦恼是苦,与可憎者会合是苦,与可爱者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五蕴盛是苦。

众比丘!这是苦集(苦的原因)的圣谛。贪求(或译渴爱)引起复有,伴随喜欢和激情,喜欢这,喜欢那。诸如贪求欲乐,贪求有,贪求无有。

众比丘!这是苦灭的圣谛。完全摒弃和断绝贪求,抛弃贪求,放弃贪求,摆脱贪求,排除贪求。

众比丘!这是通向苦灭之道的圣谛。这也就是八正道,诸如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是苦的圣谛;应该理解苦的圣谛;已经理解苦的圣谛,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苦集的圣谛;应该根除苦集;已经根除苦集,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苦灭的圣谛;应该亲证苦灭;已经亲证苦灭,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通向苦灭之道的圣谛;应该开拓通向苦灭之道;已经开拓通向苦灭之道,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众比丘!这四圣谛有三个层次,十二种形态。如果我对于它们的知和见不真正清晰,在这个包括天神、摩罗、梵天、沙门、婆罗门、神和人的世界上,我就不能断定获得了正等觉。众比丘!如果我对于它们的知和见真正清晰,我就能断定获得了正等觉。我产生这样的知和见:我的心已解脱,不再变动,这是最后的生,不再会有(存在)。[2]

佛陀初转法轮后的情景,《转法轮经》中已有神化描写。地上诸神呼喊道:“在波罗奈城仙人堕处鹿野苑,世尊已经转动无上法轮,任何沙门或婆罗门,任何天神、摩罗或梵天,任何世上之人,都无法逆转。”四大天王听到地上诸神的呼喊,发出同样的呼喊。随即,天上所有天神发出同样的呼喊,直至梵天界。十千世界震动,大放光明。

在这五位比丘中,憍陈如(Koaa)首先开悟,认识到万法有生必有灭。佛陀说道:“憍陈如确实已经知道。”由此,憍陈如得名阿若·憍陈如(Aāta、Koaa)。“阿若”的意思是“已知”,而后,婆颇(Vappa)和跋提(Bhaddiya)、阿说示(Assaji)和摩诃那摩(Mahānāma)也相继开悟,认识到万法有生必有灭,并请求佛陀继续说法。

佛陀还为这五位比丘宣讲了“无我说”。这就是《杂尼迦耶》第22《蕴集》中的《五经》(Paca)和律藏《大品》中的《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

佛陀说道:“众比丘!色不是我。如果色是我,众比丘!色就不会受到折磨,人们就能说:‘让我的色这样,让我的色不这样。’然而,众比丘!色不是我,所以色受折磨,人们不能说:‘让我的色这样,让我的色不这样。’”

同样,受、想、行和识也不是我。接着,佛陀问道:“众比丘!色是常,还是无常?”

“无常,尊者!”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痛苦,尊者!”

“把无常、痛苦和变易之物看成‘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合适吗?”

“肯定不合适,尊者!”

同样,受、想、行和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