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5614900000002

第2章 巴利语文献概述(2)

《长尼迦耶》(Dīghanikāya)共收有三十四部篇幅较长的经,分为三品——《戒蕴品》、《大品》和《波梨品》。《戒蕴品》中的经文采用散文体,《大品》和《波梨品》中的一些经文是散文体和偈颂体并用。这三十四部经的论题广泛,例如,第一部《梵网经》批驳妨碍解脱的外道邪见,即有关世界和灵魂的各种错误观点。第二部《沙门果经》讲述出家修行的果报。第三部《阿摩昼经》、第五部《究罗檀头经》和第十三部《三明经》批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杀生祭祀和吠陀经典。第十六部《大般涅槃经》记述佛陀涅槃前后的事迹。这是《长尼迦耶》中最长的一部经,其中既有古老的原始成分,也有晚出的添加成分,因为经文中含有神化佛陀的描写,结尾还提到舍利的分送和佛塔的建造等。第二十二部《大念处经》讲述身、受、心和法四念处。第二十五部《优昙婆逻狮子吼经》批评各种污秽的苦行。

《中尼迦耶》(Majjhimanikāya)收有一百五十二部中等篇幅的经,分为三编——《根本五十经编》、《中分五十经编》和《后分五十经编》。这些经文涉及佛教的所有基本教义,如四圣谛、业论、无我论、禅定和涅槃等,并批驳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外道观点。

《杂尼迦耶》(Sayuttanikāya)收有二千八百多部经,分为五品——《有偈品》、《因缘品》、《犍度品》、《六处品》和《大品》,共有五十六集。“杂”(Sayutta)的巴利文原意是系缚、聚合,如果译为“集”,则更为贴切。这部尼迦耶中的经文归类和编排大体依据三个原则:一、有关某个教义,二、有关某种神、魔或人,三、主角或叙述者是某个重要人物。第一品中的经文主要涉及佛教伦理,其他四品中的经文涉及佛教各种教义。

《增一尼迦耶》(Aguttaranikāya)收有二千三百多部经,分为十一集。这部尼迦耶中的经文编排方式独特。每一集的论题都与数字有关,并以数字的递增排定十一集的次序。例如,《二集》讲述两种恶行恶报、两种布施和两种僧团等,《三集》讲述三种业、三种美德和三种受等,《四集》讲述四种愚行、四种人和四种尊者等。这种编排方式与佛教长期以来为便于记诵而注重法数有关。

《小尼迦耶》(Khuddakanikāya)的编订时间一般认为晚于前四部尼迦耶,具有补遗性质,它由十五部经组成:

《小诵》(Khuddakapātha)收有九篇短经,供比丘日常诵读和礼赞祈祷。

《法句经》(Dhammapada)是一部在佛教徒中广为流传的格言诗集,分为二十六品,共有四百二十三颂。

《自说经》(Udāna)收有八十部经,分为八品。经文包含偈颂和散文。偈颂为佛陀所说,散文是说明偈颂的故事缘起。

《如是语经》(Itivuttaka)收有一百一十二部经,分为四集。每集中的经文按照法数顺序编排。

《经集》(Suttanipāta)收有七十二部经,分为五品。前三品中的经文偈颂和散文并用,后两品中的经文为偈颂体。一般认为《经集》中保存有许多古老的佛教经文,主要内容是佛陀的伦理教诲。

《天宫事经》(Vimānavatthu)收有八十五部经,采用偈颂体,分为七品。这些经文讲述一些天神生前行善,死后升入天国享福的故事。

《饿鬼事经》(Petavatthu)收有五十一部经,采用偈颂体,分为四品。这些经文讲述一些饿鬼生前作恶,死后变成饿鬼受苦的故事。

《上座僧伽他》(Theragāthā),也译《长老偈》;是一部比丘诗集,共有一百零七首,一千二百七十九颂。

《上座尼迦他》(Therīgāthā),也译《长老尼偈》,是一部比丘尼诗集,共有七十三首,五百二十二颂。

《本生经》(Jātaka)收有五百四十七个佛本生故事,分为二十二编,文体为散文和偈颂并用。一般认为其中的偈颂属于古老成分。《本生经》以佛本生故事的形式纳入各种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成为一部规模庞大的故事总集。

《义释》(Nidesa)是一部注释性经文,分为《大义释》和《小义释》两部分,分别注释《经集》中的有关经文。

《无碍解道》(Patisambhidāmagga)分为三品,每品含有十个论题,论述佛教各种教义。

《譬喻经》(Apadāna)讲述五百四十七位比丘和四十位比丘尼的前生故事,采用偈颂体。

《佛种姓经》(Buddhavasa)讲述佛陀以前二十四位过去佛的事迹,分为二十八品,采用偈颂体。

《所行藏经》(Cariyāpiaka)收有三十五个佛本生故事,采用偈颂体。

论藏(Abbidhammapiaka)是有关总结和阐释各种佛教教义或概念的经文汇编,共有七部:《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经文通常采用教义问答的形式。

《法集论》(Dhammasagani)分为四品,对诸法进行分类阐释。

《分别论》(Vibhaga)分为十八品,论述蕴、处、界、谛和根等十八种佛教概念。

《界论》(Dhātukathā)分为十四品,论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念住、四谛、四禅和五力等佛教概念。

《人施设论》(Puggalapaati)分为十品,论述各种具体的人。

《论事》(Kathāvatthu)分为二十三品,共有二百十七论,以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批驳其他部派佛教的种种观点。

《双论》(yamaka)分为十品,论述诸法的关系。

《发趣论》(Pahāna)运用二十四缘分析诸法的关系。

巴利文三藏经文文体或体裁多种多样。按照巴利文三藏自身提供的分类有九种,称作“九分教”(navagasāsana):

1.经(Sutta,音译修多罗),散文体经文。

2.应颂(Geyya,或译重颂,音译祇夜),与散文体经文相应,即以偈颂体复述散文体经文的内容。

3.解说(Veyyākaraa),经文的解说或注释。

4.偈颂(Gāthā,音译伽他或伽陀),偈颂体经文。

5.自说(Udā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有感而言,无问自说的经文。

6.如是语(Itivuttaka),以“世尊如是说”为起语的经文。

7.本生(Jātaka),佛陀前生故事。

8.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记述神通的经文。

9.方广(Vedalla),教义问答体经文。

后来,在梵文佛经中,将“九分教”扩充为“十二分教”(dvādaāgadharmapravacna):1.经(Sūtra),2.应颂(Geya),3.受记(Vyākaraa),4.偈颂(Gāthā),5.自说(Udāna),6.因缘(Nidāna),7.如是语(Itivttaka),8.本生(Jātaka),9.方广(Vaipulya),10.譬喻(Avadāna),11.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12.论义(upadea)。其中增加的“因缘”是佛陀说法或制定戒律的缘起;“譬喻”是以譬喻说法,也指前生故事;“论义”是经文的解说或注释。另外,“九分教”中的“解说”(Veyyākaraa)一类,在“十二分教”中是指“受记”(Vyākaraa)一类,即佛陀对弟子未来果位的预言。“十二分教”中的“方广”(Vaipulya)是指佛陀所说方正广大的经文。而“九分教”中的巴利文Vedalla一词的词义不明,我们在前面只是姑且译作“方广”,并按照德国学者M.温特尼茨的说法,释为教义问答体经文[2]。

通常认为巴利文三藏是在佛陀逝世后两百年的佛教第三次结集时才最后定型的。因此,三藏经典的编订有个历史过程。而且,传教长期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经典本文具有流动性。这样,单部的经文中也可能同时包含有古老的和晚出的成分。这些情况都需要仔细考证,认真辨别。

英国学者里斯·戴维斯(Rhys、Davids)曾在《佛教印度》(1902)一书中将巴利文三藏的编年次序排列如下:

1.在所有的佛经中重复出现,以相同的词句、段落或偈颂,对佛教教义所作的简朴的陈述。

2.在两部或两部以上佛经中,以相同词句叙述的插话。

3.戒律、《彼岸道品》(即《经集》第五品)、《八颂经品》(即《经集》第四品)和戒本(波罗提木叉)。

4.《长尼迦耶》、《中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杂尼迦耶》。

5.《经集》、《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自说经》和《小诵》。

6.《经分别》和《犍度》。

7.《本生经》和《法句经》。

8.《义释》、《如是语经》和《无碍解道》。

9.《饿鬼事经》、《天宫事经》、《譬喻经》、《所行藏经》和《佛种姓经》。

10.论藏七部经,其中最晚的是《论事》,最早的可能是《人施设论》。

后来,印度学者劳(B.C.Law)在《巴利语文献史》(1933)一书中,对里斯·戴维斯的编年次序进行修订,排列如下:

1.在所有的佛经中重复出现,以相同的词句、段落或偈颂,对佛教教义所作的简朴的陈述。

2.在两部或两部以上佛经中,以相同的词句叙述的插话。

3.戒律、《彼岸道品》(不包括引子)、《八颂经品》中的四组八颂诗或十六组诗和戒条。

4.《长尼迦耶》第一品、《中尼迦耶》、《杂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152条的早期戒本(波罗提木叉)。

5.《长尼迦耶》第二品和第三品、《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本生经》、《经分别》、《无碍解道》、《人施设论》和《分别论》。

6.《犍度》中的《大品》和《小品》、二百二十七条的戒本(波罗提木叉)、《天宫事经》、《饿鬼事经》、《法句经》和《论事》。

7.《义释》中的《小义释》和《大义释》、《自说经》、《如是语经》、《经集》、《界论》、《双论》和《发趣论》。

8.《佛种姓经》、《所行藏经》和《譬喻经》。

9.《附随》。

10.《小诵》。

总之,先有佛陀说法;成立僧团后,则需要制定戒律;而后又需要对经和律进行解释。这是最早的经、律和论产生的自然次序。以后经、律和论不断扩充,结集为现存的巴利语“三藏”。

里斯·戴维斯和B.C.劳对巴利语三藏经文编年次序作了初步考证。随着巴利语佛教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必定会继续关注巴利语三藏经文的编年问题。印度学者般德(G.C.Pande)在《佛教起源研究》(1957)一书中,对巴利语三藏经文的编年次序作了更细致的考证。尤其对于五部尼迦耶,他试图确定其中每篇经文的时限,即属于早期、晚期或者早期和晚期相混合。又如,印度学者沙劳(K.T.S.Sarao)在《古代印度佛教起源和性质》(1989)一书中,以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前187年)为界限,将巴利语律藏和经藏经文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之前时期的经文——律藏(不包括《经分别》中的“众学”、《犍度》中的《小品》第十一、第十二犍度和《附随》)、《长尼迦耶》、《中尼迦耶》、《杂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自说经》中的偈颂)。

2.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时期的经文——《经分别》中的“众学”、《犍度》中的《小品》第十一、第十二犍度、《自说经》中的散文、《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和《本生经》中的偈颂。

3.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之后时期的经文——《附随》、《本生经》中的散文、《譬喻经》、《佛种姓经》和《所行藏经》。