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5614900000031

第31章 原始佛教思想(14)

通向涅槃的途径是修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和正定。这八正道也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佛陀本人也是出家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通过禅定悟道成佛,达到涅槃境界。《中尼迦耶》第26《圣求经》(相应于汉译《中阿含经》第204《罗摩经》)讲述佛陀自出家至初转法轮的经历。佛陀对于自己达到涅槃境界是这样描述的:“众比丘啊!我自己处在生中,知道了生的危害,我追求无生,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自己处在老中,知道了老的危害,我追求无老,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自己处在病中,知道了病的危害,我追求无病,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自己处在死中,知道了死的危害,我追求无死,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自己处在苦恼中,知道了苦恼的危害,我追求无苦恼,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自己处在污秽中,知道了污秽的危害,我追求无污秽,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无上的解脱——涅槃。我获得智慧和见解,我的解脱坚定不移,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从此不会再生。”《中尼迦耶》Ⅰ.167。简而言之,佛陀所谓的涅槃是指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苦恼、无污秽的无上解脱。佛陀获得涅槃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讲佛法,使五位比丘也获得涅槃。

在《小尼迦耶》的《自说经》中,佛陀对涅槃境界作了更具体的描述:“众比丘啊!在这个领域,没有地,没有水,没有火,没有风,没有空无处,没有识无边处,没有无所有处,没有非想非非想处,没有此岸,没有彼岸,也没有日月。众比丘啊!在这里,没有来,没有去,没有固定,没有消失,没有起始,没有停止,没有果,没有因。这里确实是痛苦的终结。”佛陀确认存在一种“无生、无成、无作、无因缘和合”涅槃境界。他说道:“众比丘啊!如果没有这种无生、无成、无作、无因缘和合,那就无法摆脱这个有生、有成、有作、有因缘和合的世界。正因为有这种无生、无成、无作、无因缘和合,才有可能摆脱这个有生、有成、有作、有因缘和合的世界。”

佛陀描述的这种涅槃境界看似玄妙,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境界。在《中尼迦耶》第140《界分别经》(相应于汉译《中阿含经》第162《分别六界经》)中,佛陀对比丘布古萨底说法,分析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和四住处。六界聚是指人有地、水、火、风、空和识六种元素。佛陀要求心不染著于地、水、火、风、空和识,这样,“他就不构造也不设想生成或毁坏。不构造也不设想生成或毁坏,他就于世间无所执取。无执取也就无烦恼,他就达到涅槃。他知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中尼迦耶》Ⅲ.244。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达到阿罗汉性。

阿罗汉是比丘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成为阿罗汉也就是达到涅槃。所以,在巴利语三藏中,描述阿罗汉性和达到阿罗汉性的途径与描述涅槃和达到涅槃的途径的经文语言基本一致。例如,在《杂尼迦耶》第38《阎浮车集》中,游方僧阎浮车询问舍利弗:“什么是涅槃?”舍利弗回答说:“灭除贪,灭除瞋,灭除痴,这就是涅槃。”阎浮车又询问舍利弗:“什么是通向涅槃之路?”舍利弗回答说:“通向涅槃之路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和正定。”接着,阎浮车又询问舍利弗什么是阿罗汉性和通向阿罗汉性之路,舍利弗的回答与前面完全一样,只是将“涅槃”和“通向涅槃之路”换成“阿罗汉性”和“通向阿罗汉性之路”。《杂尼迦耶》Ⅳ.251、252。

我们已经说过,在佛陀时代,涅槃并非佛教独有概念。因此,在巴利语三藏中,也很注意在涅槃概念上与外道划清界限。《杂尼迦耶》第22《蕴集》中,讲述一位名叫焰摩迦的比丘,自以为理解了佛陀的教义,说道:“如果一位比丘诸漏已尽,他的身体瓦解时,他就毁灭,死后不再存在。”这种见解实际上是外道的“断灭说”,因而,舍利弗向焰摩迦指出这是邪恶的观点。舍利弗以五蕴(色、受、想、行、识)无常说明根本无我,也就无所谓现世或死后我的存在不存在问题。《杂尼迦耶》Ⅲ.109-115。在《长尼迦耶》第1《梵网经》中,佛陀也否定了各种沙门婆罗门的“现世涅槃论”。这些“现世涅槃论”都是立足于“有我说”。有的认为灵魂充分享受五种欲乐,便达到最高的现世涅槃;有的认为灵魂进入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便达到最高的现世涅槃。由此可见,对于佛陀的涅槃概念,必须结合他的“无我说”来理解。正因为如此,佛陀的涅槃境界常常不易为人理解。佛陀本人在菩提树下达到涅槃后,就自忖道:“我获得的这种法是深湛的,难以见到,难以理解,平静,崇高,不可思议,微妙,只有智者能接受。”《中尼迦耶》Ⅰ.167。

在原始佛教中,涅槃也是极乐境界。《法句经》的《幸福品》中说:“健康是最好的收益,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赖是最亲的亲人,涅槃是最高的幸福。”《中尼迦耶》第59《多受经》讲述佛陀的快乐观。佛陀将快乐分成十个等级:

1.五种感官快乐——眼耳鼻舌身感知可爱迷人的色声香味触。

2.第一禅快乐——摆脱欲乐,戒绝恶事,独自寂静,有思辨,有考虑,进入第一禅,欢喜快乐。

3.第二禅快乐——内心平静,思想集中,无思辨,无考虑,入定,进入第二禅,欢喜快乐。

4.第三禅快乐——摆脱欢喜,一视同仁,神志清醒,进入第三禅,体验到圣贤所说的“一视同仁,神志清醒,享有快乐”。

5.第四禅快乐——摒弃快乐和痛苦,摆脱过去的喜悦和忧愁,无痛苦,无快乐,一视同仁,神志清醒,进入第四禅。

6.空无边处快乐——彻底消除物质感知,摆脱感觉反应,不产生种种想法,思惟“空无边”,进入空无边处。

7.识无边处快乐——完全超越空无边处,思惟“识无边”,进入识无边处。

8.无所有处快乐——完全超越识无边处,思惟“无所有”,进入无所有处。

9.非想非非想处快乐——完全超越无所有处,进入非想非非想处。

10.想受灭快乐——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达到灭寂念想和感受。《中尼迦耶》I.396-400。

这第10种最高等级的快乐也就是涅槃境界的快乐。“想受灭”(saāvedayita、nirodha)又称“灭定”(nirodhasmāpatti)。达到“灭定”,也就是达到阿罗汉性。

在巴利语三藏中,也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sopādisesan-ibbāna)和无余涅槃(anupādisesanibbāna)。按照现代学者的一般解释,有余涅槃是烦恼已尽,肉身犹存;无余涅槃是烦恼和肉身皆已灭尽。换言之,生前的涅槃为有余涅槃,死后的涅槃为无余涅槃。实际上,这已不是涅槃的原始意义。在一些较古老的巴利语佛典中,常常是以“心无取执,已从诸漏解脱”表示达到涅槃,并没有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当然,“有余”和“无余”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有执著剩余”和“无执著剩余”。执著什么呢?执著“生存因素”(upadhi)。摆脱对“生存因素”的执著是涅槃的关键。所以,巴利语佛典中时常谈及这个问题。例如,《经集》第二品《小品》的第十二章《文基娑经》中,游方僧文基娑询问佛陀,他的老师迦波“是涅槃了,还是仍然剩有部分生存因素(upadhi)?他是怎样解脱的”?但这里游方僧文基娑问的是:他的老师达到涅槃没有?是不是还剩有执著或烦恼而没有达到涅槃?并不是问他的老师是达到有余涅槃,还是无余涅槃?佛陀的回答也证明这一点。佛陀说:“他灭除了对这世上名色的贪欲,越过了长期潜伏的暗流(指罪恶的欲望),完全超脱了生死。”也就是说,迦波达到了涅槃。

在《经集》中,佛陀一再教导比丘要摆脱对生存因素的执著,这是通向涅槃的必由之路。在第3品《大品》的第十二章《二重观经》中,佛陀指出:“在这世上,痛苦形形色色。痛苦产生的根源是生存因素。由于无知,愚者执著生存因素,一再蒙受痛苦。因此,智者看清痛苦产生的根源,不执著生存因素。”他告诫众比丘,只要“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著,则获得不还”。这里,第一种果报就是获得阿罗汉果,达到涅槃。第二种果报是获得不还果。“不还”(anāgāmī)是比阿罗汉低一级的果报,是指死后升入净居天,不再返回欲界,而在那里达到涅槃。这两种果报的区别在于是否还剩有对生存因素的执著,但最终达到涅槃是一致的。据此可以引申出阿罗汉为无余涅槃,不还为有余涅槃。汉译《增一阿含经》第7《火灭品》对无余涅槃和有余涅槃的界定就是这样的:“何名为有余涅槃界?于是比丘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余涅槃界?如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

在这段经文中的“般涅槃”一词,巴利文为parinibbāna,梵文为parinirvāa,原意是“完全涅槃”,一般与“涅槃”一词通用。然而,“般涅槃”的特定含义是指佛陀或者高僧的死去,汉译佛经通常译作“圆寂”。《长尼迦耶》第16《大般涅槃经》中描写佛陀死去时,使用的就是“般涅槃”一词及其动词形式parinibbute。在上引这段经文中也是这个含义。

《小尼迦耶》的《如是语经》中也将涅槃分成有余和无余。两者的前提都是“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卸下重担,不受更有”,也就是获得了解脱,但前者仍然剩有五种感觉,体验到苦乐,而后者彻底摆脱感觉,达到清凉。可以说,在巴利语三藏中,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剩有对生存因素的执著、烦恼或感觉。但是在上座部佛教发展过程中,这种区别渐渐演变成是否剩有肉身。如《清净道论》中说道:“由于人的修习而得涅槃时,他的烦恼业已寂静尚有余依(即身体的诸蕴)在故,与余依共同命名为‘有余依’(涅槃)。由于他除去集因,舍断业果,于最后心以后便不再生起诸蕴,并且已生的诸蕴亦灭之故,无有余依;这里是依照无有余依之故而命名的‘无余依’(涅槃)。”觉音:《清净道论》,叶均译,中国佛教协会,第474页。

到了大乘佛教,涅槃的概念又有变化发展。在大乘佛经中,一般也接受早期佛教的涅槃概念。例如,《大般涅槃经》卷四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名涅槃”;“离欲寂灭,名曰涅槃”。《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称“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但对涅槃的理论阐释,则依据大乘教义。《成唯识论》(卷十)还将涅槃进一步分成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其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强调自性清净,“虽有客染而本性净”,“无生无灭,湛若虚空”。它要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换言之,“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这种涅槃也就是《入楞伽经》中所说的“圣智自觉境界”。这与后来中国禅宗追求的境界一脉相承。无住处涅槃是指已经摆脱障碍,达到“真如”,但不滞留于涅槃,怀着慈悲,运用般若智慧,救度众生。这也就是大乘佛教的“菩萨”概念。实际上,这种涅槃也符合佛陀的精神。佛陀本人35岁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已经达到涅槃。但他没有住于涅槃,而是周游各地布道,直至80岁“般涅槃”。

大乘佛教中,有个重要的涅槃概念是“世间即涅槃”或“生死即涅槃”。《中论》卷四《观涅槃品》第25称“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里译作“世间”的梵语原文为sasāra,也可译作“轮回”或“生死”。“世间即涅槃”体现中观派的“空论”哲学观念。中观派认为涅槃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有无,也不是非有非无。涅槃和世间等无差别。只是由于人们为妄想所蔽,才出现差别。归根结底,要去除各种妄想和分别心,认识到“万法皆空”。

总的说来,大乘佛教的涅槃概念要比早期佛教复杂和深奥,更富有思辨色彩,必须结合有关各派的教义加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